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
1、学习目标
①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②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③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④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⑤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2、课前准备
①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②《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3、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交流
①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②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③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④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一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⑤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5、全班交流
①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②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③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6、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 习作
7、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8、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9、精彩回顾
①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用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②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10、习作
①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②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11、评议
①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②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③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④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12、眷抄习作,编辑班级作文集《我们敬佩的人》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2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二、开启思路
1。播放“电影”。
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三、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四、试写初稿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五、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六、赏析优秀片段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七、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
八、展示优秀习作
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贴在展示台上,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绘本作文”指以绘本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形式。强调绘本阅读后的写作,是学生进行一个再创造,实现再提升的过程。
本设计根据三年级儿童的特点,抓住绘本这种独特的习作介质,挖掘这则绘本故事独特的写作价值,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借用支架的引领,通过描述画面,情节想象,习得写作和修改的方法,激起儿童充分的表达冲动。
【教学目标】
1. 阅读绘本,发现故事中有趣的地方,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学习把故事写得具体,并尝试修改故事。
2. 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写作方法,从绘本插图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尝试把故事写具体。
【教学难点】
尝试修改自己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放松心情。
同学们,很高兴见到大家,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学习.真好。看到后面那么多的听课老师,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不紧张吧。请把心情再放轻松点吧。你们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可爱,顽皮的小朋友。
二、走近绘本,认识大卫
1、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图画是这个绘本的封面,仔细看看这个封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作者 翻译等)通过仔细观察,从一个简单地封面我们就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大家真了不起。
2、这个小男孩的名叫大卫,谁来跟他打个招呼。
嗨,大卫您好,我是沁园路小学的 ,我喜欢 ,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师及时点评)
3、你觉得大卫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学生自由猜测,师板书相关词语。
4、老师总是这样说大卫:不可以推人,不可以……说起他淘气的事,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呀。想不想认识他?.
三、引导观察,了解大卫
1、出示大卫赖床的图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大卫?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师及时点评。
2、老师观察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大卫爱赖床。早上六点,太阳公公早早地起了床,家里的闹钟也欢快地演奏起来,可是大卫就像是没听见一样,依旧在呼呼大睡。你瞧:他双手捂紧耳朵,身子一个劲地往被子里钻,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再睡五分钟,再睡五分钟……”可是,等到他睡了“五分钟”之后,早读课已经开始了。
3、你觉得老师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呀?(仔细观察 合理想象 动词用得好)
4、想不想跟老师学习这个写作的本领。板书课题: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四、仔细观察,学习方法
1、观察第二幅图。这幅图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大卫?(爱搞恶作剧,调皮,贪玩)
2、你能不能根据下面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一个关于大卫的故事。同桌互说。
五、用心记录,讲述大卫。
1、学习刚才的表达方法围绕“大卫总是安静不下来”和“大卫爱在桌子上乱画”写一段话。
2、师巡视指导。
3、挑选优秀习作进行讲评,其余学生尝试进行修改。
六、推荐阅读“大卫系列”绘本。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4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个小故事,好不好?(学生齐答:好!)
猴山上,猴王带着群小猴子生活,其中有只名叫肥肥的小猴子,它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猴王就利用分饼子的机会教育帮助了它。猴王分别给每只猴子8只桃子,要它们平均分2天吃完,许多小猴子拍起手来表示满意,唯独肥肥大叫着说:“8只桃子太少了,不够吃。”猴王说:“那好,我给你16只桃子,平均分4天吃完。”话音刚落,肥肥又叫又跳:“不够,不够。”猴王又说:“那我给你32只桃子,平均分8天吃完。”肥肥还没等猴王说完又嚷到:“太少,太少,还不够吃。”猴王最后说:“那我给你64只桃子,平均分16天吃完,怎么样?”肥肥得意地说:“够了,够了。”猴王和其它小猴子都笑了起来,而肥肥却莫名其妙。
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8只桃子,平均分2天吃完。”
“16只桃子,平均分4天吃完。”
“32只桃子,平均分8天吃完。”
“64只桃子,平均分16天吃完。”
得出以上的条件后,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小猴子平均每天能吃几块饼。
8÷2=4(只)
16÷4=4(只)
32÷8=4(只)
64÷16=4(只)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桃,看起来分得的桃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桃子只数都是样的。
(2)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3)在除法算式里,除号左边的8、16、32和64这些数我们称作什么?(被除数)“除号右边的2、4、8和16这些数我们称作什么?(除数)除得的结果我们又称作什么?(商)如果以第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是怎么变化,而商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二、进行新课
()揭示商不变的性质
1.观察比较。(先填表,再比较)
被除数
24
120
240
2400
4800
除数
4
20
40
400
800
商
学生发现这五组题的商都是6。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并回答问题。
(1)第2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生:第2组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5倍,商没有变。)“都”扩大5倍,也可以说“同时”扩大5倍。(板书:同时)第3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怎样?(生:第3组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第4、5组分别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怎样?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说得好!要扩大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板书:相同倍数)
(3)请同学们以第5组为标准,拿第4、3、2、1组分别同第5组比较,看被除数和除外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4)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又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商不变。)
2.归纳小结。
(1)师生共同比较两种变化规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把两种情况总结概括成句话“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不变的性质”。
(3)提问:如果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或者扩大的倍数不相同,那么这个性质还存在吗?(用上面的例子,说明被除数、除数扩大的倍数不相同,商就发生变化。)
(二)应用商不变的'性质
1.教学例11。
口算:3600÷600 4800÷400
(1)口算出得数后,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如把被除数3600和除数600同时缩小100倍成36÷6,得6。
(2)要求学生在4800÷400这题的基础上,编出两道题目,使被除数和除数都变化了,而商不变。
2.做做。
(1)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36÷3=80÷4=
720÷90=360÷30=800÷40=
7200÷900=3600÷300=8000÷400=
(2)根据132÷12=11,很快写出下面几道题的商,并且要说出道理来。
÷=
1320÷120=
÷1200=
26
4÷24=
2640÷240=
÷2400=
3.教学例12。
计算:8760÷120=
引导学生讨论:
(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有没有简便的算法?
