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时间:2024-05-16 15:04:31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

  教学设想:

  《窗》是一篇小小说,设计时主要抓住小说情节、人物与环境三方面,去探究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性格。对小说精巧的构思及精练的语言也要加以学习与运用,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此外,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根据他们目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及知识结构,理解此篇小说不成大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用已知的分析小说的方法,在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能够正确把握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的陶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两个病人形象,看清人性的美与丑;

  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品味小说精练含蓄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悟到做人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人性的美与丑;

  2、学会在作文中有波澜起伏的构思及精炼的语言。

  学习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与讨论法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窗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体,但透过窗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透过教室这扇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时,教师给予适时的评论。

  我透过这扇窗,我想到了高中的莘莘学子们在埋头苦读,为了自己的未来打拼,我也仿佛看到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脸庞。

  今天我们一起推开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那一扇窗,透过他那扇窗,我们可以看到或想到什么?

  板书课题作者

  二、把握小说情节

  过渡语:课前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找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提示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情节的完整。

  小说内容梗概:《窗》讲述的是两个重病人的故事,一个病人靠窗,抬头能看见窗外的景色,一个病人不靠窗,也动弹不了身子,靠窗的病人每天为不靠窗的病人讲述窗外的美景。有一天,不靠窗的病人产生嫉妒的心理“为什么靠窗的位置不属于我?”终于有一天,靠窗的病人病危,不靠窗的病人不按铃,不呼救,看着病友死去。当他如愿以偿地占有那张床,抬头看见窗外的所有景色却仅仅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师生共同形成板书:

  开端:关系融洽

  发展: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见死不救

  结局: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

  此处的设计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分析课文情节发展部分,展示靠窗病人形象

  过渡语:小说的情节大体就是这样,情节的一步步发展就是为了展示人物形象,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

  1、提问:两个病人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明确:靠窗病人为不靠窗的病人描绘窗外的景色。

  2、朗读课文第四段与第五段若干句(一个孩童……网球赛)

  过渡语:窗外的景色如何呢?我们请位同学给我们描绘一下,其他同学合上书倾听,好象你现在就是那位不靠窗的病人,享受美景。

  此处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文本深意,这也是符合情境教学理念的。

  3、提问:窗外的景色如何?

  明确:景色充满生机活力,幸福美好。

  4、提问:如此美好的景色是真实的吗?

  明确:这是假的,是靠窗病人想象出来的,编织的谎言。

  5、提问:那靠窗的病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是为了消除寂寞,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强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

  此处是一连串的追问,在逐步加深的理解中感受靠窗病人的美好情操。

  6、下面请大家结合全文关于靠窗病人的`文段,思考一下,你如何评价靠窗病人,理由?

  学习方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再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全面的把握人物形象。

  师生合作形成板书:

  靠窗病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关心他人心灵美好道德高尚

  四、分析不靠窗病人形象

  1、范读课文6-12段

  2、分析不靠窗病人形象,理由?

  师生合作形成板书:

  不靠窗病人:嫉妒心强自私

  卑劣丑恶无情

  3、不靠窗的病人想靠窗看景的想法正常不正常?你如何看待?

  此问的设计是要结合生活实际,来看待不靠窗病人的所向所为,让学生有个心里的道德行为的底线。

  明确:不靠窗病人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想占有靠窗的床位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退一步说,人有点自私心也是正常合理的,况且他还曾为有过这种想法感到惭愧,也控制过,可是他的私欲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为了私欲,竟然在病友生死挣扎关头,见死不救,自私心泯灭了良心,行为卑劣无耻,不可原谅。

  小结:两个病人,怀有两颗不同的灵魂,一个纯洁美好,拥有许多向善的品质;一个灵魂龌龊,行为卑劣无耻,无情无义。小说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手法(板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同学们在作文时也要运用这种创作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

  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五、解题

  过渡语: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也一步步明了,请同学们从人物与情节两方面考虑一下:小说以“窗”为标题有何作用?

  明确:①本文的故事情节围绕着“窗”来写

  请学生结合具体故事情节阐述一下

  ②窗即是病床里实际的窗(在板书上给靠窗,与不靠窗加下划线,明确是实际窗),也是二人的心灵之窗,通过窗我看到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

  板书:心灵之窗,折射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

  六、拓展延升,探究小说结尾

  好的作品的结尾,往往不是思绪的终结,而是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我们这篇《窗》也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墙”读到这一结尾,你是不是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学习方法:讨论法,让众多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

  1、想象一下,他当时看到这堵“光秃秃的墙”时的情形?

  学法:写小文段,运用描写的方法。

  明确:大致两种情形

  ①良心受到谴责,内心自责,懊悔

  小结:他受到了向善心灵的感化。

  ②责怪靠窗病人撒谎

  小结:无药可救,灵魂与肉体一起病入膏肓。

  2、假如,病房中又来了一位新的病人,那么原先那不靠窗的病人回怎样做呢?

  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他会向以前那靠窗的病人那样给新来的病人描述虚幻的景色,以此来激励他活下去,用以忏悔,赎罪,这也算是他灵魂洗礼后进步的表现吧!

  ②他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呆呆地朝窗口望,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来的病人会像他一样为了靠窗位置加害于他。

  ③他一直自责,内疚,病情越来越严重,在临死之前,把这件事告诉了新来的病人,以此告戒人们不能心胸狭隘,不能太自私,要关心别人,善待生命。

  七、人生启示

  一篇富有哲理的小说会给人启迪,打开你的心灵之窗,可以看见你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人?若干年之后,再次开启你的心灵之窗,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发言,认清自己,要努力的向好的心灵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目标。

  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将此启示付诸于行动,完美自己。

  八、总结

  如此一篇出人意料的小说,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与丑。我认为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姿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幸福温馨的生活画卷;如果一个人灵魂丑恶卑劣,那么他看到的永远是荒漠,达不到真善美的境界。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会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

  九、作业

  1、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

  2、对比阅读小小说《最后一片藤叶》

  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

  十、板书设计

  开端:关系融洽靠窗的病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发展:从“享受”到“困扰”关心他人心灵美好对比

  道德高尚心灵之窗

  高潮:见死不救

  结局: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不靠窗的病人:嫉妒心强自私人性美与丑

  卑劣丑恶无情

  情节围绕“窗”写

  教学后记:这堂课通过以教师为主导,授以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把思考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清楚的把握小说的主题及小说写作方面的特色,并在作文中能够借鉴。另外学生在情感上也受到了陶冶,有利于正确的价值关的形成。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2

  秋游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能按照顺序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3、能用一定的记字方法记住9个生字的字形,写好”追”,”喊”两个字。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看图按顺序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课前寻找秋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秋游》,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秋”指什么季节?“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 齐读课题。 `

  3、在我们的身边,秋天已经悄悄来临了。这两天,大家都睁大了双眼去寻找秋天,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或儿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老师要邀请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收获更多。

  二、范读课文,指导看图。

  1、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课《秋游》,捧好书,准备出发。(师范读)2、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请大家走进这幅《秋游》图。

  (1)我们从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的天空……几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小鸟……)板书:天空:

  (2)秋天的农田里,长了哪些庄稼?它们有是什么样子?(稻子金黄,高梁火红,棉花雪白雪白。)板书:田野

  (3)你们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出示:我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板书:游玩)

  3、大家说得真不错,现在你能按“天空——田野——游玩“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秋游的经历吗?(指名一生说)

  三、初读课文。

  1、秋游的经历真令人开心,《秋游》这一篇课文更是生动地记录了同学们的游玩经历过程,现在请大家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通句子(读3遍)

  2、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准了吗?自己先练一练。出示:追逐郊外 白兔 绵羊老师喊着高梁 凉了棉花稻子 一望无边逮蚂蚱打滚儿 亮嗓子

  (1) 自由练读.

