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俗小学作文

时间:2024-10-14 16:31:31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风俗小学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1

  春节除夕,我和父母一起回到了家乡顺昌。

  虽然顺昌很小,但它是一个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的小镇。然而,近年来,随着资源的开发,许多钢筋混凝土铸造的大型工厂跳了出来。不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使清新宜人的小镇变得有点灰暗。虽然每个人都在努力重现这个小镇,但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我已经四五个月没来顺昌了。我想念小镇和60多岁的奶奶。每次年前回老家,总能看到善良的奶奶坐在房间里,用手清点“香”——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需要点燃。外面用红纸包着,会冒出很多烟。

  汽车沿着新修的沥青路行驶,直接开到奶奶的平房门口。我匆匆推开门,跑进院子,却发现奶奶悠闲地靠在摇椅上,眯着眼睛。

  我环顾四周,却没有发现往年堆在角落里的“香”,连一点烟味都没闻到。

  “奶奶,今年没有“香”吗?”我转过头问。

  “嗯?是的,今年没有了。..奶奶不紧不慢地接着我的话。

  “今年,该县表示,近年来环境不如以前好了。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改善环境。香味不是很烟,而是污染了空气。所以他们都决定不这样做。虽然我觉得有点不情愿,但我不能伤害我的小孙女,所以我不这么做。”奶奶慢慢地说。

  天空渐渐变暗,笼罩着一种朦胧的感觉。准备吃除夕晚餐,爷爷摆好筷子,没有像以前那样拿着一把红鞭炮到门口点燃,仔细听邻居的动作,没有声音。爷爷似乎明白了我的想法,笑了:“我从小就住在顺昌。现在环境有点糟糕。鞭炮被污染了,噪音也产生了。得不偿失!我不能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听完后,我彻底明白了。原来爷爷奶奶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了旧观念!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围着茶几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没有偶尔听到烟花“噼啪作响”的声音,尽管安静的小镇让我不习惯。然而,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镇不会辜负住在这里一辈子的老人的期望!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2

  阿拉的年夜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照阿拉宁波人的老规矩,过年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呢!老话说得好:“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做豆腐……三十晚上守岁”喜庆的气氛延续到元宵节。最让我们小孩子期待的是大年三十那顿热热闹闹、有滋有味的年夜饭啦!

  年夜饭的准备,从大清早就开始了。瞧,各家各户去菜场进行大采购“鲳鱼,透骨新鲜。”“买点年糕,好做烤菜年糕嘞!”“看看咸蟹,看看这红膏……”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购置完成后,打道回府。这时,阿拉宁波的厨房恐怕已经忙成一团,准备年夜饭了。

  制作年夜饭时,小孩子能参与其中的,大概就是包汤圆了。据传,汤圆起源于宋代。现在,宁波最有名的招牌是缸鸭狗,还流传着“三点四点饿过头,猪油汤圆缸鸭狗”的'顺口溜呢!一般来讲,传统的芝麻汤圆需要准备糯米粉团、猪油、黑芝麻馅材料,先把糯米粉团分成数十块,再把猪油馅和芝麻馅搓成小球,手指钻洞,把馅料放进去封口,揉搓成圆,就大功告成了。即便是脸上、手上沾满了白白的粉,我每次对包汤圆这事儿还是乐此不疲,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做一件事,家里充满欢声笑语。看着锅里寓示着“团团圆圆”的汤圆,我也满是自豪感。

  瞧,一道道菜琳琅满目:热腾腾的暖锅讨了个新年的好彩头,蕴含着团圆红火的寓意;鲜爽嫩滑的咸菜黄鱼汤让人们不禁咋舌;年糕预示“年年高”,咀嚼着绵软的年糕,就像飞上了天般开心;清蒸鲳鱼、腌咸蟹、蒸鳗鲞干……最后每人一碗汤圆。全家围坐一起吃顿年夜饭,这一年的辛苦烟消云散,未来的一年充满期盼!

