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4-09-29 18:13:55 建议书 我要投稿

关于项目建议书锦集6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能够利用到建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写作上,建议书有一定的书写规范。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建议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项目建议书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项目建议书锦集6篇

项目建议书 篇1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法人:

  建设性质:异地新建

  建设地点:

  项目投资:

  资金来源:申请国家补助

  建设规模:综合楼3312平方米及附属设施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设年限:20xx年至20xx年

  二、项目学校基本情况:

  临夏县幼儿园是目前我县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始建于19xx年,全园占地面积4.35亩,砖木结构平房30间605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2.25亩,有5个教学班,入园幼儿180名,教职员工16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8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临夏县幼儿园位于韩集镇磨川村,附近4—6岁的幼儿600多人。由于该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现有校舍全部是D级危房,现有场址面积狭小且四周无扩展空间。现规划中将幼儿园将建成标准化幼儿园,容纳530名幼儿,教学班达到18个,教职工达到54人。现有校舍和场址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形势,急需异地新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早起教育延伸,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人名穷准对教育的.新要求。全县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已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人的全面发展,还存在学前教育投入不足,资源总量短缺,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项目计划新建教学综合楼3312平方米及附属设施,概算投资782.4万元。

  五、项目建设节能措施

  项目建设中,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屋面保温层、外窗、地面进行节能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

  六、预期效益分析

  该项目如能顺利实施后,能容纳530名幼儿入园,不仅将彻底解决县城群众及附近干部职工子女入园难的问题,使4—6岁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开发智力,为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议书 篇2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

  二、项目拟建地址初步选址在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意义

  一、项目背景

  1、地理位置八达岭镇位于延庆县南端,是北京市区和昌平区进入延庆县的南大门。距市区北二环的德胜门约60公里,距延庆县城约12公里。南与昌平区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其西北部、北部、东部分别与延庆县的康庄镇、大榆树镇、井庄镇为邻。

  2、地形地貌八达岭镇地处延庆盆地西南部,镇域东南部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镇域北部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和山前黄土冲积台地,地势平坦,间有荒沙河套和冲沟。镇域地形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山地约占70%。

  3、社会经济情况延庆县八达岭镇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10月批准的建制镇,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八达岭位于镇域内。下辖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人。 20xx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人均劳动所得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万元;工业产值亿元;全镇财政收入xx万元。

  二、工程目的

  主要为集中处理镇域内生活污水(包括中心城镇区、旅游度假区及阳光马术俱乐部和别墅区等)。污水处理后用于生活景观及绿化用水。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八达岭地区仅有八达岭特区有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日处理480吨,已不能达到八达岭地区发展的要求,八达岭中心城镇区,因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导致污水成灾,且近年来雨水逐渐增多,污水量增大,每到夏季污水流经之处,蚊、蝇众多,气味难闻,八达岭地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脏乱的环境卫生条件严重的影响了八达岭地区的形象,制约了八达岭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此,尽快实施污水处理厂项目当务之急。

  2、项目建设必要性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关系到镇域居民的切身利益,是发展中心城镇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改善当地的旅游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八达岭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八达岭镇招商引资工作及中心城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因此在八达岭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是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从八达岭镇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八达岭镇区位及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环境整治战略思想,优化旅游环境,提高引资条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八达岭镇中心城镇建设步伐,扩大八达岭地区经济总量。

  二、建设原则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符合八达岭镇镇域规划,符合当地发展的.要求,污水排除要符合水源保护的要求,排放的污水经过处理必须达到《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改善当地的水环境。

  三、建设依据

  1、延庆县县域规划

  2、八达岭镇镇域规划

  第四章项目基础条件

  1、建设区建设条件项目拟建在八达岭镇镇域西北角,该地区为河滩四荒地,处于八达岭镇地势低端,规划用地3公顷,符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求。所需土地、水、能源、劳动力等条件当地能够解决。

  2、建设技术条件管道输水工程技术难度不大,县水资源局和镇水务站具有这方面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有专业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人员。也可以采取招标的形式,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可以保证技术条件。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拟建在八达岭镇域西北角,污水处理厂项目分两期完成,一期预计投资2500万元,20xx年开始建设,并针对八达岭地区实际情况,八达岭污水处理厂拟采用一体化氧化沟工艺方案。

项目建议书 篇3

  为组织实施好我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作,规范校舍危房专项资金管理,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以下简称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程”实施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从20xx年起,利用2年的时间改造20xx年底农村中小学现存库中38129平方米D级危房,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

  主要任务:20xx年至20xx年,消除20xx年底农村中小学现存的D级危房,做好对新产生的危房核查工作并制订改造规划、筹措改造建设资金。

  二、“工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建立良好的校舍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遵循原则:

  1、坚持以县为主“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立项审批,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

  2、坚持“五个结合”即与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和基础教育发展相结合,与当地村镇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与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相结合,与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相结合,与校园规划相结合。

  3、坚持实行项目管理。每个项目“工程”改造建设资金一次性足额安排到位,不留缺口,注重质量和效益。农村小学危房改造的校舍建设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进行建设,新建校舍确保50年不出现安全质量问题。

  三、“工程”实施步骤

  1、危房确认:各类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预警体系和险情紧急处理预案制度,加强校舍设施日常安全检查,指定专人负责校舍安全,明确职责,对危险房屋要及时报告学校所在乡镇、县中小学危改办,并书面提出房屋安全鉴定申请,乡镇政府、县教育局邀请建设质检部门及时组织安全鉴定,一旦确定为D级危房应立即封闭停用、全部拆除。

  2、规划申报:新建项目学校申报,由乡镇政府拿出项目学校校园规划和初选方案,国土、建委、发改委和教育等部门深入项目工程学校实地察看,结合学校布局调整或行政区划变化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项目工程建设规模,报县危改办统一审批。

  3、立项审批:县中小学危改办根据项目乡镇申报的校园规划、实施方案和项目学校填报的`《财政部门审查基本建设资金意见书》认真审核,计划安排资金,县发改委批准立项。

  4、勘察设计:待立项批准后,项目乡镇统一组织、项目单位具体实施地质勘察、图纸设计等工作,图纸须经县消防大队及市建委施工图审查中心审查,县建委根据相关的审查结果办理《选址意见书》、《规划建设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申请》和《施工许可证》。

  5、规范操作,统一招投标:由县中小学危改办牵头、县监察局、县教育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监督,根据各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发布工程施工招投(议)标信息。对每个项目工程建设资金不足50万元人民币或建筑面积达不到1000平方米的采取议标,建设资金超过50万元或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工程项目一律实行招标。招(议)标工程必须要求三家以上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企业参与竞标,对工程量小的项目,实行多个项目打捆招(议)标,工程不得转包。

  6、加强工程监理:施工单位在中标之后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建设单位与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办理工程施工监理委托手续和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及《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建筑工程实行监理制,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对房屋基础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等重要部位应严格验收程序并加强管理。各项目学校要选派懂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常驻工地自始自终跟踪监督。建筑材料进入工地,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所有建筑材料同时要提供质保书和见证取样检验报告,否则视为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

  7、严把竣工验收关: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按照国家工程竣工备案制度的规定执行,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收集、整理验收评定资料,分别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单位和规划、消防检测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县质监站监督检查,未经验收合格和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工程,不准投入使用。

  8、严把决算审计关: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达标,造价合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所有项目竣工验收后,应组织竣工审计。