(2)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零都可以划去?
(3)(出示÷1200)这道题怎样简算?被除数末尾有三个零,计算时为什么只去掉两个零而不去掉三个零?
4.做做。
计算:8060÷620 ÷270
5.小结、质疑。
三、巩固练习
1.“猴王分桃”的故事中,猴王是运用什么规律教育帮助贪吃的小猴子肥肥的?
2.计算下面各题的商。
28÷14=xx
(28×3)÷(14×3)=xx
280÷140=xx
(28÷7)÷(14÷7)=xx
56÷28=xx
算完后,请算得快的同学说说,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商为什么都是2?
3.根据“300÷60=5”,分别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300÷5)÷(60○□)=5
(2)(300○□)÷(60×2)=5
填写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两题的题意。即,
(1)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当xx;
(2)除数扩大2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当xx。
4.在xx里填商。
(1)24÷4=6xx
(2)24×2÷4=xx
(3)24÷(4×2)=xx
(4)(24×2)÷(4×3)=xx
(5)(24÷6)÷(4÷2)=xx
讨论:(2)式和(1)式比: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2倍;(3)式与(1)式比: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2倍,商缩小2倍。可见,要使商不变,第个条件是: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
继续把(4)式与(1)式比,(5)式与(1)式比,得出商不变的第二个条件是: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必须“相同”。
四、课堂作业
教科书练习二十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5
一、解除学生对作文的害怕心理。
二、教会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表达真实的生活。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五、借助教材诱导习作。
六、扩大阅读,丰富知识。
七、重视作后修改。
八、讲评要有针对性,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激趣、真实、创新、重评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要使学生能写简短的记叙文,能记简单的读书笔记,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走上讲台已有十余年,在教师队伍中尚属年轻,一直以来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从近几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所教的班级中作文水平高的仅有几个,而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简简单单,如果作文题目再难点的,有时,好几个同学只写了几个字。不过,经过近四年来的摸索、学习,我所教的班级里同学们的作文水平也有了不少进步。下面是我自己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拙见: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解决畏惧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竭尽全力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作文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用笔记下,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材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作文材料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学生的作文,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挖苦,以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教师的一句合理艺术的表扬鼓励,会让学生高兴几个月。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多出现在后进生身上,所以只要教师做好了后进生的工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以前我班有一学生,他基础知识差,每次作文他都害怕得要命,即使交上了作文也只写四五行,根本不把事物、事情写具体,有时一句话也读不通,作文水平与班里其他同学相比差距很大,我针对这些情况,就降低了对他的作文要求,另外找出一些比较简单而又贴近他生活的题目让他做,并进行了指导。虽然作文中错别字多,语句欠通顺,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极力表扬了他的作文,甚至会在班上范读鼓励他只要这样发展下去,他的作文肯定会打打提高。从此以后,他开始主动写日记,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因为他已对作文有了兴趣,享受到了作文的乐趣,从未及格过的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二、注重能力培养,表达真情实感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而情感则是文章的血液。那么,如何使得学生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呢?古人常说:“未作文章先做人”。作文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教学生作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学生做人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提高他们从中发现问题、提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饿能力。除此以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辩证地认识生活,这样,才能做到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在情感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面对现实,对邪恶的敢于揭露,对正义的要乐于颂扬,说真话,吐真情,不无病呻吟。让学生明白只有真实的情感去抒写真实的生活,写出的文章才能感染他人,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读起来其味就如同嚼蜡。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和人生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辩丑以识真,揭恶以扬善,显丑以示美,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净化,道德言行得到规范,其审美情趣与品位也得到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要准确捕捉到生活中人、事、景、情的美点,形成新的美的形象——美的个性、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再以美的形式来表达,即实现由“物”而“意”而“文”的转化。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培养。例如人教版第十二册《一夜的工作》,通过描写周恩来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了周恩来同志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而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四、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什么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纪,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例如:人教版第二册《称象》、《司马光》等课文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所以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如:《假如我有一只神笔》、《20年后的我》等等。
五、借助教材诱导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如果只是在作文课上单纯传授写作知识和进行习作训练,就很难“贴近学生实际”,而“让学生易于动笔”,更是心有余却力不足。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 ‘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着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因素。这样的好文章,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心智,陶冶情操,也是我们用来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指导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就会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自由组合,编、导、演课本剧。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激发学生自能练笔的兴趣。如:新编苏教版,其题材多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在编导演的基础上,再限时练笔,这样利于向发散思维开放,向口语开放,向能力开放。
(二)借助教材,拓宽学生想象空间。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他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语言的调节下,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体会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在学生乐写想写的基础上,借助教材中的图画和实物而作文,符合小学生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占优势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其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训练过程由浅入深。如“20年后的今天,我给老师打电话”这是以某一情景为切入点,借助学生实际,丰富学生表象,使这些表象结合和改造,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引入想象为学生写作文开辟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由某词、某物展开联想,一旦思维扩散活跃起来,自然就会言之为快。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又培养了其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作性。
六、扩大阅读,丰富知识
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七、重视作后修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学生自改。即学生作文稿拟好以后,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一是感受情感强弱、停顿长短,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二是感受语句是否含混别扭,查语句是否明白通顺;三是感受语言的表达是否与内容贴切,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杂乱,前后意思是否重复,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相互换读,商议修改。教师一要根据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明确修改要点;二要明确修改程序,可以自己选择伙伴,你读我听,对照作文要求相互讨论,交流协商,然后动笔修改。如果二人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途径解决。
(3)选准范例,集体修改。教师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范例修改中,学生往往众说纷法,要引导其各抒己见,要在意见基本统一时决定怎么改,不要走过场,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
八、讲评要有针对性,起到积极作用
作文讲评是整个作文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讲评是情况反馈,是学生习作趋向完美的又一重要环节.老师根据命题与指示要求,批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优缺点,进行总的分析与评讲.它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与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讲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作文作出较全面的综合分析,充分肯定成绩,再从确定中心,选择材料,文字书写等方面说明共同的优点.根据指导要求,分析实例,重点讲评,然后总结,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在讲评课中对好的作文当堂宣读,并说明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对较差的作文采取说理讨论,讲评。另外,对于某些作文题目,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操作的,教者可以写一篇范文.学生在范文的引路下,会受到很大的启发,有利用学习与运用.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6
一、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 能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自由表达,《记一次活动》作文教案。
2、 将活动的经过说一说再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二) 情感目标:提高观察和习作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和训练点:
(一) 重点:初步学会仔细观察、自由表达。
(二) 难点:将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恰当的表达。
(三) 训练点:能将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连句成段。
三、 教前准备:
(一) 两种水果
(二) 四个学生排练(学会说提示语,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三) 投影片一张。
四、 教学时间:
40分钟。
五、 教学过程:
(一) 师生谈话。激发兴趣。
你们看现在讲台上多了一只箱子。它里面装着什么呢?老师要大家猜一猜。如果谁猜对了,就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们。
(二) 组织活动,指导表达。
1、 根据提示第一次猜测。
(1) 提出观察要求:提示的同学分别怎么说,说了什么?
