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时间:2024-05-29 12:36:15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实用(1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实用(15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

  第一,徐老师展示的“朗读课型”与我们平日操作的传统课型很不一样。它更侧重读,各式各样的读:生读,师读,小组读,师生读,男生读,女生读……共计全课朗读次数达到28次,但一点不令人生厌,从开头到最后逐步加深,要求逐渐提高,整个课堂娓娓道来,是渐入佳境,越来越吸引人,直到一课结束,所有听课老师和学生均沉浸其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读环节,不仅让学生会朗读,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全课以小组活动为主,将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完美融合,不仅展示了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及小组的能力。

  第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实行导学案之前,语文课实则成了语文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示课,实行导学案之后,我们变得很被动。想多说又怕多说,不说学生又要乱说。通过徐老师的课,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导”与“学”的关系。如何导?我想,导学案的编写就成了重点。

  第三,导学案的编写。

  徐老师的`导学案没有就课文内容设置一个问题,但在各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指导指令,反观我们的导学案,编写简单,操作困难,每一节课都变成了阅读理解课。一篇很美的课文分成了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小组展示分析过程,明确答案,顿时毫无美感可言,不仅消灭了语文老师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抹杀了语文的整体性特色。我们不愿意让语文失去它本身的魅力,可是谁能告诉我们语文导学案应如何编写才能既有美感又有效果?

  我想,语文的导学案可不可以这样编写?除了传统的三维目标,课前导读,课堂导学,课后总结,是否可以创造性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不仅仅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就语文而言可分为阅读课型,朗读课型,读写结合课型,品析课型,讨论课型,口语交际课型,作文课型等等)去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如小说,诗歌,童话,说明文,散文等等)去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基础班和提高班)去编写,第一次编写的过程会非常繁琐,但几年下来,必将形成一套完整的导学案。

  第四,小组分配原则。

  小组分配应同质分配,每小组的整体水平应相当,按优、良、中、差搭配,同时应考虑四人的科目是否发展均衡,四人的性格是否互补。班主任指定的小组长不一定是语数外特长生,各学科老师应私下告诉该组学科特长学生让他起到学科带头作用,而班主任指定的小组长主要是在班务方面起到管理和监督作用。

  第五,小组活动及小组奖惩细则的制定。

  通过交流,不难发现,龙泉中学的小组建设已经非常完善,从座位编排到小组活动到小组奖惩细则都非常成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组交流之前,教师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指导要求,让学生的活动在教师的“导”之下进行。最重要的是,应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活动,并非七嘴八舌一起讨论。要让小组活动大放异彩,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小组奖惩细则,每一节课老师都应对各小组奖惩得分,每一天班委应算出各小组的分,一周一总,及时公布,并对表现最差的小组实施惩罚。

  第六,语文课后的阅读。

  研讨会后,我们还专门询问了龙泉中学语文课堂的设置及课时安排。徐老师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学生多读书。我个人认为,除了学校的图书馆外,语文老师可以在每一课导学案后增设“课后推荐”一栏,让学生由读一篇发展到读几篇,由课内发展到课外,班级也可以自行建立图书角,设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目前初一七班已建立了图书角,图书涵盖范围囊括了文学、心理学、哲学、自然科学、历史、社会、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等等)

  老师们,新课改之路无法一蹴而就,但我相信,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加上自身适势创新,我们能摸索出的一定是一条具有一中特色的新课改之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2

  20xx年xx月xx日,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活动。“同课异构”是教研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授课与观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这次活动数学组的教师非常重视,特别是做课教师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细心制作教学课件,积极和教师们探讨。其目的是带给大家一节有研讨价值的课。体现出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观课,课上完后,大家进行议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而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我们这次“同课异构”主要构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次活动先后共有5名教师做课,分别是一年级3位老师的“8的加减法”和二年级2位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可以说5节课风格迥异、各有特色。呈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严谨与多样化。在议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情境的创设”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

  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观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观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3

  一、同课异构能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同课异构既能促进参与同课异构的执教者进行反思,也能促进其他参与者进行反思。其中,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可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三个阶段。

  1.教学前的反思。

  同课异构的第二个环节——“独立钻研,拟定方案”要求参与同课异构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拟定各自认为最满意的设计方案。这一环节相当于一次比赛,到下一个环节——“集体研讨,确定方案”时,大家都要把自己独立完成的教学设计方案拿出来亮一亮。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因此,每一位教师都会全面反思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竭力找出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点,并以此为依据突出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第三个环节——“集体研讨,确定方案”阶段,每一位教师都会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进而在对比彼此中反思自己原来拟定的方案的成功与不足并进行改进。

  2.教学中的反思。

  同课异构的第四个环节——“实施教学,集中听课”中,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要用心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这一环节可反思成功之处,如可以将达成的教学预设、应变得当的教学措施、先进教学思想的渗透、传统教学方法的革新和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详细地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这一环节也可以反思不足之处,如可以反思教学中的失误以便以后少走弯路等,还可以对照预设的不足反思学生的创新之处,如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等,以便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其实,这些反思的内容与一般的课堂反思基本相似,只是因为异构针对的是同一教学内容,具有可比性,所以反思的内容会变得更多,也会更深刻。

