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题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工作总结1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更是古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历经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古代礼貌,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学生必须学好文言文。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与现代语言相差甚远,所以,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其次,基于我校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一,文言文的底子薄,学生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文言文的学习情景更是不容乐观。应对学生处在学习文言文颇不感兴趣的困境中,我校课题组的语文教师一致认为: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要让文言文阅读教学提高效果,必须要让学生喜爱文言文,如何才能让学生爱文言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感受到文言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操,美的人文思想。可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学生的兴趣发生转移,加之在现代语言环境中要学习文言文有必须的难度,学生厌学文言文,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研究这个小课题,具有现实意义。期望经过研究寻出适宜农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途径,为学生学好文言文打下基础。为了做好这一课题的研究,我校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同时开展了“高效课堂”、“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尤其应用与文言文教学中,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现就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统一认识
决定研究这一课题开始,我们迅速成立了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研发实验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教务处干事李锦存任组长,工会主席陈平、语文教研组长李丽、少先队辅导员刘大梅、杨龙为组员,合力将我校初中生文言文兴趣研究研究领域拓宽到学校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语文教学、思品教学、德育教育等层面。制定了《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初中语文培养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既明确了研究的总目标,又明确了具体目标。每一位思品教师、每位班主任都积极参与文言文教学、引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成语大赛、古诗词背诵,文言文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地设计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调查问卷,根据问卷情景,调整教学的模式,改善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实行“小组合作教学”,讨论式课堂模式。
二、理论上:强化校本教研活动开展
为确保课题的有效开展,课题组进行了不一样层次的培训学习。一是对全员教师的培训,使其懂得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学习《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初中语文培养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实施方案》《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教学目标设计培训》等文件方案,明确课题研发的目的意义;二是不定期开展课题和课程研发的主题研讨会。如不一样年级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如确定;展示汇报教师课程安排;分年级进行文言文教学成果汇报课;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如何安排等;三是在学校开展行之有效的成果汇报展示课,例如观摩李锦存执教的《陋室铭》、《马说》《与朱元思书》,李丽执教的《论语十则》、《桃花源记》,陈平执教的《出师表》等,这一系列的观摩课,在不一样的年级开展,一方面将研究的好的成果和方法传递,同时也摸索探讨更加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途径,并且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在观摩之后,课题组进行了课后评课,及时的反馈总结好的方法,进行反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将校本教研、高效课堂研究、校本课程研发进行结合
(一)进行校本课程改革。
在设计了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后,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问卷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景,进行课堂改革。在七年级、八年级开展了“小组合作式教学”,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尤其在文言文的应用教学中,将学习和整理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了,学生积累整理到更多的文言文知识了,主动性高了,课堂参与程度也强了。这样的成功的课例有:李锦存执教的《马说》《与朱元思书》,陈平执教的《出师表》等。
(二)课程渗透
为了真正的研究讨论出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也充分认识到学习文言文文的重要性,并从内心喜爱上文言文。我校把古典诗词、文言文诵读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经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在德育课程中,主要经过升国旗仪式、班队会、思品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学校环境中,注重了早自习的领读、诵读;注重了班级、走廊、寝室等学生常在的生活学习场所的文化建设,悬挂古典诗词文化标语,进行古典文化、文言文现实应用的渗透,并在某些班级开展“文言文知识竞赛”、“成语竞赛”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开设了校本课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文言文应用、写作引进课堂,引入学生学习生活。七至八年级尝试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写作。;二是由思品课教师负责将经典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与品德课教学有机整合。
四、为学生创立展示平台,渗透课题研究成果
(一)重视氛围的营造和兴趣的激发
为了凸显“人人是教师,处处有文言,”的理念,学校重视了学校、班级诵读的氛围的营造。一是每周早自习展开班级诵读朗读评分制度;二是学校内有文言文德育文化喷绘资料;三是班级墙报有“我爱读书”“我爱文言文”的主题资料。
(二)“看、读、讲、演”活动多重开展。
由于我校初中年级都是单班,开展活动时受到很大限制,可是我们仍然结合学校实际情景,开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取得了必须成果,主要是以下几类学生展示活动:
1、看。让学校、班内的文言文诵读标语、书画、橱窗、主题板报和墙报目染学生。让随处可见的文言古诗佳作名句,文言文在有意无意之中走近学生的视野。
2、读。利用每周早自习,课代表领诵,组织学生朗读或自由诵读。
3、讲。学生在熟读文言经典的基础上,讲解经典中的故事,讲诵读的感受、心得和体会。
4、利用六一、元旦等节日,排练文言文节目表演,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经典魅力。
五、课题研究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课题研究产生的良好效果。
1、课题研究给我校初中文言文教学阶段注入了新活力,也带动了学校其他教学工作的引领发展。“高效课堂”、小组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但创新了语文教学的模式,并且推动了学校其他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必须的引领示范作用。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构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团结。
在课题研究中,每个组员因为任务去学习、阅读、查阅,实践探索,反思,再次实践,总结提升,发展了教师教研本事,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研究课题时候,教师们互相观摩互相帮忙,促进了情感交流和合作精神。
3、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言文,不仅仅语言精炼优美,并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文言文诵读研究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学生在诵读感悟中不断规范自我的言行,学会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本事和感悟朗读。学生对文言文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构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本事也大大提高。最终,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言素养,在必须程度上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和学习文言文良好的方法途径。
(二)文言文兴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1、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文言功底,文言知识体系水平参差不一,亟需提高。文言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而我们每一位研究人员都有必需完成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
2、学生关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与研究不够。既然文言文已经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资料,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当更好的深入开展下去去。
3、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文言知识展示平台,经常开展文言知识竞赛,文言情景剧表演,有条件的创立文言文刊物,给学生创立更多的机会和展示舞台。