  四、资金筹措与管理

  根据《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一是项目安排必须是20xx年布局调整规划中保留的学校;二是20xx年底危房库中D级危房必须全部消除。

  1、资金来源:从20xx年起,根据省里要求集中两年时间,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校舍改造资金,并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集中完成现存的20xx年底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县偿还贷款利息,贷款本金从20xx年起省将分配给我县的省级校舍改造专项资金中抵扣。

  2、实施计划:20xx年改造危房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3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500万元。预计20xx年改造危房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787万元。

  3、无论是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校舍的改造(重点用于D级危房),不得用于偿还债务或挪作他用。

  4、“工程”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集中支付。项目学校每个月5日前报《东至县项目工程进度表》等相关资料到县中小学危改办,县危改办根据上报资料进行审查,送县财政部门审核,报县政府审批后拨付资金。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施工企业。

  五、建立、健全项目档案

  1、每个项目工程要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竣工工程档案资料由学校、县中小学危改办、县城建档案机构各保存一份。档案资料包括:学校平面图、校园规划图、项目学校基本情况、危房鉴定报告、原校舍摄像照片(3-5张)、项目建议书、县计委立项批文,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纸及审查合格证、项目工程小组成员名单,项目实施责任书,委托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质监申请表、监理合同、工程施工中的各项资料、工程进度表及形象照片、竣工验收报告及验收备案表、决算审计报告、项目学校工程预、决算表、完工形象照片(3-5张),及其他与本项目有关的档案资料等。

  2、外援、捐赠及其他项目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参照执行。

  六、加强领导,坚持督查,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工程”的实施在县危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与指导下进行,并且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安全工作,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学校具体负责本校师生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教育局主要负责校园规划和组织实施;发改委主要负责危改项目的审批等相关管理工作;国土局负责土地审批等相关工作;财政局主要负责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建委依据有关建设法规监督工程实施;审计局负责资金审计;监察局负责监督检查。县危改办对每个项目工程实施情况实行全面跟踪督查,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落实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履行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20xx年底农村中小学现存库中D级危房改造任务。

项目建议书 篇4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规模18030。5平方米,全部为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

  建设内容为商业、酒店用房。规划总建筑面积98500平方米,现状建筑高度77。37米(实测)不变,拟建建筑高度40米(含机房层高度)。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435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22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8169万元,基本预备费1022万元,开发费用2886万元。

  按照《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工商企字[1987]第38号)、《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xx】27号)中的规定,本项目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总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按相关要求补足注册资本金。

  结论

  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第20号)和《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实施办法》(京政办发[20xx]37号)的要求,通过对本项目的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资源利用和节能方案、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分析研究后,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项目建设程序符合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

  2、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3、项目建设单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融资能力,可以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实施;

  二、项目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发展规划分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

  区域规划符合性分析符合北京市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符合性分析符合国家十二规划、北京市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朝阳区十二区发展规划都对所在项目地区的旅游、商务、酒店发展鼓励发展。

  产业政策分析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将北京建设成为我国入境旅游者首选目的地、亚洲商务会展旅游之都、国际一流旅游城市。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奋斗,努力实现北京旅游业“三大领先”目标:

  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具备行业准入条件

  根据《外商投资指导目录(20xx)》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限制、禁止的产业,符合产业指导要求。

  拟建项目符合国家、行业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规定

  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京朝国用(20xx出)第0305号),本项目土地利用方式符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版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及《朝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符合国家及北京市土地供应政策。项目建筑布局、容积率、建筑密度及绿化率严格执行了北京市用地规划要求。建筑物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等级和结构安全等级的确定和方案设计,满足国家、行业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规定。

  三、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本项目不属于资源开发类项目,因此,对此问题不作阐述。

  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分析

  在充分兼顾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项目优选布局方案,开拓扩展空间,适当控制强度。总建筑面积18030。5。m2,建筑密度40%,容积率3。5,绿地率30%。均在规划设计的控制指标范围之内,符合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的要求。

  同时,项目选址符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不会造成其他相关不利影响,没有压覆矿床和文物,不涉及通航及军事设施等影响因素。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北京市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m3,为全国的1/7,全世界的1/28。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节约用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朝阳区作为北京市最大的新城区,以其独有的商务区林立、使馆云集、且人口众多的特点,在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它的发展建设为首都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消耗着北京为数有限的水资源。本项目选址位于北京市地下水禁采区本项目不开采地下水资源,供水来源于市政供水管网。本项目为商业、酒店用房建设项目,对水资源利用量较大,因此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是本项目资源利用方案的重点。

  四、 资源节约措施

  节地措施

  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妥善处理项目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对项目的影响程度,节约利用土地。

  本项目按照规定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黏土砖。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有的土地利用指标,按照相关建设规范要求来提高该项目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对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建设时序的`控制,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促进土地整理的市场化、产业化。

  节水措施

  本项目为商业、酒店用房建设项目,对水资源利用量较大,因此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是本项目资源利用方案的重点。为有效节约用水,本项目拟采用如下节水方案:

  节能效果分析

  本项目严格遵循节能设计相关标准及规范以及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进行规划、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及设备选型,没有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及产品,所有设备均选用成熟、可靠、高效率、低能耗节能型设备,项目各类供用能系统通过一系列节能设计和节能措施,可以在确保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前提下,提高采暖、通风、空调、照明、设备等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

  本项目经初步估算综合总能耗为716。2吨标准煤,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0。0174吨标准煤/平方米/年,低于目前全国建筑能耗平均水平。

  五、建设用地情况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8030。5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本地块用途为商业用地,使用权类型为出让,使用权面积为18030。5平方米。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期扬尘的影响,施工中由于挖地基以及物料堆放、运输等在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扬尘,加之北京又是多风、干燥地区,扬尘的产生量较大,尤其是施工场地周围及下风向的部分地区。

  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临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土机,装载机,打桩机、挖掘机、混凝土振捣器等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来往的交通噪声。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通过在施工厂界或施工区周边设置拦挡物,可减轻施工机械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水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车辆冲洗、冲洗骨料、灌浆池等废水。施工期废水虽然是临时的,且产量不大,但为保护该地区的地下水,仍需杜绝施工废水的无组织排放,特别是不允许施工废水一渗坑、渗井或者漫流等形式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分析

  该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施工及拆迁废料如水泥、砖瓦、石灰、砂石等,它们虽然不含有毒有害成分,但粉状废料可随降雨由地面径流进入水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增加,导致水体产生暂时性的污染。

  七、投资估算表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435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22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8169万元,基本预备费1022万元,开发费用2886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的资金渠道一般有:国家预算内拨款;国内银行贷款(包括拨改贷、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等);国外资金(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政府贷款、赠款、商业贷款、出口借贷、补偿贸易等);自筹资金(包括部门、地方、企业自筹资金);其它资金来源。

  八、经济影响分析

  综上分析,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投入使用年时,年总销售收入可达8870万元;利润总额4992万元,参考项目10年现金流量表,可计算出项目税前内部收益率18。77%,税后为11。00%。10年内项目税前投资回收期为2。7年(含建设期),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9年(含建设期)。