  3.教学后的反思。

  同课异构的第五个环节——“评价反思,总结提高”结束后,每一种教学方案都会呈现出其自有的闪光点或不足之处,这时是教师最需要深刻反思的时候。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对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设计、对教学活动的选择与组织、对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孰优孰劣通过比较自然可一目了然。这样做,通过教课、听课和评课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参与不同的课堂模式,在对比中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终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显然,这样的反思是积极的,是有益的,是具有创造性的,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集体反思。

  二、同课异构能为教师间的互助提供平台

  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灵魂。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方面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同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毋庸置疑,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的确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同伴之间的互助,而同课异构则在多个环节为教师之间的互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比如,同课异构的第三个环节——“集体研讨,确定方案”是在每一位教师设计好自己较为满意的'教学方案后通过集体讨论最终确定教学方案,此时大家就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展开毫无保留的研讨,每一位教师都会在同伴的帮助下使自己的理解逐渐全面,使自己的思考逐渐深刻,使自己的思路逐渐清晰;同课异构的第四个环节——“实施教学,集中听课”中,听课者比较不同的异构后会看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不同的角度领略不同的教学智慧,如各具特色的导入语言、问题设计、切入角度、课堂处理等,进而在比较中拓宽教学思路;同课异构的第五个环节——“评价反思,总结提高”中,执教教师根据其他教师的评课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并写出更为优化的再教设计,可以在教法创新、教学组织等方面吸收他人的宝贵经验。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与水平较高的教师合作异构是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基本形式,一如师傅带徒弟——新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同课异构,不仅能受惠于优秀教师的传、帮、带,还能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和教学环境。显然,这种帮助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另外,其他参与者也可以从优秀教师的提示或建议中得到帮助,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甚至是教学品质。

  总之,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具有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可以在交流中碰撞并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互助能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更多向别人学习的机会。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4

  20xx年11月27日参加了扬州举行的全国典型同课异构听课活动,深有感触!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我听的四节课内容是:“线段、射线、直线”上课老师分别是:节:扬州教育学院附中:高亮荣老师节:洋思:封涛老师第三节:宜兴实验中学詹慧老师第四节:杜郎口中学刘桂喜老师四位老师各自给我们展现了同一内容却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精彩课堂感受如下:

  1、精彩的课堂需要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及亲和力。

  2、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在第二节课中,封涛老师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当时一个男生每次都举手回答问题,他说“你们班是不是这个男生最聪明?”我想封涛老师会说大家要跟这位男生学习,没想到他却说:“我觉得这位男生是很聪明,但并不是最聪明的,还有许多同学比他聪明,只不过有点含羞而已!

  3、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4、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5、授课、自然流畅。有的老师语言的'经典,体现了超凡脱俗,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的声情并茂亲切又富有激情,都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总之“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5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并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一些缄默的和情境性机智可以被相互。

  长期以来,教师的都是孤立地、分别展开的,在每个都很难做到集体备课,这种长期的“孤立”和“隔离”也给教师的和共同进步设置了很大的障碍。通过这次的教研和评课活动,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氛围,我们就每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打开自己的扉,发表自己对听课后的感受和看法。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在集体评议讨论时,我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讨论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碰撞,我们讨论得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一些平时上课时不太注意的问题也被发现了。比如: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要明确,否则的回答就不会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幻灯片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一味追求画面漂亮,这样反而会分散了学生对重点和内容的注意力等。

  此次活动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分别为授课式教学和导学式教学,授课方法无所谓好坏,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教学效果。

  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三维的课程;

  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在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上课时,大家一致认为教师不应越俎代庖,居高临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而应该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循循善诱,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重视课堂生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让学生各自生成或建构自己的与知识。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做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站在对话者首席的位置,是当前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而在导学教学中则全部的内容都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

  首先同课异构,对于听课者来说,通过就同一内容开课,所以更有可比性,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在互相的听课中,可以参照别的的长处,更好地改正自身的不足;在交流与研讨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知识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即使在听课和评课时,也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还需要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在平时能多方面地去学习各种教育理念,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达到共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我认真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借鉴别长处,不断在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6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本学期我们泰山冯玉祥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优势,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从10月中旬起,我们语文教研组从五年级级部开始了准备工作,并在学校各个级部依次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活动中,各级部全体教师通过备课、说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我们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这一活动,不仅使自己能发现别人的长处,还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以后的教学。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差异,学生的学力差异,也彰显了文本价值的丰富性,纵观这次教研活动,综合表现为三个方面:

  1.方法、策略层面——教无定法。同样一节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有一定的差异。

  2.风格、个性层面——扬长避短。教师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或粗犷、或细腻,或简略直接,或曲折婉转。

  3.目标、内容层面——因材施教。教师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内涵之外,还要了解文本所处的学业阶段、教学单元,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设计、取舍教学内容,可谓“因材施教”。

  本次语文教研组所有教师均参与“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他们以精巧、适用的课堂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博得听课教师的好评;以渊博的知识、飞翔的思维激荡着无数求知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他们也在用勤奋努力精彩演绎了教育的'艺术,诠释了教育的无限魅力,他们追求着教师的幸福,收获着教育的喜悦。