  (2) 带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3) 去拼音一行一行读,齐读

  3、大家的生字词读得这么棒,相信读课文也难不了你们。第一节写了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谁来读?

  (1)来到郊外,同学们看到秋天的天空美极了。(板书:美)谁来读第2节。(请生读,评议)

  (2)秋天的田野也很美。(板书:美)谁来读第3节?(请生读,评议)

  (3)第4节写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得很开心。(板书:开心)谁来读?(请生读)

  4、美好的秋天,尽情的玩乐,真令人难以忘怀,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再次去郊外游玩一番。(齐读课文)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今天,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游,玩得都很开心,可课文中的生字却急坏了,它们争着抢着对同学们说:“小朋友们,今天可别光顾着玩,还得认真写好字呀!”同学们,你们会认真写好字吗?”

  2、出示:“ 追”“喊”

  (1)先和它们一起打个招呼。

  (2)书空这两个字的笔顺。

  (3)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4)范写追:竖笔写在竖中线,两个左框紧贴竖。点的起笔要略低,捺脚运笔重到轻。喊:口字写得窄而上,一撇写到口字下。一横一口要靠左,斜钩对角拉拉长,最后一笔点在上。

  五、课后作业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课后希望大家能把这篇美文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熟练。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3

  ●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认识8个字。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知道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3、会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秋天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儿歌呀?

  2、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秋天?

  3、(电脑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了。

  2、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笔圈出来,然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检查一下生字的读音。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电脑出示词语,认读理解。

  寻找 野外(是哪?) 蓝色的( ) 黄色的( ) 红色的( ) 到底

  5、再读课文 ,边读边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看看你在数话中会发现什么?

  6、认识 :“ ” ? (电脑出示问号、引号。)

  7、你能说一句话用上“?”号吗?

  8、那课文到底有几句话呢?找5个同学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学生回答

  3、第一句。

  (1)你从哪知道的,给大家读一读。

  (2)“野外”刚才我们说过了是哪儿呀?

  (3)老师带小朋友到野外寻找秋天,当时小朋友们的心情是怎样?

  (4)在读这一句话时应该读的怎么样?(高兴)谁来读一读。

  4、第二、三、四句。

  (1)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

  (2)电脑出示三句话,指名读。

  (3)为什么说秋天是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4)电脑加重: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5)学生回答。同时电脑打出:小文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 ?填空并读一读。

  (6)你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5、小组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节: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们休息一会儿欣赏一下秋天美丽的景色?(电脑出示秋天景色的图片)

  五、指导朗读、背诵。

  1、看了刚才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配乐)

  3、指名读。

  4、老师给你3分钟时间,自己试着背一背课文。

  5、指名背诵。

  六、指导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笔顺跟随。(电脑演示生字笔顺)

  3、看看哪个字你认为最难写?

  4、师范写,生自己写。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4

  一、导入新课:

  讨论入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和春有关的古诗。那么,有哪位小朋友来给我们讲一下他对春天的印象,看看他在春天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呢!

  (来,举手发言。要积极哦!)刚刚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好,为我们讲了他们对春天的印象看法。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诗人孟浩然在《春晓》中所描绘的`春天。看看他看到的春天和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板书春晓)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板书生字,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部首是“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部首是“士”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部首是“小”

  2、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理解字词

  眠:睡眠、睡觉。

  晓:拂晓,天刚亮。

  闻:听到。啼:叫。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讲解诗句的意思:春天的夜晚睡得好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的叫声。(诗人想到)昨天夜里的风雨声一阵又一阵,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打落了。

  3、教师朗读,体会诗歌的语气和停顿

  4、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5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2、培养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音乐《大家一起来》、《照相》、《小星星》,玩具照相机。

  活动指导:

  一、 准备部分

  放音乐《大家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块做动作。

  二、 活动指导

  1、小朋友们,你们都照过相吧,喜欢照相吗?那我们一块来照相好吗?在照相的时候要怎样呢?(尽量保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等一下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块玩照相的游戏。

  2、放音乐《照相》,教师先做示范,然后老师手拿玩具照相机给幼儿照相,幼儿一个一个的走,并作出造型。

  3、两名幼儿合作走,做造型。

  4、最后所有幼儿一块做一个造型。

  三、放松部分

  放音乐《小星星》大家一起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尽情的表现自己,做出了自认为最酷的造型,在欢乐中培养了合作能力、肌肉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小百科:

  照相是靠“影像铺”这样的店家用传统的画像方法描绘自己的容貌。当时画人叫“小照”,画亡灵为“影像”。摄影术传入中国后,人们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称为“照相”。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6

  【创新设计】

  在全面进入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用语文教学“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来进行教学《林海》这一课。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人文性与工具性。人文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熏陶及至塑造形成一定人格修养;工具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听、说、读、写、议等一系列有效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吸收和运用的技能。通过品读、感悟、运用、方法、手段的训练,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从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查阅有关大兴安岭的书籍、图片等,在学习写法上用体会、日记、诗歌等自己所喜爱的体裁,写出学完《林海》的感受,并创作画面,配短诗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欣赏林海的美,使他们受到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2、全面、深入地感知、理解、欣赏林海的美,初步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自读勾划、独立品味、讨论汇报、感情朗读、背诵积累、诗文创作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学习课文。

  4、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辩论;激励学生创作诗文赞美林海;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本文第二大段是重点段,反复品读重点圈画来提示大兴安岭的岭、林、花之美,进而深入、全面地欣赏林海的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在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来突破大兴安岭称之为“林海”的原因和以“林海”做题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林海美(动笔圈勾画)

  1、课前回忆美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课。请想一想,你们见过江、河、湖泊、海吗?说一说,是什么样的?(生简要回答)师板画(林海)你们见过这样的林海吗?今天老师带你们一同走进大兴安岭看看老舍先生笔下那莽莽苍苍的林海是怎样的?学生简要回答。

  师:大家想亲眼看一看林海吗?(播放录像)

  2、音像感知美

  (1)学生看录像,教师现场解说。

  (2)小结过渡:林海的确很美!(板书:美)

  3、文中寻找美

  (1)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请同学们带着一颗爱美的心,去寻找课文写得最美的小片段。你们找,我也找,咱们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

  (2)师:谁找的.小片段最美?(生读)

  (3)师:看来,同学们的火眼金晴还真能发现美!不过,我找的才是最美的。(师朗读写人的小片段。如已经有学生读过,教师就主动与该同学联合起来学习。)

  4、选择品味美

  师:服气吗?不服气?谁愿意认真品味之后来跟我辩论吗?好!请参考下面提示,自由选择一个小片断,认真品味。注意,一定要展开创造性想象,你们品,我也品。咱们等着瞧!

  A、你欣赏的小片断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是美的?

  B、这个小片断的关键词是哪些?它们分别让你想象、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象?

  C、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达出来?

  生:仔细品读。

  二、细读重点段、句、词、体会林海美(动口诵、背、思)

  片断讨论美

  (1)老师辅助、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岭、林、花、木的四个小片断进行议论发言。每个小片断的引导程序大体如下。

  1根据学生发言,灵活地出示文字小片断。师:这个小片断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是美的?你品味想象到了什么?

