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总结

时间:2024-07-02 12:31:14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农工作总结(汇总1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农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农工作总结(汇总15篇)

三农工作总结1

  ***银行基础金融服务情况汇报**银行辖内设立营业网点*个,其中:农村网点*个,城区网 点*个,从业人员*人。根据银监局相关要求,我行对辖内基础金 融“村村通”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 9 月末,我行在辖内*个网点共布放自助取款机*台、存 取款一体机*台;布放 POS 机*台,其他机具*台,其中:助农取 款服务机具*台,自助机具到村覆盖率*%,累计办理查询、存取 款及转账业务*余万笔。全行累计发行福祥卡*万张,拓展手机银 行用户*户,网上银行用户*户,累计办理各项查询、转账、缴费 业务*余万笔。累计代理发放各项涉农补贴*万笔、金额*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统筹安排 作为服务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银行坚持“改制不改向、更 名不改姓” ,始终坚持立足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业的“三农” 服务理念,董事会下设成立了专门的'三农发展规划委员会,统筹 安排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二)开展宣传,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行先后开展了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场、手 机银行业务推广宣传*次、金融知识进校园专题活动*次;举办了“**杯”**比赛、**走进*银行、***有礼助学活动等宣传*场; 在*个营业网点布放宣传展台*份、业务宣传资料*余份,对辖内 基础金融服务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推广。

  (三)合理规划,拓展服务 年初, 我行就对辖内布放自助设备及自助机具进行了合理规 划, 对金融服务空白区域及部分农村网点布放自助机具情况进行 了摸底统计。截止 9 月末,我行在**社区、**园区增设自助银行 *个,计划布放自助存取款机具*台,在各近郊农村网点增加在行 式自助取款机*台, 可为辖内*万余户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 务。

  三、存在不足

  (一)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仍有空白区域。农村基础金融服务 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要规划、推动、落实。目前 我行辖内仍有**、**、**乡镇未设立营业网点。

  (二)业务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全市网点最多的 金融机构,我行在业务宣传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部分村组未 覆盖到,今后我行将进一步加强进村入户的业务宣传。

  (三) 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改制后的*银行, 开展普惠金融的责任更大,我行在辖内推行了*卡、手机银行等 新业务新产品,在此基础上,将推出**、**等产品,进一步丰富 金融产品服务普惠金融。

三农工作总结2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作为全区(镇)农村公路管养的职能部门,在开发区(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农路办一直以来把农村公路的管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义不容辞做好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对照职责做好大中修工程的监管、日常的公路维修、路政管理等方面工作。面对繁重的管养任务,农路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责任分解,落实到人,把农村公路管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好。一是组织有力、责任到人。路政管理和公路养护各安排了3名骨干能手专门从事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设立班组长责任制,并由交管所一名副所长具体负责,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将责任细化,确保分工明确,形成了由上而下层层抓的良性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落实措施、强化监管。根据工作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规范月考核制度,加强对农路办人员的考核工作。在施工期间,农路办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的推进施工进度,并对道路施工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管,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组织,拼抢施工黄金期,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不受影响。半年度和年底相关部门组织的工程验收表明,农路办负责的维修工程,工程计量准确,工程质量满足要求。

  二、发挥管养职能作用,高标准做好管养工作

  1.完成了东莱中路、西新线的大中修。今年农路办结合辖区乡、村道实际情况,积极会同开发区建设局针对本年度大中修工程计划的制定进行多次沟通,最终确定以破损严重的东莱中路、西新线为20xx年大中修项目进行道路的全面改造,两项工程共计投资约743万元,改造路段工程量14720㎡。为配合做好大中修工程资金的补助工作,农路办在建设局相关科室的帮助下,收集整理补助所需的台账资料,并对施工的进度进行跟踪,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管,确保今年的大中修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2.日常的公路维修工作正常开展。农路办不断完善管养机制,提高管养效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巡查,及时发现公路破损等缺陷,结合各种途径反映的路况投诉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确保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截至12月,已完成对振兴北路、振兴路、蒋栏线、老宅东路、老张扬公路等21处路段的小修保养,维修面积17388.2㎡,投入资金约285.1万元。预计好路率由年初的82%提升到83%。