  聆听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老师们用精美的板书描摹母语的魅力,用优美的朗读播洒传统的感动,用真心的交流对话滋养孩子的心灵,用精辟警策的点拨涵养学生的思维。他们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语文艺术浸染得醇香四溢。

  同教五年级的《我的战友邱少云》,张丽艳老师以深沉的爱意、深厚的功底、深挚的情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邱少云精神的魅力与内涵;而岳荣峰校长则是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双基,挖掘文本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人生旅途上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同教四年级的《搭石》,赵海虹老师的课教学结构合理,通过自然美、心灵美体会和谐,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感受思想情感的美;而柴新宁老师以自然流畅的教学流程,极富亲和力的态度和干脆利落的语言,像我们展示了语文课堂原来可以这样美丽。

  同教三年级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李华菊老师以流畅的设计,辅之以欣赏的眼神、赞誉的话语、巧妙的引导,处处流泻出来的是语言的美、语文的美;张仲明老师注重课前的渲染烘托,巧妙铺陈,课中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可谓用心良苦。

  同教二年级的《我是什么》,柴新宁老师精巧的设计先声夺人,思路清晰,思维缜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好的烘托了教学氛围;刘丽丽老师的课,流程顺畅,过渡自然,衔接恰当,用深刻的思想演绎了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用优美的语言诠释了语文教学的情趣;李成静老师以文本为切入点,及时点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良好的对话氛围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

  同教一年级的《自选商场》,陈丽老师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自然流畅的教学流程,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高俊杰老师以夯实的教学基本功,实在的教学设计,稳健的教学风格延续着传统的常态化教学;肖苗老师,虽然年轻,但稳重踏实,注重双基教学,精巧的设计,适时的引导,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新生力量的高素质。

  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的研讨,我们老师都表现出高度的热情,整个研讨过程都呈现出浓厚的氛围。让我们在反思本次活动时,再重温一下岳校长评课时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 新课要设计问题,提前预习。

  二、 备课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

  三、 充分利用教材,大胆创新。

  四、 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

  五、 勇于抛弃与教学目标不太相关的内容。

  六、 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七、 教学手段要恰当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江平视野阔,风正好扬帆”。学无止境,教艺无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虚心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极进取,团结合作,以扎实的业务功底,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泰山冯玉祥小学这片教育沃土上,不断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快乐,共享知识,共享理想,共享情趣,共同书写教育的精美华章!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7

  一学年来,我校教研组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教科室的具体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学生成绩进步明显,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课堂效果较好。现就xx年来开展的一些活动,做一下总结,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本年度,我们以学习《教育科研基础理论》、《教育科研理论》、《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教科研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使教师认识到现代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课堂观、评价观,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素养。

  2、开展了一次《“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的专题学习活动。

  在开学初,我们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通过教研组研讨、集体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3、开展以“研”为主题的专题研究。

  教科室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开展研究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们逐步树立了研究教学,探索教学的思想,提高了研究水平,在一次次研讨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加强研究、推动校本课程实施

  4、学习与应用。

  在教科室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活动,如: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新课程培训、校本培训等,通过学习,使教师们的研究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

  5、教学与研讨。

  本学年我们继续围绕“学习和应用教科研理论”的研究主题,通过学习与应用,使教师们能够正确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

  6、课堂与教学实践。

  7)本学期,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了“小、中、大三个年级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调研活动”,并在各年级开展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研究”,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

  8)组织教师开展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

  9)组织教师学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

  10)参加“新课程实践”活动。

  11)在组内开展“教学案例分析”活动。

  1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13)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课堂观察”活动和教学案例评比活动,教师们的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4、课题研究。

  本学年,在“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了《农村小学教科研中心成果推广的研究》。我校的课题组的成员有了“小学课堂中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其他教师也都有了自己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5)组织教师开展“课堂观察”活动,通过“教学设计”、“实施方法”、“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等研究活动,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反思。

  16)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新课程理念培训活动,并参加了“新课程理念培训”活动。

  17)组织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方面开展研讨课活动,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交流,促进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18)组织教师积极撰写论文、随笔。

  19)组织教师积极撰写论文、随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研组的工作得到了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教师们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8

  20xx年xx月xx日下午,在xx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一课堂的异质性成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引导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xx一中李xx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xx,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达成如下共识:

  1、以新课程理念全面备课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顺畅;

  2课堂实践方法多样化、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

  三。它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不同的教学理念演绎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1xxx的补充练习很多而且很有效。他们由浅入深,使学生们围成一个圈

  在扣的实践中,我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用不同的标记物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和练习,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能目标多而高,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好;

  2教师对学生的动机和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达能力差。

  在课程评价活动中,我们还针对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未来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xx的合理利用等问题正在深入。最后,崔波作了总结,提出了希望,并组织了一场师友篮球赛,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xx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教研平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9

  “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比较研究。语文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同一文本,教师选择不尽相同。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开教学。例如《囚绿记》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选择结合感情、选择材料的写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生动而意蕴深长的语言,让学生阅读学习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习体会散文优美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师以读促思,有的教师以读悟情,有的教师以读带说。每个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失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哪种教学能使学生更乐学好学?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学效率?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在不同课堂中的观课议课,才能获得教学体验,通过比较研究,从而择善而用,借他人之东风,驰自己之渡船。

