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1
每年阳历月x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冬至。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又是很久远的习俗。饺子是我们北方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而在大学里集体包饺子,吃饺子更有一番滋味。它不仅使同学们玩的开心吃的开心,更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消除了生活中的隔膜,使同学们的关系更为融洽。
今年的冬至,我们还是集体吃饺子。下午两点半,我们水二班的兄弟姐妹们便在教室里集合了。同学们带了面粉,饺子馅等各种材料。几位女同学先做了饺子馅,忙的热火朝天。全班分为六组,每组领了面和馅后,便开始了饺子大赛。和面,擀皮,包馅…分工明确,人人都有活干,全班同学都沉浸在劳动的喜悦之中。边干边聊天,对别人的工作做出评判,往往伴随着洒脱的笑声。
这时,每位同学的脸庞都是天真无邪的,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平时的烦忧,同学间的隔阂,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已被暖意熔化殆尽了。我们会感觉到真的好幸福,虽然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可我们并不乏温暖和幸福。
在同学的团结与配合下,各组的饺子先后包好。看着那些形状各异的饺子,不禁失笑,虽然看上去与“群组”不相称,但能看得出来,那是用心做成的。接下来的就是煮饺子,之后同学们就可以尝到丰收的喜悦了。同学们各自拿着餐具,等着盼着能快点吃到,有的甚至直接蹲在锅边…很多人也拿出了相机,开始记录这美好的时刻。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我们都还是孩子啊!……终于可以吃了,兄弟姐妹们扎在一堆,边吃边说边笑,好不快活!一口饺子下肚,一股暖流也拥入体内,饺子的香味在口中萦绕……闭上眼睛,听着旁边同学的欢声笑语,感受着饺子的`美味,不禁庆幸能有这样一个班集体,能有这么多的朋友、家人。
睁眼看去,洋溢在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好温暖。平时的我们,因为学习的忙碌,很少有机会这样聚在一起。长久的分离,以为之间都有了距离。可是,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禁眼中含泪,羞怯的笑了。发现,我们原来都是错的。
后来,我们还煮了汤圆,看着它们个个晶莹剔透,好不可爱。突然想到,正如我们的班集体,也是团团圆圆的,过去是,以后也是,心中欣慰。
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同学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在“立冬”即将到来之际,青岛市金门路小学开展立冬节气劳动教育“快乐立冬包饺子”活动。
在立冬吃饺子的由来是这样的,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大多都希望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顺便犒劳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的比喻。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山东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这两天都要吃饺子哦。
所有的同学们都在家长的协助下,开心快乐的参与了此次劳动教育活动。在家里和大人分好工后,同学们纷纷洗好小手,捋起袖子,跃跃欲试。家长们熟练地放馅料、捏饺子,十指翻飞之间,一只只精巧的饺子就诞生了。同学们认真效仿,包出来的饺子却形态千差万别。快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同学们都是怎样热热闹闹帮助大人包饺子的吧。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立冬佳节,同学们和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品尝着自己动手包出的饺子,不仅感受到了快乐,放松了心情,还增进了长幼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彼此的心。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同学们亲自体验了一把“立冬”包饺子的乐趣,还加深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期待小金童们一定会认真学习并努力传承、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做一名“文质彬彬,谦恭有礼”的小金童!
好吃不过饺子,温暖不过集体。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与交流,我们学校在冬至来临之际,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活动。
本活动是在我们各班班主任带领,在家委会的帮忙下,由各班全体同学参与。
全校的活动在冬至日上午10:00准时开始,在活动开前我们班先进行分组讨论,组长进行分工合作,并且我们示范要求如何正确使用工具,进行安全教育。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还强调在活动中进行评选表现好的组。比如:最美饺子组,最佳合作组、最干净的组、最迅速的组等,提高孩子的活动积极性和有效性。
活动过程中,我们不让家长帮助孩子,让每个孩子亲自动手,体验活动乐趣,个别学生的饺子包的不好,我们让包的好的孩子帮助他。为了让活动气氛更好些,我选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音乐循环播放,孩子们在享受欢乐的音乐中包饺子。最先做完的小组,由组长分工清理活动过程中的垃圾,摆放好桌椅。在接近1个小时的后,我们的包饺子活动顺利结束。最后评选出那些优秀的小组进行加分。
我班组织这次冬至日活动,不仅使大家增强了互助合作的意识,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而且让大家在包饺子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这一次难忘的冬至日的经历,为每一个同学的小学生活留下了一页美好的回忆。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2
立冬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吃饺子。
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xx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好吃不过饺子”,在秋冬之交,饺子当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冬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对于冬泳爱好者,一定要有一定基础,循序渐进,应该从天气暖和时坚持每天下水,持续进行锻炼。另外,要选择熟悉水岸情况的地点冬泳,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边的情况,就不要轻易下水,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要结伴而行,以便互相照顾。
其实,无论室内运动还是户外运动,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冬季里场地、器械等密度加大,对人体的冲击力也加大。而且,天冷时人体的肌肉、关节组织活动性降低,具有一定惰性,因此锻炼时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循序渐进。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中药为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
拜师。
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入冬后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学校管理人员),领上家长和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做“拜师”。有些老师人家,在立冬或冬至这天,像过大事一样,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在庭房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学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礼,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学生分头在老师家中做一些家务活。