以上这三点既是我们研究中存在问题,同时也是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文言文教学任务任重道远,传承中华文化的主阵地在学校,它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重任。一路走来,借用一句诗以表心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题工作总结2
1,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巨大的磁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补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与创新意识。例如,在课外阅读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老师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假如你是比萨城的一位记者,听说伽俐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有什么反映?你会对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这样一问,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渴求,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思维的火花频频燃起。他们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大胆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你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呢?”“你这样做是否有科学根据呢?”“你这样做是不是太固执、太胆大妄为了呢?”“亚里士多德是个有权威的大哲学家,你怎么敢否定他的说法呢?”“你这样做是否违背人类的真理呢?”……学生课堂表现异常活跃,始终处于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创新意识和潜能。
3,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通过关注生活现象来拓展学生的探究渠道,开放探究的时空,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4,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课题工作总结3
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 多见于理工科和软科学。
技术路线是指申请者对要达到研究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合理的技术路线可保证顺利的实现既定目标。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并不是技术路线的复杂性。
技术路线是指进行研究的具体程序的操作步骤,如有可能,可以使用流程图或示意图加以说明,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这部分要写课题的实施方案,也就是你计划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你的课题的研究任务,换而言之,需要您给出一个比较可行的(理论上即可)设计方案来。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
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
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
调查法 :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
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
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
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
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估计费用。
,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
,以作比较。
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
课题工作总结4
我组自课题确定以来,紧紧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课题实施以来,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实施老师的探索研究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一、课题的运行情况
我们教研组本着科学的态度,在学校领导,教导处的正确指导下,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结合实际情况下,本课题中我们主要围绕“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与“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前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活动主要方式是依托课例进行实践。为了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我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家普遍认为,课题组成员开的课题研讨课,课的设计符合课题精神,但是却没有达到所预想效果。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明显的提升,经过课题组反复分析,我们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够具有针对性没有做到学生有问题问。
2、教师的言语平淡,评价没有激励性,没有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问题不敢问。
3、教师的提问针对性不够。
就这种现象我们课题组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展读书活动,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有关材料,将学习的所得摘录到课题笔记本中。
2、开展沙龙活动,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3、着手实践,开展集体备课设计教学过程。
4、进行课堂实践。继续开展课题研讨课。
5、反思提炼活动。
在自己的课堂中,首先转变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教师允许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
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学习与实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改善,主要体现在课堂氛围和谐,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显著提高。
当前我们正进行“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的研究活动。课堂教学仍是进行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老师时时以课题为中心,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首先是组织力量,集中备课。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主备老师根据全组老师的建议与思考重新调整完善,形成最终的教案。
其次关注课堂实施,落实目标。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努力做到: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通过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感受、理解数学实际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过程,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角度来讲,努力做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价值观与情感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通过参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强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强调教后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二、课题运行的阶段性成果:
(1)大部分班的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2)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多位教师的课题研讨课中获的好评。
三、存在的困惑及问题
1、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因为学生、家长不够重视以及学生安全问题等各方面条件的束缚,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2、如何有效利用40分钟的时间把知识掌握好,同时把知识进行拓展到实际的新高度,以及如何真正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和数学的应用价值。这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3、教师劳动量大与课题研究产生矛盾。
4、教师队伍自身教研能力有限。需要有关专家的指导,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四、下一阶段调整设想:
争取家长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让学生安全走进生活,丰富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研能力。
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我们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鼓励教师撰写课题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课题工作总结5
在写这个总结时,我总想给它取个题目,想来想去,想起了钟校长作过的一个讲座:在课题中成长。是的,这个学期,我们全体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确见识了许多,我们所有实验的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明显成长了许多。
作好一个总结不容易,作好一个教科研的总结更不容易,因为我们实验教师所做的课题工作不显山不露水,我们实验教师所做的工作总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之中,我们的汗水总是和教育教学紧紧的凝聚在一起,而我们的成绩的取得是那样的艰难,那样的辛酸,那样的令人荡气回肠。
我们搞课题研究,没有几个自愿的,大家都知道,课题研究太累了,而且好多课题是虎头蛇尾,我们平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够多的了,而课题研究更是让许多老师望而却步。虽然我们没有一点物质或别的奖励,但我们的的确确、明明白白:我们在举步维艰的课题研究的进程中,我们在成长,我们在逐步的尽快的成长。我们学校的实验的骨干教师硬是撑起了我们新洲小学课题研究的一片蓝天。
在写这个总结时,我有的是愧疚,愧疚的是我能力有限,对信息技术、对研究性学习、对课题研究可以说是从0开始,但我更多的高兴,因为身后有三位校长的大力支持,对我的百倍信任,更因为周围有一大批事业心极强的实验教师。大家无所求,但我们仍超负荷的付出。
