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议论文写作技法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议论文写作技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议论文写作技法1
【技法例说】
实用技法之一我们学习的是:一个观点两个论据式。你千万不要认为很简单,因为它也是可以有很多的变化的,也是可以写出万千姿彩的好的,请看下面的:
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①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认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其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它的必然性,发现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须知没有付出哪会有累累硕果?
②在今年揭晓的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感动中国”的大人物中,有几位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过去的一年中,和闪光的人物一起感动中国。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的徐本禹;危险中保全试飞样机,惊天一落,创造了奇迹的梁万俊;传递温暖汇聚爱心,揭开艾滋病盖子的桂希恩;毒贩子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的边境缉毒虎胆英雄明正彬……当这些原本平凡的人物名字出现在“感动中国”的揭晓榜上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试问,如果没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坚守困境的顽强精神,没有非凡的业绩和举动,他们何以感动中国?由此可见,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究其原因其实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③不仅在国内,在国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尽在情理之中的例子。马克思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能著成《资本论》;居里夫人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牛顿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玻尔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学派;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出人意料的累累硕果与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与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④大到伟大的科学家和历史人物,小到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同学,我们都可以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看着成绩单上“黑马”们的成绩,在羡慕的同时你可曾想到成绩背后那挑灯苦读的夜晚、课堂上那全神贯注的表情?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⑤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胜枚举,从这些事情中我们看到了偶然与必然性的统一,理解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真谛——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两个论据不再只是两个具体名人的事实论据,可以是两个方面的论据。本文就是两个方面的论据,一是国内的,一是国外的,国内的国外的都是由多个单个的例子组合而成的,同中有异,变化就显现出来了,内容更充实,结构更严谨,更有说服力。
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作是并列式的最简单的模式,为了丰富议论的层次,掌握多些方法,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这一种模式作文。
并列式结构,是考场常用的结构模式。我们所说的并列式结构,是指议论文的论证部分的结构,并不是指整篇的结构。无论哪种结构形式的议论文,在整体结构上来说,都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结构。
分论点型并列式结构议论文(如例1)中,全文总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总提出中心论点,中间论证部分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几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中心论点,结尾部分总结中间论语部分的分论点,回应开头的中心论点。
并列式结构有两种形式:分论点并列型和论据并列型(如例2)。二者的区别在于:分论点并列式在论证过程中,有明显的分论点,论据是证明相应的某个分论点的,论据型并列式所有的论据,直接用来证明中心论点。
两种并列式结构,各有什么特色呢?分论点并列式结构。中心论点在开头部分已鲜明提出,中间论证部分,又以分论点形式将中心论点的内涵,以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反复强调,结尾又对中心予以重申,这样,全文的观点非常鲜明,对观点的阐述也十分清晰,论证的层次十分清楚。论据型并列式则以典型的很有说服力的论据,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它是以“事实”见长,事实胜于雄辩。
两种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适应什么场合呢?理论阐述能力强的同学,最好用分论点并列式。用分论点并列式,有时可以适当弥补事实不典型,不具体的不足。但是,用此结构的同学,一旦中心论点有偏差,那大多是全文完蛋了。因为它的中间部分会反复强调错误论点,这等于是反复提醒阅卷者“我跑题了”。说理能力稍有欠缺的同学,适合选论据并列式。当你在审题构思时,拥有充足的论据,而对全文的中心论点不能从几个角度(方面)作理解,只知道应该是这么一个中心时,最好用论据并列型。用论据并列型的时候,应该在使用论据后,用精当的语言,紧扣中心论点,展开议论。