冬学。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冬学非正规教育,有各种性质:如“识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扫盲;“训练班”招收有一定专长的人,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培养人材;“普通学习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冬学的校址,多设在庙宇或公房里。教员主要聘请本村或外村里人承担,适当的给予报酬。
祭祖祭天,庆丰收。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立冬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进补前先引补。
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
多温热少寒凉。
天冷的时候,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入,对抵御低温很有好处。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枣、核桃仁、桂圆、韭菜、南瓜、生姜、牛肉、羊肉等温热性质的食物。
增加维生素a、c的摄取。
增加维生素a、c的摄取,可以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的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于新鲜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点辣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进食欲。
咸味入肾补益阴血。
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以适量多吃点鲜味食物,如海带、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补益阴血等作用。
1、草青黄,寒风狂,纷纷叶落树旁;花带露,月如霜,江湖夜雨思念长;立冬到,你登场,今晚我要你来暖床;别误会,我说的是热水袋!祝立冬快乐!
2、用最真诚的问候,为你织条最温暖的围巾。五彩缤纷的好运为线,空灵飘逸的成功穿针,热情如火的思念构图,愿在立冬之时,带给你最温馨的感觉。
3、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柔情,冬有冬的温情,我有我的专情,那是不变的友情。立冬了,发条短信把你念:朋友,天冷保重身体!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3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西城乡东湖幼儿园传来孩子们诵读“二十四节气”的朗朗声。
在“立冬”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东湖幼儿园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深入了解立冬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活动中,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向孩子们介绍立冬的来历及传说。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立冬的来历,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为了让孩子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立冬时节,北町幼儿园的老师们为孩子讲了立冬的传说故事和吃饺子的习俗,大班孩子还画了小雪人欢迎冬天的到来,全园教师带孩子们在户外跑步锻炼身体,让他们知道,冬天来了,天气冷了,大家要坚持锻炼,强身健体,这样可以御寒、保暖、保证身体健康。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4
“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延迟。”“小雪”节气悄悄来临,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提醒人们应该御寒保暖了。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小雪的相关习俗和知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1月20日,诸城市南湖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小雪节气主题活动。
各班老师为孩子们介绍小雪节气的由来,关于小雪的民俗文化和有关小雪的诗歌等。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互动,让孩子们不仅了解“小雪”的意义、传统习俗以及有关小雪诗句的赏析,也更加形象地感受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小雪节气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老师带着孩子们体验了亲手做糍粑的过程。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在小雪节气到来之际,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剪纸制作的方式一起制作雪花。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雪花来到操场上,透过阳光,一朵朵漂亮纯洁的雪花,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孩子们快乐的与雪花嬉戏。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而且让孩子们了解了“小雪”节气的民间习俗,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民俗文化的乐趣。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5
立冬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民间有着制作面塑的传统。今年立冬来临之际,百人百组邀请呼和浩特市金属丝编和面塑大师、非遗传承人贾茂田老师引领学生感受非遗面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五颜六色的面团经过贾老师的捏、搓、揉后,瞬间就变成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小动物和鲜花。
学生们在贾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捏出了可爱的小燕子、机器猫、百合花等面塑作品。看着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互相点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活动期间还进行了第xx次人口普查趣味互动等项目,在寓教于乐中宣传人口普查知识,力争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学生和家人全面了解、积极支持配合第xx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6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的来历。
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人们最早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潮汕冬至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
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
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丸”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7
11月7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香园幼儿园开展了“情暖立冬、传承文化冬”主题教育。
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年龄段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小班幼儿戴上青蛙、大狗熊的头饰,摇身一变成了要冬眠的小动物。中班的小朋友则利用黏土制作了饺子、用画笔制作了手套,提前迎接冬至的到来。大班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更加丰富,他们利用棉花、餐巾纸皱纸等丰富的材料,合作创作出一副副美丽的'雪景,感受冬天独到之处,深刻体验大自然赋予的别样冬之景。
通过立冬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新知的欲望,也加深了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孩子们用心去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是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我们北方在立冬都有吃水饺的习俗。
