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总结

时间:2024-06-09 13:29:10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实践活动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践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践活动总结

实践活动总结1

  根据区、镇党委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安排,我村党总支对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积极筹备本次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任务。目前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阶段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健全组织机构,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活动小组,全面部署、组织、协调我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对成员进行了具体分工,责任到每一个人。

  把统一全村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作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召开党总支会议及村两委会议,传达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在统一思想后及时召开了红阳村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强化了党员同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丰富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制定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制度及学习时间,严格了学习纪律,发放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明确每周六下午为村两委集中学习日,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有计划地印发教育实践活动读本、党章、十八大精神、各级领导讲话精神及三严三实有关只是内容等学习资料。

  将开门纳谏、落实整改作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措施。在调研征求意见阶段我们采取个别谈话、入户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召开退休干部会议等形式来充分征求意见,收到有关村级建设及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12条,村党总支召开专门会议对每一条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立行立改,依托走访过程中征集的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村两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其中已完成以下几项:1、根据群众反映的办事难问题,一方面,村里严格上下班考勤制度,同时还实行每周六加班,周日值班制度,以保障村民能及时办理各项事宜;2、为保障村民用电,完成了丁山线路整改一期工程,受益群众达300多人;3、三边三线环境整治工作方面:选址增加修建了垃圾池8八个,同时组织村两委,退休干部,保洁人员多次对全村及老314省道沿线进行垃圾清理;4、修缮了迟村水库东段数年来未发现的漏洞问题,减少了水资源了流失浪费,确保在旱季村民用水量足够。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个别同志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对活动的严肃性认识不够、不以为然;认为村班子和个人的四风问题不突出,对活动的态度不够端正,要求不严,查摆问题不够深入,存在等待观望心态。

  二是学习教育不够深入。对学习什么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群众路线的意思,没有领悟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做读书笔记更少。

  三是聚焦四风不够准确。查摆问题反映村委会问题的多、反映个人问题的少;反映工作层面的多、反映四风问题少。

  四是听取意见不够广泛。在征求意见上,因覆盖面不够全面,仍然存在着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应付差事的现象,密切联系群众不够。

  在下一步工作中,针对我村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将尽全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二、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三、进一步聚集四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现在第一阶段已经全部完成,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求真务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地抓实抓好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边学边改,边整边改,针对群众反映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认真梳理,针对每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责任到人,把我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抓出实效,使其真正成为组织满意、党员满意、群众满意的三满意工程。

  的思想脉搏,及时回答他们的思想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边教育、边整改。使活动成效真正体现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实践活动总结2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提高则国提高”。

  从大的方面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期望。仅有我们的孩子们自理、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够自理、自立、自强,且生生不息。20xx年2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xx]8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十分明确地指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未成年人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战略性的伟大意义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需求。

  从小的方面讲,这天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正处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青春发育期,这些孩子们往往经不起生活和学习的挫折和磨难。很多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像伺候“小王子”、“小公主”一样宠爱着他们,使孩子们一到寒暑假,就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更有甚者,还引发一些安全事故等社会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社会、家长以及学校需要正视的。

  那么,这些学生们参与爱心助残等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既能够锻炼他们的意志力,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增强他们的`感恩奉献意识,又能减轻父母们的监护压力,减少社会安全隐患,有利于孩子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完美。

  所以,中小学生用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就在于:

  一、对学生们的自理潜力、个人意志力和毅力的培养。

  二、对学生们的群众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精神的培养。

  三、对学生们感恩、奉献、欢乐的精神培养。

实践活动总结3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

  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习、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

  (2)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考虑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针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针对于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融入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

  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尽管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大领域,但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因中小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课题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而调查、访问、考察、实验、制作、劳动、服务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基本的活动。这些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也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因任务而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强求学生固定地采取哪种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

  (3)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如果说在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还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重视实际的过程,也就是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的自我生成和建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独特价值。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该课程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4)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

  (5)综合性

  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因此将学生臵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

  2、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是多样的。大致可采取下列几种基本方式:

  (1)跨领域的综合主题,全员参与教师可引导全班学生提出并设计跨领域的综合活动主题,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该活动主题的学习。要求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这种多领域的综合主题的`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活动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分布实施,有序展开。

  3、教师的指导任务

  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此次校本科成建构与实践的保证。我校主要采取“教师小队”的形式构成教师指导组,即所谓的“T-T(Teacher-Team)”制。“T-T”制要求学校不同学科背景或课程背景的教师组建成若干个教师指导小组,以教师指导小组面对各自班级的学生。