  2启发同学补充。师:还有谁品味了这个小片断的美?谈谈自己的意见,好吗?

  3过渡、激励。在各个小片断的讨论学习过程中,教师灵活地指导全体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全面欣赏林海的美。

  (2)教师根据课文描写人之美的小片断组织议论发言。(也可以灵活地穿插在上面四个小片断的讨论之间。)

  1启发学生帮忙。师:谁跟我品味的是同一片断,愿意帮我说说吗?

  2教师补充发言。师:点缀在莽莽林海当中的市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是兴安岭兴国安邦的体现,是林海人民在愉快的劳动歌声中创造的!

  3激励、过渡。师:怎么样?我找的片断美得和谐,美得深刻,不是最美的吗?咱们辩论的胜负如何?后面还有两局比赛,我们可以再决一决!重点讨论五个小片断如下。

  岭: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林: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花: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木: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夏、良材。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

  人: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三、总结深化、欣赏林海美(动脑、悟、辨、述)

  1、点睛总结美

  (1)形成板书。师:(指板书)同学们,从刚才的品味和辩论中,我们知道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人都很美。请看:它们的美有没有联系?林与花有没有?花与木有没有?……(一边指点一边连线。)

  (2)小结课文。师:兴安岭的岭、林、花、木、人的美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上联系在一起的美,使兴安岭美得那么灿烂,那么实在!她就像一颗颗装点我们美丽祖国的星星!

  2、多读赞赏美

  (1)学生练读。师:下面,进行第二局比赛。就是通过优美片断的朗读来心情地赞美林海。谁朗读赞美得最有吸引力,谁就是冠军!当然,能够通过背诵来赞美的,更是冠军!请同学先练一练。

  (2)学生诵读。师:谁最先来赞美?能读就读,能背就背!(师生共同评议,选出一个个冠军。请他们昂首挺胸地站着。)

  (3)教师表演读。师:我也想当冠军!可以表现一下了吗?(教师读,学生评。)

  (4)学生齐读重点文段。师:刚才,我们选出了班上的个人冠军,现在看看,我们这个集体能不能当冠军?请齐读课文第三、四节,能背诵的同学还可以背。

  (5)激励、过渡。师: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堪称冠军!

  3、诗文创造美

  (1)师生同时创作诗文。师: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林海吗?好!请参考课文的优美词句和自己收集的诗文、图片资料,为兴安岭写几句赞美的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你们写,我也写,咱们进行第三局比赛!

  (2)学生展示,教师引导赏析得意之作。

  (3)教师展示,请学生赏析。

  4、旅游憧憬美

  师:同学们想去林海旅游吗?能实现吗?老师认为完全有可能!现在,教你一个绝招:自己先把课文最美的两个自然段背下来,然后,在父母面前把林海心情地赞美一番,打动他们的心,争取让爸爸妈妈明年暑假带你到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去踩踩那里的松针,摸摸那里的古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达成自己的心愿。

  【板书设计】

  2、林 海

  岭多

  大兴安岭 林绿 美、不空洞

  花繁

  【教学评析】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达到了语文课程生活化、学习过程情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自主学习,读、思、议、说,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实践,一导圈点,自读自悟,养成边读边想边画的良好阅读习惯;二导思维,制作电脑课件,把课文语言变成生动画图,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三导迁移,感悟课文,学得比喻之后,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独立见解,并互相补充,臻于完善,合作意识佳、和协氛围浓、情感体验真。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7

  要 求:

  1、描述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能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3、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重难点:

  1、描述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2、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教 具:

  1、凸透镜成像仪,眼球模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解人体许多系统及功能。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说明眼和耳是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感觉器官。其中眼睛是接受光信息、引起视觉的器官,本节课就来认识眼的主要结构眼球,并板书视觉。

  二、新授:

  1、观察眼球模型:眼球的结构。

  ⑴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眼眶的前半部。当然每人共有两只眼球。

  ⑵眼球外层由角膜和巩膜覆盖(组成),位于眼球最前方约6/1,为透明的角膜(能让光射进入),后面5/6为不透明的巩膜。

  ⑶中层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虹膜在前、中间的圆孔为瞳孔。在眼的后部2/3处紧贴巩膜是脉络膜,其中富含血管。睫状体是连接虹膜和脉络膜的中间部分。

  ⑷内层是透明的视网膜,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成像作用)。

  ⑸晶状体透明、富有弹性,位于虹膜的后方。晶状体的曲度可以根据物体的不同距离而改变(调整焦距作用),使物像正好落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

  2、虹膜的作用:虹膜会依据外界光线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光成的.多少,就象照相机镜头中的光圈作用一样。

  3、光线强弱对瞳孔大小的影响探究:学生2—4人一组,提出相关假设,并利用教室内桌面作弱光源,室内阳光下白墙作强光源,先在室内观察,再转为室外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依据观察后现象进行讨论交流。

  结论:弱光下,瞳孔放大,使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眼,从而看得更清楚;在强光下,瞳孔缩小,使较少的光线进入眼,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线的刺激。

  4、外界的景物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

  外界光线(相当演示实验中的点燃蜡烛实物)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体(相当演示实验中的凸透镜)折射到达视网膜(相当演示中的光屏)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网膜上感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视神经传递达大脑皮层形成了视觉。参看P95彩图12—14。

  5、在演示实验中,把成像清晰的光民透镜距离稍移动一下,(拉长之距)会发现本来清晰的像变成模糊了,就象有些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例如:光线过强或过暗,眼离书本太近,姿态不正确,而导致晶体的凸度增大,形成假性近视。不采取防治措施,就会造成眼球前后经过长,假性近高变成了真性近视。若是这样,只能终生通过配戴合适的凹透镜加以娇正。

  6、保护眼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注意眼的清洁卫生,防止眼受结膜炎、沙眼等传染病的感染,更要防止灰尘和异物侵入眼内。另外注意营养搭配,多吃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含量丰富的食物,可提高全身抵抗力和眼的适应能力。

  三、课堂练习:

  1、依眼球模型提出眼球结构名称

  2、看书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以预防近视,做法对吗?

  3、视神经的功能就是产生视觉对否?

  4、能说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病理区别吗?

  四、作业:

  1、填练习册P31各题

  2、全班分四小组,每组为单位统一制定调查表,本组每位学生的近视的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提高朗读能力,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

  (2)培养阅读理解、辨别是非的能力。

  (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4)了解描写、插叙等写作知识。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1)体会文中所赞美的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领悟并倡扬文中所表现的纯洁真诚的人情美。

  (2)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生活表象,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难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及人物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分角色朗读。

  深刻领会文中蕴涵的待人处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诚的心理与父母沟通。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变得(de)十分严厉 逮捕dài 寒颤zhàn

  你还得(děi)站两个钟头 逮着玩dǎi 颤抖chàn

  怦怦pēng 脸颊jiá 抹mǒ

  树杈chà 攥zuàn 反悔huǐ

  犄角jī

  (2)解释下列词语:

  抹: 【释义】①涂;搽:涂抹、抹黑、涂脂抹粉。②擦:抹眼泪、哭天抹泪。③勾掉;除去:抹杀、抹零、把这几个字抹了。④量词:一抹彩霞、一抹斜阳。

  攥: 【释义】握住:攥紧、攥拳头、手里攥着一把斧子。

  逮: 【释义】 捉;捕:猫逮老鼠、逮小偷。

  怦怦: 1、心急;2、心跳。

  树杈: 1、亦称"树杈把"。 2、树枝的交汇处。

  寒战: 寒噤,也作寒颤。一阵冷风吹来,她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

  1、导语设计:

  在物欲横流的人世中,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其实最珍贵的东西是亲情、友情。亲情中有误解,也有冲突。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对于学习、友情、财物等,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也不时有了起伏的波澜,有时让我们无奈、伤心,甚至落泪。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2、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或播放课文录音)。

  2、边听边思考边圈点:

  ①文中涉及到哪几个人物?