项目建议书 篇5

  一、范县辛庄乡的基本情况概述

  范县辛庄乡位于豫东北、鲁西南,距县城30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4.7万人,耕地5.2万亩,其中滩区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21个滩区村。该乡南靠黄河,隔河与山东鄄城、旧城相望,西南与濮阳县户部寨乡、王称固乡毗邻,北与濮城镇、杨集乡接壤,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渡河处。辖区内有丹朱墓、叶挺秀墓等古迹遗址。

  二、项目建设依据

  (一)、气候

  林中养鸡项目基地位于滩区内,该位置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春旱夏涝交替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干冷少雨雪。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二)、土壤

  因为养殖基地位于黄河大堤内,所以老滩多为两合土,嫩滩多为沙土,串沟和回水处为淤土。

  (三)、林业现状

  我乡林业工作坚持以营造良好生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重要内容的方针,加快资源培育,强化资源保护管理,以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平原生态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林业发展,全乡现有林木112万株,林地面积2.8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基地2.3万亩,目前树冠基本形成荫蔽,停止了常规农作物的耕种。经乡党委、政府考察论证,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围网养鸡业前景广阔,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领导重视

  针对林地面积大的现实,为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初专门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经济办、畜牧站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发展绿色经济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养殖办、种植办等。就发展林中养鸡项目,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先后两次组织有发展林中种养意向的群众800余人到尉氏县、长垣县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并高薪聘请专家到村授课6次,受训群众达1000余人。现在毛楼、碱高等滩区村群众已发展林中养鸡6000只。为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 ,乡政府还多方筹措资金帮助他们建设鸡舍,并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专抓此项工作,确保项目万无一失。

  (二)、交通便利

  我乡贯通106国道和京九铁路,濮范高速、德商高速修通后,从辛庄上高速只有10分钟车程,与我乡林中养鸡项目基地相通的干道有水源公路、黄河大堤路毛王公路南有浮桥与山东旧城相接,直达鄄城、菏泽。北与濮台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贸易较为发达。

  (三)、饲草资源丰富

  辛庄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所处的范县亦是典型的平原农区,是产粮大县,20xx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 3.81亿公斤,全县各种饲料粮(玉米、大豆、糠麸和棉饼)合计8.4万吨。林地里随着林木的渐大成为天然的牧场,草丛中有各种肉虫,这都可以满足发展林中养鸡对饲料的需求。

  (四)、种养间作技术有保障

  为提高广大农户发展林下家禽养殖的积极性,乡政府组织了专门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服务,帮助养殖户解决难题。与蔚氏县林中养殖专家、濮城启明养鸡厂分别签定了技术服务、鸡苗供应、防疫等方面的协议。乡农业和畜牧部门还适时开展培训,指导养鸡户建好鸡舍,科学进行配料饲养、场地消毒、疫病防治等,帮助广大养鸡户学习和掌握家禽养殖的的技术知识。

  (五)靠近旅游区,绿色土鸡就地销售十分便利

  位于黄河岸边的毛楼黄河生态旅游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林中养鸡基地与该旅游区就同处于黄河滩区内,二者可相得益彰,林中饲养的鸡具有肉质结实、味美、脂肪少,鸡蛋是嫩滑、无公害等优势,可谓是绿色食品。游人在享受生态风景的同时也更乐于品尝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到树林中采购肉鸡和鸡蛋无疑是一大乐事。

  四、效益分析

  (一)、按单只柴鸡核算

  成本核算 项 目 费用(元)

  饲料 12斤10

  鸡苗1.0防疫1.0

  鸡舍折旧0.5

  围 栏0.5

  场地租金0.5

  人工费0.5

  合计14

  目前当地市场柴鸡售价为:公鸡16元/公斤,母鸡14元/公斤,如饲养期为120天,则单只柴鸡平均体重可达到1.5公斤。按每公斤14元核算,一只柴鸡可卖21元,扣除14元的成本,每只柴鸡可获纯利7元。

  (二)、规模养殖效益分析

  集中连片选择5000亩林地,按200只/亩的密度进行围栏放养,可达到100万只的养殖规模,一年养二茬可达到200万只的养殖规模。年纯收入可达到1400万元,当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项目建议书 篇6

  目 录

  1、项目概况

  2、编制依据

  3、项目区概况

  4、项目分析

  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6、投资估算

  7、项目组织管理实施

  8、效益分析

  9、体会及建议

  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联荣村自治区级土地整理示范项目

  1 项目概况

  1.1项目提出的原因、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巴市河套灌区具有水资源丰富、光热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优越条件,是全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但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来,通过世行贷款,兴修农田水利骨 干工程,灌排配套,严格控制引黄量,使河套灌区的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发展节水灌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 质量,是发展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最佳途径。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本着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 护耕地的原则,通过土地整理,实现渠(井)路、林、田、电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

  1.2项目简介

  1.2.1项目类型

  项目区位于河套灌区,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实施该项目,不但使当地群众受益,而且为周边地区及整个河套灌区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拟报自治区投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

  1.2.2项目性质

  本项目拟报自治区投资土地整理项目。

  1.2.3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乌中旗乌加河镇西部的联荣村,东至郝村,西至后旗呼和大坝,南至旧乌加河渠,北至联荣渠。

  1.2.4项目规模

  项目区辖地总面积334公顷,集中连片呈长方形分布。项目总投资507.58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1.52万元。

  1.2.5项目工期

  本项目的建设资金到位以后,从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需二年时间。

  1.2.6项目任务目标

  项目建成以后,总整理面积334公顷。其中改造中低产田290公顷,占总面积的86.6%;新增耕地面积65公顷,新增耕地率19.5%;人工造林面积达 到2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7%以上,有效起到抗风蚀的作用,使目前脆弱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改善。

  项目区建成后,渠、路、林、田、井、电得到全面配套,同步建设,整体推进,使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并营造一个增效、增收、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

  (7)《巴彦淖尔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8)《乌拉特中旗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9)《乌拉特中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乌加河镇西部的联荣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07°55′49″----107°55′51″、北纬41°17′34″----41°17′35″。

  3.1.2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6000,地面海拔高程1028米。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土地整理后,这些土地均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3.1.3水文地质

  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于侏罗纪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下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 度达120--160米,单井出水量80m3/h。含水导主要以细砂、中砂为主,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矿化度为0.5--1.0克/升,盐度小天 1.2,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1.4气候

  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缘,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间,平均降雨量177mm,且主要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生产期不同步。属无灌溉无农业的区域。

  3.1.5植被

  项目区植被类型较为单纯,植被覆盖度较小,生物量低。主要植被物种有红柳、白刺、沙蒿、碱葱等植物。

  3.1.6土壤

  因受黄河冲积和山洪冲积的影响,项目区属非地带性隐育性土壤。有灌淤土、盐土二个土类。土体构型多为粘土与壤土 (包括粉沙轻壤)相间分布,土层厚度均在1米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3.2自然资源

  3.2.1光热资源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3225小时。

  太阳辐射:累年平均太阳辐射能153.13千卡。

  气温:年平均气温6.9℃,7月平均气温23.4℃,1月平均气温-11.8℃。

  积温:大于0℃积温3522℃。

  无霜期:无霜期为97天--151天,平均无霜期为130天。

  3.2.2水资源

  项目区可供水量主要由大气降水、引黄灌溉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其中大气降水的多年平均值为177mm,而且多集中在7--9月份。历时短,强度大,与作物 的需水期、需水量不同步,很难有效利用。随着引黄灌溉量的减少和控制,完全依靠引黄灌溉已不能满足项目区的用水需求。因此,本项目重点考虑地下水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由侧向补给量、降雨入渗量和阴山高平原潜流补给量构成。经分析计算,项目区地下水可供水量,干旱年为324.2×104m3,平水 年321.7 ×104m3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干旱年的需水量小于供水量。且干旱年可采地下水资源量有120 ×104m3余量。平水年有168×104 m3 余量,完全可满足发展井灌的用水需求。