  3.顺利完成村组道路改造等实事工程。村组道路改造工程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8月初,在开发区(杨舍镇)建设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东莱、泗港、晨阳三个办事处的12个行政村区域内存在路面病害的村组道路进行了一次集中式维修,施工面积36683.7㎡,工程总价275.66万元,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了镇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此外,为优化农村客运环境,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今年在城郊结合的西二环路、金港大道辅道新建农村公交候车亭26只,更好地解决了乘坐公交车出行“遮风避雨”的问题。

  4.注重加强对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监管。针对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多次发生桥梁垮塌事件和20xx年辖区四季度考核中桥梁方面失分较多的情况,农路办制定了详细的桥梁安全监管计划,在开展农路桥梁的经常性检查同时,对桥梁的常见病害进行集中整治。四月份专门委托XX市桥梁检测工程有限公司对辖区内年代久远、病害较为严重的18座桥梁进行了专业检测,检测结果上报至开发区建设局,并制定相应的桥梁维修改造计划。二季度完成辖区内27座桥梁破损、缺失栏杆的修理,共计加装115根扶手、48根立柱,并对部分桥头跳车严重的'桥梁接口处摊铺沥青,有效杜绝由跳车引起的行车安全隐患。

  三、细化农村路政管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1.路政职能得到加强。路政中队实行节假日管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确保乡道每周巡查一次,村道每两周巡查一次,桥梁每月巡查一次。做好了辖区内施工作业现场(含非许可的施工小修路段)的现场监督,督促完善施工安全标志,着力打击乱挖乱建、乱占乱堆等损毁公路、影响公路通行安全的违法行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今年共办理办理行政许可 9起,协助查处擅自挖掘公路、违法超限运输等公路违法行为18起,收缴路产补偿费38000元,罚没5000元。拆除固定式及移动式广告牌共38处,清理摊点13处,清除违法堆积物84平方米。

  2.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根据开发区(杨舍镇)部署,路政中队积极组织杨舍镇非标专项整治等“打非治违”工作,集中清理共没收各类非法广告牌10块。为切实保护农村公路不受侵害,路政中队全年出动20人次10车次,参与集中治超行动5次,查获并移交违法超限17起,对遏制农村公路超限运输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积极转变工作方式,主动借助城管、公安等单位的执法资源,以联合执法形式加大了群众反响较大的张东线、新泾中路公路非标、沙洲东路延伸段路边摊点的整治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3.管理服务齐头并进。一是做好路政许可的前期指导,路政中队加强了与开发区(杨舍镇)建设部门的联系,主动参与涉路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并提供相应的路政管理建议,引导建设单位进入路政许可程序。二是合理疏导实现社会效益的双赢,由于少数农村群众对公路法律法规不甚了解,一些侵占路面摆摊、堆积杂物的现象十分多见,为此路政人员一方面加强法规宣传做好劝导,另一方面以群众需求出发尽力做好疏导,在春秋农忙季节路政人员专门在车辆通行较少的非要道路段划置安全区域,并增设安全警示标志用以满足村民短期的农业生产需要。

  4.落实施工路段安全管理。一是把好事前审批关,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道路施工资料和审批手续,确保安全制度及保障机制的完备。二是加强施工标志管理,对施工路段安全标志设置进行统一规范,查纠并整改不规范设置安全标识,以及夜间警示灯缺失等安全隐患,并要求施工现场实行围挡防护。三是全面协调,由于农路施工路段多为农村主要道路,极易导致交通混乱引发安全事故,路政中队一方面对通行能力较小的施工路段设置大型车辆绕行告示,并将信息反馈路网调度中心,另一方面督促现场人员加强疏导以缓解交通通行矛盾。四是加强巡查管理,路政中队每天对施工路段进行不定时巡查,掌握施工现场动态,并做好监管记录,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整改。

  5.加强公路特情应急反应。公路运行动态性强,为有效应对公路特情事件,路政中队建立了特情应急反应机制,明确处置要求和上报制度。二月份市政公司违法施工造成北环路辅道严重塌陷,路政中队迅速反应,指导施工人员进行回填补救,防止了公路损害的扩大。八月份受“苏拉”、“达维”、“海葵”台风等恶劣气候影响,路政中队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对主要道路、桥梁、涵洞冒雨进行拉网式清查,加固公路标志和设施,及时清除路面积水和障碍物,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特情应急机制的建立为随时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提供了支撑。