议论文写作技法2
【训练项目】围绕一个分论点,列举大量的细节材料展开论证。
【典范例段】对于我的朋友,我很重要。
相处多年,知面知心,有时言语都显得多余。仅凭一个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动,一眼呆呆的凝望,就可以明了对方的心情。一个眼神,让彼此宁静;一句问候,让彼此感怀;一次紧握,能给我信心;一声歌唱,能给她感动。我会因她的感动而鼓舞;她会因我重拾信心而雀跃。夜深人静时,手指在揿了几个电话键码后,骤然停住,那一串数字再也用不着默诵;逢年过节时,她写下一沓贺卡。轮到写我的地址时,她闭上眼睛??假如我不在了,就像计算机丢失了一份不曾复制的文件,胶卷里翻出了一张没有图像的底片,她的记忆库里留下不可填补的黑洞。许久之后,她将一张没有地址只有姓名的贺卡填好,在无人的风口将它焚化。然后,她一个人恍如走入茫茫沙漠??面对这般友情,能说我不重要吗?(《我很重要》)
【简要评析】有时用来证明分论点的材料不必惊天动地,列举身边的琐屑小事即可。这些“小事”宛如散落一地的珍珠,主旨句(分论点)就是一条彩线,只要能够发挥彩线的作用,就能串成精美的项链。“彩线串珠法”就是围绕一个分论点,恰当地组织大量的琐碎的细节材料来展开论证的方法。关键是如何组织,使材料有情、有理、有序。
上面的例段,材料非常丰富,它是怎样展开并组织的呢?首先明确分论点“对于我们的朋友,我很重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我”对于朋友来说很重要呢?从最细微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说起,列举我们相知的程度,说明我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我。这里全部用的是整句,句式整齐对称,有时还有对比。接下来用散句,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后面的“假如我不在了”和“许久之后”是作者用想象中的情景来拓展充实。这些琐屑的材料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本段文字,在评卷教师看来不仅是理性的感受,也是对他自己生活的一种体悟。怎么不会给高分呢?文段收到这样的效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情动人。
【参考阅读】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
历史的碎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让我们读出无尽的感怀。
春风吹化了冬雪,时间黯淡了日月。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让人目不暇接,百感交集。也许是一幢宫殿,一角飞檐,一道画廊,诉说着颤悠悠的往事;也许是一方壁画,一块残碑,一幅法帖,浸润了苦辣辣的岁月;也许是一枚古钱,一砾陶片,一条竹简,凝结成一片桑田沧海;也许是一句唐诗,一曲羌笛,一声琵琶,幻化成一段离合悲欢??尽管你所见者不过是一些文化碎片,可正是握着这些碎片,我们读到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汇成了宽阔的河流,我们就被这样的河流裹挟着,驾一叶小舟,凭一枝瘦桨,追逐着远去的时光,仰望天边的彩霞。
【练习设计】对生活感觉很乏味有很多原因,其中没有感恩之心是重要的原因。请以“学会感恩”为题,使用彩线串珠法,写一个语段。
【训练项目】反复对比,剖析事理。
【典范例段】
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就要让乐观的旗帜永远飘扬。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优秀。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悲观的影子;从优秀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更无量。因此,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要选择乐观,要让乐观的大旗在我们的桅杆上高高飘扬。(《让乐观的旗帜高高飘扬》)
【简要评析】
摆事实讲道理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不少同学在选择论证方法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例证法,有的同学甚至除了例证法,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展开一个段落。例证法固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有时我们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事例,或者即使能找到,但篇篇如此,段段如此,每次作文,都是一段举一个例子了事,也难以改变平庸单调的作文面貌。只有熟练掌握引证、喻证、假设、对比等常用技法,并且具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强烈意识,才能在考场上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上面这个例段,分论点是提倡乐观的生活态度,作者没有列举苏轼屡遭贬谪,依然高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等事例,而是把乐观和悲观联系起来,正反对比,双管齐下,反复比较二者的不同结果,鲜明而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抽象说理的方法运用得当,不但没有空泛议论的毛病,反而能充分表现我们的思维深度和语言机智,以精彩的警句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参考阅读】
宽容、理解是人间最好的“润滑剂”。宽容是长者式的,刻薄是小人式的。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宽容的出发点是无私,刻薄的出发点是自私。宽容的人宽容的总是别人,对自己却从不宽容,他们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刻薄的人只是对别人刻薄,对自己却很宽容,他们是宽以律己,严于待人。宽容和刻薄都是缘于一种爱,刻薄的人爱的仅是自己,宽容的人爱自己时也爱别人。总是宽容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迁就,使其无法成熟。总是刻薄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不满,使其走向完善。在宽容和刻薄二者之间,你愿意选择哪一种呢?