  3.2.3生物资源

  项目区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农作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组成。其中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野鸡。

  3.3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现有农业人口830人,人均土地面积9亩。其中人均耕地6.5亩,20xx年人均收入为2957元。

  3.4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有效控制面积334公顷,现有耕地225公顷,盐碱地79公顷,沟渠路占地30公顷。各类土地呈不规则的镶嵌分布。

  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3.5.1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项目区南侧有旧乌加河渠,北侧有联荣渠,水利骨干设施基本配套完成。

  3.5.2交通状况

  固查公路从项目区北端穿过,具有靠近交通干线的地理优势。但项目区内的交通设施十分简陋,只有部分自然农路,农田运输十分不便。

  3.5.3林网建设状况

  过去由于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未实施成规模的林网建设。

  3.5.4电力设施状况

  通过农网改造,电力骨干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现高压线路已架设至项目区北部,可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4项目分析

  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本项目是以土地整理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工程,通过土地整理可使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符合《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具体实施。

  4.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按照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该项目区为耕地扩展区。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渠(井)路、林、田、电配套,将未利用土地转变为耕地,并对原有耕地实施改造,提高耕地质量。

  4.1.2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该项目已列入乌拉特中旗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并符合规划的具体要求。

  4.1.3其它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

  该项目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并将管理后的耕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划入基本农田。通过土地整理实现基础设施配套,达到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耕地的目的。

  4.2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该项目区具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适宜性强,光热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充足的优势。因土壤盐渍化和基础设施不配套,严重制约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 土地整理,实现渠(井)、路、林、田、电配套,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4.3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项目区地处河套灌区北缘,土壤盐渍化和基础设施不配套,是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项目区实行井黄双灌,实施节水灌溉,既可解决引黄灌溉的缺水问 题,又可降低地下水位达到脱盐的目的。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克服限制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4.4公众参与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完全符合当地群众的意愿。因项目区生产条件落后,经济效益低,直接影响到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所以,当地群众急切盼望土地整理项目尽早实施,改变生产条件,尽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5.1规划原则

  1、坚持力求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3、坚持实施土地整理,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的原则。

  4、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力求达到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标准。

  5.2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置

  5.2.1土地利用规划

  项目区总控制面积334公顷,其中现有耕地225公顷,盐碱地79公顷,沟渠、农路30公顷。通过土地整理,耕地可达290公顷,林地26公顷。具体规划指标详见下表。

  项目区规划主要地类面积变化对照表 单位:公顷

  5.2.2水利规划 全面实行井黄双灌,可降低地下水位,达到地表土壤脱盐的目的。

  5.2.3林网规划

  项目区新增造林面积26公顷,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8%,造林品种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辅以小量经济林。项目区内农防林采用大网络的的林带模式,沿道路布设,考虑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在东西向道路两侧设置主林带;以利浇水和改善景观。

  5.2.4道路规划

  为了便于交通运输,项目区设主干路、田间路。项目区需增设南北走向主干路3条,东西走向主干路3条,路基宽8米,路面宽6.5米,高出地面0.5米,总长20公里。田间路48条,路基宽5米,路面宽4米,高出地面0.3米,总长25公里。

  5.2.5田块规划

  以渠、沟、路为框架,将项目区分割成南北走向的条块52块,每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为了提高水利用率,实行小畦灌溉。既畦宽4米,畦长50米。

  5.3项目建设的主要工程

  5.3.1田间土地整理工程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物的实际情况,采取局部平整法,并按照挖填土方工程量最小或挖填平衡的标准进行,部分地块进行客土改造,以利畦田灌溉和园田化种植。具 体工程量:机械平整土地334公顷,土方25万m3;机械打堰2100条,机械深翻土地334公顷;客土改造0.9万方。

  5.3.2土壤改良工程

  项目区的土壤养分除钾以外,其余含量都较低,需增施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改良耕地面积234公顷。

  (1)采用畦田灌溉,减少灌水定额,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淋溶使土地脱盐。

  (2)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施有机肥,采取根茬肥田,过腹还田等措施,逐步将绿肥纳入轮作制度,推广套种,抓好深耕、深松等工程措施,并依据作物需肥性能,实现配方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5.3.3农田水利工程

  以实施水利规划为主体,实行井黄双灌。工程主要包括:开挖斗渠2km,开挖农渠3.5km,开挖毛渠15km全部实行衬砌,打配套机电井16眼,井深80m,混凝土管井筒,单井出水量每小时80立方米,埋设低压管道26km。

  5.3.4电力设施工程

  低压线7.05km,架设变压器5座,100KVA变台5座。

  5.3.5田间道路工程

  主干路完成土方6万立方米,田间路完成4.5万立方米,干路辅沙1.6万立方米。

  5.3.6农防林工程

  营造防护林带25km,其中主林带15km,副林带10km,植树5万株。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依据

  本投资估算主要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预算依据》《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当地实际而进行的。

  6.2投资估算:507.58万元。

  6.3资金筹措

  项目自治区投资450万元,地方投工投劳57.58万元。

  7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7.1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与项目论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与资金、物资使用监督、检查以及有关事宜的决策协调工作。

  7.2工程建设管理

  7.2.1建立法人负责制度

  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全面负责,并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7.2.2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

  项目正式批准以后,在工程开工之前,须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根据各类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招标要按国家规定的正式程序进行,增加操作透明度。

  7.2.3建立工程监理制度

  业主、施工企业和监理是工程建设的三个相互制约的环节。监理人作为中介机构,对业主和施工方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7.2.4实行合同化管理

  标书、投标文件是项目实施合同的组成部分,无论项目工程实施及工程监理均采取合同制管理,增强透明度。

  7.3财务管理

  执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财务专设帐户、专款专用、建章立制、规范财务手续,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帐款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审计。

  8效益分析

  8.1社会效益

  (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5公顷;新增耕地率19.5%,改造中低产田225公顷,可使290 公顷的盐碱地及中低产田变成优质的稳产、高产田、使每公顷增加农作物产量在3500kg以上,这对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起到保证 作用。

  (2)项目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可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群众解困和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地减轻了就业压力,有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

  (3)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建立绿色农业基地,增强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以促进地区经济振兴和快速发展。

  8.2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性整理,合理规划,统一布局,使其农、林、水、路一体化,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土地生产力,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和防治土壤盐 渍化,使项目区植被率大幅提高。既可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区域小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项目区的农业生产 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和保持各农业生态系统间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打下良好基础。

  8.3经济效益

  根据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规模,按照产品市场价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粮食总产量达251万公斤,年增加收益172万元,投资收益率为34%,投资回收期为3年。

  9体会与建议

  本项目经分析论证,该项目符合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构想。项目建成以后,可为国家增加耕地65公顷,同时可使290公顷原 有低产田得到进一步改造,项目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各项建设条件优越,见效快,投资回报率高,而且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投资方 向。

《关于项目建议书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项目建议书】相关文章:

项目建议书11-17

项目建议书05-16

项目投资建议书04-23

旅游项目建议书10-19

项目建议书格式04-29

[必备]项目建议书10-25

项目建议书优秀11-22

项目建议书范文11-24

项目建议书模板10-27

项目建议书模板07-0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项目建议书锦集6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能够利用到建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写作上,建议书有一定的书写规范。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建议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项目建议书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项目建议书锦集6篇

项目建议书 篇1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法人:

  建设性质:异地新建

  建设地点:

  项目投资:

  资金来源:申请国家补助

  建设规模:综合楼3312平方米及附属设施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设年限:20xx年至20xx年

  二、项目学校基本情况:

  临夏县幼儿园是目前我县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始建于19xx年,全园占地面积4.35亩,砖木结构平房30间605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2.25亩,有5个教学班,入园幼儿180名,教职员工16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8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临夏县幼儿园位于韩集镇磨川村,附近4—6岁的幼儿600多人。由于该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现有校舍全部是D级危房,现有场址面积狭小且四周无扩展空间。现规划中将幼儿园将建成标准化幼儿园,容纳530名幼儿,教学班达到18个,教职工达到54人。现有校舍和场址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形势,急需异地新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早起教育延伸,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人名穷准对教育的.新要求。全县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已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人的全面发展,还存在学前教育投入不足,资源总量短缺,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项目计划新建教学综合楼3312平方米及附属设施,概算投资782.4万元。

  五、项目建设节能措施

  项目建设中,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屋面保温层、外窗、地面进行节能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

  六、预期效益分析

  该项目如能顺利实施后,能容纳530名幼儿入园,不仅将彻底解决县城群众及附近干部职工子女入园难的问题,使4—6岁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开发智力,为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议书 篇2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

  二、项目拟建地址初步选址在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意义

  一、项目背景

  1、地理位置八达岭镇位于延庆县南端,是北京市区和昌平区进入延庆县的南大门。距市区北二环的德胜门约60公里,距延庆县城约12公里。南与昌平区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其西北部、北部、东部分别与延庆县的康庄镇、大榆树镇、井庄镇为邻。

  2、地形地貌八达岭镇地处延庆盆地西南部,镇域东南部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镇域北部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和山前黄土冲积台地,地势平坦,间有荒沙河套和冲沟。镇域地形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山地约占70%。

  3、社会经济情况延庆县八达岭镇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10月批准的建制镇,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八达岭位于镇域内。下辖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人。 20xx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人均劳动所得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万元;工业产值亿元;全镇财政收入xx万元。

  二、工程目的

  主要为集中处理镇域内生活污水(包括中心城镇区、旅游度假区及阳光马术俱乐部和别墅区等)。污水处理后用于生活景观及绿化用水。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八达岭地区仅有八达岭特区有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日处理480吨,已不能达到八达岭地区发展的要求,八达岭中心城镇区,因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导致污水成灾,且近年来雨水逐渐增多,污水量增大,每到夏季污水流经之处,蚊、蝇众多,气味难闻,八达岭地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脏乱的环境卫生条件严重的影响了八达岭地区的形象,制约了八达岭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此,尽快实施污水处理厂项目当务之急。

  2、项目建设必要性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关系到镇域居民的切身利益,是发展中心城镇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改善当地的旅游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八达岭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八达岭镇招商引资工作及中心城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因此在八达岭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是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从八达岭镇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八达岭镇区位及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环境整治战略思想,优化旅游环境,提高引资条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八达岭镇中心城镇建设步伐,扩大八达岭地区经济总量。

  二、建设原则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符合八达岭镇镇域规划,符合当地发展的.要求,污水排除要符合水源保护的要求,排放的污水经过处理必须达到《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改善当地的水环境。

  三、建设依据

  1、延庆县县域规划

  2、八达岭镇镇域规划

  第四章项目基础条件

  1、建设区建设条件项目拟建在八达岭镇镇域西北角,该地区为河滩四荒地,处于八达岭镇地势低端,规划用地3公顷,符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求。所需土地、水、能源、劳动力等条件当地能够解决。

  2、建设技术条件管道输水工程技术难度不大,县水资源局和镇水务站具有这方面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有专业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人员。也可以采取招标的形式,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可以保证技术条件。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拟建在八达岭镇域西北角,污水处理厂项目分两期完成,一期预计投资2500万元,20xx年开始建设,并针对八达岭地区实际情况,八达岭污水处理厂拟采用一体化氧化沟工艺方案。

项目建议书 篇3

  为组织实施好我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作,规范校舍危房专项资金管理,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以下简称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程”实施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从20xx年起,利用2年的时间改造20xx年底农村中小学现存库中38129平方米D级危房,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

  主要任务:20xx年至20xx年,消除20xx年底农村中小学现存的D级危房,做好对新产生的危房核查工作并制订改造规划、筹措改造建设资金。

  二、“工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建立良好的校舍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遵循原则:

  1、坚持以县为主“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立项审批,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

  2、坚持“五个结合”即与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和基础教育发展相结合,与当地村镇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与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相结合,与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相结合,与校园规划相结合。

  3、坚持实行项目管理。每个项目“工程”改造建设资金一次性足额安排到位,不留缺口,注重质量和效益。农村小学危房改造的校舍建设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进行建设,新建校舍确保50年不出现安全质量问题。

  三、“工程”实施步骤

  1、危房确认:各类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预警体系和险情紧急处理预案制度,加强校舍设施日常安全检查,指定专人负责校舍安全,明确职责,对危险房屋要及时报告学校所在乡镇、县中小学危改办,并书面提出房屋安全鉴定申请,乡镇政府、县教育局邀请建设质检部门及时组织安全鉴定,一旦确定为D级危房应立即封闭停用、全部拆除。

  2、规划申报:新建项目学校申报,由乡镇政府拿出项目学校校园规划和初选方案,国土、建委、发改委和教育等部门深入项目工程学校实地察看,结合学校布局调整或行政区划变化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项目工程建设规模,报县危改办统一审批。

  3、立项审批:县中小学危改办根据项目乡镇申报的校园规划、实施方案和项目学校填报的`《财政部门审查基本建设资金意见书》认真审核,计划安排资金,县发改委批准立项。

  4、勘察设计:待立项批准后,项目乡镇统一组织、项目单位具体实施地质勘察、图纸设计等工作,图纸须经县消防大队及市建委施工图审查中心审查,县建委根据相关的审查结果办理《选址意见书》、《规划建设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申请》和《施工许可证》。

  5、规范操作,统一招投标:由县中小学危改办牵头、县监察局、县教育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监督,根据各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发布工程施工招投(议)标信息。对每个项目工程建设资金不足50万元人民币或建筑面积达不到1000平方米的采取议标,建设资金超过50万元或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工程项目一律实行招标。招(议)标工程必须要求三家以上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企业参与竞标,对工程量小的项目,实行多个项目打捆招(议)标,工程不得转包。

  6、加强工程监理:施工单位在中标之后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建设单位与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办理工程施工监理委托手续和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及《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建筑工程实行监理制,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对房屋基础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等重要部位应严格验收程序并加强管理。各项目学校要选派懂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常驻工地自始自终跟踪监督。建筑材料进入工地,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所有建筑材料同时要提供质保书和见证取样检验报告,否则视为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

  7、严把竣工验收关: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按照国家工程竣工备案制度的规定执行,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收集、整理验收评定资料,分别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单位和规划、消防检测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县质监站监督检查,未经验收合格和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工程,不准投入使用。