  经过一年的努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镇)领导的支持与关怀。我们深深地感到,要把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做好,一要有各级领导的支持,二要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三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我们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把管好路、护好路当作是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区镇领导对农路管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资金落实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投入,在发挥好农路办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农路办的功能,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坚强后盾和动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辖区内的农村公路里程长、任务重、工作要求高,农路管养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时常收到东城开发区域内公路路况的投诉;另一方面许可办理和赔补收费力度还有待加强,许可的办理率与其他乡镇相比仍较低。

  目前,我镇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切实履行管养的职责,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力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力争好路率逐年有所提高。我们将进一步与区(镇)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规范许可事项,加强辖区道路、桥梁巡查力度,完成农村公路路政日常管理,不发生因管理不善引发的安全事故,确保在全市农村公路管养考核中名列前茅。明年农路办的主要工作:积极参与大中修建设,重点是晨港路路面改造及新泾桥、汤联桥、新民大桥的拆除重建项目;完善小修保养机制,以为群众多修路、修好路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好施工质量监管;加强农村公路的巡查,做好基础台账;与村、企业、相关部门强化路域环境整治,维护路产路权,争取在工作上出亮点、出特色;调整完善农村公交线路、站牌的设置,方便群众出行;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规范路政许可的办理;加强“数字化”管理,实现农村公路监管全覆盖。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兄弟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我们相关责任人的切实运作下,一定会把杨舍镇的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做得更好。

三农工作总结3

  我县按照县委、政府服务三农的工作思路,“种植创新”工作继续深化,“三为而种”扎实推进,“五化组装配套”不断完善,“多种、套种、精种、细种”得以贯彻落实,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投入明显加大,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迅速提高,各类农作物长势喜人,农业呈现出良好的丰收态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在望,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为1437元,同比增长11.1%。

  (一)、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照“粮油是基础、番茄要抓住、套田是抓手”的原则,xx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00万亩。小麦47.65万亩,玉米面积21.64万亩,花葵83.11万亩,油葵2.4万亩,番茄13.5万亩,甜菜5.19万亩,西甜瓜6.5万亩,籽瓜、葫芦3.56万亩,其它15.74万亩,各种套田面积达到98.53万亩。从以上农情数据分析表明,xx年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呈现“小麦、玉米、油葵、籽瓜、葫芦面积减少,杂交花葵、番茄、甜菜、西甜瓜面积增加”的特点。

  (二)、引导农民“三为而种”扎实推进

  不断深化“种植创新”战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重点加快番茄、葵花、小麦、玉米、蜜瓜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为工而种”基地面积达68.74万亩,“为市而种” 基地面积达93.17万亩,“为养而种”基地面积达31.64万亩。

  (三)、不断完善农业“五化组装配套”手段

  一是加强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农业局制定了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40万亩,占到总播面积的70%。二是积极推进新高化工作。大力推广间、混、套、复种且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引进新作物、新品种185个,推广新技术15项,特别是番茄各项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引进的芦苇、棉花、蓖麻获得成功。三是加快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是五原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以打造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大县为目标,建成了13.5万亩番茄生产基地、95万亩葵花生产基地、50万亩小麦生产基地、21万亩玉米生产基地、6万亩甜瓜生产基地、5万亩甜菜生产基地、10万亩小菜籽生产基地。四是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按照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大力推广机收带型和适合机收的作物品种,全县机播面积达90万亩,机收面积预计达55万亩。五是积极搞好系列化服务。依托葵花、番茄、甜瓜等协会,农业局派出50名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产前信息、产中技术指导、产后流通的服务工作。

