女排精神议论文

时间:2022-02-18 20:00:38 议论文 我要投稿

女排精神议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女排精神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女排精神议论文

女排精神议论文1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中国女排精神的光芒,离不开无私奉献。奥运会四年一届,只有到了奥运会,中国女排才会真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她们,并不会占据人们的视觉焦点,不会屡屡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即便有女排五连冠的历史光环在,但一个项目如果没有足够夯实的群众基础,其发展会面临阻力。中国女排队员多年来持续的付出,无私的奉献,那种不计回报的高尚精神,让人们肃然起敬。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的弘扬,那种甘于孤独、乐于奉献的精神,让人们感动的同时,也需要传播和继承。中国女排从默默无闻、卧薪尝胆中走出低谷,这种甘于寂寞、坚信自己会重拾荣耀的道路走得困难却坚定,闪烁着强大的精神之光。

  中国女排精神的光芒,离不开科学备战。中国女排能够重新站在世界巅峰,不但需要队员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还需要教练员们对世界女排大势有充分的了解。随着古巴、俄罗斯等传统女排强队的没落,一大批女排新生力量夺人眼球,站上世界舞台的她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力量让人们眼前一亮。女排领域需要这些新新力量,但这对志在夺冠的中国女排来说,却意味着更多艰难与挑战。在这方面,中国女排教练员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恣意释放热情,展现能力,最终战胜这些球队,得益于自我发挥,更离不开教练员背后默默地付出,他们通过视频剪辑、彻夜分析,为中国女排安排了针对性的打法,为中国女排夺冠铺平了道路。这种着眼全局、重视对手、科学备战的部署,让女排精神闪烁出智慧光芒。

  中国女排精神的光芒,离不开团队精神。伴随女排的高奏凯歌,越来越多的体育迷知晓了女排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主教练郎平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只身一人回国执教,一句“国家需要我,我就回来了”让郎平展现出她纯粹的一面,也是她对中国女排团队精神的最好理解。面临当时女排队伍人才青黄不接、球员基本功不扎实的窘境,女排团队积极挖掘人才力量,树立“大国家队”的理念,动态的运动员管理机制更是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有了比赛机会。在比赛中,我们看到女排姑娘每一次得分、每一次协作回球后都会轻轻拥抱、绽放笑容、互相鼓励,这就是女排队员对团队精神的最好理解。把女排教练组、队员当做自己的家人,为了家人而战,为了梦想而战,这种对团队精神的深刻理解,让女排精神有了温暖的人性光芒。

女排精神议论文2

  “所有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这是郎平对体育的理解。

  从小组第四到最终的冠军,从连负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到击败巴西、逆转荷兰、力克塞尔维亚,中国女排用了两周的时间。从输泰国、输日本、输土耳其,只能名列亚洲第四到重整旗鼓再登世界之巅,中国女排用了3年。从亮相世界排坛到再度奥运折桂,中国女排已历经30多年。

  “拼了!拼到你死我活!”郎平这样动员她的队员。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

  中国女排是一个整体。郎平说:“我们队里12个人,谁上场都是主力。”在最后3场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中,12名队员轮番上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队员稳定军心,新队员敢打敢拼,人尽其力,团结奋斗。“板凳深度”让中国女排深不可测,在对方教练员大叫“战斗”的时候,郎平沉着自若,以平日练就的内功化解对方的重锤,中国女排用行动生动诠释了集体主义精神。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收到国家体委的传真,刚在美国安顿好生活的郎平提起行李箱只身回国,开始了重新创业。在中国女排历史上,服从祖国召唤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以贯之。30多年前,张蓉芳、陈招娣、周晓兰是这样,今天,惠若琪、朱婷、魏秋月也是这样。“为国争光,报效祖国”始终是中国女排的信念,在国际赛场升国旗、奏国歌一直是她们最大的心愿。

  在这种精神感召下,中国女排夯实基础、苦练内功,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快速多变的打法不仅是中国队制胜的法宝,也为世界各队所效仿,改变了世界排坛原有格局。