  在阿拉宁波,春节洋溢着欢声笑语,不知此时的他乡,又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3

  说到家乡的习俗,我第一次想到的是过年包饺子时包硬币的习俗。

  正是因为这枚硬币的存在,我们几乎忽略了饺子的味道。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吃着,生怕一不小心,硬币就滑进肚子里。但在我心里,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倒霉的鬼魂”,他的牙齿被“砰”了一声。

  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忙着准备饺子。我站在桌子旁,紧紧地盯着妈妈裹着硬币的饺子,悄悄地数着它有多少褶皱,试图区分它和其他饺子有什么不同,但我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所有的饺子都像多胞胎。我有点气馁,但我还是不想放弃。我用牙签在饺子边上扎了个小洞。做完这一切,我骄傲地专心看春晚。

  然而,饺子一出锅,我就傻了,快要崩溃了。一碗碗饺子出来了。有什么区别?牙签扎的小洞,更不用说大海捞针了,就算找到了小洞,也被膨胀的饺子吞噬了。我心里暗暗苦,怎么才能吃到包硬币的饺子?

  由于作弊是不允许的,它只能依靠力量吃得更多,吃得更快,所以吃硬币的可能性会更大。我拿起一个白色的饺子“停下来咬”,但嘴只是软的,唉!没有硬币,虽然有点气馁,但我永远不能放弃,继续吃。最后,当我吃第三个饺子时,我被梦寐以求的硬币咯咯地咬了一下。我跳了三英尺高,高兴得飞起来,什么不高兴啊都被冲走了。

  但是,为什么新年饺子里有硬币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问爸爸,爸爸不知道,问妈妈,妈妈不知道,甚至老奶奶,也不清楚。因此,在好奇心的指导下,我上网了百度的答案。

  查阅资料后,我了解到春节包饺子时包硬币,吃带硬币的.饺子预示着在即将到来的新年里获得广泛财富的好运。据说这是农耕文明时劳动者对新年财富的美好祝愿。你说,谁不想吃这么幸运的饺子?

  原来春节饺子里包硬币的习俗有这么吉祥的寓意!我想多吃两个饺子,多赚点财富。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4

  在24个太阳术语中,一些特别重要的太阳术语总是有劳动人民的民间习俗,在我们广阔的中国土地上,每个地方的方式和方法都是不同的。例如,在冬至,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饺子,在我们的`江南地区吃馄饨,今天我想谈谈我们丽阳地区的夏季食物——乌米。

  “没有青精饭,让我颜色好。杜甫在《赠李白》一诗中写道。青精饭是我们溧阳立夏要吃的乌米饭。每年这个时候,乌饭叶已经开始慢慢上市,这个时候是新鲜的季节性商品哦。像我这样的美食家,总是走在小区的路上,突然闻到一家人厨房的香气,一眼就认出来了。“奶奶,奶奶,有乌饭卖。我飞回家,告诉奶奶,奶奶一脸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我说:“我在路上闻到家里飘出来的香味。奶奶突然笑着说:“你真是个小吃货。”

  第二天,奶奶早起赶到菜市场买了新鲜绿色的黑米叶。我和妈妈先把树叶洗干净,洗的时候鼻子里有阵阵香味。这是一种大自然的香味。闻起来神清气爽,耳聪明,就打通了任督的第二脉。然后奶奶把洗过的叶子放进装满热水的盆里,用手反复按压叶子,时不时拿起一点,放在手掌里搓。最后,她揉了将近半个小时。乌米叶的大部分汁液都被挤出来了。乍一看,这不是我写刷子的墨水。然后过滤掉叶子,用纱布包裹,用力挤压,最后挤出了大部分盆的“墨水”。当“墨水”水稍微冷却时,将洗净的干糯米倒入“墨水”中浸泡三个多小时,然后去看,糯米变成了“黑米”。最后,把“黑米”放在蒸锅里蒸。这是一碗香喷喷的黑米。我迫不及待地想盛一碗。米粒黑油闪闪发光,味道鲜美。如果不是香气和热气,我以为里面有一碗黑宝石。撒上一层白糖,一口下去,忍不住闭上眼睛赞美世界的美味。

  吃完乌米后,奶奶告诉我,在漫长的夏天吃乌米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民间传统。吃乌米可以祛风解毒,防止蚊虫叮咬,让我们在下一个炎热的夏天安全度过。我不禁感叹:乌米不仅好吃,而且承载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5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和特色,我们顺德也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想知道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春节是广东最重大的传统节日。顺德的春节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就会去商场买过年的必需品,最少不了的就是红瓜子、开心果、龙江煎堆等.