(2) 老师请四位同学上台,用简洁的语言为同学作提示。
(3) 学生猜测。
(4) 教师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语言说话。
引:提示的同学怎么说,说了什么?回答的同学又怎么样?大家的表现怎么样?
2、 提示第二次猜测。
(1) 明确观察要求:提示的同学怎么说,怎么做?回答的同学及其他同学又怎么表现?
(2) 四位同学再次提示。
(3) 学生猜测。
(4) 回忆过程,指导表达。
(三) 指导习作。
1、 明确习作要求:
(1) 可以写其中的一次猜测,也可以两次猜测都写。
(2) 至少把其中的一次猜测过程写具体,语句通顺。
2、 提示开头句,学生习作。
3、 教师巡视指导。
(四) 习作反馈。
(五)课堂小结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7
[设计思路]
《点点滴滴都是爱》这是根据三年级下册教材,语文园地五中的作文要求而设计的。教材的编写者之所以会在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这样一组课文后安排学生“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必定有其深意。
因为现在的孩子整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已经逐渐成为了“爱的麻木者”。他们体会不到父母长辈对他们的殷殷深爱,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要一让孩子们写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爱自己,学生所举的事例就是类型化的,语言则是模式化的,内容是惊人的雷同。在情感上呢,总是让人少了一份真诚和细腻。所以在经过反复的研读教材后,我将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确定为: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透过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生活照,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看似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从细微之处去感受到父母的爱。然后具体地记录下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语言文字和道德情感的双重升华。
本次作文的教学思路主要表现为感知爱、体验爱和抒写爱三个大的板块。这三个大的板块融合了资料展示、口语交际、习作指导、学生片断练习和学生课后独立作文和作文的讲评、修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课前需要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收集关于父爱和母爱的资料,包括诗词、格言警句或者故事。
2.听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然后共同翻阅相册,寻找几张最能体现父爱和母爱的照片。
[设计流程]
一、情景创设,感知父母的爱
(一)揭示习作内容。
上课伊始,首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屏幕上滚动出现本班学生和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教师伴随着音乐,导入:
师: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乐园,是温暖的港湾。家里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的爱伴随着我们成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并记录下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素材交流。
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父爱、母爱的资料。
1.教师讲述自己收集的故事。
我准备的是美国职业演讲者、也是多产作家马克·汉林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因为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实需要我们教师适当补充相关的材料,尤其是关于父爱的材料。因为学生通过课前收集,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关于父爱的名言和故事较母爱的文章来说,显得比较少。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并不意味着父爱就不值得歌颂,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它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正如有人这样赞叹:父爱是深沉凝重的,是放在心中用一生慢慢咂摸品味的。
教师伴随音乐深情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中,父亲是如何不顾自己的安危,用手挖泥石,坚持了整整38小时,最后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谱写了一首伟大的父爱情深的颂歌。
讲述完故事后引导学生交流:
(1)同学们,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否也感动了你呢?
(2)故事中的那个情节最令你感动?你由这个故事想到了什么?