  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其兴趣和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在学生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课题。在学生初步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

  当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我们将以此自勉。

实践活动总结4

  20xx年,xx办事处结对帮扶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特点和优势;全年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结合实际情况,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

  工作中,xx办事处能够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帮扶工作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工作扎实、实中求新,讲究用心为帮扶对象着想,确保工作满意。针对村民法律知识贫乏,我办事处司法所积极组织辖区相关单位组成自愿者服务队,深入到南刘庄村,走街串户深入到村民家中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援助。

  二、注重帮扶实效,切实为困难村民排忧解难。

  积极实施送温暖工程,注重借机借力送温暖,持续深入地开展帮扶困难村民活动。一是组织办事处班子成员与困难村民结成xxx一帮一xxx帮扶对子,实行每季度走访制,推进帮扶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真正为困难村民排扰解难,办好事、办实事。今年新结特困村民帮扶队8队、为困难村民15人发放慰问品。二是注重就业援助,切实做好重点帮扶工作。深入开展xxx双卡制xxx服务,加强对困难家庭富裕劳动力的'就业援助。做到每月入户跟踪回访困难家庭生活和就业最新变动,平时有了合适岗位,做到及时通知帮扶对象,及时指导就业。仅在百盛、易初莲花、大上海城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12人。

  三、探索创新载体,拓展帮扶工作新模式。

  回顾今年的帮扶工作,x办事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解决了一部分困难家庭的生活问题,但与上级的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更多困难家庭送去党的温暖。

实践活动总结5

  为了提升全体师生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推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高师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根据一中科技月活动方案,我校组织并开展主题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校园科技月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题突出,宗旨明确

  本次校园科技系列活动紧扣“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这一主题展开,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活动场所、科普基地,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正确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精心组织,宣传到位

  为确保本次活动能够圆满完成,达到预期活动效果,并将科技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使我校科技教育工作达到全市较高水平,成立学校科技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召开科技周活动筹备会,明确职责,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通过启动仪式、主题班会、科技展架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大力宣传本届科技周活动主题、意义,提高广大师生对科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有效拓宽活动的参与面。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届科技月活动内容丰富,利用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组织开展了科技培训、竞赛、实验考核、讲座。以通俗化讲解、实验演示、互动体验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和宣传形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兴国的观念,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科技知识,参与科技活动,鼓励学生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行为。

  1。举行启动仪式、发动主题班会

  在全校升旗仪式上,举行科技月活动启动仪式,宣布主题。发动主题班会,宣传学校科技月活动主题、方案,明确班级和学生的活动内容和任务。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2。制作科技展架、参观科技教育基地

  制作科技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探究实验室等的简介展板,讲明作用和优势,拓展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校建有560平米的科学技术教育基地。科技周期间,我校组织师生一千多人次参观科技环廊,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科学,了解中国军事,世界工业简史及中国四大发明、纳米知识介绍、生物基因工程,以及掌握部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

  3。组织多种科技培训

  我校组织多样的科技培训,致力于推动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浓厚校园的学术科技氛围服务。利用每周三下午多元发展课时间,组织3D打印、开源硬件创意机器人、手工制作的培训。引领和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引导学生实现奇思妙想,通过分享设计构思与技术实现方法,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创作动力。

  4。组织各类科技竞赛

  我校在创客互动中心举办篮球、足球机器人校内选拔赛活动,较好地推进了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技能应用水平。同时利用E学本,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积极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本次科技周活动的成功举办,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具有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探索科技新发现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

实践活动总结6

  无偿献血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人,挽回更多人的生命,也可以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爱。20xx年11月20日,在湘潭市中心血站领导的大力支持积极倡导下,在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在多方人员积极配合下,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部成员感触颇多,也学到了很多,现对此活动进行总结:

  一、活动过程概述及收获感触:

  1、观看无偿献血宣传片:

  我们对中国无偿献血事业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明晰了无偿献血的.相关政策、流程、注意事项和其重要意义。在观看过程中,大家消除了对献血的恐惧感,有一种尝试献血的激情和希望为中国无偿献血事业献一份力的自豪感。

  2、网友、志愿者走进血站座谈会:

  血站领导诚恳有力的发言,各地网友积极交流讨论,发言质疑,权威人士准确耐心地讲解答疑,我们对无偿献血事业有了更深入地了解,知道了更多相关细节。我们感到中国无偿献血事业有着庞大的力量,大家深受鼓舞和感到。

  3、急救知识讲解:

  生命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这次急救知识的讲解非常有必要,我们不仅对各种急救方法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增强了大家规避风险的意识,具备一种临危不乱、遇险不慌、沉着冷静、理智分析的心态。

  4、血站参观:

  实践总是比理论能够振奋人心,在血站工作人员的解说下,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血站的构造、分工和各科室的职能及运行机制。血站的有序、安全、卫生、规范、责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偿献血确实是一件神圣光荣的事。

  二、心得体会:

  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团结互助、紧密配合、积极发言探讨,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认识,表明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这次活动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丰富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各个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发扬了我们的爱心,坚定了我们对中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信念。

  将每一份小爱汇集壮大,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大爱之中,天天都在暖暖的幸福里。既然我们是学生,但我们有无比的热情献出我们的热血让爱传承延续。

实践活动总结7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又符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我们班也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兴趣,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取得的成绩:

  (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理,什么事物都想问,想知道,想摆弄。这是小学生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设计上,始终讲究活动主题的新、趣,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丰富的活动、多彩的活动展示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领域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从它的研究领域上看,课内容的本身就是丰富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在实践活动中成长。他们的感受与体验要有一个平台展示出来,才能更大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就是多彩的活动展示。

  海洋教育教学,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家乡的情感;是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小学生都喜欢成功,喜欢表扬,荣誉感非常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他们微小进步,对他们一点一滴进步要及时表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正确积极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它鼓励并尊重小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小组协商评价”“数星星”等多种评价方式。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二〇一三年六月

实践活动总结8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学校向全校广大学生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卡、全校学生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社区活动为主要着手,参与社区活动,并写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集体组织、每个村民组的学生由初三学生带队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帮助敬老院义务劳动一天,参与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等、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初三学生对学校周边地区环境状况调查,对所在地周围环境调查,对所在村民组居民收入调查等,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同村的老人或者丧失劳动力的人家进行帮助、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家乡环境的整理,要求学生能把自己家周围环境整治好,取得较好效果、

实践活动总结9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茁壮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增城市创建办《关于开展“关爱孩子月”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增创建办〔20xx〕6号文工作要求,我校于20xx年5月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关爱孩子月”主题实践活动。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根据上级精神,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组长: xxx, 副组长:xxx ,组员:各班班主任和大队辅导员。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开展关爱探访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根据增城市创建办《关于开展“关爱孩子月”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增创建办〔20xx〕6号文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了关爱探访活动。5月15日,我校组织了一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探访的活动,“零距离”接触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书包、文具等生活,仔细地聆听了他们在生活、学习、家庭中的难题和困惑,勉励他们坚强好学,成才报国,让每一个孩子共享幸福,共同成长。在活动中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

  学校在留守儿童中充分开展了以着力打造没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的教育活动,此举措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创建文明城市,关爱孩子”为指引,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在成长,推进我校教育再上新台阶。

  关于教育关爱服务活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总结3:“关爱老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体现,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伟大祖国的新一代,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努力,将这种美德不断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班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把尊老敬老活动引向深入。

  一、举行一次“尊老敬老,从我做起”的教育专题讲座,发出尊老敬老助老的倡议。

  二、举办一次以“尊老敬老助老”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尊老敬老助老教育。

  三、各班召开一次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活生生的尊老敬老教育。

  四、发动学生为老人做一件好事。各班在班队活动中向学生全体学生发出倡议,为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并力争形成习惯,让全社会的老人都沐浴在温情之中。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我班学生受到了很好的“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效果很好。

  关于教育关爱服务活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总结4:开展 “关爱孩子月”主题实践活动小酷

实践活动总结10

  为期近一个月的寒假已经过去,为了使全体师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祥和的寒假,我校精心策划,认真落实,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小事做起,为推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尽点心、出点力,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形势、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关注社会、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在寒假前,我校按武汉市教育局关于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末结束及寒假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江夏四中20xx—20xx学年度寒假活动方案,对寒假活动进行了部署,并在1月30日散学典礼上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学习。会后还向全体学生印发了江夏区中小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卡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对寒假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班积极响应,认真落实,制定了可行的工作方案。在寒假期间,全体教师深入到学生家中,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家访。寒假结束,所有教师都上交了寒假家访手记。各班也根据政教处假前安排上交了各种材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1、走进社区,热情体验,丰富了自我阅历。以“文明礼仪我先行”自我体验活动为主题,以“文明用语我先行”、“文明举止我先行”、“文明出行我先行”等为重点,深入开展青少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并在春节期间统计小区燃放鞭炮人数,写下了《烟花爆竹与环境》的随笔。逐步将文明礼仪内化为自觉行动,践行了文明礼仪的具体内涵,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