  “同课异构”能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面对纷繁芜杂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不是为找不到教学资源而烦恼,更是因为不知如何取舍和更好运用教学资源而忧愁。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资源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使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更加明确,教研效果更加明显。在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由于没有指定教学内容,教师的上课和观课、议课或多或少有流于形式之嫌。大家没有明确的教研目的,听课后的议课往往泛泛而谈,不达要旨,发表意见成了“圆桌演说”,有论而无点。因此教研效果不明显,短处不能避,长处不得扬。通过“同课异构”的观课议课,大家讨论问题集中,教学研究目标明确,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又能激发教师各自的.教学灵感,教学研究效果明显。

  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我也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浅薄经验,现作简单罗列,在以后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提醒自己,谨慎注意。

  第一,关注不同教师的教学长处。“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不是抓短,在于扬长。因此,在听课的时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发现教师教学优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桃李之华,各有其芳,一味复制一个教师的课堂和完全摈弃一个教师的课堂,都不能达成教研目标。只有围绕教师的课堂,于各家之中取其长,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第二,关注学生实际学情。任何课堂设计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教学设计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师的教法讨论,也要根据学生实际出发。“同课异构”得到的教学经验,在推广应用时也要结合学情而定。有的班级学生发言积极,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甚好,有的班级学生朗读占优,组织学生朗读思考为佳。如果硬是将北方面食强加给南方之宾,于教师或许会落得一个“东施效颦”,于学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认识的片面化。“同课异构”之所以叫“同课异构”,不叫“同课异法”或“同课异策”,我想,转化课堂结构应该是这个活动的关注重点。有的时候,我们太过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细节,关注一个点上的教学方法选择,一个知识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没有落掉知识点等等,这都有点舍本逐末,认为“同课异构”解决的是知识点的选择和传授方法,我认为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以为应该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师的整个课堂组织过程,从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优化,关注教师的设计是否符合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从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止,降低了教学研究的目标。

  一种好的教学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完善,只要我们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用心以对,我觉得,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0

  20xx年5月7日下午,在灵武一中操场上,全市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体育学科“同课异构”大教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展示同课异构成果,博采众长、凝聚智慧,引领教师反思,提高课堂效率。这次教研活动主要由灵武一中李泽民老师和三中的杨文老师承担,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他们就《跳远》同一课题,采用不同形式的构思讲课,听课教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课后教师们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先由两位主讲教师说课,然后听课教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议深入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备课充分,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课堂练习方法多样,针对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3、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不同的教学构思演绎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李泽民老师的辅助性练习多而有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练习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技术;

  2、杨文老师利用设置不同标志物激发学生练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术技能目标设置多且高,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2、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明确,语言表述能力较差。

  在评课活动中,大家还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状况分析;今后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场地的合理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崔波老师作了总结、提出希望,并组织一场教师友谊篮球赛,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师具体督导,灵武一中积极提供场地、器材,调配学生,保证了课的质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教研平台,使得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1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xxx年10月12日第一片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在xxx市第七小学举办,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教研室何德春老师还有市七小教育校长周凤兰,七小教研室主任杨建华。

  还有片区组长、市三小校长王剑、还有市三小,市六小,榆树沟学校,硫磺沟学校,大西渠学校以及有色金属学校的老师,大家济济一堂,共话研讨。

  今年我市小学英语研讨工作将继续以课堂研究为中心,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共同设计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市七小的叶生翔老师和有色金属学校的努尔老师为大家精彩演绎了两节课。

  她们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身边的教学资源,肢体语言,游戏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同课异构”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构思和设计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有不同作用。

  现场教师的点评集思广益,教研室何老师的点评给我们指点迷津他对“同课异构”的精辟阐述和思考为我们一线老师的教学教研工作点燃了一盏明灯,又像沙漠中的一滴甘露,沁人心脾,受益匪浅,为了努力推进“同课异构”研究向纵深发展,让我们今天的心得,成为明天教学的自觉行为。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2

  “同课异构”中,“同课”是教学的基础,即同一文本,相同的教学内容,它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便于进行比较式的研讨。而我这里所谈的“存同”中的“同”,是存在于积极倡导“聚焦生本,致力改课”这一大下的,学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让我们一次次接受“生本”这场春雨无声地洗礼,我们的思想站在了同一高度,我们会用同样的理念来支撑教学。在这次赛课中,我们四人虽然设计不同,但都渗透了“生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营造宽松、明快的教学氛围,针对文本阿联酋今昔环境的鲜明对比,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读有所思,发现阿联酋变化之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继而再次深入文本,探究原因,获得新的情感体验。我们都接受着“生本”理念的润泽,并实践于教学,这样的“同”,是理念的飞跃,思想的提升,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更上一层楼后极目远眺的愉悦。