  回忆总是美好的。今天女排的`教练席上,郎平、赖亚文凝聚着我们对老女排的回忆,她们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而现实更美好,因为今天的现实是过去的积聚,也将成为新的发展的起点。中国女排崛起于改革开放之初,五连冠的伟业震惊世界,以“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为特点的女排精神更成为民族面貌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的中国女排继承发扬了这种精神,我们也更需要这种精神。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继承和发扬女排精神,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女排精神议论文3

  观今朝,女排夺冠,展体育健儿之风采;望未来,精神接续,添民族复兴之动力。中国女排夺冠,为祖国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女排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承女排精神,助圆梦中华。

  女排精神是圆梦中华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屈,饱经风霜而不衰,所依靠的,正是这种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一路走来,女排姑娘们有过胜利和荣誉,鲜花和掌声,也有过挫折和苦难,失败和压力,但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懈奋斗,胜不骄,败不馁,不服输,打不垮!正是这种负重前行的使命感引领着她们,也引领着中国。

  女排精神是圆梦中华的内在力量。忆过去,有“气吞强虏,志清山河”的抗金英雄岳飞,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观今朝,有“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的程开甲,有“涛拍孤岛岸,风送赤子心”的王仕花夫妇。他们身上共有的内在力量就是爱国精神,一如中国女排!女排精神在新世纪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精神支撑,让每一个华夏人为之自豪。

  女排精神是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朗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灰尘,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这段话不仅展现了一种拼劲和韧劲,更是为当代青年敲响奋斗之声。曹原及其团队百折不挠,发现了石墨烯的超导现象;杨鹭璐菡时刻专注于课题研究,坚持“24×7”的工作模式,为器官移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女排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我们又怎能停下奋斗的脚步?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广大青年处于朝气蓬勃之际,更应承女排精神,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助圆梦中华!

女排精神议论文4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题记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造的体育奇迹激励了一代人,奏响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最强音。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更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走向复兴的豪迈宣言。而今年的奥运会中,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夺金,比赛历程千辛万苦,而女排姑娘们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成功。

  在奥运赛场沉寂了12年的女排精神复活了,又见女排精神,王者归来,不仅为中国奥运军团注入一剂“强心针”,还将鼓舞亿万国人以洪荒之力砥砺前行,去追寻中国梦。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排名第4的不利情况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展示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继承和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中国女排精神,完美地诠释了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世界的高度赞扬。

  永远不会忘记那最后一球扣杀,猝不及防,却又在情理之中,在紧咬的比分中结束了比赛。整个赛场都沸腾了,女排姑娘们一个个激动落泪。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中国女排在教练郎平的带领下夺得金牌!

  “致敬!”“她们配得上所有的赞美”“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从深夜的里约到午间的北京,从电视机前到网络空间,融为一片欢乐的海洋。13亿中国人分享着胜利的荣光,感动于拼搏的精神。从小组赛2负3胜的坎坷磨难,到强敌环伺下的背水一战,女排姑娘们以荡气回肠的逆袭征程,不但为中国代表团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激荡起无数中国人深埋心底的爱国情怀,奏响了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

  岁月沧桑,历史积淀。中国女排与中国女乒一样,一“大”一“小”,在国际体坛上旋转、闪烁、发光,一个是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一个是不畏强敌的亮剑精神,同样让中国人为之骄傲。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女排精神议论文5

  12年前的雅典奥运,中国女排不可思议地3:2逆转俄罗斯夺冠,那一年朱婷10岁、张常宁9岁、袁心玥8岁、魏秋月16岁。

  时隔12年后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瞬间刷屏,网友以各种方式向主教练郎平和女排队员送上祝福。据统计,仅仅从比赛开始的上午9点到下午2点这短短5个小时里,女排夺冠的相关微博互动量便超过了5500万次,夺冠相关视频播放量更高达1.85亿次。