这个学期,教科室主要作了以下工作:(基本按照时间顺序)
《新舟》校刊第二、三期出版;四月,作文与学科整合的开题工作;全国走进新课程作文观摩课;学校两月一次的教科研大会及课题汇报工作,课题组长和科级组长对课题开展情况作了汇报,并就本学期课题开展计划作了安排;聘请市区教科所和教研室专家做专题讲座工作,聘请市教科所吴江副主任来校做课题研究报告;聘请区教科室李竹修老师来校做课题研究报告;钟传伟副校长做课题研究报告;学校全体教师“优质课”大赛;所有科目的科级组长在全校大会上作了总结发言;学校全体教师实验论文、教育教学个案、教案评比大赛;课题实验教师到福田小学广东顺德等地听博士专家关于课题实验的报告;参加区作文指导大赛; 参加区一年级“三新杯”(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课堂教学大赛;获团体一等奖;罗旭琴获语文一等奖第一名;张瑛获综合实践一等奖第一名;徐丽获英语二等奖;东师大和北师大专家的阶段性检查验收工作;北师大余胜泉博士等专家来校检查课题开展情况;东师大课题的重新申报、实验方案、阶段性汇报等工作;北师大课题申报、实验方案等工作;关于北师大课题实验确定实验人员、实验班级等工作;学校三个重点课题在市科技局的重新申报工作;学校三个重点课题在区科技局的重新申报工作;北师大课题的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工作;承担北师大课题的实验研究课工作;所有课题组长和科级组长对本学期课题开展情况作了总结汇报;学校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自评工作;学校优秀教研组的自评工作……
以上工作之所以能比较圆满的完成,我想无非来源于领导和老师们对课题工作的理解、支持、帮助……
在这里,我不想说过多的客套话,而只想把本学期课题研究过程中几个令我难忘、令我感动的场面介绍给大家。
关于课题检查工作。上次余胜泉等博士参观了我校的课题进程工作之后,对我校实验老师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赞誉,他们说我校所做的工作是扎实的、有成效的,在周围学校都是很少见的。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我们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才好象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塌实了许多。散会后,许多老师留了下来,尤其是郝老师,和博士进行了许多针对性的交流,并把自己搞课题的情况具体的介绍给各位专家。这种科研精神实在可嘉。
关于学校课题汇报会,这个学期我们开了两次大型的教科研大会,每次开会,我们所有的课题组长,科级组长及相关领导总能按时参加,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不仅把本组的课题如数家珍的汇报出来,而且还能就课题中的一些问题展开针对性的讨论,并就下一步工作的展开作出具体的设想和安排……总之,每次大会大家有一个感觉:意犹未尽。
在平时的课题开展中,我想特别提出几位老师,六年级的周老师,研究专题:奥运知识;五年级的高老师,研究专题:读好书;四年级的邱老师,研究专题:作文整合;三年级的李老师,研究专题:海底世界;二年级的江老师,研究专题:口语交际……他们所做的大量工作,有目共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六年级的戴老师,在他的带领下,班里好多学生自编自写了许多书籍。
每次布置课题工作任务,如计划、总结等,我们的课题组长和科级组长总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在开学初,教科室就提出了科组活动要正常化,于是就要求各科级组长把本学期组里开展活动的日期和地点报到教科室,我们英语组长郝老师,不仅把本组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而且每次课题活动都能正常开展,并且上报到教科室,只要一有时间,郝老师总是把我叫到他办公室,看看他的教学设计,看看他最近课题的开展情况,只要英语科组活动,他总是把钟校长和我叫到一起参加……
再如我们美术组的'贺老师,每次安排听课或讲座,她总是尽量调开课按时参加。有一次,在梅林中学听李均博士关于课题怎样开展的讲座,贺老师说了三个“真”:真不错,真想多听听这样的讲座,真是太好了。到了下午,因为我的原因,使得贺老师没有继续听李臣博士的讲座,贺老师找到我,半开玩笑的说:“你怎么不叫我?”其实,在课题研究中,美术并不是我校的拳头课题,但贺老师这样的钻研精神,反倒使我们语数英有些老师落后了。
在我看来,每一次的听课是一种学习,每一次的评课是一种学习,每一次的讲座更是一种学习。我们只有多听课,多尝试上研究课,多听听专家的讲座,才能成长,才能在课题研究中尽快的成长起来。
我们的罗老师,在区三新课取得一等奖第一名后,又再次接受了北师大跨越式发展课题的阶段性汇报研究课,罗老师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带着双语班的班主任工作,多少辛酸苦累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加班加点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家里的事情放下不管有多少人知道……当我每次忐忑不安的找罗老师传达任务时,总能听到林主任、高老师、张老师对我充满怨言——因为他们是家长。他们说:罗老师下午第三节课都在上课呀!我记得上个学期,在开课题阶段性总结汇报会时,有一个兄弟学校的老师站起来说:“你应该好好奖励一下讲公开课的老师,他们太辛苦了!”我想,辛苦不仅仅是身体的,更多的是来自心理的压力。只要讲过公开课的老师都知道,讲一次大型的课,那时心灵的炼狱。
我们的钟校长,身先士卒。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多次亲自做示范研究课。一个班已经够忙的了,学校的工作已经够累了,但即使这样,为了使《作文与学科整合》这个课题开一个好头,为了解开众多学科教师的顾虑,毅然决然全身心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来。这种以身作则、迎难而上的精神令多少老师汗颜。
我们的课题就应该这样!我们的课题就需要这样的人!!!
总之,实验前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同时,还应充分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矛盾和不足
(1)课题进展还不平衡。
(2)实验教师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的扎实。
(3)信息交流反馈渠道还不够畅通。
(4)资料上网、论文发表、课题宣传、成果积累等还有待提高。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和学生实际制订一个明确的实验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方向、步骤、方法,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工作步骤,把课题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确保实验能够持续、深入地开展,这样才能使自己确确实实在课题中得到成长。
课题工作总结6
一、课题研究方法
1、参考文献法:即查阅相关的资料,认真系统的学习有关的理论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英语词汇听说读写能力的现状,为课题研究进行更直接有效的指导;
3、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研究、提高:
(1)通过各种不同的有效的`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单词;
(2)通过调查,对两个班级学生就词汇使用及记忆等方面进行对比,寻求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及掌握英语词汇的兴趣和能力。
4、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对个人开展研究,以寻求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方法;
5、对比测试法:在课题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对本册教材中的四会单词进行检测,对比成绩的变化。以本校六年制四年级两个班为实验班,研究过程在教学常态下进行。
6、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二、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收集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文献,寻找理论依据,明确实验目标,提炼先进理论经验,制定论证课题研究方案和具体实施设计,申报课题。
2、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1)根据研究内容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实施。
(2)进行理论学习,构建基本操作模式,深化课题涉及的相关评价指标与实施方法。
(3)组织课题研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成果汇报,将研究成果逐步推广,加大实验论证力度。
3、总结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整理有关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各种数据。
(2)汇集各种实验材料,归纳总结研究成果。
(3)撰写实验结题报告,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鉴定。
三、研究成果的形式
1、读书笔记,发表在课题博客中;
2、课例分析,发表在课题博客中;
3、写作论文,已上交学校、教研室。
论文题目:《运用多媒体,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运用歌谣掌握英语词汇》等
4、结题报告。
四、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调查研究
20xx年3月到4月期间,主要用调查法,访谈法及测试法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全方面的细致了解。
(二)发现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词汇的学习上都存在问题,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词汇方面、方法问题几个方面。
(三)解决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的途径,探索怎样转变学生词汇学习思路,调整英语词汇教学内容,并努力创新词汇教学方法。
五、取得的成效
1、深入了解词汇学习现状,因材施教;
2、激活学生词汇学习兴趣;
3、克服了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心理障碍;
4、学生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5、学生的词汇量增多,单词书写、应用能力增强;
6、总结了多种认读和记忆单词的方法和单词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学生运用单词说句子的能力较差,特别是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要想灵活运用单词,还要多给学生创设词汇运用的场景,真正发挥英语词汇的作用。
课题工作总结7
一个学期紧张繁忙的课题研究、教学教研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四个多月120多个日日夜夜,可谓一路探索、一路艰辛、一路欣喜、一路收获。本学期,我继续主持实施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的综合与渗透研究”课题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有机整合目标设计有效性的实验研究”,采取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理论研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总体规划与个别指导、集中研修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组织本校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8次,为本校课题组成员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专题讲座两场;