  (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标准高、力度大:

  xx年,为加快我县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我们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加强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分别在推广中心、各镇建设了四种类型、九个园区,在园区内共安排新品种试验、示范185个,安排新技术试验、示范50项,特别是在每个园区重点安排了番茄的品比试验、起垄栽培、育苗移栽、坑种、小拱棚、小畦栽培的试验示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对我县大力发展番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依法治理农资市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在加强农药市场管理。上半年共出动150人次对全县的农药市场进行15次的巡回检查,共查处各类农药违法案件12起,涉及违法金额5600余元。同时为提高农药经营户的经营水平,我们对今年申请进行农药经营的36名经营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是加强种子市场检查工作。为严厉打击种子经营中制售假劣种子、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我们派出种子执法人员200人次,对全县城乡种子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上半年共审核核发种子经营许可证140多家;共抽检种子650批次,抽检合格率95%。共查处各类种子案件45起,吊销一家种子经营户的经营许可证,累计处罚罚金18000元。

  针对xx年制种玉米在我县大量扩繁,为保证其制种纯度,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整顿全县种子生产秩序,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动我县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种子管理站制定了制种玉米种子生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在制种企业资格审查、生产合同等方面加强了生产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私繁乱制、少报多种等行为。

  三是加强农村财务审计。为深入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县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范整顿农村财务,完成撤乡并镇后镇与村、社财务管理的`有机衔接,经管局及时与各镇进行了工作上的沟通与联系,全面配合各镇搞好村、社财务清理整顿工作,目前清理整顿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六)、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为加快推进我县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我们完善了产业化项目库的储备,完成了双福面业的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认定和城南金鹿油脂,蒙源粮油,富源番茄,天义番茄,塞鑫面业,宏珠饲料、鸿鼎农贸市场等7家巴彦淖尔市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并加强了同各协会各合作经济组织的沟通与配合. 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扶持。

  (七)、努力争取支农、惠农投资项目

  我县继续加大对农业项目的申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改善我县的农业生产环境。正在实施的项目有5个,其中:

  1、病虫害区域测报站建设项目

  国家投资270万元,地方配套2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112万元,仪器购置145.3万元,田间12.7万元,按照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土建工程的基础已完工,框架结构已经开始浇筑,预计9月底完工,仪器购置按照招标的有关规定正在进行招标中。

  2、农村能源项目

  xx年,我县实施的农村能源项目总户数为1260户,其中国家投资151.2万元,农民自筹374.52万元,地方配套16.08万元.按照项目建设要求,目前已开工建设。

  3、良种补贴项目

  xx年我县共争取到油葵和玉米两个作物的良种补贴,其中油葵项目总投资20万元,建设面积2万亩;玉米补贴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建设面积10万亩。目前,玉米、油葵良种已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正在进行农户档案的整理工作。

  4、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25万元,在全县确定1000户小麦科技示范户,为每户免费提供50斤小麦原种,共确定50名技术指导员,每人指导20户示范户。目前,50名技术指导员已全部下到农户对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5、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一是要全县七个镇完成4000个土样的取样任务,并完成4000个土样的化验的工作,为今后配方施肥提供依据。二是要按照“3414”试验方案的要求,重点围绕玉米、葵花进行肥料试验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

  目前,4000个土样取样工作已全部完成,化验室已装修完毕,化验仪器正在进行采购中。

  三、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田基础条件差。近年来,国家对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但仍然有80万亩的中低产田没有进行渠、路、林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形成了我县耕地面积大、农业产出低的现状。

  2、农业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竞争能力不强。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各类主要农作物标准化栽培应用范围小,早用种量、施肥、用药等环节存在不合理现象,产品达不到应有标准,不足以应对今后的市场竞争。

  3、由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体制,导致农民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种植程度低,大型农机具少,导致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大,经济效益不高。

  4、xx年春播季节化肥、农药、种子价格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农业生产成本仍然较高。

  5、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合同意识不强,导致土地纠纷较多。同时在水费的收缴过程中,也存在多收水费等不合理的现象。

  6、今年上半年气候反常,导致各类作物生长缓慢,特别是持续低温,使得育苗番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产生立枯病等病害。

  7、小麦播种面积少,不能满足加工企业需求

  我县共播种小麦47.65万亩,离计划面积55万亩还存在很大缺口,按亩产720斤计算,总产约为17.2万吨,而我县共有大中型30多个面粉加工厂,年生产能力可达20万吨,除去农民口粮和留种,不能满足加工企业需求。

  8、品种过多、过乱,影响了农民的种植效益

  主要表现在葵花上,由于杂交种的大面积使用,导致价格暴涨,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未经审认定的品种投放市场。在蜜瓜上虽然主导品种以甘蜜宝为主,但仍有许多成熟度不好、抗病性差、明显不适应在本地栽培的品种充斥市场。