为让孩子们感受“立冬”的氛围,了解立冬的来历及风俗。傅庄幼儿园组织中二班幼儿开展了《饺子温暖整个冬天》习俗教育活动。
活动中,教师用彩泥与幼儿一起制作水饺、通过故事讲解、游戏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幼儿进行冬季防寒保暖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立冬的来历,知道立冬后要经常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性等。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需要在他们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8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习俗,深入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活动,丰富我市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xx年11月6日,在立冬到来之际,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面塑非遗传承人、百人百组文化志愿者来到石东路小学,开展"非遗文化展异彩童心共筑幸福城"——百人百组传承二十四节气立冬活动。
立冬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民间有着制作面塑的传统。今年立冬来临之际,百人百组邀请呼和浩特市金属丝编和面塑大师、非遗传承人贾茂田老师引领学生感受非遗面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五颜六色的面团经过贾老师的捏、搓、揉后,瞬间就变成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小动物和鲜花。
学生们在贾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捏出了可爱的小燕子、机器猫、百合花等面塑作品。看着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互相点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活动期间还进行了第xx次人口普查趣味互动等项目,在寓教于乐中宣传人口普查知识,力争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学生和家人全面了解、积极支持配合第xx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1月7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香园幼儿园开展了“情暖立冬、传承文化冬”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年龄段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小班幼儿戴上青蛙、大狗熊的头饰,摇身一变成了要冬眠的小动物。中班的小朋友则利用黏土制作了饺子、用画笔制作了手套,提前迎接冬至的到来。大班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更加丰富,他们利用棉花、餐巾纸皱纸等丰富的参考,合作创作出一副副美丽的雪景,感受冬天独到之处,深刻体验大自然赋予的别样冬之景。
通过立冬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新知的欲望,也加深了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孩子们用心去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同学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在“立冬”即将到来之际,青岛市金门路小学开展立冬节气劳动教育“快乐立冬包饺子”活动。
在立冬吃饺子的由来是这样的,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大多都希望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顺便犒劳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的比喻。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山东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这两天都要吃饺子哦。
所有的同学们都在家长的协助下,开心快乐的参与了此次劳动教育活动。在家里和大人分好工后,同学们纷纷洗好小手,捋起袖子,跃跃欲试。家长们熟练地放馅料、捏饺子,十指翻飞之间,一只只精巧的饺子就诞生了。同学们认真效仿,包出来的'饺子却形态千差万别。快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同学们都是怎样热热闹闹帮助大人包饺子的吧。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立冬佳节,同学们和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品尝着自己动手包出的饺子,不仅感受到了快乐,放松了心情,还增进了长幼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彼此的心。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同学们亲自体验了一把“立冬”包饺子的乐趣,还加深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期待小金童们一定会认真学习并努力传承、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做一名“文质彬彬,谦恭有礼”的小金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和相关风俗习惯,11月7日,"立冬"当天,阿北乡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立冬"主题活动。
活动中,教师讲解了冬至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来历和习俗;
接着教师对幼儿进行冬季防寒保暖教育,孩子们知道了一些御寒的方法:经常搓搓手、耳朵及面部,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力等。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立冬的来历,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从中体验了快乐。
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的北方,立冬包饺子吃饺子已成为多年的风俗。为了让幼儿深入了解立冬的由来和风俗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11月7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花溪路幼儿园开展了“知民俗,迎立冬”节气活动。
今天一大早,中班“美食坊”社团的孩子就带着擀面杖早早地来到幼儿园。10点钟社团开始,孩子们就穿上围裙,武装整齐的进入厨房开始战斗。美食坊孙老师这样说道:“今天我们的活动重点就是让孩子们体验和面的过程,感受擀饺子皮的乐趣,为冬至包饺子活动打好基础。”孩子们跟着孙老师有模有样的和面、擀皮,忙得不亦乐乎。这边,“创意画坊”社团的教室里却很安静,原来孩子们正在认真画画,立冬了,他们要给自己亲手设计一件棉衣。走进“泥工坊”社团,孩子们正在用黄泥捏着各种造型的饺子,不仅有大人理解的饺子形状,还有孩子们理解的太阳形状的,小花形状的饺子。
活动结束后,该园的教学主任马梦星说:“此次活动,孩子们通过动手擀饺子皮、为自己设计棉衣、用黄泥捏饺子等活动,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更加深入的学习到了立冬的来历,感受到了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9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立冬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农事活动降温防寒。立冬后,北方农林作物全面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秋收、秋管、秋种)也接近尾声,南方则是抢种晚茬儿冬麦的最佳时期。
【小学开展立冬节气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立冬节气的活动总结11-04
幼儿园节气立冬活动总结05-23
幼儿园立冬节气活动总结02-10
幼儿园立冬节气活动总结12-18
幼儿园立冬节气活动总结6篇10-30
开展小学教研活动总结10-14
立冬活动总结11-05
节气立冬问候语08-02
小学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总结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