  ②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如何?

  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归纳:

  妈妈:着急、霸道、态度生硬、非常固执

  我:委屈、无奈、重视友谊

  爸爸:严肃、婉转、老成持重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万芳:仗义、体谅、宽恕、明理

  万芳的妈妈:责怪、坦率正直

  四、深读课文,问题辩析:

  1、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2、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事情怎样处理才更妥当?

  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课文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

  4、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

  分组讨论,自由辨析。

  五、赏读课文,探究写法:

  1、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作者是怎么布局的?写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物是怎样巧妙安排的?

  2、从学习语言的角度去赏析以下句子:

  ①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②人一点也不自私。

  ③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而为一”。

  ④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

  ⑤月亮出来了,冷冷的……

  六、知识拓展,课堂小结:

  总结与本课有关的一些语文知识

  1、写作顺序的一点知识:

  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主要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

  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课文的17—23节就是插叙部分。

  2、人物描写的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3、课文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

  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少年的内心世界。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万芳见“我”裤子撕破后心里难受,把自己身上的裤子换给“我

  ”穿,即使被家长责备也心甘情愿。“我”见万芳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逼他反悔,使他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是有点重财轻义。他们对子女的态度,走了两个极端,“爸爸”舍得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孩子,可是使孩子最伤心的也是他们。他们并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们疼爱子女却不太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词语。

  2、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3、课下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排练课本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新课安排

  表演课本剧。

  附 《羚羊木雕》课本剧:

  第一幕 珍贵的友谊

  时间:一个星期天

  地点:“我”家

  人物:万芳、“我”

  道具:羚羊木雕,小藏刀,缝过的运动裤,桌椅一套,学习用具,一盒糖,烟和打火机

  【“我”在家做作业,万芳敲门】

  “我”:(起身去开门)谁呀!哦!万芳,今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快进来!

  万芳:一个人在家?挺悠闲的嘛!

  “我”:(看看万芳穿的裤子)裤子缝好了?那天我裤子破了,幸亏你与我换了裤子,不然我非挨妈妈一顿臭骂不可。

  万 芳:昨天我妈罚我对着墙壁站了一个钟头。

  “我”:那你为什么不说这裤子是我的。

  万 芳:(嘿嘿地笑)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了真相,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的。我不忍心让你挨骂呀!

  “我”:(惭愧地)我们把裤子换回来吧。

  万 芳:(满不在乎地)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呢!

  “我”:(难为情地)那天,要是你不说你妈是高级裁缝,我也不会把破裤子换给你的。你挨了罚又穿上这破裤子,这叫我怎么感激你呢!

  万 芳:没关系的,为什么让咱俩是好朋友呢!

  万芳:(看见了木雕)这个真漂亮!

  “我”:这是我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给我的,看你这样喜欢,就送给你!咋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

  万芳:(挺激动)这把小藏刀也送给你、

  第二幕 家庭的风波

  时间:有一天早上

  地点: “我”家

  人物:“我”、她爸、她妈,奶奶

  【在“我”的卧房里,“我”正在伏案作业,“我”妈上】

  “我”妈:(疑惑不解地)那只羚羊木雕哪去了?

  “我”:(小声地)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

  “我”妈:(目光紧紧地盯着“我”,严肃地)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

  “我”:(站在书桌旁一动不动,低着头撒谎)我把它收起来了。

  “我”妈:放哪去了?拿来我看看!

  “我”妈:(变得严厉了一些)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

  “我”:(声音有些发抖地)我没有卖……我送……送人了。

  “我”妈:(把手搭在“我”肩上)送给谁了?告诉我!

  “我”:(一本正经地)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妈:(坚定地)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我”:(哭喊着)不!

  【“我”爸上】

  “我”爸:(对着妻子)怎么啦?大呼小叫的!

  “我”妈:还不是你孩子给惹的!她把那只羚羊送人了!

  “我”爸:什么!

  “我”爸:(故作镇静,点燃了一支烟,语重心长地)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我”:(毫不示弱地)您已经给我了。

  “我”爸:(心平气和地)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妈妈:(去拿来一盒糖)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

  【奶奶上】

  奶奶:(欲言又止)唉,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眼睛盯着奶奶)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妈妈:(把糖塞给我)拿着,乖孩子,听妈的话。

  “我”:(一把推开,哭着往外跑去)

  第三幕 伤心的一幕

  时间:紧接上幕的一个下着雨的傍晚

  地点:万芳家

  人物:万芳、“我”、万芳妈

  【在万芳家的门外,“我”轻轻敲门。门开了,万芳从门内伸出手来,一把拉进了“我”】

  “我”:(站在万芳家中的过道上呜咽着)万芳……

  万 芳:(奇怪地)你怎么啦!下这么大的雨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

  “我”:(边拿出小刀边喃喃地)没有……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

  万 芳:(先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随即满脸委屈地)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万芳妈:(从屋里走出来,看看小刀,又看看万芳和“我”。疑惑不解地)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的什么东西?

  【万芳跑进屋去,拿了羚羊木雕出来了。】

  万芳妈: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

  万芳妈:(从万芳手中拿过羚羊木雕,转过身把羚羊木雕递到“我”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辩解)阿姨!羚羊木雕是我送她的,都怪我……

  万芳:(一溜烟跑开了)

  第四幕 永远的友情

  时间:紧接上幕

  地点:离万芳家不远处的路上

  人物:“我”、万芳

  【万芳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万芳:(边跑边喊)“我”———路路

  “我”:(吃惊的回头望)

  万 芳:(气喘吁吁地、一本正经地把小刀递上)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万芳,流下了眼泪)我……我……

  (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我”不住的啜泣,万芳用手拍打着她)

  三、师生评点

  (对课本剧表演作点评,引导学生体验反思。)

  四、布置作业

  1、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回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一段文字。

  2、预习下一课。

  五、板书设计

  羚羊木雕

  张之路

  赠送

  父母————————————→“我”

  ∣逼 ︳索

  ∣ ∣

  ∣索&n

  bsp; ︳要

  ↓ 转赠 ↓

  “我”————————→ 万芳

  ←————————

  归还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爱惜粮食的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两首诗,就是反映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米来之不易的古诗。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

  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禾”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1)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的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样的场面?