  中国女排夺冠的那一刹那,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地板都在震,女排姑娘们抱作一团,在一片红色的国旗中,“番茄炒鸡蛋”竟然那么显眼。郎平也在拥抱的人群中,但相比惠若琪、朱婷、袁心玥、丁霞几个哭疯的小姑娘,眼含热泪的她居然很平静,甚至,这种兴奋和冲动远不如击败巴西和荷兰时。

  颁奖仪式结束后,姑娘们所有挥手拉着教练组合影,然后每一个人都和郎平来了张单独的,说实在的,感觉这股兴奋劲儿也不如去年世界杯在日本登顶时。

  “我觉得很放松,终于完了。结局非常美满,我觉得我好像已经累得没有力气去蹦啊,跳啊。我其实还是非常高兴,有些不太相信。”赛后,郎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释很真实,一个56岁膝盖有严重伤病的人,确实没有力气蹦跶,即便这是她20年教练生涯最渴望的荣誉。

  众人狂欢的时候,她清醒着,如果说郎平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或许是有那么一点。

  “我来就是为了传承女排精神”

  小组赛输三场,小组赛后连赢三场,中国女排的里约之行不叫大冒险,恐怕要叫疯狂过山车。而拿到冠军后,甚至有球迷都说,决赛这场球他们看到了女排精神,仿佛姑娘们都上了一课,一夜之间长大了。

  或许,是对阵巴西的那场比赛,让这群姑娘一夜之间长大,正是那场比赛,让全世界也让她们自己感受到了女排精神。

  “我觉得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就是一种在低谷、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过去30多年来,郎平一直是女排精神的代表,可以说,正是她们那一代女排选手创造了女排精神,而在过去30多年来,也一直闪光。“其实,我当主教练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女排精神就是团队精神,大家永不放弃的精神。中国代表团这次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大家都能够战胜自己的不利因素,能够奋勇拼搏。”的确,在80后、90后当道的女排队伍里,郎平已经是她们妈妈的年龄,正好隔了一代人,隔了一条沟。

  曾经,年少成名的惠若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没有看到过郎平打球,的确,郎平夺得奥运金牌时,这支队伍里还没有一位球员出生。

女排精神议论文6

  赛场上的输赢,说到底是运动员实力的竞争,是国力的比拼。赛场上的裁判不公、规则漏洞,很难摧毁真正有实力的运动员;同样,偏见、责难甚至敌意,无法动摇一个大国的自信。唯有实力,真正决定胜败。战胜巴西队的时候,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最终,是实力让女排姑娘一路披荆斩棘登上冠军领奖台,也让女排精神再次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奥运赛场上中国队员的遭遇——因裁判不公痛失奖牌,比赛时外国观众嘘声不止,各种莫须有的指责,其实与中国的发展之路有着类似之处。总会遇到阻力,总是有傲慢和偏见,因为曾经的失误而背负包袱,时常被误解被歧视甚至被孤立和敌对。要想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真正的大国,唯有不怕失败挫折和打击,让实力说话,让实力证明一切。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女排的实力,因为她们一路奋争、愈挫愈勇最终夺冠;当女排精神再次让人热泪流淌之时,无数人曾经的梦想与激情被唤醒。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她让几代人自强奋斗,“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有一种精神叫永不言弃、执著向前,她让更多人的目光坚定,不怕失败。时代会赋予“女排精神”不同的内涵。如今,我们不再以胜败论英雄,不再靠金牌数证明自己的强大,我们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面对选择,以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误解,我们比以前更放松更淡定,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执著和奋争。

  在一个“葛优躺”与“女排精神”共生的时代,在一个网红与偶像合二为一的时代,在一个阻力与压力并存的时代,有坚持不懈,也有随波逐流;有挑战自我,也有随遇而安;有专心致志,也有心不在焉;有迷茫困惑,也有孜孜以求。“女排精神”之所以依然能让无数人感动与奋进,是因为她的内核从未改变。