  8、严把决算审计关: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达标,造价合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所有项目竣工验收后,应组织竣工审计。

  四、资金筹措与管理

  根据《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一是项目安排必须是20xx年布局调整规划中保留的学校;二是20xx年底危房库中D级危房必须全部消除。

  1、资金来源:从20xx年起,根据省里要求集中两年时间,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校舍改造资金,并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集中完成现存的20xx年底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县偿还贷款利息,贷款本金从20xx年起省将分配给我县的省级校舍改造专项资金中抵扣。

  2、实施计划:20xx年改造危房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3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500万元。预计20xx年改造危房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787万元。

  3、无论是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校舍的改造(重点用于D级危房),不得用于偿还债务或挪作他用。

  4、“工程”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集中支付。项目学校每个月5日前报《东至县项目工程进度表》等相关资料到县中小学危改办,县危改办根据上报资料进行审查,送县财政部门审核,报县政府审批后拨付资金。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施工企业。

  五、建立、健全项目档案

  1、每个项目工程要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竣工工程档案资料由学校、县中小学危改办、县城建档案机构各保存一份。档案资料包括:学校平面图、校园规划图、项目学校基本情况、危房鉴定报告、原校舍摄像照片(3-5张)、项目建议书、县计委立项批文,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纸及审查合格证、项目工程小组成员名单,项目实施责任书,委托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质监申请表、监理合同、工程施工中的各项资料、工程进度表及形象照片、竣工验收报告及验收备案表、决算审计报告、项目学校工程预、决算表、完工形象照片(3-5张),及其他与本项目有关的档案资料等。

  2、外援、捐赠及其他项目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参照执行。

  六、加强领导,坚持督查,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工程”的实施在县危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与指导下进行,并且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安全工作,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学校具体负责本校师生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教育局主要负责校园规划和组织实施;发改委主要负责危改项目的审批等相关管理工作;国土局负责土地审批等相关工作;财政局主要负责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建委依据有关建设法规监督工程实施;审计局负责资金审计;监察局负责监督检查。县危改办对每个项目工程实施情况实行全面跟踪督查,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落实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履行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20xx年底农村中小学现存库中D级危房改造任务。

项目建议书 篇4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规模18030。5平方米,全部为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

  建设内容为商业、酒店用房。规划总建筑面积98500平方米,现状建筑高度77。37米(实测)不变,拟建建筑高度40米(含机房层高度)。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435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22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8169万元,基本预备费1022万元,开发费用2886万元。

  按照《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工商企字[1987]第38号)、《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xx】27号)中的规定,本项目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总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按相关要求补足注册资本金。

  结论

  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第20号)和《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实施办法》(京政办发[20xx]37号)的要求,通过对本项目的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资源利用和节能方案、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分析研究后,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项目建设程序符合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

  2、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3、项目建设单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融资能力,可以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实施;

  二、项目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发展规划分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

  区域规划符合性分析符合北京市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符合性分析符合国家十二规划、北京市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朝阳区十二区发展规划都对所在项目地区的旅游、商务、酒店发展鼓励发展。

  产业政策分析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将北京建设成为我国入境旅游者首选目的地、亚洲商务会展旅游之都、国际一流旅游城市。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奋斗,努力实现北京旅游业“三大领先”目标:

  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具备行业准入条件

  根据《外商投资指导目录(20xx)》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限制、禁止的产业,符合产业指导要求。

  拟建项目符合国家、行业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规定

  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京朝国用(20xx出)第0305号),本项目土地利用方式符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版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及《朝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符合国家及北京市土地供应政策。项目建筑布局、容积率、建筑密度及绿化率严格执行了北京市用地规划要求。建筑物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等级和结构安全等级的确定和方案设计,满足国家、行业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规定。

  三、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本项目不属于资源开发类项目,因此,对此问题不作阐述。

  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分析

  在充分兼顾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项目优选布局方案,开拓扩展空间,适当控制强度。总建筑面积18030。5。m2,建筑密度40%,容积率3。5,绿地率30%。均在规划设计的控制指标范围之内,符合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的要求。

  同时,项目选址符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不会造成其他相关不利影响,没有压覆矿床和文物,不涉及通航及军事设施等影响因素。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北京市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m3,为全国的1/7,全世界的1/28。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节约用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朝阳区作为北京市最大的新城区,以其独有的商务区林立、使馆云集、且人口众多的特点,在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它的发展建设为首都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消耗着北京为数有限的水资源。本项目选址位于北京市地下水禁采区本项目不开采地下水资源,供水来源于市政供水管网。本项目为商业、酒店用房建设项目,对水资源利用量较大,因此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是本项目资源利用方案的重点。

  四、 资源节约措施

  节地措施

  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妥善处理项目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对项目的影响程度,节约利用土地。

  本项目按照规定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黏土砖。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有的土地利用指标,按照相关建设规范要求来提高该项目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对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建设时序的`控制,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促进土地整理的市场化、产业化。

  节水措施

  本项目为商业、酒店用房建设项目,对水资源利用量较大,因此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是本项目资源利用方案的重点。为有效节约用水,本项目拟采用如下节水方案:

  节能效果分析

  本项目严格遵循节能设计相关标准及规范以及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进行规划、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及设备选型,没有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及产品,所有设备均选用成熟、可靠、高效率、低能耗节能型设备,项目各类供用能系统通过一系列节能设计和节能措施,可以在确保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前提下,提高采暖、通风、空调、照明、设备等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

  本项目经初步估算综合总能耗为716。2吨标准煤,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0。0174吨标准煤/平方米/年,低于目前全国建筑能耗平均水平。

  五、建设用地情况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8030。5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本地块用途为商业用地,使用权类型为出让,使用权面积为18030。5平方米。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期扬尘的影响,施工中由于挖地基以及物料堆放、运输等在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扬尘,加之北京又是多风、干燥地区,扬尘的产生量较大,尤其是施工场地周围及下风向的部分地区。

  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临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土机,装载机,打桩机、挖掘机、混凝土振捣器等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来往的交通噪声。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通过在施工厂界或施工区周边设置拦挡物,可减轻施工机械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水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车辆冲洗、冲洗骨料、灌浆池等废水。施工期废水虽然是临时的,且产量不大,但为保护该地区的地下水,仍需杜绝施工废水的无组织排放,特别是不允许施工废水一渗坑、渗井或者漫流等形式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分析

  该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施工及拆迁废料如水泥、砖瓦、石灰、砂石等,它们虽然不含有毒有害成分,但粉状废料可随降雨由地面径流进入水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增加,导致水体产生暂时性的污染。

  七、投资估算表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435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22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8169万元,基本预备费1022万元,开发费用2886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的资金渠道一般有:国家预算内拨款;国内银行贷款(包括拨改贷、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等);国外资金(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政府贷款、赠款、商业贷款、出口借贷、补偿贸易等);自筹资金(包括部门、地方、企业自筹资金);其它资金来源。

  八、经济影响分析

  综上分析,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投入使用年时,年总销售收入可达8870万元;利润总额4992万元,参考项目10年现金流量表,可计算出项目税前内部收益率18。77%,税后为11。00%。10年内项目税前投资回收期为2。7年(含建设期),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9年(含建设期)。