  2.第二首诗正是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二、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粒。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现像诗句中的悲惨景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

  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饿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丰: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0

  设计意图:

  球是幼儿非常喜欢的玩具,但是幼儿的玩法比较单一,有些幼儿曾经看到电视中有人用头顶球玩,所以我选择这个活动来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向上跳起顶球,发展弹跳能力。

  2、初步获得跳的.高低与顶球关系的经验。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气球若干,分别绑在绳子上,吊球高度略高于孩子身高。

  重难点:练习原地向上跳起顶球。

  活动过程:

  1、介绍玩法,孩子示范。

  教师:”场地上吊了许多球,它是给小朋友顶球玩的。每个小朋友站在球的下面,用里向上跳起,用头把球顶起来,跳起来时要对准球顶,落地时轻。谁愿意来做给大家看?”请一名孩子给大家表演,教师在旁指导,保护

  2、孩子顶球。每个孩子找一个高度合适的球,站在球下,孩子双脚跳起顶球,跳一下,顶一下,连续跳,连续顶,孩子顶到了,教师要鼓励,还可指导孩子用力跳起将球顶高一些。

  活动延伸:

  教师还可将绳子调高,让幼儿跳起击球,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弹跳能力。

  活动反思:

  幼儿兴趣很浓,也跳得不错,但是个别幼儿还是碰不到球,教师应提醒他双脚离地跳,该活动也比较适合家庭玩。幼儿在多次游戏后,教师可对能力强的幼儿增加高度。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1

  教学要求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再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示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描,不能有复笔,要使铅笔的笔锋在字的点画中间运行;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注意保持本面的整洁。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强调临写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写,写完后认真对照,看临写是否准确、到位。注意保持本面整洁。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示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展示部分学生制的表格,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①加标点

  2.复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使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②分角色朗读)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这四句话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他俩一个提问,另一个作出相应的回答。想一想,要想问得清楚该怎么读,要想答得明白,又该怎么读,然后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1.投影本节课所学的三道题内容。

  2.启发思考讨论:这三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发挥自己精心制作的课程表的作用?

  3.指名说,相互补充。

  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教师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生答:笑声、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这些声响混在一起,真像一阵又一阵的响雷从头上滚过,就叫做“欢声雷动”。人们的心情怎样?(生答:人们聚在一起,大声地欢呼着,笑得嘴巴合不拢,眼里流下了泪)这就叫“欣喜若狂”。为了庆祝申奥的成功,人们纵情地欢呼,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彩旗,情不自禁地边唱歌边跳起舞,这就叫——(生:载歌载舞)这一天,北京城没有夜晚,所有的灯都亮着,绚丽的烟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这就叫——(生:灯火辉煌)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听一听吗?

  2.映示古诗《村居》的背景 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①田野风光②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第一句诗。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理解第二句诗。

  8.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说话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城花园2号楼305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布厂的工人。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进行介绍。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教师板书“囗”)我写了一个什么?想象一下。像什么?都猜不着啊?它像一块豆腐。再看,

  (教师在“口”里写“十”,成“田”)这豆腐怎么了?

  一块豆腐切四块(教师板书在“田”下画“画”,成“画”)现在呢?这块豆腐怎么了?放在锅里怎么样啊?(板书在“画”上加“一”成“画”)什么字啊?(画)

  现在你们按笔顺写一下,举起手来。(学生用手比划)

  (板书“杨”)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板书“桃”)

  2、交流资料

  见过杨桃吗?课前你通过查资料、读资料袋了解到什么了?(指名谈)

  读过课文吗?还想不想读?

  二、初读课文,激发读书兴趣。

  1、自读:你自己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读书。默读也可以;朗读也可以;两个人读也可以;小组读也可以。你说老师我想搬上椅子找我的朋友去读也可以。读一次,开始。(学生各自读文)

  2、指读:还想不想读了?谁读得最好?你起来,读第一段。(指名读文)“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画走了样。”

  你觉得班里还有读得比你好的吗?你找他当你的榜样。

  3、指名的榜样生读下一段。(生读文)“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让生上台)比如我现在是一个杨桃,放在这儿,让大家来画。老师让画杨桃的时候,你按照书上的介绍,当时课文中的“我”坐在什么地方?大家读读那句话。

  (生齐读文):“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我坐在前排靠边的地方。”你指指看,“我”可以是咱们班的谁?就按现在的座位。还可能是谁?

  4、分角色读:下面我们一起读下面这一部分。谁来当解说员?(指名)你就读叙述部分。谁来当老师?同学们说的话,大家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分清是谁说的话,开始。(学生按角色读文)

  5、齐读:“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就画成什么样。”

  6、指名读:最后一段谁来读。

  (生读文):“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hǔi)使我一生受用。”(重点指导“诲”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再读文:还想不想读?这回我还让你们读,默读,默读完了我要让你们站起来说话,我不提任何问题,就让你随便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提问题也可以。明白没有?一边读一边想,想好你要说的话,想好你要提的问题。(学生默读课文)

  2、交流读文感受

  (1)你先举手,你想说什么?(指名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重点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

  (2)我给画一样东西,你们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先画一个圆,中间再画一个圆,里面再画一个圆,还有个小把儿,这是什么东西,你们能看出来吗?如图:

  你们为什么猜不到,看不出我画的什么画?因为你们用的是习惯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种观察角度。你们在喝水的时候,用水杯不用?这个图是从哪儿看水杯?

  从上面往下看就是这样子是不是啊?不同的角度看东西就有不同的结论,明白没有?

  (3)我再画样东西有兴趣猜吗?(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最善于画圆圈,一个小圆圈,两个小圆圈,三个小圆圈,四个小圆圈,五个小圆圈,然后再把它们围起来,是什么?你说。如图:

  猜不到了吧?你们看我这只手,从这个端点来看(师将手伸展指尖对着学生)看这只手是不是画的样子?

  可我要画成这样子(在黑板上画了只正面的手)一看就看出来。因为这是习常性的观察法,而今天我让你们从手的端点来看,就看不出来了。文中那个同学画的杨桃像五角形,同学们都笑了,他们为什么笑?

  (生:因为同学们都用平常看惯了的方法去看,觉得画得不像,才笑。)

  四、重现课文情境,帮助理解内容。

  1、过渡:你们对画画感兴趣吗?感兴趣你再读读这文章。自我衡量一下,这文章你们读懂了没有?

  2、看来大家对课文真的理解得差不多了,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下面开始考试。愿意不愿意接受?

  (出示手中袋子)你们猜这袋子里面有什么东西?

  前两排同学向后转,我这里真有一个杨桃,想让你们来画。你要能够画正确,这文章,你就读懂了。课文里面讲的道理,也就是含义,你们也就懂了。你要是没懂就画不正确。我一会一看你的画我就知道你懂了没有。我把杨桃放在这里。(教师将洋桃放到学生中间)只画杨桃。打开你们的本,不用画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廊就可以。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开始作画。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3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资料交流导入课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7个生字)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4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

  3.改写文章内容,扩充情节,丰富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感受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假如你最心爱的一件物品不幸遗失或损坏,你会怎样呢?假如你最喜欢的一位朋友或亲人不幸离开了你,你又会这样呢?