  这是一种不惧压力、不怕失败的拼搏。你能从一路挫折坎坷中拼尽全力的女排姑娘身上看到它,你能从压力重重之下执掌女排帅印,明知可能失败却不退缩的郎平身上看到它;这是一种为了梦想心无旁骛的专注,你能从“我不看比分,我们只需要一分一分地拿”的踏踏实实中看到它,你能从“比赛时我们完全听不到观众的声音,我们的注意力全在球上”的.聚精会神中看到它;这是一种永不懈怠的执著,你能从赛场上紧紧咬住比分,最终奇迹般的逆袭中看到它;你能从一路抗争历经风雨永不放弃中看到它。

  不一样的姿态成就不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姿态也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笑看输赢,是在你努力过拼搏过奋斗过;淡漠以待,是因为你有实力有自信不惧压力和挑战。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种骄傲,让我们欢呼雀跃,热泪盈眶;它更是不怕失败的拼搏,无所畏惧的专注,追求卓越的执著,孕育着一个人的底气,一个国家的自信。

女排精神议论文7

  1984年夏天,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战胜日本,在决赛中战胜美国,获得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也夺得了从1981年来的第三个世界冠军(三连冠)。

  那时候,12岁的上海少年徐峥,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切。35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知名导演、演员的徐峥,发表微博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洛杉矶奥运会取得三连冠时,我们家的大人都已经发疯了,发狂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让我历历在目。女排精神是永恒的精神。”

  对于徐峥来说,发表一篇微博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又拍了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夺冠》。主演是45岁的吴京和43岁的马伊琍,他们都经历过激情澎湃的80年代——那属于中国女排的光辉岁月。

  在80年代,中国女排的粉丝数不胜数。辽宁女孩许雪媛的父亲就是一名中国女排的铁杆粉丝,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她能叫出中国女排每个队员的名字。

  许雪媛记得,有一次电视机里播着中国女排的比赛。父亲看着看着就流泪了。许雪媛当时坐在旁边,很不理解父亲的举动,“一个大男人还哭鼻子”。多年以后,她的女儿惠若琪也成了中国女排的一员后,她突然就理解了:“那是一种真实的民族自豪感。”

  什么?你没听说过惠若琪的名字?

  2016年夏天,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决赛,在第4场比赛中,惠若琪飞身而起,一记绝杀,25:23,中国女排终于以3:1的总比分击败塞尔维亚队,获得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冠军。这是中国女排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马云邀请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的丈夫到杭州家中做客,热情交流。马云对郎平说,自己是中国女排的球迷,郎平的粉丝。

  他们一定追忆了80年代。

  在中国女排夺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的`那个夏天,20岁的马云不顾家人的反对,报名第三次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出来了,马云的总分离本科线差了5分——就是这5分,让他第三次名落孙山。

  幸运的是,马云的英语特别棒,被被杭州师范学院外语专业破格录取。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英语老师马云。至于创建阿里巴巴,那是更加后来的事情了。

  马云的身份在改变,中国女排粉丝的身份却没有改变。

  2018年印尼亚运会女排决赛打响之前,马云乘坐8个小时的飞机抵达雅加达,为中国女排助威打气。当中国女排以3:0战胜泰国女排,时隔8年再夺亚运会冠军后,马云爽朗地表示,要给中国女排姑娘们清空购物车。

  女排姑娘们一片欢腾,为马云的豪爽叫好。

  1981年,41岁的张暖忻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沙鸥》。

  《沙鸥》讲述了中国女排运动员沙鸥经历自身伤病、爱人罹难等种种打击之后,依然坚强地重振精神,为排球事业奉献全部生命的故事。电影最后,双腿瘫痪的沙鸥在疗养院的电视里看到中国女排取得了亚运会冠军,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1982年,张暖忻凭借《沙鸥》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沙鸥的最大心愿是亚运会冠军,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女排精神议论文8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项目里,所有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争先创优活动心得体会 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a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某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女排精神议论文】相关文章: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02-06

女排精神议论文11篇02-23

工匠精神议论文09-16

物质与精神议论文10-01

工匠精神的议论文10-21

弘扬工匠精神议论文01-03

时代需要精神议论文09-18

工匠精神议论文13篇10-05

工匠精神议论文(13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