  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按照习俗是要送灶君上天,有的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一般都是一碗炒米,两片片糖和一些水果。谢灶时用一个大盘子,装着祭品去拜。

  置鲜花是家家必置的。这时候,大家都会去迎春花市。迎春花市大多数是在农历的12月28日至到除夕都会举办。到时候,数以千计的人都会去“行花街”。

  到了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这一晚,比较大的孩子就会帮忙“拜神”。而小点的孩子就四处串门,跑去玩,大人做大人的,小孩做小孩的`。到了11点,那更是小孩们的天下了。每个孩子都拿起挎包,跟着“大部队”去派财神了。只要一听到哪家在放鞭炮,我们就立刻寻着声音赶紧去找。找到后大喊一声“财神到!”大家就一窝蜂地跑进别人家里。一边对人家说吉利的话,一边给别人财神纸,别人就会给你一封红包。据说家里来的孩子越多,今年就会财源滚滚。

  到了年初一,早上大人们匆匆忙忙地煮斋。吃过斋后,便会有一些人来家里拜年,当人快要走时,我们主人家就会往别人的袋子里放慈姑和桔。初一至十五,亲友或相识的人互相拜年时,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一封红包。

  到了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在一起聊天。过了元宵节,春节就大概结束了!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6

  “不同的风,不同的风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每个民族的各种节日也很有趣。下面,我将带你去欣赏我的家乡——云南,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傣族日历的新年。它通常在清明节前后举行,通常持续三到七天,同时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

  泼水节,顾名思义,泼水自然是这个节日许多活动中最宏伟的部分。早上,在广场上,人们穿上节日的衣服,拿着收集到的花和叶子,沾上一些水,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水晶水花在空中绽放,水花,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健康,“水花,傣族繁荣。

  泼湿一身,幸福一生”,一群男女青年,用铜碗盛水,涌出街头,嬉戏追逐,无论知道,不知道,当地人,或游客,每个人,从头到脚,全身湿,人们不仅不生气,而且快乐,欣然接受彼此的祝福。大家跳舞,一边唱歌一边泼水,到处都是水的洗礼,到处都是水的祝福,到处都是水的歌声!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一朵水花,一串笑声,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走在被幸福之水冲走的街道上,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晚上,人们把自制的孔明灯放在天空中。我看到天空中的星星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孔明灯一闪一闪地飞向远方,用特别美丽的夜空装饰着黑暗的夜空。在明亮的月光下,孔明灯带着家乡人民的美好祝愿和善良朴实的心渐渐飘向远方,但人们长期拒绝离开……

  在整个泼水节期间,除了泼水和释放孔明灯两项活动外,还有许多独特的民族节目,如赛龙舟、浴佛、孔雀舞等。全家人都很开心!

  伟大的'中国孕育了云南傣族,也孕育了家乡人民纯洁朴素的心。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感恩天地的滋润,勤劳换来幸福的象征!我爱我的家乡,爱我的民俗文化,爱我家乡人民善良朴实的心!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7

  俗话说:“离家远,别是一乡风。”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特色。重庆,虽然他很多习俗和四川很像,但也有他独特的习俗。

  在我们那儿,每家每户都必须要吃年夜饭、扫尘、百年、赏花、贴春联、看春晚。如果有谁不参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就有可能被长辈惩罚一顿。,所以所有人都会参加这些活动。

  在大年三十儿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年夜饭,但是在年夜饭中必须有汤圆,有着圆圆圆圆的美好寓意,并且学生一般吃三个汤圆,表示三步登科,而参加工作的人会吃四个汤圆,寓意四季平安。过年的的.时候,奶奶总是会提前一天把面和好放在不锈钢盆里,再用保鲜膜把面团密封好,让面团发酵一整晚,待到第二天早上或者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将面团拿出来做汤圆,先把面团分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再捏成凹圆形,中间放入菜或者红糖,再把面团捏到封口,再搓圆之后放入滚开的锅里就煮到汤圆浮到水面上就可以吃了。

  我的弟弟是个小“吃货”,他一看到煮汤圆就欣喜若狂,激动地对奶奶说:“奶奶,待会儿我要吃六个汤圆,三个菜的,三个糖的。”由于他个子较小,踮起脚尖也看不到锅里汤圆是什么样,于是他就在那里猜:“汤圆是不是已经把白肚皮儿煮破了呢,里面的馅儿会不会露出来,这样会不会不好吃呀”。锅里沸腾着,弟弟吵着要看,奶奶将他抱起,可锅里并不是他想的那样,锅里的“大白”好像在跳舞,沸腾的开水也跟着装模作样。本来就大的汤圆,现在喝饱了水,似乎变得更大了,只听“噗”的一声,奶奶说:“汤圆好喽。”“好耶!”弟弟应声喝道。