  2.师有感情地讲述:人类的情感很多,但最能打动人心的、传为佳话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感情,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感人肺腑,而又催人泪下的兄弟之情。

  展示预习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

  二、自主学习记录卡自学情况反馈。

  1.检查朗读情况,结合朗读正音

  读后由学生评议,并在评议中进一步朗读。(主要从音量、语速、节奏、感情等方面评价)

  2.检查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的落实情况。

  三、自主学习记录卡练习情况交流展示。

  1.让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把不会的词、句圈出来,以备小组合作讨论。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以适时地帮助。共性问题在全班内交流。

  3.检查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的落实情况。(投影)

  ①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俱,副词,表范围,都。笃,(病)重。而,表承接,不译。

  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都,副词,总,竟。矣,语言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

  ③语时了不悲。

  语,动词,说话。 了,全,完全。

  ④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索,要。舆,轿子。 奔丧,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

  ⑤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素,向来,一向。 琴,动词,弹琴。径,直往。 灵床,停放尸体的床铺。

  既,已经。 调,协调。掷,投掷,抛掷,扔。

  ⑥因恸绝良久。

  因,副词,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哀。 良,很。 绝,死亡。

  ⑦月余亦卒。

  亦,副词,也。 卒,死。

  4.教师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或翻译课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四、质疑探究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

  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3.探究、交流。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积累古诗文中写手足亲情的句子。

  七、课堂检查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5

  《春姑娘来了》活动案例龙村中心小学刘荣玉活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

  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春雨沙沙,小草发芽,蕴酿了一个冬天的生物们都在这里复苏,生机勃勃,我们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大自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把自然、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使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结合在一起,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把春天的影子展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2、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春天的美好,感受春天,感受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群体合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4、整合多个学科,拓宽课程资源。

  5、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与各科任教师联系(语文、音乐),请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渗透有关春天的内容。

  活动设计特色:

  1、学科间相互渗透、整合,协同开展活动。

  2、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记录和展示。

  3、学校、学生、家长等协作活动,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活动过程:

  活动一:寻找春天的足迹

  一、创设情景

  1、组织学生到山野溪边去捕捉春天的影子。

  二、交流感受。

  1、小组交流有关春天的景物、现象:

  春天,在同学们的召唤下脱去单调的灰色冬装和我们招手。溪流边、山脚下、草地上,一片嫩绿显得生机盎然。让我们赶紧跟上春天的脚步,让自己的心灵和大自然来一次绿色的亲密接触。

  2、由老师提问有关春天的问题。

  例如:春天为什么会变暖?春天哪些动物出来活动了?春天有哪几个节气?

  三、写下踏青之后对春天的新感受。

  1、小组交流,评选出优秀的习作。

  2、上台朗读各小组评选出的优秀的习作。

  四、自由分组

  1、划分活动小组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和办法分成:电脑组、儿童剧组、手工组、诗歌组四个小组来活动。每个小组都用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来命名。

  2、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组合作,并推选一名小组长。

  活动二:留住春天的美丽

  一、各组自由创作

  学生分组活动,各科任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电脑组:学生用平时信息课上学习的软件把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画下来,或用记事本写下对春天的感受。儿童剧组:学生利用音乐课或课余时间排练有关春天的主题节目。手工组:装扮了一个大号的春姑娘。

  诗歌组:搜集了很多关于春天的诗歌,小组成员互相学习,交流感受,并学习写作诗歌。

  二、用歌曲“春姑娘”导入主题。

  1、用歌声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师问: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好,我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唱。师:大家唱得真好!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哪个季节啊?那你们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前一阶段,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了四个活动小组,分别是:快乐时光组、智慧树组、柯南组、哆啦A梦组,每个小组都进行了分工并对春姑娘来了这个课题进行了探究,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就来做进一步的探究吧!

  二、综合成果展示(30分钟)

  师问: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春雨沙沙,小草发芽,整个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春天这么美丽,你们是用什么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呢?

  1、智慧树(手工组)

  生:我们可喜欢春天了,我们装扮了一个大大的春姑娘来表现春天的美丽。

  师:还有吗?哦,装扮了一个春姑娘。能让大家一起看看吗?

  生:用风笋、风车来和春风玩游戏。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收获吧。

  师:那你们是怎么想到做这样一个美丽的春姑娘的呢?生:春天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

  师问:这些小花和小叶子真漂亮,是谁做的?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

  生:我们上数学课时老师教我们学习了对称图形所以……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的很细心,还利用了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真不简单!有兴趣的同学等一下可以和他们讨论一下制作方法。

  2、柯南组(电脑组)

  师:电脑组的同学老师想问问你们,我们生活中可以用到电脑的地方很多,电脑组的同学你们是怎样对春天进行探究的呢?

  生:我们把玩的时候看到的景物用电脑画下来。

  师:老师把他们的作品都放进电脑里了,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师:这是吴星的,这是...的,……这就是你们心目中的春天吗?

  生:是的。

  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吧!师:那你们怎么想到用电脑来画春天呢?

  生:因为我们都喜欢电脑,又喜欢画画,所以就想出了这个主意。

  师:这组的同学也很棒!能把春天搬到电脑里。用电脑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春天。

  3、哆啦A梦小组(诗歌组)

  师:看了前面两组同学的探究成果,诗歌组的同学好像都跃跃欲试,上来把你们的探究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吧。生上台,

  生: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从诗歌里找到了春天,这是我们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诗歌,还有我们自创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我们一起交流。展台,一一翻过并介绍。

  师:诗歌组的同学通过收集诗歌对春天进行了探究,那么能教教大家你们是怎样创作诗歌的吗?

  生:我们把我们的到中山公园玩后的感受写下来。

  生:我们到图书馆找有关春天的诗歌进行学习。师:他们不仅会查阅资料还会自主创作,真了不起!

  师:你们从有没有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探究问题的方法?

  4、快乐时光组(儿童剧组)

  师:还剩最后一个小组,儿童剧组,先看看他们的探究成果。生上台,表演。

  师:太棒了!谁是小导演

  ?生:……

  师:你们是怎么样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现春天的?

  生:因为我们上音乐课的时候老师有教过我们表演,我们几个喜欢表演的同学就组织起来表演了。

  师:你们在排练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生:没有合适的音乐,我们请音乐老师帮我们找。

  师:你们说他们演得好不好?谁演得最好?为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

  师:也可以谈谈如果让你演你会怎么做?

  生:……

  三、评价与交流。(5分钟)

  1、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其它的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2、向受到评价最好的小组学习。

  师:老师觉得每个小组做得都不错,可老师不知道你们对其它的小组我没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哪一些做得更好?

  生:……

  师:现在大家就和你们感兴趣的其它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学习一下吧!

  四、小结:(1分钟)

  师:通过刚才的成果展示,老师惊喜的看到大家的智慧和创造力,其实只要用心去体会,我们都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活动延伸:

  让学生们利用数学课上的对称图形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民俗民风,清明节小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龙村中心小学叶文娟

  一、课题确定:

  3月25日中午,在与同学的闲聊中,发现很多同学比较喜欢吃“薄饼”,(薄饼是我们建瓯清明节很流行的一种小吃),我就问“你们知道清明节还有哪些地方也吃薄饼?别的地方的清明节跟我们过得一样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一位同学提议“老师,我们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来研究清明节吧!”,她的话得到了许多同学的附和,于是我们的课题便产生了。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查阅、收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敢于向一些传统习俗说“不”的胆量。

  2、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并感受实践带来的.愉悦和价值,激发他们挑战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

  3、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

  4、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会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形式: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拍摄、收集整理资料、交流汇报、宣传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信息大搜索及信息交流

  主题确定以后,我说:“我们要研究清明节的哪些内容呢?”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最后同学们自由组织小组,各小组确定自己所要探究的内容;第一组主要通过询问家长、或利用书籍、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清明节”这个节日的来历、渊源;第二组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诗、词、散文、小知识等;第三组了解自已家乡和其他各地过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第四小组了解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知识。一个星期后,同学们收集了相当丰富的资料,有图片、有文字、还有自家过清明节的一些照片、录像,通过全班同学(本班的学生有一半来自全国的很多省市)的交流汇报,他们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收集信息的方法,了解了许多清明节的习俗,弄清我们家乡过清明节的特色菜——润饼菜。确定第二阶段的任务:学做“润饼菜”。

  第二阶段:技能展示

  (我们的活动时间刚好在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都在吃“薄饼”,学生们借这个机会,把“薄饼”的制作学了下来。)

  1、小组合作制作“薄饼”。

  2、请同学(特别是外地的同学)品尝这种特色小吃。

  3、谈谈自己在学习、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体会,也可以说说品尝后的感觉。

  4、清明节有很多习俗,但这些习俗都是好的习俗吗?引发同学们思考,然后引导同学们确定下一阶段去研究清明节有哪些陋习及这些陋习有哪些危害?