  2、拥抱经典,快乐读书,实现了自我完善。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宝藏,是走向未来的基石。在寒假中各班均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要求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写好读书笔记,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从他们上交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饱览诗书,他们从典籍中吸取精神食粮,他们学会了面对挫折不丧气的勇气,学会了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学会了面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情趣,他们与作品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为主人公的不幸而悲伤,为主人公的成功而快乐,为主人翁的自强不息而喝彩。通过对这些典籍的阅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3、弘扬文化,爱我中华,拓宽了自我内涵

  在寒假生活中,各往以“我们的节日”、“我们的爱心”、“我们的伙伴”等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写春联、竞猜灯谜、剪贴窗花、制作中国结等传统民俗活动,增强了学生民族意识。他们通过班主任那里提供的信息,建立起“手拉手”爱心联盟,给那些单亲生、特困生送去了节日的问候,使他们感受到了爱的温暖而不再孤单和无助。

  短暂的寒假结束了,这次寒假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想素质也有所提高。虽然是短短的二十多天,但是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文明,多了一份成熟。当然在活动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实践活动总结1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校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综合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

  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的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万米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不客商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老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老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想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如开展常识活动课: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常识活动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常识自己、常识别人、常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常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尝试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目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五、工作措施:

  (一)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三)师资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

  培训要求:

  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

  ②培训时间要保证有教师系统学习。

  ③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同时掌握实践经验。

  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

  (1)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2)建设实践基地,如语文学科基地,英语学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

  (4)继续开发、落实非指定性领域的课程内容,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竞赛、大课间操、班干部轮换等。

  六、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

  (一)评价内容: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奖励措施:

  每学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公开课活动,一次论文撰写活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一次学生研究小

  论文评比。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七、操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课安排。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培训,了解其内涵理念、目标、操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内培训,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3、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开好家长会,积极争取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的支持。联系社区,与周边居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

  4、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责任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障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5、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三步走,第一阶段为模仿阶段,模仿其他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师感悟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为摸索创新阶段根据前阶段的模仿感悟,结合我校的特点提出切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并予以实施;第三阶段为总结模式,根据操作的结果确定符合我校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方案。

实践活动总结12

  我校认真贯彻市、县教育局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具体做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要逐步推行

  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

  为了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在活动开展的初期,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培训上,在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期望产生“裂变”效应。对于重点教师的培养,学校在财力、物力、政策等方面予以了大力的扶持。

  (二)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理解不深,总是为课程资源的匮乏而苦恼。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不必抱怨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不足、学校所在地的人文环境不足,如果我们放眼我们师生生活的实际,我们该利用的资源真可谓源源不断。

  (三)探索优秀的.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否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了解,很多老师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多种可行的形式,能否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探索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今后阶段的研究重点。

  (四)课题的选择

  对于课题的选择,一开始我们显得比较茫然,有些课题离学生太远,很难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角度选择恰当的课题。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恰当的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虽然理论上讲,课题的选择权在于学生手中,但实际上,初期这项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二、取得的成绩

  自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的有关培训,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财富,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实施步骤,建立领导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涌现了一批骨干教师,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抵触转变为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我校张艳老师在县语委办领导前来检查工作时执教的《我们的动物朋友》,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并且推荐到上级获得市级二等奖。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以来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广大教师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日益浓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扎实的工作,培训更多的老师参与这一课程,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推向新的高度。

实践活动总结13

  一学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我校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如下:

  一、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本校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调查研究、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仅仅是实施新课程改的开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任重道远。我校的广大师生深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全体师生的共同探索和紧密合作,在新的一年中,必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愿综合实践活动永远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充满着旺盛的张力,充满着最浓厚的生命力!