意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
2.组织学生交流、朗诵课前收集到的歌咏父爱、母爱的诗词和文章。相机进行指导,让学生认知父爱、母爱的内容和形式。
因为正好“语文园地五”中就有唐代诗人孟郊写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的《游子吟》,相信会有学生交流这首诗。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师相机引导:母爱是什么?在这首诗中,母爱就是游子临行前,母亲在灯下为儿子密密的缝制衣服。
然后教师追问:这种事情,这种母爱是惊天动地的吗?但是你能说它不伟大吗?这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祝福与无尽的牵挂。诗人孟郊就选择了自己临行前,母亲为自己缝补衣服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母亲对自己的深深爱意。
就这样,在同学们每交流一则材料后的,教师都要对每一则材料用准确恰当的的`语言加以点评。并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如果学生收集的材料很贫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相关课文,如《妈妈的账单》中,母爱就是不计回报的为子女付出;《给予树》中的母爱就是尽管经济拮据,也把辛苦攒下的100美元分给五个孩子,让他们购买礼物相互赠送;《可贵的沉默》中,父母的爱就是每年都会记得为孩子庆祝生日,送上精美的礼物,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日。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师:其实,在很多时候,父母的爱都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有时,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有时,爱就是一杯暖暖的牛奶;有时,爱就是一个鼓励的微笑;有时,爱就是雨中高擎的雨伞……
[环节设计意图]
写作是情感的外射。激情可以直接引发作文的欲望和冲动。所以在“感知爱”这个板块中,我利用音乐欣赏、照片展示和资料的分享,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互动交流,体验父母的爱
(一)首先以学生的一张旅游照片为重点,指导学生主动发现照片后的感人故事。
因为根据课前的了解,我掌握到学生们准备的照片有的是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照片,有的和父母一起过六一儿童节,但更多的是旅游时照的照片。乍看之下,觉得这些照片似乎和父母的爱之间好像没有太大联系。但其实仔细想来,带孩子去旅游,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却本身就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表现。而且,在旅游路上一定有许多父母照顾孩子的细节。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却饱含着父母对子女的一片深情。所以我在说课前提前了解了我班几个学生旅游路上发生的故事,中从选择严御寒在哈尔滨的这张照片。因为据严煜寒介绍,她刚到哈尔滨就发烧了。妈妈对她是呵护备至,平时十分严厉的爸爸也温柔了许多,定时喂她吃药。因为严御寒觉得头痛得厉害,她的父母为了她放弃了一两个景点,一直守在她身旁。第二天,她好些了,但爸爸还是执意背她走路。玩儿的时候,爸爸还一直想办法逗她开心。这个故事很具有典型性,于是我决定以这张照片为突破口,请严煜寒讲述这张照片的故事,以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凝聚在照片中父爱和母爱。
在严煜寒交流后,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其实在每一张看似平常的照片后面,都可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好好的看看照片,仔细地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做了哪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爱的事呢?
给一两分钟让学生静静地回忆、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交流互动。
(二)交流互动。
首先,介绍活动要求: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带来的生活照片,用这些照片作为钥匙,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自己和父母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之间最温馨的瞬间,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交流。
活动要求是弹性的,学生可自选活动方式。
1.激情解说——如果爸爸妈妈的爱就凝固在你手中的某张照片上,(就象严煜寒的这张照片一样)就请你仔细回忆当时的一切,然后为这精彩的照片配上生动的解说词。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带的照片还不足以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
2.故事派对——也许有些感人的瞬间没有用影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但老师相信当时的一幕幕一定时常浮现在你的脑海里。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情景,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身势动作,形象地再现这感人的瞬间。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启发,充分练说,再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利用追问的形式指导学生按顺序把事情说清楚,尤其是最能体现父爱和母爱的细微之处。
[环节设计意图]
在“体验爱”这个板块中,我利用直观的照片作为打开学生回忆之门的钥匙,通过参与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作文训练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表达,有内容想表达,有内容能表达。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写什么”的问题。
三、自由表达,抒写爱
(一)习作指导。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但怎样把我们嘴说的话用笔记录好,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了。所以我采用了让学生对比两个片段的方式来学习写作方法。
1.请学生对比阅读下面两个片断。
(1)我坐在车上,父亲说要给我买几个橘子。他走到那边月台,跳下去,穿过铁道,又爬上来,买到橘子后按原路返回,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然后,转身消失在人群中了。
(2)父亲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很胖,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选自朱自清的《背影》
2.交流:你认为哪个片段能更好的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肯定会选择第二段)然后进一步追问:这两个片段都是写父亲在给我送行时为我买橘子的事,可是为什么第一段读过之后,总让人觉得写得还不够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
3.请学生勾画出你认为写得比较具体的语句。然后分析这些语句描写了父亲的什么。
学生通过勾画,就会发现,写的具体的地方其实就是在详细描写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还有自己的感受。
4.教师作必要讲解: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第一段写得不具体。这是因为它只是简略地写出了爸爸为自己做了什么,而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忽略了。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就必须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详细地写下来。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故事写“具体”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所谓“写具体”不是字数多就是写具体了。而是要写清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别是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在这个片断中,就重点抓住了父亲为他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来表现父亲对他的爱。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注重细小的环节的刻画。具体该怎么写呢?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要“步步追问”加上合理的想象。拿这个片段来说吧。
(出示)一天夜里,天气很热。我怎么也睡不着。妈妈就为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
我们至少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那天天气到底有多热?我总也睡不着觉,心里感觉怎么样吗?妈妈见我睡不着,对我说了些什么呢?妈妈是怎样为我扇扇子的?具体动作如何?我热,妈妈也热,看到妈妈这样照顾我,我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只要这样一步一步地追问下去,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自然就能把文章写具体了。
请学生按这个思路,口头补充这个片断。然后出示补充后的范例:
(范例)
妈妈的爱就像是一阵阵清凉的风。一天夜里,天热得让人觉得脑子里总是“嗡嗡”地叫,哎!怎么熬得过去呢?这时妈妈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说:“晓晓,睡着了就觉得清凉了。”我听了后,乖乖地点点头。刚睡了几分钟,我就被一阵阵扇子扇风的声音惊醒了,原来是妈妈坐在床沿上,轻轻地给我打着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
[环节设计意图]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大概分辨出哪些文章写具体了,哪些文章没有写具体。但要求他们说怎样才能把习作写具体就很难了。所以我利用对比片断的方式,加上教师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的表达方法。习作指导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写”的过程。
(二)真情表达。
1.学生进行当堂的片段练习。
要学生利用“步步追问”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来表达妈妈或者爸爸对自己的爱。写清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2.评说片段。
教师巡视抓典型:将写得较为具体的习作进行示范性点评。
3.课后习作。
要求学生把课堂交流的故事写具体,也可以重新翻阅自己的相册,聆听父母讲述关于照片的故事,再用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
(三)习作后的讲评修改
1.全方位点评:
(1)教师将学生的习作全部浏览后,选出优秀习作进行示范性点评。
(2)在四人小组内,由小组长具体负责,围绕训练重点“如何写具体”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3)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进行随机性点评。
(4)请学生习作带回家,请家长参与点评。
2.学生二次修改习作。老师根据学生二次修改的情况,给学生一个较好的成绩。让学生意识到好文章是在大家帮助和自己努力下改出来的。
[环节设计意图]
修改习作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但习作修改的内容很多,不能一味求全,因此,我采取了有所侧重的办法。组织学生围绕训练重点“如何把文章写具体”来进行修改训练。整个修改评价的过程,既有老师、同学参与,还邀请了家长参与,对修改的好的范文作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修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改习作的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8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是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三、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四、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五、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9
一、 复习导入
1、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王冕的哪些事情?