  第三阶段:话题辩析

  (一)谈话导入

  (二)交流汇报

  1、清明节有哪些陋习?(烧纸钱、买些纸制的“手机、汽车”等、地府银行存折、甚至于“小蜜”等……)

  2、清明节的陋习有哪些危害?(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网上的、有报上的……非常之多让你惊讶。)

  (1)调查问卷组出示调查问卷及其调查结果

  (2)按上面的调查结果计算,如果把这些不该花的钱节约下来,一个清明节,全村可节约多少钱?全晋江市可节约多少钱?如果500元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儿童完成一年的学业,那么这些钱可帮助多少名失学儿童上学?

  (3)汇报清明节陋习的其它危害。

  3、可有些陋习已根深蒂固了,你有什么方法来让人们改掉这些陋习呢?(讨论)

  4、如何过一个现代的、文明的清明节呢?(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

  1、举行缅怀革命先辈的故事会。

  2、利用清明节前后,到烈士墓前祭英烈,并在烈士墓前宣誓。

  3、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去宣传。

  4、继续研究其它的节日。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清明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学生对过清明节习以为常,因此在清明节前夕,我引导学生确定了《走进清明节》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从清明节的由来、传说;清明节的有关习俗;各个地区的清明节的不同过法;清明节的诗歌;《清明上河图》的有关知识等方面入手,有的上网查找,有的查阅书籍,有的询问他人,有的学做“润饼菜”,有的拍下自家的清明节,有的制作知识卡片……一个星期以后,我让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效果很好。学生了解到了“清明节的习俗有踏青、植树、扫墓、放风筝、荡秋千等”;了解到了“清明节的渊源是寒食节以及寒食节的来历”;学生交流了各地清明节的不同习俗(我班有三十几位外地学生);学生学会了如何制作“润饼菜”,课堂上学生把自已亲手制作的“薄饼”让外地的同学品尝,让他们体会到同学之间的浓浓深情,让他们品尝到闽南的特色菜;在汇报将近结束时,桑桑同学把她家的清明节展示在大家面前,同学们在看完录相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蒋伟(一个外地生)同学说“清明节中,桑桑的妈妈及其他人买了那么多的纸钱、港币、手机来烧掉,我觉得这样做太浪费,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我趁机引导学生确定下个阶段的活动内容,我说“针对这种现象,你们还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我们还可以研究清明节的哪些内容?”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最后确定研究清明节的习俗中有哪些陋习,这些陋习有哪些危害,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应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现代文明的清明节。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上网查找,有的设计调查问卷并统计出一个清明节一个家庭烧纸钱所花的钱数(由此计算出一个村、一个镇等所花的钱数)、有的采访家长对清明节的看法、有的设计现代清明节的活动(在如何过一个现代文明的清明节这个环节时,有位同学提议可以把清明节当成中国的母亲节和父亲节,他说“清明节的主要目的是纪念我们的祖先,那么我们为何不在先辈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呢?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节日好好地孝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把它当成中国的父亲节和母亲节,这将会使这个节日更富有人情味。”)我想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受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了实践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们的设计、口头表达能力、拍摄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还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实践证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优良品质的形成,需要开放性的、自主的综合实践课。我们一定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按照他们自然的天性和原有的发展水平实施教育,儿童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珍惜每一滴水》南平师范附属小学黄晓静课题提出的背景: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有了水,才有地球上丰富的动植物;有了水,才有人们幸福的生活。从地球的表面上看,水的占有面积非常大,所以许多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虽然地球上的总水量不少,但是可饮用的水却少得可怜。经有关部门调查,世界上有50%以上的国家缺水。我国是缺水较严重的国家之一,70%的城市缺水,南平虽暂不属于缺水的城市,但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水会越来越少,总有一天,水资源会耗尽的。因此,人们必须合理有效的保护水资源。课题研究的目的:知识能力:

  1、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处理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

  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认识到小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进而认识到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3、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课题的产生与确定:

  开学初的一天,我看见班上的几个孩子正在聊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视,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一个小女孩问我:“老师,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电视剧?”我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电影《美丽的大脚》。”孩子们听到这个片名后都非常想了解它的内容,争着说:“老师,老师,你快说一说吧!”于是,我便给他们介绍了这部影片:“《美丽的大脚》这部影片的内容是:在西部有一所十分偏远的村小,学校里只有一名老师,孩子们要走几十里路到校上课。那里十分贫穷,生活条件很差,人们喝的水都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且很不好入口,但人们却十分珍惜它,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水源。老师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断是:一天,老师和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突然,天上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大家听了纷纷跑进屋里把能装水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有的拿盆子,有的拿盆子,有的拿碗┅┅大家都站在操场上高举着手中的容器,用渴望的双眼望着天空。可是老天光打雷不下雨,大家看到的是晴空万里。那一双双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我们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们对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心。在星期二上午第三节课上,我大概介绍了这门课程的特点后,问孩子们想研究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想研究圆珠笔,有的说想研究健康食谱……这时,有个孩子说:“老师,我想研究水,因为上次您给我们讲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说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我们南平的延平湖,湖里的水很脏,上次我和同学经过时还看到一只死猪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孩子的话闸子也打开了……就这样我们的活动主题就诞生了。课题方案的制定:

  主题确定了,同学们也犯难了,我们应该从哪下手呢?总不能像只无头苍蝇乱撞吧?于是我瞅准时机,启发学生说说可以围绕课题研究什么?你准备怎么进行?根据学生的意愿本课题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水的作用: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什么行业都需要水。因此,学生准备把这个子课题再分为五个小课题:水与生命,水与电力,水与工业,水与农业,水与养殖业,水与生活。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访问等方法收集到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时可以用自述的方式进行。

  二、水资源的贫乏:

  通过上面环节的调查,学生已经了解到了水的重要作用,水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平市地处南方,雨水较多,学生很少感受到停水的滋味。对水资源的短缺现象很少了解,也较少关注水的污染情况。因此,在这一环节分成六个小课题: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水浪费的问题,水污染的问题,我们的水样调查,水葫芦的危害,我的问卷调查。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到南平比较有代表性的水域采集水样,找找生活中水浪费现象以及到环局了解目前南平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得到了解。

  三、争当水卫士:

  上一环节的活动,学生已认识到浪费水,污染水的严重危害,并激发起节约水保护水的热情。因此这一环节能更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介绍节水标志,想一个节水小点子,设计节水器具,介绍污水处理过程,自己制作宣传画等方法开展宣传活动。课题的实施、成果的汇报与交流:第一组:水的作用

  一、水与生命。

  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水可以溶解各种营养物质,可以把代谢物排出体外,可以调节体温。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致命。以大卫·布莱恩的事例来说明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图片)。

  二、水与电力。

  南平最主要的水资源是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还有麻阳溪、崇阳溪等许多支流。这些水域上都建有水电站,因此我们还特地到水利局收集到南平市水电站的分布图。沙溪口水电站是我们南平最大的水电站,因此我们小组的同学还到了沙溪口电站进行了参观采访(录像)。

  三、水与农业。

  不仅人类需要我们,植物也需要我们。植物含有大量的水,植物不仅满身是水,而且它们一生都在消耗水。你们知道1公斤水稻是用多少水浇灌出来的吗?告诉你们吧,它需要1000公斤的水。所以说农业的大丰收,水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呢。

  四、水与养殖业。

  水与养殖业关系密切。渔业需要水,家畜养殖也需要水(给合图片介绍),我们南平有许多的养殖场,一天的用水量是十分惊人的!