实践活动总结14

  在学年开始的时候,为了美化教室,孩子们会在班级的窗台、书柜、走廊上摆放绿色植物。下课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他们带来的绿色盆栽充满了好奇。只要下课,他们就围在花盆周围,谈论它的名字,几天浇一次水,这两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另外,我们虽然属于城市小学,但是周围环境和农村一样。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父母可以引导。而且老师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研究条件比较优越。为什么他们不能亲自参与绿色?于是确立了“小绿植”的综合实践主题。这体现了当前——环保教育的教育理念,也可以趁机美化室内环境。

  我们让所有的孩子一起用丢弃的酸奶盒、雪碧瓶或者精致的花盆来种植绿色植物。同时,学生管理自己的植物,给它们浇水和施肥。然后通过观察,写观察日记和观察记录,最终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在种植的过程中体会种植的乐趣,知道工作不易,学会珍惜劳动的果实。

  活动进行了将近一个学期。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我们将对我们具体的活动过程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要求学生准备好丢弃的酸奶瓶、雪碧瓶或精致的小花盆,放入泥土中并贴上标签。没贴过的老师会帮忙贴,然后整齐的排列在班外走廊。下午的班级活动课,首先让学生自己给土浇水,然后让学生拿出小组准备的大蒜和青油菜籽,最后亲自指导学生如何种在盆里。学生们小心而专注地种植。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惊讶和笑声。学生亲自种大蒜洋葱后,我教了他们一些种角的护理方法和一些观察记录的方法。首先,我要求孩子们做以下三件事:1。每天来学校后,去看我种的大蒜和青菜还有其他的;2、定期给你的大蒜和洋葱浇水;3、及时观察,及时写观察记录和观察日记。然后,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演示了如何做好观察记录,做好观察日记,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学校观察,课间观察,上学前浇水,回家后写观察记录和观察日记。两个月后,孩子们种的大蒜长出了嫩绿色的蒜叶。同时,我们的孩子通过观察和记录,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在记录中看到了孩子可爱的一面。有的画了大蒜,有的.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了大蒜和青菜的生长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意图。孩子们都参加了种植活动,在种植中体验到了快乐。

  12月22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在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下午,我们将一起收获大蒜,品尝劳动的喜悦。孩子们正忙着切大蒜和采摘。中午,在食堂大妈的帮助下,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种的大蒜,个个面带微笑。活动中同学们也有很多困惑:“种在不同土壤里的植物是不是不一样?”“浇水是什么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一些绿色植物的知识,培养了自己的兴趣,而且通过个人实践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培养了合作、分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我认为,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对植物研究、蔬菜和花卉的热情仍然没有减少。这难道不是我们活动的真正目的吗?

实践活动总结15

  安全工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建设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是我园安全工作的长期目标。在幼儿园“平安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一、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重在教育防范。我们一贯注重对教职工、幼儿、家长的安全教育,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针对性,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

  一是聘请法制副校长来园对教师作法制安全知识讲座;

  二是请消防员进行演练指导,开展桌面演练;

  三是将安全教育有机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开展了“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四是开展了“我为父母讲平安”、“我做综治宣传员”大班幼儿绘画展等活动,并通过家长学校、校园网、告家长书等渠道和形式对家长进行安全育儿指导,宣传综治平安,有效增强了家长和幼儿的安全意识;五是将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在日常保教工作中要求教师做到“四个要”:即每学期要制定一份安全教育计划,每天要对幼儿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谈话,每周要安排至少一次与安全相关的活动,每月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情况大检查。

  二、强化防范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为提高安全工作的实效性,我园不断强化防范措施,逐步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系统。

  一是对即将过期的消防器材进行了更换;

  二是在食堂新增了5个摄像头,并与保安室联网,做到安全更有保障;

  三是合理安排值班人员进行上学、放学管理,使其间秩序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四是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做到五严,即“严把食堂工作人员健康关、严把食品采购关、严把食品烹饪关、严把餐具卫生关,严把食品原料保管关”,对食堂工作做到“三检查”,即常规检查、突击检查、重点检查,每天的菜做到按要求留样,严防“病从口入”和食物中毒。

  三、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应急机制

  为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减小安全事故的损失,我园强化管理,建立了园长直接领导,分管园长和安全办具体负责,各部门和教师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网络,按要求完成日查、周结、月报工作,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全员管理,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园长与各部门及教职工签订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对教职工个人考核和评优选先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全园教职工学习各项制度、预案,每月定期开展消防演练、防震减灾逃生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四、不断创新,构建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

  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设施的更新、安全管理的强化,保证了平安校园的建设。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抓好落实,致力把安全工作抓细、抓实,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校园安全制度建设和校园安全排查整改,使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对存在的各种隐患,落实整治措施和方案,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注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使校园环境整洁、美观、高雅,特色明显,努力形成稳定、和谐、健康、优美的校园人文环境,不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建设品牌。

【实践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实践活动总结08-19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9-15

实习实践活动总结07-11

暑假实践活动总结03-21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4-16

实践锻炼活动总结04-10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04-22

中秋实践活动总结02-03

劳动实践的活动总结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