(相机板书:孝敬母亲、勤奋读书、刻苦学画)
3、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细细品读文字,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
二、 品读课文
(一)自学课文,要求:
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用“——”划出王冕孝敬母亲的句子,用“ ”划出他勤奋读书的句子,用“ ”划出他刻苦学画的句子,可以在感受深的地方圈圈划划,也可以写写批注
(二)全班交流
1、你找到哪些句子描写了王冕孝敬母亲,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感悟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出示)
A、你读的听起来很轻松,读好哪几个词就能读出这份轻松(闷得慌、快活些)
B、再请一位同学大声的,轻松的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王冕是真的不想去学堂读书了吗?
C、交流要点:安慰母亲,体谅母亲,不想让母亲为难、伤心、难过
师:是呀,这份孝顺正是出于对母亲的爱呀!
D、(出示母亲的一段话)母亲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母亲当时是什么心情?
交流要点:万般无奈,不忍心,有心却无能为力
从哪些词语读懂的?(不是、只靠、实在、只好)抓住这些词通过朗读表现母亲的'心情
请2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读出人物不同的心情
师:看,刻画人物语言描写是最直白的表达方式
(2)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出示)
A、 他是怎么答应母亲的,可以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要点:母亲放心吧,一定听你的话,处处小心,每天早出晚归,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用为我担心
B、(理理衣服、含着眼泪)从这两个词中你读出了母亲的什么心情?
要点:对孩子的关怀和疼爱,伤心、难过、不忍心、无可奈何
这种伤心和不忍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呀!
把母亲的这种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是呀,刻画人物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从此,王冕白天……陪伴母亲。
即使再累也要陪母亲,多孝顺呀!
(4)遇上秦家煮些……回家孝敬母亲。
是呀,好吃的都留给母亲,多懂事呀!把“总舍不得”读的慢点、
重点就能读好(读)
(5)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心中总是挂念着母亲,真是体贴呀!
(6)春光明媚的时候……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对,为母亲解闷散心,真是孝顺呀!
过渡:王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母亲的爱,的确是孝敬母亲呀!
2、同时,他读书也很勤奋,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每天给的点心钱……买几本旧书。
从哪里体会到他勤奋的?(也舍不得)
是呀,宁愿饿肚子也要买书读,多爱学习呀!
大家请注意“旧书“,一个旧字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旧书便宜,可以省下一些钱贴补家用——多懂事,多孝顺!
旧书便宜,可以多买几本读——多读书,好学呀!
抓住这两个词读出王冕的勤奋和孝顺!(读)
(2)白天牛吃饱了……柳树阴下看书。
一有空就看书,真是勤学呀!
(3)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
长大后还是每天读,多勤奋呀!有句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呀!
(4)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对,书是最好的老师,从中能学到很多道理!几年中他读的书可真多呀!(读)
3、过渡:王冕不仅孝敬母亲,他还勤奋读书,多么好学呀!他学画更
是刻苦,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自此以后……学着画荷花。
一个“攒“你读懂了什么?(不容易,懂事)
是呀,再难也要学,多好学呀!(读)
(2)起初画的不好……没有一处不象真的。
(起初、三个月、大有长进)读读这几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时间短,进步大)
有怎样的进步?用哪些词语形容他画的荷花?(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同学们,从不会画到大有长进,他靠的是什么?(坚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勇往直前,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对呀,这些是通向成功的铺路石,看图,他还靠的是什么?
(细致的观察,耐心的练习,对荷花的喜爱)
抓住这些词,读出他学画的刻苦!