  五、水与工业。

  水在制造、加工、冷却、净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钢铁厂靠水降温保证生产;食品厂的汽水、啤洒等干脆就是水的化身,

  我们同学们用的作业纸和书本等,在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水(图片)。

  六、水与生活。

  水是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一员,有了水,我们才可以清洗自己身上的污垢;有了水,我们才能擦洗用具;有了水,我们才能洗净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我们每天口渴时喝的汽水,吃的水果,吃的饭,喝的汤等都包含着许多水份。(图片)第二组:水资源的贫乏

  一、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们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可供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淡水,它们总共才占地球总水量的3%,而占97%的海水,又苦又涩,不能饮用,也不能用它灌溉农田。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真正可以为人们所利用的是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加起来也不到全部淡水总量的%,不足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要珍惜这有限的水资源,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它的作用(给合比例图介绍)。

  二、水浪费的问题。

  1、学生结合在洗车场拍来的照片介绍,再用算一算的方法算算:如果洗一辆摩托车要浪费1千克的水,那么,我们全南平市又有多少辆摩托车,要浪费多少水?全国呢?这个数字定非常惊人。

  2、对小学生洗一次手的用水量进行调查,并算出一天的用水量和一年的用水量。

  三、我的水样调查。(利用录像和水样)

  1、三千八百坎坎底溪的溪水。非常清澈,无漂浮物,无沉淀物。

  2、纸厂排水口的水。

  颜色较黄,水面漂浮着泡沫,水中有较多的的杂质,有一股臭味。

  3、延平湖的水。

  颜色淡黄,水面漂浮着一些垃圾,有许多细小的杂质,有一股淤泥味。

  四、水污染的问题。

  1、结合照片介绍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大部分排入河流,并随着河流流入闽江。

  2、结合录像介绍垃圾给河流带来的污染。人们随意向河流排放的垃圾会聚集在水坝上和河流的弯道里。

  3、结合照片介绍大量地建设水电站所带来的污染。大量建设水电站会让水失去天然的净化作用。

  五、水葫芦的危害。

  结合照片介绍水葫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们肆意向河里排放各种生活垃圾、污水及牲畜的粪便,使河中的有机养分增加;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在河上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水电站,使河水变成了静水。

  六、我们的问卷调查。

  设计了十道问题了解同学们平时的一些行为习惯,从而了解同学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92%的同学没有往河里扔垃圾,并且能够阻止向河里扔垃圾的人,都能感到往河里扔垃圾是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二,97%的同学每次洗完手后都能随手关紧水龙头。他们都知道第一滴水都很珍贵,绝不会在看见水龙头滴水时而若无其事地走开;三,被调查的同学纷纷呼吁要保护水资源,并且提出了以下口号:(1)请珍惜每一滴水。(2)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第三小组:争当水卫士

  一、介绍节水标志。

  出示节水标志,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节水标志的认识,再具体介绍:“国家节水标志”出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从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

  二、节水金点子。

  介绍小组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上网等途径总结出许多的金点子。如:洗菜水、洗米水等可以拿来浇花、冲厕所,特别是洗米水和养鱼的水里面有很高的养分,拿来浇花,能促进花草生长;平日里大家都是用洗洁精洗碗,这样很不环保,淘米水和煮过面条的水可以拿来洗碗筷,这样既去油又节水;第三,家里有空调的同学都知道空调中的水是通过排水管直接排出,大家可以把空调中的水节约起来,拿来擦地板,冲厕所……

  小组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总结出许多的节水金点子。洗衣服时,很多人都认为水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水太多衣服缺少磨擦反而洗不干净。

  三、设计节水器具。

  学生课前画好了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来介绍。第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储水池,能够储存大家用过的水。第二大特点是有两个自动感应器,它会根据排泻物的多少,放出适量的水。

  四、介绍生活污水处理过程。

  学生边结合照片边介绍,让其他同学了解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提高同学的保护水的意识。

  五、宣传画。

  这幅画的名字是《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无情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被烤裂了,旁边的树木也枯萎了,人们痛苦地流下了眼泪,而这几滴眼泪也很珍贵,要用碗接着。设计的意图是提醒大家,节约用水应该从小开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如果人们在大量的浪费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成为自己的眼泪。这样的汇报、交流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它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汇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坚定了他们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活动反思:通过“珍惜每一滴水”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主动自觉地行动起来。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是指导者,促进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在刚刚开展这项实践活动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组,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然后通过课堂来交流反馈。可我发现,有的同学乐于去完成工作,而有的同学则有形式而无结果。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认真地观察,发现做得较好的同学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并在全班树立榜样,这样不仅鼓励了做得好的同学,同时还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很多老师都喜欢吃玉米,我相信其中有许多老师并不知道种一公斤玉米需要多少水?当水与农业的小组同学收集到种一公斤玉米需要368公斤的水时,我感到很欣喜。因为从中我看到同学们懂得了如何去收集自己有用的资料。我对这一小组的同学给予肯定,他们的兴趣更高涨了,还收集到诸如:种一公斤水稻需要1吨的水,一公斤的蔬菜约需要450吨水等资料。这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受到了启发,纷纷行动起来。

  通过本次活动,我总结出几条经验:第一,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要让学生感到这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事。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要给予赞赏,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第三,课后要及时反思,以便为下堂课做更充分的准备。第四,活动中要有评价,评价可以为完善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在活动中摆我面前的最大难题是需要家长的支持。有些家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要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怕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去社会上进行调查没有必要,怕孩子出危险。总之,综合实践这门课程只有走出课堂,让学生参与,与社会互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写下了许多自己切身的体会,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些发自肺腑的感受吧!伤心的河流黄慧

  我的家乡在南平,是个依山傍水的小城市。南平人的母亲河――闽江曾经清澈见底,鱼儿畅游。但近年来我们的母亲河伤痕累累。为了调查水污染的原因,老师带我们到了南平纸厂进行了一次实地考查。一进厂区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大家不得不捂着鼻子前进。到了排水口处,眼前的景象让我们触目惊心。从那排水管喷涌而出的全是棕黑色的污水,河面上飘浮着许多垃圾,饭盒、泡沫、烂衣服、破拖鞋,什么都有,污秽不堪。最让人作呕的是那些发腐的猪和耗子,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黑压压的一片。水面上还有一层灰色的泡沫,随波流动。岸边的杂草上也堆满了各式垃圾,迎风招展。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糕糟,最恶心的地方。

  闽江,我们的母亲河,难道我们不应该让她永远清澈吗?一起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扔一张纸,少吐一口痰,让母亲河不再哭泣!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相关文章: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11-25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03-11

以劳动节为话题的作文11-20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12-21

以敬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01-24

劳动话题作文12-11

以理性为话题作文 - 初中话题作文01-27

以岸为话题作文 - 初中话题作文01-25

以瞬间为话题作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