  教师“生本”理念的同,在实践中就会悄然摒弃原先学生机械学习的“同”,利用话题讨论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开拓学习空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于是“同”又在学生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在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中,我发现四个的学生在老师平日创设的自主、合作的氛围下,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逐渐学会质疑,通过自主和小组交流来商讨问题,在小组的与组际间的补充中解决问题,有些学生还会合理选择相关文章加深感悟,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更具时效性,这样的“同”,体现了改课“理论说的通,实践有效果”的无限魅力。

  同课异构的教研过程中,我看到了存在于我们课堂上更多的“同”性,这些“同”让我们看到了“生本”理念先进性在教学实践中实效性,更坚定了我们改课的决心,同时,同一理念下不同的展现形式则更有可比性,同课异构的价值有所体现。

  在同课异构的教研过程中,虽然有着许多“同”,但由于教师个性、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即是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自己的独立思考后,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如教材的解析、环节的设计、问题的提出等各处,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同课异构正是给了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异”让课堂绽放光彩!

  1、个性化的文本解读:

  众所周知《沙漠中的绿洲》中,作者用沙漠环境的恶劣来衬托出绿洲的多和美,画面的对比阅读凸显的阿联酋人民改造环境的勇气和智慧。研读绿洲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发现全段围绕三句话展开,总起句:“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过渡句:“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中心句:“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美丽。”在这一过程中,我关注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承的是什么?是环境的恶劣:没有土、没有水、没有花草和树苗,启的是什么?是阿联酋人民的行动: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我稍做整理,发现围绕“代价”,以缺什么为经,买什么为纬,纵横交错,就可整合成一个体系,体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美丽。”

  2、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体会

  鉴于我对文本的认识和课时的需求,我以话题架构学生、文本、课堂,营造宽松、明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以“比较阅读”推进教学:

  ⑴、在单元文本的比对中,感受“绿洲”

  以小云雀的心愿导入,勾连单元组主题,在与单元课文的比对当中,激发活用学生已知内容,让学生发现创建绿洲不仅存于小云雀的内心,还存在于所有人的期盼当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交流的欲望。

  ⑵、在旧知新识的比对中,走近“绿洲”

  将学生课前预习和教学环节紧扣相连,融于小组合作的策略中,先学后交,通过新旧知识的比对,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发挥,既达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更利于有效教学效果的形成,也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词、文、课外资料的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对绿洲的形成有整体上的认识。

  ⑶、在鲜明画面的比对中,欣赏“绿洲”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结合画面(昔日阿联酋和现今阿联酋的对比),运用己有生活的感知经验,通过沙漠、绿洲两幅画面的对比阅读,在读中有所感,感受阿联酋变化之大,由感引发思,思考变化原因,由感促读,读中有悟,潜移默化中受到阿联酋人民人定胜天精神的熏陶。

  ⑷、在“代价”的比对中,升华“绿洲”

  围绕“为什么说阿联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一话题,给足,让学生自主进行与文本的对话,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策略,如读句、圈词、批注、赏读等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识,感知课文内容,再通过和我们生活实际中种植花草树木所付出的代价比对,最终感悟出阿联酋人民所花费的代价之大,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我相机整理出板书,以缺什么为经,买什么为纬,将学生个性的回答整理成一个体系,从中感受阿联酋人民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

  ⑸、在人文呵护的比对中,追求更美的“绿洲”

  通过老师激情的语言,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对大话题进行思考和感悟,在感受阿联酋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基础上,领悟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意识的渗透,追求于创建自己心中的“绿洲”。

  3、明快的教学节奏:

  我希望我的课堂节奏是明快的,这样能够符合的认知特点。所以,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朗读环节:这里没有土,但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买!这里没有水,但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买!这里没有植物,但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买!爽爽快快的三个买,不正能体现阿联酋人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花费的财力代价之大吗?这种明快的节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变式朗读方式是我在一次无意间的交谈中听到的,设计时我就设想,在我的教学中是否能够创设这种教学情境呢?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文章的句式很有特点“土是咸的,水是咸的”“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句式是如此的整齐,明快!于是教学中,我就将变式朗读融入其中“泥土没有——买,买来后挖去;淡水没有——买,买来后埋上,植物没有——买,买来后种上。”这样,我以缺什么为经,买什么为纬,纵横交错,将学生的思维整合成一个体系,的回整,变式的朗读,让课堂节奏愈发明快起来,难点就在这整合之间得以突破。

  同课异构的教研过程中,我追求课堂上更多的“异”性,这些“异”让我们欣赏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美景,当然,我们追求的是“异”并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创新思维也要有度,一位追求的个性如果目无原则,欠缺实效则毫无意义,异构不同展现开拓了视野,同课异构的价值更加鲜明。

  在同课异构的教研过程中,“同”的存在指引和你的发展,“异”的追求,只为“采得百花酿成蜜,博采众长功自成”。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存同求异,在专题学习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在公开教学中将教学设计付诸实施,观课议课;在修正中进行说课评课,比较鉴别、存同求异;在行为跟进中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优化策略;在总结提反思教学得失,提升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3

  为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尽快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本学期9月份底开始,学校语文教研组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是要求任教同年级同学科的所有教师选取教材中的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研读教材,独立设计教学预案,然后分小组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中,学校同一学科全体教师通过备课、说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让教师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这一活动,一方面使授课教师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以后的教学。另一方面所有学科教师都能从中借鉴到许多新颖的做法,体验别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一、“同课异构”活动的操作程序