是呀,他眼中有荷花,心中有荷花,才能把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画的如此传神!他的刻苦勤奋终于使他成为一位画荷高手,他的作品也受到人们的青睐。
(3)过渡:同学们,他怎么会从放牛娃成为一个画家呢?其实这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A、 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边听边想象,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师配乐范读
B、 交流:雨后景色,很美
C、 美在哪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读,选择你觉得最美的地方好好的读一读,比比谁读的最美
D、 比赛读,边体会(指导朗读的方法)
(欣赏荷花图)
(瞧,花苞上雨水点点,在阳光的照耀下,伸展着婀娜的身姿,抖开了美丽的霓装,如含笑的少女,如顽皮的孩童,如穿着粉装的仙子,冰清玉洁,妩媚娇艳,真是“花中君子来哪方,亭亭玉立展娇容”
再看,那碧绿的大圆盘上,颗颗水珠晶莹透亮,水晶似的闪动着灵气,如颗颗珍珠,光彩夺目,真是“暖日和风香不尽,伸展枝叶碧无穷”呀)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0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读过之后那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文辞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甚至终身难忘,把这些感受、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
二、小组讨论,表达共识:
1、我们在四年级就曾经接触过读后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写作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写读后感。
2、小组讨论,班内交流,师随机板书: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读后感作文教学,读是前题,感是写作重点,也是教学的目的。学生只有认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从中受教育和启迪。
(1)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3)要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4)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叙述、抒情三结合。
3、探讨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
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师总结读后感写作方法。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了读后感作文教学。学生初次遇到写读后感作文,总会碰到新的问题——难写,甚至不会写。因为小学生作文大多是以写记叙文为主,学生一般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而写读后感作文却有别于记叙文,它必须写出因读后感的内容。可以写课文中某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当然也可以写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总体感受或见解。在写读后感中提出自己的质疑,经过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可见,读后感作文又带有议论文的写作成分。因此,读后感作文教学时,关键要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
怎样教学生写好读后感作文呢?总体可围绕“引、析、联、结”这四个环节来开展作文教学。
引:或引原文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
议:所引原文体现出观点。
联:在所给原文的基础上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由此及彼的联系现生活中相类或相反的现象,联系相关的种种问题。
结:从说明原文给人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
三、动笔成文,师巡视指导。
四、作文讲评
1、指明学生读自己的作文,师生共同点评,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误区:
(1)叙述原文过多,无感、少感;
(2)无感而发,牵强附会;
(3)空洞抽象,缺乏联想;
(4)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赏,体会读后感的写作特点,边听边想怎么写的:
开头:由读引发感想,开门见山,概括感受。
中间:(1)感受具体,边叙边议,叙情节不照抄原文,议感受得体。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指导自己行动,不然写作无意义。 结尾:概括升华主题。
3、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及疑问,提升认识。
4、总结选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想人未想之点,写人未写之材 好的开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使人一见钟情。
好的结句:结尾如撞钟,清音有余。
事真实生动:有说服力,有味道
5、质疑:同学们,心中有什么收获或疑惑说出来评议。
“文章不厌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来。”
每个人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都不同,有差别才能相互启发,形成互补,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课后自我修改作文,补充完善。
六、板书设计: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
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作文教案。
2、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激发兴趣。CAI出示学生想象的各种人和物及好的作文题目。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承接语: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指名2人)
4、复习合作评改要求: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四人小组评改习作。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评改作文,评改之前,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合作修改习作有哪些要求呢?
5.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
(1)首先看故事编得是否具体,其次才是看故事编得是否生动、想象是否独特。通顺的句子、段落,尽量不要改。
(2)在四人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评出组内有特色的文章或段落。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
1、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课件出示有关内容:非常好,现在就是团队合作的时间了,小组按要求评改习作。如果你们小组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老师可以帮帮你们。刚才每个小组都拿到了这张“今日之星”的奖项单。其中,希望星奖给本组习作比较好的同学,学习星奖给本组习作进步比较大的同学,神笔星奖给书写比较棒的同学,聪明星奖给讲评时听得比较认真的.同学。
2、四人小组互评互议,教师巡视,并参加一个四人小组的评改。
3、教师组织反馈四人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聪明星?看来你们是比较会听的孩子。那神笔星呢?一定是书写比较棒的同学。我们的学习星呢?你们的进步比较大,要再接再厉哦!还有希望星呢,未来的小作家。
4、四人小组汇报评改情况:请2—3小组到前面来。(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并修改。)
(三)教师激励学生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吗?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朋友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畅想出来的故事,听听他们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3、小结语: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支笔,给想象插上了翅膀了,开心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家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还可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够把动作描写刻画准确、细致、生动。
2、描写的动作能够起到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的作用。
教学重点:描写的动作能够起到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一、根据以下成语做动作:
手舞足蹈抓耳挠腮翩翩起舞 蹑手蹑脚 大步流星 昂首挺胸盲人摸象 东张西望
二、什么是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这就叫做动作描写。
范例: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
这段精彩的动作描写,你能从中归纳出哪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呢?
三、描写技巧:
1.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2.注意顺序,细化动作。
3.选取典型,巧用修饰。
4.根据场景,妙用修辞。
四、具体练习。
1、写出空白处的.动词或修辞语:
天啊!要迟到了。我 开被子,从床上 下来, 地 过校服, 上鞋子,几步进卫生间, 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了几下,然后, 下毛巾,在脸上 了两把,飞快的出屋子。
温馨提示:
①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
2、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2、片段训练:
1、斯文女士的吃相。2、粗鲁男士的吃相。
3、胆小的他放烟花。4、妈妈炒鸡蛋。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2.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1.从动物身上发现。
1)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a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b等爬完树,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a现在你又从
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导入身边动物。
a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看门等)
b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1)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2)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现,你们看,发现什么?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4)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
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
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3.交流发现的材料。
1)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2)挑你最能说的一个告诉同桌。
二.指导“怎么写”
1.提问指导法。
1)学生上讲台回答同学提问。
谁愿意到讲台前来跟大伙交流交流吗?(请2位) a(第一位)朗读题目后学生提问,讲台上的学生回答。引导:你觉得他回答得不够清楚,你可以要求他说得更清楚。 b(第二位)朗读题目后,猜同学会提问些什么,并把自己猜的问题回答。 (这个猜问题不难,一般都能猜到,特别鼓励猜问题的学生)
2.范文指导法。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这里也有四位同学有自己的发现: 出现范文题目:《我发现“牛皮癣”的来历》《我发现当家的权力变了》《我发现
妹妹咬人的秘密》《我发现路是这样走出来的》按学生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爱看的作文来看。
1)向范文提问。
选择范文后,教师要求,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教师注意提问质量) 引导:如果你们想知道问题,作者能在作文总告诉你们,那么作者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2)朗读范文,并让提问的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作者有没有告诉你。
3)猜范文的内容。
选择第二则范文,教师要求学生猜作者写了什么?(学生猜)
4)范文朗读,并让学生自己回答猜中了没有。
5)小结提问:为什么作者写的,你们都猜得到,而你们想知道的内容,作者也似乎心有
灵犀一般都写了,你们写作有什么秘诀没有? 导出作文秘诀:作文就是写你自己想写的,写别人想知道的。
三.学生写作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写作。
2.部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个别指导。 指导方法a:看了你这个题目,老师很想知道? 指导方法b:你猜
猜,老师看了你这个题目最想知道什么?