【练习设计】请以“言而有信”为话题,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不用具体事例、纯粹剖析事理的语段。
【训练项目】古诗文在作文中的引用与化用
【典范例段】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而看风景时,看到的却往往是自己。
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
是古来的隐者。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简要评析】作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体现作者的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文章平添一抹亮色,提升文章档次。而化用古诗文除了以上的作用外,更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更能引发人的遐思联想。
在例段中,作者运用“化用法”把曹操的《短歌行》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与自己的论述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哪一句都没有直接引用,但每一句都可引起我们对某一句诗词和某个诗人的联想,眼前浮现出某种诗情的意境,从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接下来,作者又运用排比的手法直接引用诗句,进一步论证“看风景就是看自己”。引用和化用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锦上添花的妙用。
【参考阅读】
1、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化用)
2、我喜欢忧郁的人,一如喜欢孤独者。孤独者只身面对来自庞大的实体或虚无的挑战,所以是勇敢的。忧郁却是无奈的。“思念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情思的无奈;“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哲思的无奈。李商隐守护烛火,陆游骑驴远游,龚定庵把箫而吹,都是一种无奈。忧郁是伤感的姊妹。哈代,黑塞,契诃夫和蒲宁,一生都在诉说着忧郁。哈代在上流社会中隐瞒了乡下人的身份,确乎令人遗憾,但是我知道,虚伪不是他的灵魂所固有的。谎言是环境的产儿。他早已赤身裸体站在自己的字行里了。我看得见,他的灵魂不在“麦克门”——瞧他怎样深情地凝视德伯家的苔丝吧!(引用)
【练习设计】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运用“引用法”写一个语段,然后用“化用法”改写该语段。
【训练项目】阐述题旨;化虚为实。
【典范例段】
诚信是美好心灵的表现,是高尚的品格。诚信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生活中的诚信是变化的高手:公平买卖,童叟无欺,是商人的诚信;清正廉明,奉公执法,是公仆的诚信;诚实守信,遵守诺言,是朋友的诚信;不说谎话,不欺骗人,是孩子的诚信??变化虽多,诚信的实质却是一成不变的。
【简要评析】巧用判断句是一种操作简便但非常有效的构段方法,尤其适合开头段与结尾段,因为在这些段落中,往往需要我们用简洁明了、鲜明突出的句子来阐述题旨或文章的中心论点。上面这个例段开头就用一个简明的判断句对诚信进行界定阐述,鲜明有力,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再举几例: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
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王蒙《善良》)
“飞翔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一种笑看滔天骇浪的大度和沉着。”“飞翔是一种拒绝妥协的姿态,一种摒弃平庸的决裂,一种追寻自由的勇气,是一种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的信念!”
“超越前人是一种必需,是一种进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和力量。”
判断句还可以构成暗喻,化虚为实。高考作文很多题目都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可以用若干具体的、可触摸的物化意象或某个细节、某个生活画面、某个社会情景构成暗喻句去诠释抽象的概念。如例段用散文、商人、公仆、朋友、小孩来诠释诚信。再如:
坚韧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是“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鉴湖女侠秋瑾!我,也决心像他们那样,追求拥有坚韧的品格。
思念是爸爸头上的白发,是额上的皱纹;思念是深夜打来的长途电话,思念是远方寄来的厚厚信笺;思念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形象生动、文采飞扬,能化平凡为神奇。但在写此类语段时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对抽象概念进行诠释,从而避免内容的重复。
【参考阅读】成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对年少的人来说,成熟是长大;对跌倒的人来说,成熟是坚强;对逆境的人来说,成熟是一种坚忍;对愚钝的人来说,成熟更是一种智慧。在哲人的眼中,成熟是一种宽容,成熟是一种善良,成熟是一种风度,成熟是一种大彻大悟大智若愚。成熟是一种“宁静以致远”的淡泊明志,成熟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独特气质。
老者说,成熟是生活教我们懂得沧桑;不孩说,成熟是爸爸手中烟味散发的淡淡忧愁;运动员说,成熟是成功和失败的那一刹拥有的平静??