  本学期9月份底,学校就制定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中心校辅导站、各基点校教导主任,负责对同课异构教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

  1、组织动员:组织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了解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2、确定备课课题。

  根据教学进度表选择四年级《猫》一课。

  3、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4、分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本次活动以基点校为单位,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组内集体备课。在基点校教导主任的主持下,各任课教师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他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辅导站教研员深入各小组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指导。

  5、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本学期举行同课异构讲课时间定为10月27日上午在中心校听课,下午在团结点基点听课,并集中研讨交流。要求全校同学科教师必须全部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6、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说教学过程中比较成功的设计,说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教研组内互动评课,要求评课教师敞开心扉,实事求是的评价授课教师,每位参加听课的教师都要分析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和值得商榷之处,优点要少谈,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通过集体智慧的对比,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让教师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不同的教学功底、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不足,找到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活动要求

  1、活动人员:本中心校四年级语文科教师必须全部参加本次活动。

  2、活动以基点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除了参加本教研组活动外,应尽可能多地参加其他教研组的活动。

  3、要求四年级语文科教师都必须思想重视,人人做好讲课准备,体现“异构”的独特性、创新性、全员性,任何教师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随意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应付本项活动。

  三、活动成效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首先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和改进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后,很快就可以明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其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还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根据教研室通知精神,我校制定了《新屯中心校同课异构赛课活动实施方案》,按方案的安排,我校于3月15日、3月15日分别举行了三年级品社、四年级数学和五年级科学的赛课活动。参加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他们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从呈现给我们的课来看,可以说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和风格。

  其中,王红艺老师执教的《加法运算定律》,以亲切的教态,独特的语言魅力进行教学,通过操作、演示、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赵新莉老师执教的《我们都是好朋友》,创设情境,促进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郑淑艳老师执教的《人娄改变地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采取用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等方法,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掌握知识。

  回顾活动过程有三方面收获:

  1、“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锻炼了教师队伍。

  本次活动对上课的各位教师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对其他参与活动的`教师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同伴互助精神。

  2、“同课异构”赛课活动,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本次赛课活动,同时也是我校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带着问题备课,带着问题上课,带着问题反思,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打开了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3、“同课异构”赛课活动,推动了校本教研工作。

  参加活动的教师课进提前确定讲课主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理论水平,在公开教学中将教学设计付诸实施,通过观课议课,来看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还有什么好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有效实现了校本研修。

  存在的不足:

  一:年轻教师独立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前期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都凝聚了本年级的老教师的心血,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发现年轻教师在独立把握教材上还要多下功夫。个别环节的设计有待商讨。

  二: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一些准确的数学语言,这应该成为我们下一步教研的一部分。

  三:问题设计要简明扼要,切忌多而碎,低年级问题要具体明确,避免使学生产生歧义。

  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及时,注意积累评价语。

  五、小组学习的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强。小组活动时要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

  六、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读,逐步提高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今后,我们的教学设计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课堂的有效性。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4

  本学期,我的收获:

  本学期教研活动即将接近尾声,但对于教研组活动,作为新人的我感受颇深,收获颇多!

  在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学习中,我们综合组的全体教师的主要活动形式是上课、听课、评课;另外还开展了座谈会,读书摘记,学生书画、唱歌比赛等;而且我们还建立了博客,在博客上综合组的成员可以发表有关学科的一些知识内容,为科学、英语、音乐等教学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本学期教研组的教课研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相互讨论、相互争辩,活跃思维,以“他山之石”推进思维的深度。教研组的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或因估计不足而产生的问题,记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的老师面前开课,所以特别慎重:教案改了又改,背了又背,结果课上下来还是很不好,尤其是课堂上实验交流时,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在听,自顾自的。但我并没有因此气馁,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在课堂管理上下功夫。

  经过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如何上好一堂课;学会了如何评课;学会了如何将听课中得到的信息及时地记录下来;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相处之道等。

  总之,过去的已永远不再回来,且不代表未来,所以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会扬长避短,虚心向全体教师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对症下药,变换教学思路,在教研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到新教法的研讨实践中去,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下学期,我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新教师,每次上课之前关注自己的教案和课堂时间的分配,所以课堂上我很少注意学生的各种表现;还有由于刚刚接受教学任务,对于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有时忙得一团糟,以致影响我的教学过程。所以下学期,我打算把课堂管理的重心放在学生的表现上,如听课效果、发言情况、纪律情况,尤其是学生的课堂纪律,我一定得下功夫狠狠地抓一抓。作为班主任,我打算寒假期间整理好班级里的'一些事,下学期开学就可以和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在管理过程中,我继续要求自己做到赏罚分明。

  下学期对教研活动的建议:

  1、每次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只有听课、上课、评课都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使参与活动的教师都有所收获,不会为活动而活动。

  2、教研活动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师,指定不同的活动要求,安排的内容要有变化。这样才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从而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可以多安排一些竞赛类的活动,汉字书写比赛、学科设计比赛、教学反思比赛等。通过比一比,让教师提高兴趣。