3.学生习作,音乐。
四.评价及欣赏
1.引导评价的方法。
1)既然写作文有秘诀,那么我们评价作文是不是也有秘诀?
2)评价秘诀:看作文中是不是解决了我们想知道的,看是不是作者有必要写的。
2.学生上讲台读作文。
1)评价优点:哪些问题解决了?
2)还存在什么问题?
3)有什么建议?
3.欣赏。
1)学生中的优秀作文。
2)配乐朗读范文《我发现爸爸其实很爱我》。
4.总结。
发现无处不在,生活中有写发现叫我们落泪。(课件图片:风雪中送报纸;爸爸背起我看戏;姐姐的两种妈妈??) 发现其实不难,
记住两句话: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
本方案设计有两大特点:
1.从学生情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搜索材料的欲望,从而入手身边的人事,选材水到渠成。
2.指导学生写作返朴归真,“给题目提问题”——最简单的指导方法往往最有效,因为它给学生的指导方向性很明确,没有因为添加了很多的人为因素而使指导变得扑簌迷离。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的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别人最想知道的。(限小学生)作文教学设计:吃设计理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讲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提倡个性化自由表达。而且,对于作文的评价,注重合作评价、生生互动,使学生的自评与互
评相结合,既增进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提高学生写作及赏析文章的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本次以“牙”为话题的作文设计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本设计符合“习作为生活服务”“我手写我心”“文贵于真”的习作教学宗旨。“假、大、空”是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学生为“无米之炊”犯愁,作文与生活两相脱节。故本案非常注重让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同时本案重视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还注重了对学生习作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培养。
2、本设计倡导“成长与求知同步,学习与快乐并行”的“作文做人”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写作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柴向阳老师曾说:“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故让学生在“饶有兴致话牙事,信手自由写牙事”中充分感受写作是记录成长、帮助他人的一种方式,一种需要,一种乐趣。
3、本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本设计各环节具有相对起伏的教学节奏,有助于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保证有良好的状态进行写作活动。其次,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模仿能力强,因此选择他们亲身经历的话题,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使他们乐于表达,乐于交流。
【设计目的】
1、以真实情境“怎么说服远远去拔掉乳牙”为设计主线,引导学生以牙齿为话题,真实地、不拘形式地写一件或几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2、初步培养学生选材及作文自评互评能力。
3、通过真实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并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的习惯。
【时间及场地安排】
时间:两节课,共计80分钟。
场地:学校电脑房。学生可直接上网查询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牙”事
设置真实情境,抛疑激趣:
师谈话导入:这两天,老师碰到一件很苦恼的事。朱老师有个女儿叫远远,今年7岁。三个月前开始换第一颗牙齿。那旧牙尚未松动,新牙已生。于是带她上医院拔牙。牙医拿钳子钳住一顿,牙未落而血先流。于是他拿了把锋利的刀片,稍稍割开远远的牙龈,再次用力,旧牙终于拔落。远远捂着满嘴血,大哭。从那以后,她对牙齿的事变得非常敏感,再不肯告诉我们关于她牙齿的任何情况,更不肯张开嘴巴给我们看。前天晚上,她睡着后,我悄悄掰开她嘴巴一看,大吃一惊——原来在上次脱落的牙齿旁,又一颗新牙萌生出来了,并且已经长得跟乳牙一样高了,而摇摇那乳牙,纹丝不动。所以又得拔牙。可是经历过上次的拔牙事件后,她再也不肯去医院了。昨天中午带她到医院,她死活不肯拔牙,逃了出来;今天上午换了个医院再次带她去拔牙,可是临到要拔她又逃了出来。想到再不拔掉乳牙会影响新牙的成长,我心里真是好焦急呀!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吗?
生立刻议论纷纷。
师:这样,你们相邻的四位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看能有什么好的对策。
学生提议:
▲远远害怕拔牙是因为她不了解有关牙的知识,我们应该先让她知道一些牙的常识。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她拔牙并不可怕。
▲我们可以介绍关于牙的一些趣闻,让她放松心情……
师导:那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牙齿的知识?说来听听。有个网站也许对我们有帮助。推荐《爱牙网》网址:http://aiya.fmmu.sn.cn/
师生一起上网,借助网络了解牙之基本知识:恒牙与乳牙,各部位牙的名称,常见牙病及预防等。
设计理念——
作文和生活原本就息息相关。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首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其次是要让学生感觉作文是件有意义的事。
二、畅所欲言话“牙”事
师导:你们都换过牙,对于牙齿一定都能说出不少的故事。牙齿,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带来了烦恼甚至痛苦。你觉得可以把哪些有关牙齿的故事说给远远听?