项目建议书 篇5

  一、范县辛庄乡的基本情况概述

  范县辛庄乡位于豫东北、鲁西南,距县城30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4.7万人,耕地5.2万亩,其中滩区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21个滩区村。该乡南靠黄河,隔河与山东鄄城、旧城相望,西南与濮阳县户部寨乡、王称固乡毗邻,北与濮城镇、杨集乡接壤,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渡河处。辖区内有丹朱墓、叶挺秀墓等古迹遗址。

  二、项目建设依据

  (一)、气候

  林中养鸡项目基地位于滩区内,该位置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春旱夏涝交替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干冷少雨雪。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二)、土壤

  因为养殖基地位于黄河大堤内,所以老滩多为两合土,嫩滩多为沙土,串沟和回水处为淤土。

  (三)、林业现状

  我乡林业工作坚持以营造良好生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重要内容的方针,加快资源培育,强化资源保护管理,以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平原生态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林业发展,全乡现有林木112万株,林地面积2.8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基地2.3万亩,目前树冠基本形成荫蔽,停止了常规农作物的耕种。经乡党委、政府考察论证,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围网养鸡业前景广阔,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领导重视

  针对林地面积大的现实,为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初专门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经济办、畜牧站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发展绿色经济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养殖办、种植办等。就发展林中养鸡项目,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先后两次组织有发展林中种养意向的群众800余人到尉氏县、长垣县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并高薪聘请专家到村授课6次,受训群众达1000余人。现在毛楼、碱高等滩区村群众已发展林中养鸡6000只。为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 ,乡政府还多方筹措资金帮助他们建设鸡舍,并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专抓此项工作,确保项目万无一失。

  (二)、交通便利

  我乡贯通106国道和京九铁路,濮范高速、德商高速修通后,从辛庄上高速只有10分钟车程,与我乡林中养鸡项目基地相通的干道有水源公路、黄河大堤路毛王公路南有浮桥与山东旧城相接,直达鄄城、菏泽。北与濮台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贸易较为发达。

  (三)、饲草资源丰富

  辛庄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所处的范县亦是典型的平原农区,是产粮大县,20xx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 3.81亿公斤,全县各种饲料粮(玉米、大豆、糠麸和棉饼)合计8.4万吨。林地里随着林木的渐大成为天然的牧场,草丛中有各种肉虫,这都可以满足发展林中养鸡对饲料的需求。

  (四)、种养间作技术有保障

  为提高广大农户发展林下家禽养殖的积极性,乡政府组织了专门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服务,帮助养殖户解决难题。与蔚氏县林中养殖专家、濮城启明养鸡厂分别签定了技术服务、鸡苗供应、防疫等方面的协议。乡农业和畜牧部门还适时开展培训,指导养鸡户建好鸡舍,科学进行配料饲养、场地消毒、疫病防治等,帮助广大养鸡户学习和掌握家禽养殖的的技术知识。

  (五)靠近旅游区,绿色土鸡就地销售十分便利

  位于黄河岸边的毛楼黄河生态旅游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林中养鸡基地与该旅游区就同处于黄河滩区内,二者可相得益彰,林中饲养的鸡具有肉质结实、味美、脂肪少,鸡蛋是嫩滑、无公害等优势,可谓是绿色食品。游人在享受生态风景的同时也更乐于品尝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到树林中采购肉鸡和鸡蛋无疑是一大乐事。

  四、效益分析

  (一)、按单只柴鸡核算

  成本核算 项 目 费用(元)

  饲料 12斤10

  鸡苗1.0防疫1.0

  鸡舍折旧0.5

  围 栏0.5

  场地租金0.5

  人工费0.5

  合计14

  目前当地市场柴鸡售价为:公鸡16元/公斤,母鸡14元/公斤,如饲养期为120天,则单只柴鸡平均体重可达到1.5公斤。按每公斤14元核算,一只柴鸡可卖21元,扣除14元的成本,每只柴鸡可获纯利7元。

  (二)、规模养殖效益分析

  集中连片选择5000亩林地,按200只/亩的密度进行围栏放养,可达到100万只的养殖规模,一年养二茬可达到200万只的养殖规模。年纯收入可达到1400万元,当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项目建议书 篇6

  目 录

  1、项目概况

  2、编制依据

  3、项目区概况

  4、项目分析

  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6、投资估算

  7、项目组织管理实施

  8、效益分析

  9、体会及建议

  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联荣村自治区级土地整理示范项目

  1 项目概况

  1.1项目提出的原因、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巴市河套灌区具有水资源丰富、光热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优越条件,是全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但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来,通过世行贷款,兴修农田水利骨 干工程,灌排配套,严格控制引黄量,使河套灌区的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发展节水灌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 质量,是发展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最佳途径。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本着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 护耕地的原则,通过土地整理,实现渠(井)路、林、田、电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

  1.2项目简介

  1.2.1项目类型

  项目区位于河套灌区,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实施该项目,不但使当地群众受益,而且为周边地区及整个河套灌区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拟报自治区投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

  1.2.2项目性质

  本项目拟报自治区投资土地整理项目。

  1.2.3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乌中旗乌加河镇西部的联荣村,东至郝村,西至后旗呼和大坝,南至旧乌加河渠,北至联荣渠。

  1.2.4项目规模

  项目区辖地总面积334公顷,集中连片呈长方形分布。项目总投资507.58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1.52万元。

  1.2.5项目工期

  本项目的建设资金到位以后,从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需二年时间。

  1.2.6项目任务目标

  项目建成以后,总整理面积334公顷。其中改造中低产田290公顷,占总面积的86.6%;新增耕地面积65公顷,新增耕地率19.5%;人工造林面积达 到2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7%以上,有效起到抗风蚀的作用,使目前脆弱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改善。

  项目区建成后,渠、路、林、田、井、电得到全面配套,同步建设,整体推进,使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并营造一个增效、增收、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

  (7)《巴彦淖尔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8)《乌拉特中旗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9)《乌拉特中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乌加河镇西部的联荣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07°55′49″----107°55′51″、北纬41°17′34″----41°17′35″。

  3.1.2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6000,地面海拔高程1028米。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土地整理后,这些土地均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3.1.3水文地质

  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于侏罗纪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下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 度达120--160米,单井出水量80m3/h。含水导主要以细砂、中砂为主,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矿化度为0.5--1.0克/升,盐度小天 1.2,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1.4气候

  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缘,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间,平均降雨量177mm,且主要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生产期不同步。属无灌溉无农业的区域。

  3.1.5植被

  项目区植被类型较为单纯,植被覆盖度较小,生物量低。主要植被物种有红柳、白刺、沙蒿、碱葱等植物。

  3.1.6土壤

  因受黄河冲积和山洪冲积的影响,项目区属非地带性隐育性土壤。有灌淤土、盐土二个土类。土体构型多为粘土与壤土 (包括粉沙轻壤)相间分布,土层厚度均在1米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3.2自然资源

  3.2.1光热资源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3225小时。

  太阳辐射:累年平均太阳辐射能153.13千卡。

  气温:年平均气温6.9℃,7月平均气温23.4℃,1月平均气温-11.8℃。

  积温:大于0℃积温3522℃。

  无霜期:无霜期为97天--151天,平均无霜期为130天。

  3.2.2水资源

  项目区可供水量主要由大气降水、引黄灌溉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其中大气降水的多年平均值为177mm,而且多集中在7--9月份。历时短,强度大,与作物 的需水期、需水量不同步,很难有效利用。随着引黄灌溉量的减少和控制,完全依靠引黄灌溉已不能满足项目区的用水需求。因此,本项目重点考虑地下水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由侧向补给量、降雨入渗量和阴山高平原潜流补给量构成。经分析计算,项目区地下水可供水量,干旱年为324.2×104m3,平水 年321.7 ×104m3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干旱年的需水量小于供水量。且干旱年可采地下水资源量有120 ×104m3余量。平水年有168×104 m3 余量,完全可满足发展井灌的用水需求。