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泉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晋江市进修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议(两次)、东石中心小学的课题研讨活动,在本校主办的课题研讨活动中为全体与会者展示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公开课;加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xxxx年秋季远程研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团队,负责对山东省济南、济宁两地200名学员的研修,实践持续4个月。下面,将本学期课题研究和教学教研工作做一总结: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二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两课时。该年级同学均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该班同学特点: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纪律不好、不爱动脑筋、兴趣转移快、做事虎头蛇尾。鉴于该班同学实际状况,第一个学期的入门指导、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决定着今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该班是否能够长期有效的实施。
二、本学期目标:
走入社会,认识社会环境,探究社会问题,引导同学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融入集体,具有合作品质;启发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亲身实践,尝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运用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和处置信息,运用写作、绘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表达想法、创意和探究结果。
三、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验的实施过程:
(一)目标分解、任务明确
我把自身制定的学期总目标分层次渗透于活动主题的每个环节中,体现目标的结构性与个别化、具体化、情景化,追求目标设计的有效性,以活动主题为载体来达成目标。
本学期初,我通过创设情景,和同学一起讨论,生成了活动主题“走进动画片”,然后指导同学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确定了三个活动专题:一、好看的动画片;二、动画片知多少;三、制作我的动画片。
“走进动画片”活动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同学留意身边的事物,能通过观察自主提出问题;针对自身的问题,设计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运用观察、调查访问、上网等等方法收集与自身的问题相关的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整理;能客观、具体地描述活动过程、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效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乐意与同伴合作。
(二)过程清晰、环节紧扣
本学期已完成一、二两个活动专题的教学计划。第一个活动专题《好看的动画片》,用了8周的时间,基本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归纳问题,确定三个活动专题——实施第一个活动专题——指导同学设计简单的活动方案——交流、评价,改进活动方案——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实践并写出实践的过程——各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参与全班交流展示——评出5个奖项——结合档案袋和阶段效果评出最佳组员,写出活动心得(偏重同学的表示、评价、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活动专题《动画片知多少》,用了8周的时间,基本流程:同学针对动画片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单——学习、运用合适的发解决问题——汇报交流、梳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继续解决问题单的问题——汇报交流——动手制作手抄报——手抄报效果展示(偏重同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情景指导同学学习运用收集信息的方法,提高同学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关注细节、有效指导
本学期,我紧紧围绕目标,密切关注同学学习活动过程的每个细节,在同学真正需要指导时和时给予到位的指导。
活动专题一的评出5个奖项的活动环节中,我发现8位同学评审员的评价规范不一致,原因是没掌握每个奖项的评价要点(例如“最佳创意奖”的评价要点是同学扮演时所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意,这些创意可以从语言和道具等方面来考虑)。我没有急于对同学评审员进行纠正,而是引导全班同学深入分析每个奖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学很快发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原因是他们起先没有真正理解每个奖项的实质,忽视了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导致评价的不公正;在各小组选最佳组员时,我发现同学不懂得观察和比较,就连对两份作业质量进行比较也不会,甚至有一两个小组还知道要做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和时在班上进行集中指导,再次指导同学对比自身设计的评价表,根据评价的各个要素,搞清楚究竟从哪几个方面来评,怎么评,比方我建议每个组员轮流看相互的作业,一起观察和比较,然后一起讨论和商定该份作业应该得几颗星。
各小组推荐出最佳组员的环节共进行了两节课,相对充沛的小组评比有助于同学通过组员之间作品的观察、对比,了解和学习他人的优点,促进自身的反思和改进自身的缺乏,认识自身的缺乏,进而改进自身的作业。两节课结束后,我发现有10几个同学重新修改完善了自身的作业,说明交流合作的目标达到了。
在讨论同学提出的“动画与漫画有关系吗?”时,同学说上网查不到这方面的资料,我发现根本原因是同学不会分析问题。于是,我引导同学对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先上网查“什么是动画?”“什么是漫画?”,然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找出相互间的关系,得出最后的结论,使同学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同学从刚开始的淡漠到喜欢到最后的欲罢不能,经历了过程,丰富了体验,掌握了方法,获得了发展,同学的各种能力出现螺旋式的上升,再次验证了我的理念———因为老师的用心,同学是幸福的;看到自家小朋友的生长,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充沛的认可。
(四)规范管理、科学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是制约这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瓶颈,特别是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又是瓶颈中的瓶颈。我把评价贯穿于每个环节中,依照班级公约,每节课都评出5名纪律星,教学秩序越来越好,使得同学也越来越注意认真倾听了;我还结合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示评出5个奖项,结合档案袋和阶段效果评出最佳组员,10个星星可以晋级为一个月亮,10个月亮可以晋级为一个太阳;通过多次的激励和矫正,同学在自信、热情、人际、考虑问题的方式、反思的意识、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等方面得到多次的锻炼,于是,良好的意识、习惯、能力便形成了(引用课程团队高启山老师的话);学期终结时我采用期终评价表来进行评价,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同学、同学、家长、老师回答,引导同学对整个学期进行反思和总结,也为本学期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赢得更多家长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和支持;最后,评选出20名优秀组员进行奖励。这些管理和评价的落实,有效的激发了同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有力地促进这门课程的持续发展。
三、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与评估
80%的同学能初步懂得运用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能合理运用采访调查、上网收集信息的方法,能初步设计简单的活动方案,能和同学分享效果,能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缺乏和优点,并进行评价,能通过评价逐步约束自身的行为。
四、取得的效果
(一)同学方面
1、有形效果本学期共完成两个活动专题;每位同学完成实践作业13份;全班共完成调查方案40份、手抄报35份、问题单80张、活动感受100篇、过程性评价70份、学期评价40份。
2、无形效果70%的同学每周都能完成作业;90%的同学喜欢这门课程;同学越来越喜欢考虑问题,胆量变大了,逐步能倾听他人的发言,课堂变得有序了。
(二)教师方面
对教师有效指导战略的体会:
1、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同学,这是活动胜利的基础,同时让老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2、根据年龄灵活制定学期目标和活动主题目标
3、根据同学的年龄和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对活动方法进行分层设计,体现能力的递进上升
4、坚持活动过程的连续,注重时间上的连续,追踪同学的活动进程
5、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争取家长的更多的支持。本学期初聘请一些热心的家长当课外辅导员,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在班上展示同学的效果,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这门课程,把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相关的内容打印贴在班级的墙上;从期末的评价表中,95%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活动,5%的家长还不了解这门课程,有疑问“开展活动对学习有协助吗?”家长们写道:“小朋友的胆量变大了;较以前喜欢考虑问题;动手能力提高了;对写作水平有协助;会观察事物了;这种课要坚持上…、、”同时更为感动的是张美棋同学的家长提出了珍贵的意见:“老师应多提供方法指导,比方印发资料,告诉家长应该提供哪些支持和协助…、”
张薪同学的妈妈自告奋勇帮班级打印期终评价表,帮班级拍课堂实录…、、有这样坚强的后盾,我们还有理由说家长不支持吗?还有理由不踏踏实实去实施吗?我们还会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吗?其实一切都是“你做了,才知道”,一切回到本真的状态,一切以小朋友的发展为宗旨,让我们的小朋友吸收着阳光,快乐地呼吸和生长。
五、存在的问题:
1、汇报的形式比较单调,同学的对于阶段汇报的思路还不能考虑周全,如何让汇报形式多样,又不增加同学很多负担,不占用同学的很多课余时间?