1、甜事——牙长,我也长(经验累积);牙好,胃口就好。牙好,笑脸阳光。
2、趣事——掉牙趣事。乳牙处理。新牙萌生。
3、苦事——病牙之痛。拔牙之恐。矫牙之烦。
4、美事——换牙见真情(父母之爱,伙伴之情)
设计理念——
占有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写作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是学生本身已经占有的,有些是经由师生共同努力发掘、派生的,教师应积极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及素材储备,为进入下一阶段的“选材”打下基础。
三、精挑细选择“牙”事
师:关于牙齿的事情可真多,既然大家想把它们说给远远听,必然要有所选择。你觉得应该选择怎样的事情来写比较好?(有意义的、有说服力的,能“以小见大”的事)
请你比较一下你想说的几件事,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两件。
设计理念——
选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训练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文贵于“管中窥豹,以小见大”。选择材料时要反复比较,既要考虑是否有意义,又要考虑是否容易表述。通过选材,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各显神通写“牙”事
1、师:用什么方式把你们的话告诉远远呢?(生:写成作文的形式)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意思。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写,让远远看得懂,看得明白;怎么写,让远远看了能心为所动。
学生讨论后说自己的见解:
●情节必须真实,应是自己亲身经历。
●语言通俗易懂,努力做到文从字顺。
●最好图文并茂,行文活泼而有创意。
2、指名说说行文格式:比如可采用书信的方式;用列小标题的方式等。
3、学生静心写作。师巡回指导。
设计理念——
叶老(叶圣陶)指出:“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等艺术处理能力尚不具备,故而他们的习作主要要求对生活的如实记录。所以,“尚真”是最重要的,至于表达方式,则应给予充分的自由——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五、七嘴八舌评“牙”事
师:远远在读二年级。现在直接拿给她看,恐怕她会有些困难,所以你们应该在草稿完成后做好评改工作。
1、学生自评:
(1)一捉“牙”虫——灭错字。通读习作,改正明显的错别字,为较难的字标上拼音。
(2)二查“牙”缝——正标点。细看习作,把标点点正确。
(3)三固“牙”形——梳文理。通览全文,调整结构,理清思路。
(4)四亮“牙”质——抒真情。读习作,看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是否能打动这个7岁的孩子。
2、生生互评:
合作小组内学生逐个朗读自己的习作,进行组内评比交流。
一评书写,是否端正整洁。二评习惯,是否良好。三评亮点,是否进步明显。
评议结束学生总结组内学生意见进行作中修改。然后认真誊抄,完成习作。
3、特色推荐:
最后由学生为自己的习作进行特色自述:即用星级符号标出可读程度。
如果你非常希望远远读一读你的习作的,打☆☆☆☆。
希望远远读你习作的打☆☆☆。
对自己的作文信心不太高的可打☆。
设计理念——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源于合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逐步提高自我评改及相互修改的能力。
六、课外延伸续“牙”事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帮助了老师。我会把这些文章全部拿给远远看,我相信,远远看了你们的作文,一定会了解更多的关于牙的知识,感受到你们对她的关心,最重要的是能够放下心里畏惧拔牙的包袱,主动地去医院拔掉乳牙。谢谢大家付出的努力!
最后老师想说的是,其实每颗牙齿都有它独特的故事,为自己的牙齿作个系列报道,那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要是还能给这些不同经历不同感受的牙齿配上精致的插图,附上风趣的说明,那就太完美了!一起来试试看吧!
布置课外练习:自编《我爱我牙》小报。
设计理念——
作文即生活。孩子生命个体的成长,当与求知明理同步。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习作可以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记录成长的快乐,懂得习作能让自己更爱自己,更爱他人,更爱这个世界。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还考虑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自编小报,可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
【实际效果】
我把全班学生的作文拿给了女儿远远看,她对这些图文并茂的作文爱不释手。其中有一本甚至被她视作宝贝一样藏在了枕头下。第二天,她主动要求爸爸带她去医院,顺利拔掉了那牙。我为这次作文收到的直接效果欣喜不已!把它告知学生,学生亦欢呼雀跃,说写作文到现在,这次作文写得最有意义。
【特色提示】
1、作文与生活亲密牵手——倡导有价值的应用性作文。
2、我手写我心,自由抒真情——珍视独特感受与真情流露,引导多角度有创意表达。
3、习作与成长同步——重视写作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4、语文与各科相通相融——倡导学科间的有机整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5
一、习作内容:(第五册习作八)
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你知道以上诗句各出自哪首诗?你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选择其中你不太明白的两句诗进行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写出来。相信通过研究,你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增长不少知识。
二、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古诗句,通过搜集资料,仔细研究,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抓住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或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决心研究,学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准备:
.《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
.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五、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课
(一)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个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写了一篇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你们想看看吗?
.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思考: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
小结小作者的写法:
(1)先写诗的出处
(作者、朝代、诗题、全诗)
(2)再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点明两句诗对人们的启发或激励作用
(4)假如小作者收集资料充分,还可以写什么?
(诗的写作背景、有关趣闻等)
.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小结:步骤: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研究资料——解决问题——撰写报告
(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
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这堂课,教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
.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
研究指导: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提供《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
.小组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
.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表。
(内容包括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赋予诗句新的意义。)
(三)集体交流,汇报结果
汇报:通过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教师可补充介绍诗作的背景,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句的含义。
(四)撰写研究报告
.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评点】本次习作内容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自学诗句的一般方法;二是了解研究报告可以写什么。在自主、合作中学生进行了探究性的实践,学生学得有法,学得有“心”。
习作讲评课
(一)复习
什么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应怎样写?
(二)学生继续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在巡视过程中,选出需要点评的作文草稿)
三)评点学生习作,提示要点。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作文草稿进行评点。
(1)自由读这篇作文,小组讨论:这篇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写得不好,还需要改进?
(2)交流,师小结。
(3)针对以上不足之处,集体修改这篇作文。
根据学生作文草稿的情况,提出以下修改要求:
(1)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应略去,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关的文人故事,让人读来倍感生动有意思。
(2)把研究报告写具体。
四)学生根据以上修改要求进行修改,教师辅导。
学生自己修改。
小组互相修改。
读一读修改好的文章。
五)学生誊写作文,教师巡视。
【设计评点】紧紧围绕研究报告的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内容真实的习作要求,对学生的习作草稿进行有针对性的评点,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呈现一些文人逸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模板11-04
小学教学随笔感言04-21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01-13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01-10
小学作文教学工作总结05-15
小学教学优秀工作计划02-27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11-29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04-07
设计的评语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