  3.2.3生物资源

  项目区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农作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组成。其中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野鸡。

  3.3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现有农业人口830人,人均土地面积9亩。其中人均耕地6.5亩,20xx年人均收入为2957元。

  3.4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有效控制面积334公顷,现有耕地225公顷,盐碱地79公顷,沟渠路占地30公顷。各类土地呈不规则的镶嵌分布。

  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3.5.1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项目区南侧有旧乌加河渠,北侧有联荣渠,水利骨干设施基本配套完成。

  3.5.2交通状况

  固查公路从项目区北端穿过,具有靠近交通干线的地理优势。但项目区内的交通设施十分简陋,只有部分自然农路,农田运输十分不便。

  3.5.3林网建设状况

  过去由于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未实施成规模的林网建设。

  3.5.4电力设施状况

  通过农网改造,电力骨干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现高压线路已架设至项目区北部,可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4项目分析

  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本项目是以土地整理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工程,通过土地整理可使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符合《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具体实施。

  4.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按照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该项目区为耕地扩展区。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渠(井)路、林、田、电配套,将未利用土地转变为耕地,并对原有耕地实施改造,提高耕地质量。

  4.1.2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该项目已列入乌拉特中旗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并符合规划的具体要求。

  4.1.3其它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

  该项目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并将管理后的耕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划入基本农田。通过土地整理实现基础设施配套,达到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耕地的目的。

  4.2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该项目区具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适宜性强,光热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充足的优势。因土壤盐渍化和基础设施不配套,严重制约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 土地整理,实现渠(井)、路、林、田、电配套,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4.3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项目区地处河套灌区北缘,土壤盐渍化和基础设施不配套,是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项目区实行井黄双灌,实施节水灌溉,既可解决引黄灌溉的缺水问 题,又可降低地下水位达到脱盐的目的。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克服限制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4.4公众参与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完全符合当地群众的意愿。因项目区生产条件落后,经济效益低,直接影响到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所以,当地群众急切盼望土地整理项目尽早实施,改变生产条件,尽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5.1规划原则

  1、坚持力求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3、坚持实施土地整理,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的原则。

  4、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力求达到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标准。

  5.2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置

  5.2.1土地利用规划

  项目区总控制面积334公顷,其中现有耕地225公顷,盐碱地79公顷,沟渠、农路30公顷。通过土地整理,耕地可达290公顷,林地26公顷。具体规划指标详见下表。

  项目区规划主要地类面积变化对照表 单位:公顷

  5.2.2水利规划 全面实行井黄双灌,可降低地下水位,达到地表土壤脱盐的目的。

  5.2.3林网规划

  项目区新增造林面积26公顷,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8%,造林品种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辅以小量经济林。项目区内农防林采用大网络的的林带模式,沿道路布设,考虑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在东西向道路两侧设置主林带;以利浇水和改善景观。

  5.2.4道路规划

  为了便于交通运输,项目区设主干路、田间路。项目区需增设南北走向主干路3条,东西走向主干路3条,路基宽8米,路面宽6.5米,高出地面0.5米,总长20公里。田间路48条,路基宽5米,路面宽4米,高出地面0.3米,总长25公里。

  5.2.5田块规划

  以渠、沟、路为框架,将项目区分割成南北走向的条块52块,每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为了提高水利用率,实行小畦灌溉。既畦宽4米,畦长50米。

  5.3项目建设的主要工程

  5.3.1田间土地整理工程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物的实际情况,采取局部平整法,并按照挖填土方工程量最小或挖填平衡的标准进行,部分地块进行客土改造,以利畦田灌溉和园田化种植。具 体工程量:机械平整土地334公顷,土方25万m3;机械打堰2100条,机械深翻土地334公顷;客土改造0.9万方。

  5.3.2土壤改良工程

  项目区的土壤养分除钾以外,其余含量都较低,需增施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改良耕地面积234公顷。

  (1)采用畦田灌溉,减少灌水定额,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淋溶使土地脱盐。

  (2)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施有机肥,采取根茬肥田,过腹还田等措施,逐步将绿肥纳入轮作制度,推广套种,抓好深耕、深松等工程措施,并依据作物需肥性能,实现配方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5.3.3农田水利工程

  以实施水利规划为主体,实行井黄双灌。工程主要包括:开挖斗渠2km,开挖农渠3.5km,开挖毛渠15km全部实行衬砌,打配套机电井16眼,井深80m,混凝土管井筒,单井出水量每小时80立方米,埋设低压管道26km。

  5.3.4电力设施工程

  低压线7.05km,架设变压器5座,100KVA变台5座。

  5.3.5田间道路工程

  主干路完成土方6万立方米,田间路完成4.5万立方米,干路辅沙1.6万立方米。

  5.3.6农防林工程

  营造防护林带25km,其中主林带15km,副林带10km,植树5万株。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依据

  本投资估算主要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预算依据》《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当地实际而进行的。

  6.2投资估算:507.58万元。

  6.3资金筹措

  项目自治区投资450万元,地方投工投劳57.58万元。

  7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7.1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与项目论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与资金、物资使用监督、检查以及有关事宜的决策协调工作。

  7.2工程建设管理

  7.2.1建立法人负责制度

  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全面负责,并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7.2.2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

  项目正式批准以后,在工程开工之前,须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根据各类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招标要按国家规定的正式程序进行,增加操作透明度。

  7.2.3建立工程监理制度

  业主、施工企业和监理是工程建设的三个相互制约的环节。监理人作为中介机构,对业主和施工方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7.2.4实行合同化管理

  标书、投标文件是项目实施合同的组成部分,无论项目工程实施及工程监理均采取合同制管理,增强透明度。

  7.3财务管理

  执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财务专设帐户、专款专用、建章立制、规范财务手续,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帐款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审计。

  8效益分析

  8.1社会效益

  (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5公顷;新增耕地率19.5%,改造中低产田225公顷,可使290 公顷的盐碱地及中低产田变成优质的稳产、高产田、使每公顷增加农作物产量在3500kg以上,这对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起到保证 作用。

  (2)项目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可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群众解困和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地减轻了就业压力,有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

  (3)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建立绿色农业基地,增强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以促进地区经济振兴和快速发展。

  8.2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性整理,合理规划,统一布局,使其农、林、水、路一体化,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土地生产力,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和防治土壤盐 渍化,使项目区植被率大幅提高。既可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区域小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项目区的农业生产 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和保持各农业生态系统间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打下良好基础。

  8.3经济效益

  根据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规模,按照产品市场价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粮食总产量达251万公斤,年增加收益172万元,投资收益率为34%,投资回收期为3年。

  9体会与建议

  本项目经分析论证,该项目符合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构想。项目建成以后,可为国家增加耕地65公顷,同时可使290公顷原 有低产田得到进一步改造,项目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各项建设条件优越,见效快,投资回报率高,而且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投资方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