2、同学在活动中获取的信息不够不科学、不够严谨
3、同学分析问题能力、筛选整理问题的能力不好。
4、局部同学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注意力不够集中。
六、下学期的工作思路
1、活动中注意培养同学的倾听习惯。
2、加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活动方法的设计目标提高。
课题工作总结8
《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是经师宗县教育局教科所审核批准,由高良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县级教研课题,鲁古完小32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经过半年的研究与实践,现已取得部分的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识字教学领域依然存在高耗低效现象,学生识字回生率高,阅读质量低,作文错别字多。传统的识字方法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识字任务。落后的识字教学法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作文能力的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的一场革命,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1、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类知识的数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终身学习早已成为可能。而“终身学习”能力包括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文字是枯燥的书写符号,因此,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识字,提高识字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今后观察、感受、思考世界。
2、《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识字意识,使教师指导识字与学生自主识字相互协调、和谐发展。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仅仅一、二年级规定的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上学期要认识400个汉字。这与以往相比,识字量大大地增加。我乡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使学生更1快地提高识字能力,便成了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将“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实验课题,力求在识字教学中有所突破,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从识字教学的课堂设计的角度探讨科学可行的操作思路与策略。
(2)实践价值:
①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逐步培养儿童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在新课程改革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中有新体会。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1)自主:自主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学习中,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大量识字非常重要。识字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一方面要根据儿童心理规律,依照汉字本身的规律,让儿童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识字。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展识字途径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积累学习语文的后劲。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二、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和汉字是重点也是难点,要使学生顺利过这一难关,在内容上要体现活、灵、动、新四大特点。使教学充满活力,透有灵气,使教学更为生动,教学不断创新。
1、识字内容的选择
(1)以新教材人教版小学
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主,并吸收并我国传统的识2字经验,收集韵文识字、儿童诗等作为识字课外的补充教材。
(2)把影视标题、学生的名字、班里板报专栏、悬挂的条幅等作为识字教材。
2、班级学生的识字差异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识字差异情况,找出原因。
3、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发掘生活中的识字因素,让识字走进生活。
4、寻求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
5、识字方法的探索,形成提高学生有效识字的教学策略。探索有效、科学的识字方法,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二)研究的目标:
1、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兴趣;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2、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
3、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解语文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识字情况,作为课题实施前后效果的对比分析,检查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2、文献法资料法:以语文《新课程课标》(20xx版)、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4、实验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施制定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寻找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6、案例研究: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5月20日】:
1、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计划。
2、组织课题组所有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办法。
3、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5月2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1、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
2、教学实践:撰写教学案例、以班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此方案,不断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计划,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同时并撰写教学反思及教研论文。
3、上好研讨课并及时撰写小结报告。
4、邀请中心学校领导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坚持做好第二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实践进入最后阶段,加大研究的力度,做好进一步的完善健全工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3月31日】:采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总结,形成适合学生,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识字教学组织形式;形成课题研究成果。认真总结活动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1、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佐萍(鲁古完小校长)
副组长:田文良张永顺窦体红念旭辉朱俞永侬海斌张莲翠主要成员:何冠鹤赵宴杨飞雁李孝良罗照霜朱明亮马婷芮
郭宗美牛艳平余朝前戚彩珍
其他成员:温红郎松林龚晓宏李玉高文惠段坤昌项文光彭俊丽杨婷
2、分工情况:
(1)田文良、张永顺、窦体红参与指导此课题研究各阶段的工作,念旭辉、朱俞永、张莲翠、侬海斌负责主持开展本课题研究,负责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总体策划,全面布置,收集资料,撰写各项报告,具体落实研究工作。
(2)课题组主要成员应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协助撰写各项报告及情况说明,深入课堂实践,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围绕课题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课题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组其他成员也应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配合主要成员完成相关任务。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课题论文等,
八、课题研究中期成果
1、进行了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1)、从学生调查统计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7%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汉字。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大多外出打工无法重视孩子的书写,有半数以上的家长对孩子的写字姿势、方法无法进行辅导,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孩子书写和作业是否正确上,家长更是没法去关心孩子的正确率,只有极少数的家长既注重孩子的正确率,又关注了孩子的书写。10%的学生没有巩固学习汉字的好办法;识字途径单一,有50%的学生全靠语文课上老师的传授。除此之外,加上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全校没有一人参加过书法辅导班,写字全靠在学校的写字课和语文识字环节,同时孩子年幼,自控能力较弱,虽然想写好字,但也贪玩,再加上中国汉字的字形结构相对较复杂,作业量等客观原因,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不好把握,写字兴趣不浓厚,具体地说:
①、学生们一次能记住的生字普遍较少,学生对自己的识字效率没有自信。 ②、学生识字的途径比较单一,从选项的数量上来看,通过语文课上教师教认识汉字的学生人数最多。
③、学生们大都觉得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有好处,但学生普遍不会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其中,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借助字典、猜字谜、编儿歌等方法都是他们很少用的识字方法。识字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强。在结合字理识字方面显得不足,对于字理识字了解不够,运用得也很少。
④、学生书写汉字的笔顺正确率不高。
⑤、很多学生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都不会查字典或问老师。
本次问卷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了我校低段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困难和希望,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为今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帮助,同时对于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从教师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
教师对于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和把握程度各不相同,特别是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所进行的调整、变化并不清楚,仅有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准确认知。