  吃完汤圆,弟弟打了一个饱嗝,全家人都笑了。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8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客人们纷至沓来的来到我家,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大人们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还有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9

  “轧太平”这个词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这大概是每个海宁人刻在骨子里的一个词。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海宁的袁花镇有“轧太平”的习俗。小时候素不知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节日,只知道每到这天,大街小巷一片热闹。

  我从小跟着外婆在袁花镇长大的,对此已十分熟悉。到了这天,外婆总会早早地叫我起来,我便手忙脚乱地把衣服胡乱套上,急着要去庙会,外婆却不急不慢地梳妆打扮。我很疑惑,她梳着头发对我说:“今天是潮神的生日,讨个喜头,让潮神高兴高兴,明年的收成说不定就好喽!”小时候的我却懵懵懂懂的。

  我本以为起得早些,人肯定不多,但人们的热情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人群熙熙攘攘的,一大片黑压压的头,我总是凭着身体的优势灵活地穿梭着。这里的商贩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一堆一堆的!叫人眼花缭乱,花花绿绿的食物玩具,让我把父母的嘱咐全抛在了脑后,欣喜地看着这些小东西,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庙会上的花样层出不穷,让视觉、听觉和嗅觉全部满足。吸引我的远不止如此,那摊面上的小玩具是我的最爱,平日里眼馋,今天是潮神生日,外婆是绝不会拒绝的。我总会挑挑拣拣,那个也想要买这个也想要,又不好意思要求外婆买,最后总是扭扭捏捏地拿起几个给外婆,欣喜若狂地抱着走。

  外婆总是等我都买尽兴了,再牵着我的手去庙里边上香供烛。我素来不怎么喜欢这么严肃的环境,趁着外婆不注意玩会儿玩具。有次,那玩具竟还发出了声,惹得周围人都往我这看,外婆极其严肃地白了我一眼,嘴里喃喃着,大意是给潮神道歉惊扰到了他。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潮神怎么可能真实存在呢?

  长大了,知道的便多了,潮神是老百姓的一种希望寄托,庆祝潮神的生日,是带着十足的尊敬在里边。虽然对于年幼的我只是玩的快乐罢了。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10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买菜,突然我看见今天理发店的人似乎异常的多,有些人宁愿排着队也不愿意离去。

  我有些奇怪了:“为什么这些人要在今天理发呢?今天不理就不行了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所以都要理龙头,我一下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缠着爸爸问个不停,最后爸爸被我问得实在有些不耐烦了便对我说:“回去以后你问你奶奶去吧”。

  回到了家我急忙跑去奶奶家,奶奶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二月二,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房把龙唤醒,然后用草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一条灰龙,早餐要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着院子撒一圈,传说是为了辟邪。”不知不觉中奶奶讲完了,我只好走回了家。回到了家我又问爸爸:“除了关于二月二的风俗,还有没有其它的故事呢?”

  爸爸说:“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你想不想听呀?”我说道:“我当然想听了。”于是爸爸开个绘生绘色的讲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玉皇大帝大怒,于是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才旱了一年,大地上的人就快死完了,龙王实在不愿意看到百姓受苦,于是偷偷下了一场雨,被玉皇大帝压到山底下,山前面还写了几个字:要想龙王出,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报答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一找三年却没有找到。有一次背玉米的老婆婆走在路上,却没有扎紧口袋,于是将黄灿灿的玉米掉了一地,人们恍然大悟,玉米像金豆,回去炒一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人们就这样救出了龙王。”

  虽然这个习俗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代表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不仅了解到了风俗习惯,而且还知道了神话故事,这就是我们的二月二,你愿意来这里感受一下吗?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11

  说起咱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就拿过春节的风俗来向大家介绍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这一天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一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而且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这也是节目的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到愉快,在新的一年里为人们带来吉祥。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当然就是吃饺子了!为驱邪恶,图吉利,饺子必须要煮得多还得有余,饭后还要在锅里放上几个馒头,这些都意在年年有余。要是饺子煮破了,不可以说“破了”要说“挣了",就是赚了的意思。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人丁兴旺。吃饺子时还有许多乐趣呢!新年里吃的饺子里包有枣子、栗子、钱、花生米等物质。吃饺子时吃到的第一个饺子里包有什么象征物质,新的一年里就会像物质象征的那样。如果吃到红枣,新的'一年里就会红红火火勤劳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做事有干劲;吃到花生米,就意味着长命百岁,行大运;吃到钱,那就意味着发大财,日子红红火火……不管谁知道哪一种,大家都会衷心的祝贺。如果是小孩吃到钱,那就代表学业有成,大家都要祝贺他(她)。