  总之,教研活动不是单纯的听课和评课,而重在一个“研”字,不但要研究教师,还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的教法、教学思维等;研究学生的学法、基本技能等。

  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总结(20xx—03—25)

  2、学校教研活动总结(20xx—03—25)

  3、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20xx—03—25)

  4、小学教研活动总结(20xx—03—26)

  5、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总结(20xx—05—24)

  6、体育课教研活动总结(20xx—06—27)

  7、体育教研活动总结(20xx—06—29)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

  因为时间很紧张,没有全面准备,只是把这次活动中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和老师们平时较为疑惑的一些问题写了出来,和大家交流。

  首先感谢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支持,这次活动所有的数学老师都参与进来了,大家都很用心,年轻老师认真精心的准备课,有经验的老师不但课后要评课,有的老师课前还要对年轻老师进行指导,这是让人感觉最温暖的地方,这说明我们是一个团结、共同进步的集体。

  这次活动一共听了八节课,听完课以后心里特别高兴,觉得讲课的老师们无论从教学理念上还是课堂表现上都进步非常快,让人刮目相看。下面具体说说:

  优点:

  一、课上得很朴实,注重了课堂实效性,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注意了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的体会,准备得很用心。

  比如吕老师在《圆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环节,本来教学设计的是让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整理,但是在他发现学生个人完成有困难时,马上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改为让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再整理,这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了实效性。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有很多这样的细节,不再一一赘述。

  二、 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这次是同课异构的活动,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前课后和老师们的交流,感觉老师们都注重了对教材的解读。

  三、创设生活情境,努力让数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老师们在课上都注意了把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生活情境的创设各具特色:比如马淑玲老师《统计》一课中课前就让学生统计青山泉的人口;结尾的小调查让学生调查本年级男女生的人数,制成复式统计图,并思考从中得到什么信息。这些环节的设计都特别贴近学生生活。这些都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在努力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四、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平台,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吕老师在评xx老师《圆的整理和复习》一课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说xx老师把时间、话语权都充分的交给学生。这句话说得很好,恰当而且准确,王老师确实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其他的老师在教学中也都给学生创设了学习探究的平台,努力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能力。比如吕老师在课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圆的知识,马淑玲老师在《统计》一课中让学生试着自己把单式统计图合成复式统计图等等,差不多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课堂上做到“三个一”:有一条主线、有一个中心、还有一个面(也可以说创设一个平台,让学生去学习探究)。

  记得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们还在鼓励老师们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动起来,从这学期的情况看老师们在落实新课标的思想方面已经跨出了一大步,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和本次老师们选择的课型也有关系。)

  五、 课件的使用精彩纷呈。

  为老师们以后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 课前要多下功夫读懂学生,读懂教材。

  我们平时总说老教师经验丰富,老教师的经验体现在课堂掌控和教育教学方法上,更体现在对教材,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的熟悉和了解上,这是他们多年在教学实践和学习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年轻教师学不来的,所以,年轻老师能做的就是要要多下功夫读懂学生,读懂教材。

  关于读懂学生: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才能准确预设教学的目标和重点难点,预设课堂生成,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学期初省教学评估的时候,省教科所副所长,主抓小学数学的赵杏梅老师到永南去检查,赵老师可以说搞了一辈子的小学数学教研,老太太说话很利索,当时我和两位老师跟着一块儿去学习,永南的老师讲了一节二年级的《角的初步认识》,在评课的时候,找杏梅老师针对这节课给老师提了几个问题:

  (1)、学生今天学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什么?

  (2)、请说一说教材编排。

  (3)、你觉得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这节课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4)、这节课上完以后你感觉学生哪个环节学的不理想?

  在这四个问题里面,有两个就是关于读懂学生的,一个是关于读懂教材的,还有一个是关于课后反思的。有的老师可能觉得我的学生我了解,其实我们平时的了解只是泛泛的,针对某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做更具体准确的分析,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状况,更准确的预设难点和生成。

  下面说说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第一步:要先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部分我们可以做细一点,把每一个例题的编写意图,例题中每一个数据的使用意图,每一个插图的编写意图,课本中每句话的编排意图,课本中活动旁边的批注的意图,每一个练习的意图,教材要传达的思想方法等等都要理解清楚,把教材彻底弄明白,这一点对年轻老师尤为重要,可以看参考书,但不要先看参考书,更不能依赖参考书。第二步:数学一条线,语文一盘沙,这句话说明数学的知识点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我们在解读教材中还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再说一点对教材的使用上大家有疑惑的地方:能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前两年有个提法是: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提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两年老师们可能发现从国家到省到市,尤其是一些专家教研员听课的时候,遇到改动教材的情况大都会问授课老师为什么改动,这就给大家造成一种印象——教材不能改,当然有的评课老师也会直接否定教师改动教材。

  那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个人认为这两种方法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教材是专家组通过多年的.研究实验才确定下来的,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年龄特点,具有科学性,同时他的编排还要适应所有地区的孩子,所以它要具有普适性,可是我们教学针对的是某一地区的一部分学生,它在针对性方面可能就差一点。根据教材的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对教材科学性和普适性的东西保留,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灵活优化教学素材(不一定非得优化,认为合适,可以不优化),使之更具针对性。比方说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