近50%的教师也发现了学生识字学习无兴趣的'现象,所以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很认真听讲,气氛并不热烈,在学完生字后作业或考试中写错了都是靠教师讲解,缺乏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均把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作为识字教学最难实现的目标,另外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汉字的时间较为合理。
大多教师重视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实际观察中大多数教师也是这么做的,因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效率。然而谈到识字教学中重难点时,“字的结构”“字的基本笔画”“学生错别字太多”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其实就落实到了写字教学上,呈现出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也体现了写字教学的弱势与无力。
对于学生的书写评价,只是教师个人的一种主观评价与判断,同时我们也感受得出教师的不自信。那么教师写字教学方法如何呢?(学生问卷9小题)“反复抄写”“朗读”,这些都是教师纠正学生写错字的一种行为,反映出真正能“一笔一划教”的教师太少、太少。
教学中“学生练字时间太少”,其次是“学习内容太多,重心难放”,因而自己的课堂上就“根据时间、内容而安排学生习字”,能坚持的,“时间也很少”。
通过对教师主观评价和能动性的调查,发现如今的电子白板教学,使教师平日的书写更加少,基本上也就是随堂的板书了。而对个人的书写也没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能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也不多,还是停留于“工整规范”和自我认知阶段,还有部分觉得“需要好好学习”,也表达了愿意了解书法艺术的心愿。但是,或许每到用时方恨少,人们总是习惯于思考的需要,而付之行动的少之甚少,也总是能与自己找到很多很多无法学习的理由。最后细观各位老师的硬笔作品,的确是努力于达到“工整规范”,能体现出艺术美感的只有一部份。
另外,从教师年龄方面分析,老教师的字迹有一定的功力,间架结构和起落笔之间有行运的章法,而越是年轻教师,以上越是被削弱,90的大学生们,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触最多的他们,表现出对常规教师基本功的不足。再有,从问卷中的大体情况来看,可见教师习字时的随意,很多丝毫的小问题,却能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面对学生的板书,我们要慎之再慎,不能依赖于自我的习惯与感觉。
2、课题组成员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我校参与研究的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深化开展自主识字的实践研究,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同时,我校语文教师逐步转变了教育理念,把课题研究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注重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使广大学生从识字学习中享受快乐,学会探究,学会猜想,学会转化,学会应用,并引导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
3、组织课题组成员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进行理论学习我校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学习笔记,并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理论观、学习观、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4、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
我校17位课题组成员其中的12位语文教师经常开展识字教学交流会,每位教师都精心设计了一篇关于识字教学的教学设计,并准备投稿于云南省报刊社举办的竞赛活动中。
5、积极参与各种论文征集活动
我校教师积极撰写关于自主识字方面的论文,现有10多位教师已上交论文,正准备投稿于上级部门组织的论文征集活动中。
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7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前期的课题研究阶段中,我们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实践成员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不善于书面积累素材,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不足。
3、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识字”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4、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识字——生活”的识字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今后的识字教学工作。
十一、今后课题研究努力地方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多媒体在本课题中的使用,使识字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现代化手段为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阅读能力、自主识字能力,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课题工作总结9
通过对“幼儿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和学习有关文献,教师现在能够将数学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不同程度地结合,将幼儿的生活不同程度地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数学教育的新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生活问题已成为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
取得进步的地方:
老师们进一步理解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处处皆数学,所以,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学习数学。为幼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幼儿从实际出发,体验教学魅力。
教师不同程度地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含有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经验,使之为教学服务,使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注意观察,发现幼儿一日活动中有利幼儿数学发展的因素、情景时便进行随机教育,其结果是幼儿容易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又如,孩子们发现车胎是圆的,很多房子的屋顶是斜的,幼儿园的玩具形状、颜色、大小不同,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有多有少,整理玩具时可按形状、颜色分类,散步时可说说花草的形状、颜色,户外活动可说说自己的所处位置,进餐时将碗、筷和勺一一对应,上下楼梯时数一数阶梯等等。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情景中获得到了数学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创设出真实、自然的生活情景,将数学目的渗透其中,这种情景将数学的计划性、目的性与幼儿生活融为一体,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学习。如什么时间上幼儿园?什么时间离园?玩具怎么归类?食品怎么分发?家里谁个子最高?班里清点人数有多少同伴没上幼儿园?怎么排队?等等。在生活中让幼儿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感知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用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让一日生活充满数学教学。
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幼儿对数学活动的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在数学区的各种游戏中,幼儿从一开始的幼儿盲目地操作或不愿操作,到后来数学区成为幼儿最喜欢、最爱去的区域,从中可以看出,数学区为孩子创设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能让孩子感到放松和愉快。
现阶段的幼儿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对有规则的的游戏比较感兴趣,爱玩这类的游戏,而数学区的游戏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是一种适合幼儿的游戏模式。我们利用每周不同的主题活动,开展各类游戏,使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能力的提升,并在各个领域渗透生活化数学,实现生活化数学与各游戏区的整合也有很多的研究价值。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了解幼儿,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材料。
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不仅能让幼儿明确数学源于生活本质,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在为幼儿准备操作材料时,有时感觉到了幼儿的厌烦情绪。但是自己这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善于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幼儿年龄偏小,有时很难体现。因此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以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工作重点。幼儿园数学教育可以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动、游戏和生活进行整合,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如在游戏中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学习加减法、比较高矮、长短、远近、快慢,区分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对物品进行分类,比较数量多少,购物时计算花了多少钱,生活中安排做事的顺序,春游时计划活动路线等,这些内容的整合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更丰富了。
对这些生活中的内容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实际上是幼儿学习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和描述周围世界的过程,数学是抽象的,例如,14可以表示车牌号,也可以指鞋子的尺码,其实数字本身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当它与客观事物结合,便有了全新的含义。在幼儿眼中,以往他们看到的鞋子、汽车等具体事物,一旦与数字相连,就可能变成14路车、14码鞋子,习以为常的数字和生活中的事物就突然具有了新的含义,此时数学融入了他们的头脑,成为他们观察和思维的基本方式,幼儿以这种观察发现的方式感受着数学,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在工作中做的还不是很到位,以后要在这些方面多做努力。有人说,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之中。但重要的是成人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这一途径,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获得简单的数学经验。因此,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深化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从小就喜爱数学活动,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只有遵循了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也是数学思想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真实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乐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数学的乐趣吧!