【练习设计】请以“境界”为话题,写一个主要由判断句构成的语段。
【训练项目】运用三至五个事例来证明一个观点。
【典范例段】眼泪为感动而流淌。为朱自清笔下父亲穿棉布袍子的笨重的背影而流淌,那朴素的文字下跳动着至爱的亲情;为《红岩》中的英雄群体而流淌,他们让人看到,信仰曾经具有抵抗死神的力量;为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美人鱼公主而流淌,她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不惜牺牲生命;为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些年轻的女兵而流淌,她们用柔弱的身躯抗击侵略者,花朵般的生命殒灭在德寇的枪口下;也为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笔下的吉姆佩尔而流淌,他受尽欺骗嘲弄,被人们称为傻瓜,却始终坚信‘好人’信念,以自己的善良、忠诚、以德报怨映衬世人精明乖巧背后的愚蠢堕落??他们体现了作为人的尊严,显示了爱与献身的价值,标举了正当的生活应该遵循的原则,让人仰望。
【简要评析】
什么是点例?点例是与繁例相对而言的。繁例是叙述较为详尽,占用篇幅较长的例证,点例是叙述较为简略,所用文字极少的例证。运用繁例,一般一段只用一例;运用点例,一段可以连续使用三至五个相关的事例。巧用点例,繁点结合易于酿造佳篇,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上面文段中有5个精彩的点例,从不同侧面概括值得感动的文学作品人物,体现了作者丰厚的阅读积累,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运用点例排比构段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排比事例一定要有内容上的某种相似性(例段中五个事例的相似性是都有令人感动之处),这是运用点例排比的基础,如果事例间缺乏这种相似性的,就不能排比运用;二是根据论述需要,简要概括人物或形象的主要事实;三是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的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
【参考阅读】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理搜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如果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没有他对人生的愤世嫉俗、深刻理解,哪里会有文学巨著《红楼梦》的出版?如果没有岳飞智勇双全、身经百战,没有他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诚、侠肝义胆,哪里会有家喻户晓的精忠报国的佳话?
【练习设计】
1.请以“努力请从今日始”为题,运用点例排比法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四个事例。
2.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有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议论文写作技法3
一、揭示问题找诱因
世界是由互相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生活中发生的事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在进行分论证时要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20xx年高考优秀作文《出入红楼》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议论揭示出一部《红楼梦》倾倒几多后人,让众多专家学者倾其毕生精力,还不能尽得其珍的原因:
《红楼梦》,打开了大观园的大门,让好奇的后人一窥当年封建王朝奢华辉煌的殿堂;曹公才华横溢,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如粒粒明珠嵌入其中;建筑设计侃侃而出,几笔勾出一个金碧辉煌的大观园,饮食医理无一不通,衣饰礼仪无一不全,洋洋洒洒如数家珍。曹公秉世之才,堪称语言大师。披阅十载,呕心沥血,字字看来皆是血泪,达到刘勰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中真正的惜墨如金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会有诸多的`现象发生,如少男少女染发烫发,追逐明星,超现实消费,你能透过这些现象揭示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心理诱因吗?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钱钟书先生在《论快乐》一文中是这样论述的:先引述《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借天上比人间活得舒服快乐,来说明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理。然后宕开一笔,“永远快乐”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
继而论述“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接着指出:“把快乐分成肉体和精神两种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
最后归纳指出,发现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它是人类史的又进一步。假如,我们来谈快乐,你会怎样论证呢?你能透过生活现象挖掘出“快乐这一习见现象的本质吗?
三、抓住要害开药方
议论要切中要害,始终紧扣论点,不游离于论点之外,不偷换论题。例如,以“跨越性格的障碍”为话题,就要紧扣“性格障碍”——不健全的性格(自我封闭,不善交流沟通,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孤芳自赏等性格缺陷)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发展。
有的同学大谈挑战逆境如何超越自我的问题,没有抓住论点。因此,离开论点的论述,是无从谈及论证深刻的。
抓住要害还要从若干现象的分析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以父亲的身份,向儿子进行节俭教育。文中有道理分析,更有大量的具体事例,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述,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中批判“走卒类士服,夫蹑丝履”虽有封建等级的观念和鄙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局限,但他总结出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规律是何其深刻!