  春节时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问好,晚辈向长辈问好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拜年,给别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你们的家乡也一定也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吧?那就把你们家乡的风俗也结介绍给大家听听吧。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12

  灯谜,是我国民间文学的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吸引着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使人在启迪智慧的同时又获得美妙的感受。

  元宵节猜灯谜的由来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隐语”,这便是灯谜的雏形,到了盛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

  元宵节的习俗有很多,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吃元宵、赏花灯和猜灯谜成了现代的主要习俗。其中,猜灯谜是我从小就最喜欢的元宵习俗。

  那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每逢元宵节,同学们都会早早地来到学校,连平时上学最爱哭的.孩子在那一天都会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一大早老师就会把许多五颜六色的灯笼挂在高处:有古朴典雅的宫灯,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灯笼,还有有趣别致的跑马灯,真可谓五花八门。每只灯笼下都吊着一张长纸片,上面用水彩笔写着各种谜语,静静地等着小朋友们来驻足猜测。

  活动正式开始了!同学们纷纷跑向自己最喜欢的灯笼,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每个人最多猜五道谜题,答对一题可以获得一枚漂亮的贴纸,答错的话就什么都得不到了。我高兴地跑向画有一头生肖牛的大灯笼,踮起了脚,伸手摘下纸片,上面写着“长耳朵,红眼睛,爱吃萝卜和青菜。”我心里大喜,这就是送分题呀,谜底当然是兔子啦。我成功地获得了奖励。我环顾起了四周,有的同学也和我一样顺利地答出了谜题,兴高采烈;但有的还在愁眉苦脸地望着手中的谜题,即便是绞尽脑汁也仍然一筹莫展,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也忙得不可开交,给大家审答案、发贴纸。很快,教室里的灯笼越来越少了,在大家的欢笑声中,最后一盏灯笼也被老师摘下……

  天渐渐黑了,放学的路上,我一边欣赏着路边的各色花灯,一边回忆着幼儿园里的快乐时光。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13

  冬日的夜晚,清冷寂寥,在宁波慈城的老宅里却人影攒动,灯火通明,一阵阵年糕的香气悠悠地飘然而出。宁波素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到了冬天就有了打年糕的风俗。

  打年糕的夜晚,街坊邻居们都会聚在一起,大人们在屋子里聊天、打牌,谈着自己今年的收获,小孩们玩着游戏,追逐着打闹着,就连门口的小狗也跟着这里跑跑,那里藏藏,别提多欢乐了!

  院子里的柴火燃烧着,“噼里啪啦”地响,上面支棱起的大铁锅上的`蒸笼里早已放上满满的糯米,冒着缕缕青烟,和着“滋滋”的响声。不一会儿,米蒸好了,隔壁的小爷爷赶忙把蒸笼从柴火上移开,当他掀开锅盖时,蒸汽和大米的香味一股脑儿地全部涌了出来,瞬时烟雾缭绕,宛如瑶琳仙境;香气扑鼻,好似蟠桃盛会。

  小爷爷把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中,小陆叔叔则拿出木锤开始捶打,爸爸挽起袖子在一旁帮忙添米,“咣”“咣”……随着一声声的捶打声,石臼中的糯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从稀松到紧实。

  过了一会儿,小陆叔叔捶累了,到一边去歇息,我的小舅便自告奋勇地去捶打,只见他拿起木锤向石臼里的糯米用力砸去,但是由于他捶打得太快,没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败下阵来……

  终于糯米被捶成了年糕团,奶奶用菜刀把年糕团切成了年糕条。剩下的年糕放在盆中,我们纷涌而上,拌上黄豆粉和白糖捏成团。这年糕团洁白如雪,柔软如棉,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爽滑可口,极其美味。

  最后,大伙把做完的年糕都打包起来。“你打包这么多?”“对呀!儿子出门在外,他想吃家乡的年糕,我这就给他快递过去!”“女儿下星期就要出国了,我给她带点去。”