课题工作总结10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转变观念,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贯彻执行崇尚创新的工作精神及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如教学管理。在“教书匠”、 “经验型”向 “学者型”、 “科研型”转化过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本学期,我校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具体课题,如课堂教学策略、学科专题研究等。邀请市教研室、教科室的专家来校作教科研知识讲座,并邀请了首席教师徐瑞芳校长来我校就教师专业化发展做了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2、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研究课、优质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各课题组成员能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教研组长及为教科室组长。在期初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明确了本教研组研究课题,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公开课研讨、备课组活动等教研活动中,课题研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本学期,我校遵循“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在学期初定出自己的教研专题,数学组的“问题解决意识”、低年级语文组的“写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英语组的“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自然学科的“实验课中实验观察的指导”,还有其它学科也分别根据实际教学制定出了教研专题。各教研组每周一次教研,教研活动内容要围绕自己的专题进行活动,学期末撰写专题论文,根据论文的质量,学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教师进行奖励。
3、全体教师撰写反思、随笔,形成浓厚的氛围。
全体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反思,学校每月由教研组长进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导处进行检查。通过写教学反思和后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要求教师每学期写好一篇自己的专题论文,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写心得体会。全校共收到了70多篇教师的校内的教学论文及十多篇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的论文。其中汤群教师的教育叙事《和孩子聊会闲话》在《胶州教育》杂志第五期刊出。提高教师素质的又一个重要途径是课题研究。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4、培养教育科研意识。对教师而言,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基于上述观点,我镇各校注意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方面下功夫。
(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以前,学校大部分教师对教科研漠不关心,认为教科研是专家的专利,自己把书教好就行了。针对这种认识,我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教科研的意义,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导教师走进新课程,以及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并把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管理,逼着教师改变过去的看法,增强教科研意识。
(2)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我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学历,训练教学基本功。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自觉地去追求探索和研究。为此,我们多次请有关人员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培训。提高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5、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了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学期,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只要一有机会,学校就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听各种讲座,进一不提高了他们的教研水平。同时组织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了教师苏州的全面提高。刚毕业一年的于萍的创造教育课荣获胶州市优质课一等奖;付丽丽参加快乐英语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6、强化课题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本年度,我校对市级课题《家庭教育实效性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认真制定了课题实施计划,填写了课题阶段鉴定申请表。要求每位教师撰写子课题论文,并根据论文的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期末对部分教师进行奖励。另外,完成了《家庭教育中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方案设计报告。
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尤其是在今年的教科研评估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得到了教体局教科室领导的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消息交流的场所,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课题工作总结11
转眼间,一学期以经过去了。在小课题研究中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树立信心,弹好“前奏”。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常常遭受到好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加上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学越差。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不可打击、挫伤,要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切忌训斥、恐吓、体罚。还可安排他们做教师的小助手,帮助教师收、发作业本,也可安排他们跟优秀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上,教师要关心、体贴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激趣、指导,弹好“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学困生,对学知识毫无兴趣,有一种消极情态,低触、厌倦,这种消极情态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找准联系,以旧引新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变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或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们感到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处,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运用迁移规律,以旧知引出新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2.明确责任,督促学生生趣。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即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兴趣。如:统计图表的知识就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这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好了数学,生活的本领也就增强了。这样,也会对这些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3.体验成功,引发兴趣。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教师对那些学困生要低目标、小起点,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用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答对了,老师向他表示祝贺;对学困生的作业,老师先让他们只做一题,做对了再奖励做第二题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4.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知识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巩固兴趣,特别注意为学困生设计特长比赛,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本身的能力特点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促使兴趣的巩固。
三.持之以恒,弹好“尾声”。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有多种,如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妥等,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弹出意犹未尽的“尾声”。
总之,转化“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具有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更要求我们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没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课题工作总结12
历时两周的科研课题研究课选拔圆满结束,共有4人参赛,最终有2人被评为县级竞赛参选人员。选拔期间由5人组成的评审小组(校长刘明浩、业务校长唐海军、科研主任杨清华、教务主任吴中华、科研骨干殷长杰)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听课、评课,严格按照下发文件的指示精神,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完整的融合在一起,更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评选结果如下:
第一名是初二语文教师x,承担的科研课题是市级科研课题《农村中学潜能生成因与转化》,授课课题是《爱莲说》,课堂教学注重潜能生的`培训,体现了本人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实施的重要性,对潜能生的每点鼓励,每一份关注都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从而提高潜能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第二名是初一语文教师x,承担的是县级科研课题《多读多写、创造开放的语文课堂》,采用“双主互动、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展示的方式多样,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不只是两位教师得到了锻炼,其他参选人员也验证了本人科研课题的实效性,用教学检验了课题的实施和实验的效果。运用先学后教,双主互动、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是主体的作用,在我校省级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努力完成自己的子课题,教学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校长又做了总结,令各位教师对“科研指导教研、教研引领教学”这一指导思想理解深入,视野开阔。
课题工作总结13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本学期,本人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结合“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在识字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处处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汉字王国的神奇,让学生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学生识字热情空前高涨,不但能够积极主动地识记汉字,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现将“指导自主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识字教学的收获与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激发兴趣,快乐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单一的识字活动枯燥无味,而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
1、抓住汉字特点,激发学生识字欲望。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无论是结构的匀称,还是读音的旋律感、字义的独特联想,给人的美感是任何文字都无法匹敌的。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识字的情绪体验中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领会祖国文字的神奇有趣,产生了解汉字的欲望。如组织学生欣赏高雅的汉字书法,为学生讲解汉字的起源,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不同形体的汉字等,这样学生体验着汉字的形体美带来的愉悦,必能激起学习汉字浓厚的兴趣。
2、采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快乐识字。我经常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电脑课件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识记汉字。学生兴趣盎然,尝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3、借助游戏,让学生快乐识字。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激活学生自主识字的心理需求。如根据一些字的形、义特点,编字谜让学生猜想分析等。我还采用了“听音拍卡”“摘果子”“拼字”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识记汉字、展示自我,感受自主识字的快乐。
二、引领方法,自主识字。
从识字能力看,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难以自主建构系统的识字方法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他们一边学习汉字,一边梳理汉字的识记知识,帮助他们逐步形成一套自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如,利用教学挂图或简笔画来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形义结合,帮助学生体会识记象形字的方法;通过动作演示教学生学会用联想的办法记忆字形、了解字义;我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诱导他们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了解字义等,并总结出“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识字方法,引领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独立自主地识记汉字。
三、承认差异,区别对待。