四、运用辩证明事理
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客观地全面发展地看问题,不要主观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运用辩证法认识问颢、分析问题就会有深度。又如,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典型的关系型作文题,这一话题能正确引导考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一滴露珠,都能反射一轮太阳”。每一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不独是名人与胜者的天下。
很明显,这个作文导向是正确对待平凡,在人们的认识中,伟大与平凡是两极,平凡与平庸相等,鄙弃平凡是应该的,但只赞颂伟大而不甘于平凡,轻视平凡却是错误的。忠于职守辛勤耕耘的人,不管是名人还是农夫都是自豪的。
本话题可运用的哲学观点有:要全面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议论文写作技法4
清代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忍弃去。”它告诉我们议论文开头要精彩亮丽,才对读者有磁石般的吸引力,收到夺人耳目的效果。
本人通过实践摸索,试图凭借课本示范、高考引路、教师下水、学生练笔、反思提升,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使文章呈现“亮点”。这里简单地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开篇点题,单刀直入
开篇点题是一种节省文字,直入主题的很好的方式。这种开头,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以统摄全篇,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课本示范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开篇就直接点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高考引路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 (《你就是一道风景》)这里开宗明义,简单明了,与题目相照应。
教师下水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或走或停,或沉或浮,奔跑与追求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开头提出论点“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开宗明义,照应标题。
学生练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不过,只有合适的目标,才有动力,换句话说,成功源自合适的目标。(《成功源自合适的目标》)
开头简洁,直奔主题,一语破的。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喜欢绕圈子,教学生要直奔论点,语言尽量简洁。
引用名句,紧扣中心
这种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这样不仅激发阅读兴趣,使文章富有哲理,同时也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权威性。
课本示范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朱光潜《说“木叶”》)
本文直接引用屈原《九歌》诗句,点出了“木叶”,增强了说服力,隽永的诗句,是作者深刻思想的体现,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高考引路
英国王子查尔斯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责任》)
开头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引用英国王子查尔斯的话,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教师下水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泪。”可见,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提高,经过长期拼搏才能成功。(《拼搏铸就成功》)
引用冰心的话,引出“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提高,经过长期拼搏才能成功”的'观点,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学生练笔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贵在坚持》)
开头引用大文豪苏轼的话,恰当地表达了坚持的重要性,先声夺人,给人以警示,直接点题。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为了追求文采,不顾论点胡乱引用,引导学生一定要紧扣论点恰当引用。
善用比喻,隐喻题旨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引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使抽象的说理形象化,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课本示范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演讲稿,开头把签署了“《解放宣言》”比作“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形象地点出了《解放宣言》的签署对黑人的重要性――给黑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得演讲形象生动。
高考引路
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否则就要触礁,迷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灯塔?路标?理论》)
此文设置了一个比喻场景,即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灯塔、路标对航行的重要性,再引出自己的话题――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个比喻具体形象,使得道理通俗易懂。
教师下水
正如精美华贵的瓷器,放置几案上久了,那剔透的玉胎上也会蒙上一层薄尘一样,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路上跋涉,冒雨顶风前行,心灵上或多或少也会沾染些许尘埃。若想令瓷器光彩依旧,若想使心灵纯净依然,请伸手,将尘埃轻轻拂去。(《拂去心灵的尘埃》)
开头设喻,将心灵比作“精美华贵的瓷器”,恰当而形象地引出“拂去心灵的尘埃”的观点。
学生练笔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高山,坚强则是磷峋的巨石;如果说生命是一棵大树,坚强则是茂密的枝叶;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坚强则是涌动着的波涛;如果说生命是一首曲谱,坚强则是跳动着的音符……(《坚强》)
作者把生命与坚强对比来打比方,相互映衬,借助形象说理,使得行文生动活泼,也构成了排比,气势磅礴,吸引力增强。
反思提升
有的学生比喻用得太过于抽象,让人看不懂题旨。
设问质疑,启发思考
就是先对文章的论题设问,然后自己回答,形成观点。这种开头进入主题较快,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可激发阅读兴趣,拓展思路。
课本示范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钱钟书《谈中国诗》)
开篇提出“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直接进入主题“谈中国诗”简洁明快,顺便引出下文对 “中国诗”的具体论述。
高考引路
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得与失》)
开篇直接对题目的两个关键字提出了疑问,“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启发思索,接着给出答案,让人豁然开朗。
教师下水
没有鸟儿的翅膀,难道就不能飞翔么?没有鱼儿的身躯,难道就不能畅游么?不!为了实现梦想,需要长期努力。(《成功需要长期努力》)
文章开篇提出了两个疑问,启发读者思索,答案让人豁然开朗。
学生练笔
什么是青春?青春是画笔,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青春是清泉,流出一泓沁人心脾的芬香;青春是彩虹,搭起承载梦想的飞船。(《绽放吧!青春的花朵》)
短短的一个提问,连续给了三个答案,构成排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文采飞扬,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设置了疑问,却缺乏思维含量,未能体现其价值。
总之,议论文开头的写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主要的技法,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反思总结,熟能生巧,定能提高作文素养,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议论文写作技法】相关文章:
议论文写作指导01-22
议论文的写作指导11-23
中考议论文写作素材03-08
议论文写作技巧07-31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12-27
经典议论文12-22
议论文精选12-01
议论文11-29
节约议论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