  年糕,家乡的味道,团圆的味道。我嚼着糯糯的年糕团,想着家乡暖暖的温情。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14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我家乡的风俗也有很多,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要数九月重阳放风筝了。

  重阳节风筝上市,每家店铺的门前都摆着各式各样的风筝,一清早就有许多人上街去买风筝了。孩子们更是和风筝结下深厚的情谊,在熙熙攘攘的街,在人头串攒动的铺中,总能见到孩子们的身影。人们买上风筝,自然是到风筝场去放了。

  我拿着新买的'风筝——它是一只羽翼丰满、深褐色的老鹰风筝,跟看爸爸来到了风筝场。呵!风筝场上的壮观场面是我从未见到过的。天上五颜六色的风筝那是彩;地上人头攒动的人群那是江。我们挤入“江"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片稍微宽阔的空地。我们坐到地上休息,消除身上的疲劳。

  一位叔叔的身影映入了我们的眼前,只见他把蝴蝶风筝放到地上,右手拿着线轴,拉着长线,风一起,他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向前奔跑,风筝“哗——”地一声飞上蓝天,随着线越放越长,风筝就越升越高了。它扭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随风舞动……我们看得心痒痒的,顾不上疲惫了,也学着那位叔叔放起风筝。我们并不了解风向,只要有风一起,我们就向前跑。结果呢,飞上半空的风筝,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这儿碰那儿撞的,最后干脆一头栽到了地上。经过无数次失败后,我的筝终于成功飞上天空了,因为我们都学会了如何看风向。

  望着展翅高飞的老鹰风筝,我的心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黄昏已经慢慢的逼近,风筝场上的人群越来越少,天上的许多风筝也失去了踪影。我望着被夕阳染得通红的老鹰风筝,恋恋不舍的把它收回来,和这美丽广阔的风筝场告别了。

  重阳节已经过去,可放风筝的经历让我记忆深刻。这个风俗给我带来无穷快乐,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15

  “三月三,庙会场,熙熙攘攘人流淌……”每年的三月三,我的家乡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今年,我跟着爷爷参加了这个盛会。

  来到庙会现场,但见人山人海,来来往往,年轻的姑娘三五成群,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小娃娃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每个人都喜气洋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擀面、杂酱面、油泼面、担担面、刀削面、阳春面……”街道两边,一家家商贩一边娴熟地展示自己的技艺,一边声嘶力竭地叫喊着。爷爷紧紧拉着我的手,向庙会的中心走去。

  一路上,除了吃喝,玩乐的东西也应有尽有。泥塑哨子各种各样,让人爱不释手;手工编织的竹篮小巧精致,让人依依不舍;小猴拉车和变魔术的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上了点岁数的婶婶、阿姨们,忙不迭地挑选花布和毛线;套圈儿的摊位前,挤满了想试试手气的孩子们,看,有的孩子看上了一盒弹珠,有的孩子喜欢漂亮的发 卡,有的瞄准了小手 枪……

  “西山王母开盛会,摆下蟠桃请众仙。上八洞,下八洞,唯独没请孙悟空……”看,前面有位老匠人正在捏面人,他嘴里说着,手上不停地捏着,这次捏的是“孙悟空偷蟠桃”。只见老人拿了一些粉红色面团,一捏、一搓、一压、一挑,一个粉嘟嘟的大仙桃就做成了。接下来,他拿起一块五彩的面团,压扁,做成了一条虎皮裙。再拿起另一块,用手搓来搓去,做成了如意金箍棒。最后,他拿起身边的.小人,给他穿上虎皮裙,插上金箍棒,抱起大蟠桃,嗬!一个抱着大蟠桃的孙悟空活灵活现地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爷爷二话不说,掏钱买下了它。

  我举着这个面人儿,跟着爷爷循着喧天的锣鼓声,来到了大戏台。戏台上的演员穿着色彩鲜艳的戏服,浓妆重彩,咿咿呀呀地唱着。可是,我听不懂他们唱了些什么,硬拽着爷爷走开了。

  傍晚时分,我跟爷爷离开了庙会现场。然而,那琳琅满目的商品,那沁人心脾的香味,那激荡云霄的笑声……却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没有散去。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01-14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05-01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精品]07-22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优选]05-23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05-13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0篇01-14

家乡的风俗05-29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合集9篇03-13

家乡风俗初中作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