  李雪《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上,老师在领着学生做练习的时候,课件上把课本练习上一个找角的习题的水管的图换成了一幅钟面的图,其实水管图比钟面图直观而且简单,在评课的时候赵杏梅老师就问为什么要换,指出“换教材上的材料必须要有自己充分的准备”。(这里把准备换成思考我更喜欢。)

  二、 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方法、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得到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标还有这样一句话:“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现在能给学生提供机会,那么给学生提供机会了就达到目的了吗?没有,给学生提供机会是我们在在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上跨出的一大步,但下一步怎么走还继续思考:

  在我们给学生提供的观察、合作、实验、推理等探究和活动的平台上,还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交流的活动中学习交流、学习思考,感受和别人思维碰撞带来的快乐,感受探究有所收获带来的快乐,并从中学习方法、锻炼思维、培养能力。探讨要有深度、有广度,思维要有撞击、有提升。不能浅尝辄止,走过场。给学生一个探究活动的机会不是目的,达到语言、思维等方面的提升的目的,更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在以后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的活动更开放、更自主,预设更细化、更充分。

  三、 多维教学目标,注意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孩子们在一年级入学时每个班和每个班的孩子水平没多大差别,可是六年学上下来,能力就有了高下之分,教两个班的数学老师体会应该更为深刻,有的班的孩子能力强,思维快,有的班就慢一些,为什么?老师的教学对孩子的影响。

  数学学科因为其特点,可以看作是小学阶段训练学生思维的最重要的学科,学生开放型思维、逆向思维、举一反三思维、质疑性思维等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转化、分类、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行成,和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的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知识为本”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以学生学会知识为目的,目标过于单一化,目光太短,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没有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考虑。

  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不教傻学生。课堂上要让学生形成思维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并且有提升。

  最初教给学生的可能是一种方法,但慢慢可以转化成一种能力。例如最初教给学生转化的方法,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他还会去这么想,慢慢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多了就会上升为一种能力。

  四、 要关注课堂、关注生成、关注全体学生、注意细节。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过:语文教学有三重境界,心中有案,关注教案的完成情况;心中有文,让学生读懂课文;心中有人,关注学生的发展。

  这句话放到数学教学中同样适用:数学教学有三重境界:心中有案——关注教案的完成情况;心中有教材——让学生学会知识;心中有人——关注学生的发展。

  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第一种境界——走教案,我们可以达到第二种境界——心中有知识,想办法让学生学会知识;要力争达到第三种境界——心中有人,关注生成,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培养。

  生成资源来自哪里?一是教师精心预设,比方说老师可以预设一个情境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二是课堂学习中自然生成,其实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老师预设时没有的东西,这可以理解为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更应该看成一种课堂资源,我们更应该思考怎么利用这些资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这儿我用几句话来概括对“课堂生成”的一点认识:

  ·精心地预设生成;

  ·宽容地接纳生成;

  ·理性地认识生成;

  ·机智地筛选生成;

  ·巧妙地运用生成。

  关注全体学生,关注细节。(课堂生成的处理可以看做是一种细节、老师针对不同孩子思考和回答的引导评价是一种细节,甚至老师的不同语气和笑容都是细节——关注细节,细节让你更精彩)

  五、老师的语言要准确、简练、具有明确的引导性。

  一是指提要求的时候,语言要明确,指向清楚,要让学生通过你的话知道自己要干嘛;二是在评价或引导的时候,你的语言要有引导性或激励性。

  比如:“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就具有名确的指向性——说说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达到自省、修正方向的目的。

  六、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轻松的数学,学有兴趣的数学。在这八节课当中,有的课学生的兴趣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课堂气氛比较平,缺乏亮点。

  兴趣的来源一是来自外部感官刺激(例如动画、声音等等),二是老师引发了发自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要想调动孩子兴趣,还要从这两方面多下功夫。

  缺乏亮点——和课堂生成有关系。

  七、 老师不能强势,他只是引导者。

  八、 说说复习课

  因为这次活动中有两节整理复习的课,而且现在有的老师已经把课讲完了,快要进入复习阶段了,所以借此机会说说复习课: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课的三个功能:一、查漏补缺,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对某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三、逐步养成学生归纳整理的习惯,培养归纳整理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复习课的基本步骤;

  九、 注重在平时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实践的能力,主动成长。

  课堂实践能力提高的途径只能是课堂实践,即使是从理论学习中得来的东西也要在实践中去试一试。大家肯定都有这方面的体会。

  比如老师要想在公开课上——平时就要——,你在公开课上展示的绝大多数还是你自己的平时的状态多一点,学生也一样。

  人总是要成长的,不管你是否愿意,与其被别人逼着被动成长,不如自己选择方向主动成长。

  十、最后一个建议是多听听其他学科的课,比如优秀教师的语文课。

  我们学校年轻老师比较多,希望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多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也推动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05-22

【精选】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05-29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精】05-29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05-27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范例(15篇)05-25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实用)05-28

教研课活动总结03-20

最新磨课教研活动总结05-07

数学大教研活动总结 课例展风采 评课促提升01-16

幼儿园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总结大全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