由于个人存在的差异,学生识字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识字方式,只要学生能记住汉字,方法合理,就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学出灵感,悟出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教学新课时,识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当别人的小老师,也可以和同学比比谁认识的字多;识字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自学或请教他人
四、开放课堂,拓展识字。
1、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我有意识地对识字教材进行了拓展。如学习“清”字时,我让学生一起学习其他几个声旁是“青”的形声字请、情、晴、蜻;学习了“正”和“歪”就连带认识“用甭”、“好孬”这样的拓展,抓住了汉字音、形或义上的联系,学生学起来兴趣更浓,效果也更好。
2、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留出一个版面,让学生写下他们在课本之外认识的汉字,并在晨会课上教全班学生认读,学生很有成就感,也能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指导家中为子女准备适合的课外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边阅读边识字,增加识字量,降低识字回生率;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识记汉字的习惯,丰富学生的积累。
总之,“指导自主学习”课题试验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将越来越来喜欢汉字,并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好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工作总结14
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课题《城乡结合部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于20xx年10月申报,20xx年5月被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省级立项课题。自申报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成立中心课题组
在广大教师中着力宣传课题开展的必要性,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课题研究是我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科研强校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是学会做课题是每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当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
三是研究《城乡结合部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是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是每个教师都应站出来解决的。
在学校的组织下,经过学校推荐,成立了一支热爱学困生、在学困生转化方面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队伍。确定赖丽梅为课题组主持人,肖玉春、郭纪华、张书伦、何太阳、林祥莲、张秋娣、陈春英、刘月娥、刘丽梅、钟新平、江琴、何定丽等为课题组成员。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学困生研究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我校是一所地处城市与农村交接处地段的学校,学生多属打工族、经商族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氛围差,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由于疏于管理,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
习惯相对较差。为此,我们确立《城乡结合部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课题,课题组经过讨论研究,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重心,预测了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做一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力争积累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案例,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最后达到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为下阶段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对激发学困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提高素质的重要作用。
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角度开展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
⑵调查研究法--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更有效;
⑶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协作人员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方法,以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⑷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三、反复论证,申报立项。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实验方案,对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正,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在各种条件具备和资源充足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课题《城乡结合部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向省教研室申请并被立项。四、强化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知道,观念决定行为,只有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行为外显出来,才能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我们
一是通过培训抓教育观念更新。组织广大实验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及文件,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使教师对小学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有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价值,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
二是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
四、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科研资料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实施;我们还成立了实验顾问小组、实验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整个实验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制定了“教育科研课题组组长工作职责”、“教育科研课题人员职责”等等,使课题组教师明确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任务和工作方向,在具体实验研究中,坚持每个阶段完成“四个一”,即一份研究报告、一份教案、一堂研究课、一篇总结。
五、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师整体认识有差异,致使部分教师还没有明显的行动,还在初期的探索。
六、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努力探究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要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题的实施阶段。在准备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不足,今后我们一定会不断地改正和解决,加倍努力,圆满地完成课题实验任务!
课题工作总结15
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20xx年我们申报了“创‘一体化’网络,强‘三结合’教育”研究课题,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实践,认真总结我校几十年的德育工作经验,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以学生个体为纽带,辐射家庭社会”的一体化网络。经过这几年的实验、研究、总结,我们的工作效果非常明显。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周边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再加上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家庭的、社会的一些压力与干扰,往往显得较为被动。例如:学校周边有很多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的小商贩,他们经营一些不合格商品,或者违规经营,影响学校管理甚至危及学生生命财产安全。还如:现在有很多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有很多心理不健全,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不太合理,这些孩子很多成为学校的问题生。有时家长们对学校的教育也很不理解,更有甚者无理取闹。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是受社会委托、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当学校在社会活动中与社会、家庭发生冲突时,人们总是把责任推给学校,因为在人们的意念里学校应该是一个全功能的教育组织,再加上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组织,只准成功不准失败,所以只要学校与家庭、社会发生冲突,受“伤害”的总是学校。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经过各方努力解决得很好,有些问题还时常困扰着学校,尤其是社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处理,我们一直想寻找到一个有效地解决途径,幸运的是我们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实验研究。三年来我们围绕“创‘一体化’网络,强‘三结合’教育”这个子课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实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如何创?"“怎样强? ”开展研究。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龙头的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各处室、各年级组的力量,带领全体教师参与。研究中我们有三个侧重点:
第一,在学校层面上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在社区德育活动中的责任和使命,探讨学校应如何主动创设一个统一协调的社区德育环境;
第二,在家庭层面上研究现在一般家庭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期望,分析家庭对学校教育的一般认识,探讨学校家庭沟通的有效方式;
第三,在社区层面上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分析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和社区教育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研究在特定的社区环境中如何做到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从而提高整个社区德育水平。
研究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很有效的活动:
1、在教师中开展广泛深入的德育学习研究活动。我们每年都从武汉等地请来教育专家给老师们作报告,引导老师们主动探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树立“大德育”观念。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工作经验交流,畅谈自己在“创‘一体化’网络,强‘三结合’教育”研究实践中的体会、经验,互相启发,互相借鉴。
2、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每年秋季邀请部分在校学生家长代表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这些家长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家庭,每班一般有5—6名。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有两次交流学习,主要交流大家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经验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每年请心理专家或教育专家为家长们讲课,分析家庭教育中的典型案例。这一活动的社会反响很好。
3、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我们通过致家长信向家长通报学生学习状况,解释学校政策,征集家长意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强化家长与学校的教育协作;通过特困生、问题生联系网,固定专人负责,建立跟踪档案,及时解决问题。
4、将“没有桂冠的老师们”请进校园,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将以家长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请进校园,请这些“没有桂冠的老师们”为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并各有侧重,如以英雄模范人物为代表的榜样示范型;以科技工作者为代表的激发求知兴趣型;以文体工作者为代表的活动辅导型;以部队官员为代表的行为习惯训练型;以教师、医生为代表的心理健康辅导型……
5、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每年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推选材料和颁奖晚会;
(2)举办各类主题班会,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各类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办法,如中学生用手机问题,中学生上网问题,代沟问题,学会关爱、学会感恩等等;
(3)开展广泛深入地心理咨询活动,我们不仅有自己的心理学教师,还从高校请来了心理专家为学生做心理辅导报告,请来了有经验的心理医师定时坐诊。
6、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例如:
(1)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
(2)进行社会调查;
(3)组织学生进行服务实践、科技实践和劳动实践;
(4)带领学生到贫困山区开展“一帮一”活动。
【课题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课题工作总结06-10
课题的工作总结05-30
小学课题阶段工作总结06-09
数学课题工作总结06-11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3-20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2-24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总结11-22
幼儿园课题工作总结08-28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5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