  9、番茄原料落实形式欠妥

  目前我县番茄企业的原料大部分是由企业自己委托的村内原料员进行原料面积的落实,企业与协会不能紧密联系,存在脱节现象。

  10、市场建设还需进一步整合

  各镇都在加强各类市场的建设,有的建设距离太近,易造成重复建设,对于此类建设,建议进行合理整合,集中资金建设功能齐全、容量大的市场。

  11、龙头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够大,经济实力比较弱,科技含量比较低,生产能力不够强,导致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基地的实际产出不配套,大量的剩余农副产品和半成品进入流通市场,形成了初级产品过剩,失去了部分特色资源应有的再次收益,使得生产,加工,转化,增值等环节得不到有效连接。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1、完善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实施方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建设。

  2、抓好各类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指导农民按标准化操作规程种好各类作物,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加强制种玉米田的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4、加强园区的管理,做好各类试验的观察记录、总结工作,为明年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三农工作总结4

  20xx年,我镇政务中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镇党委政府和区政务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进一步搞好中心建设,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优化我镇经济发展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政务中心20xx年计划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做好项目调整和扩充工作。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据上级有关项目调整的意见,继续做好项目的调整和完善,并通过积极协调,扩充中心的服务项目。

  二、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按照区政务中心要求,通过对入驻项目的逐项审核,进一步精简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增加即办件比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做好联动部门的管理工作。积极做好联动部门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的摸底工作,逐步把联动部门纳入政务中心的监督和管理。

  四、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加强机关的内部管理,强化业务办理的日常监督检查、不定期联合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坚决杜绝两头受理、办事推委和让群众两头跑办等违规违纪现象,确保中心规范运行。

  五、努力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做好镇政府维护和更新工作,把政府建成展示企沙镇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可喜发展变化的网络平台,同时为企业和旅游开发提供宣传服务。

  六、继续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为民服务意识,努力打造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丰富中心工作人员的文化生活;不断改善中心办公条件,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身意识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因此,我们把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列入重要议题,确定一名副镇长分管日常工作,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以街道为龙头,各单位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形成网络化管理,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各单位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真正使体育作为一项群众性活动落到实处,并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的活动安排,制定活动方案,并投资在辖区内重要路段树永久性标语,印发宣传材料到各社区(村)发放,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出全民健身的健康氛围。

  二、充分利用资源,构建服务体系

  各村(居)设有文体活动广场,社区和单位资源共享,经常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学校都认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街道建立了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内有全套健身器材,等,为街道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不但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更在活动场所、运动教练、裁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

  今年初,辖区各相关村积极主动选了一批思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工作的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各组成了一支文体体育活动队伍。政府投入、单位支持、社区协调,构建了我们群体活动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卓有成效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各村居充分利用文体活动广场,组织开展拔河、游泳、登山、钓鱼、球赛等各类体育活动,使社区居民相认、相识、相知、相助,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邻里互助,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辖区各机关团体每年都定期举办职工球类、游泳等比赛,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的体育水平。每逢周末,他们中大多是自发结伴,也有社区和单位组织的登山比赛,熙熙攘攘的登山人群,构建出秀美茂林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体育工作不能照搬以前的老方式和老作法,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进和更新才能充满生机,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再接再励,满怀信心,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认真持久地将我街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下去,争取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精神文明再结新硕果。

三农工作总结5

  XX年以来,SDAS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了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上半年,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1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6。3万元,林果业收入95万元,畜牧业收入388。2万元,第二产业收入47万元,第三产业78。3万元,劳务创收48万元。

  一、坚持“稳粮、压棉”,加强种植业管理。

  1、种植棉花3500亩,其中膜下节水滴灌棉田1700亩,150公斤高产田500亩。目前,化控、中耕、锄草均已达到3次以上,棉花头水前开沟追肥工作已经完成。

  2、全镇小麦面积为1300亩,经测产,小麦单产达到456公斤,其中,单产550公斤高产示范田580亩。

  3、狠抓了温室大棚的管理工作,新建小拱棚205亩。

  二、深化“林果业质量管理增效年”活动,加强林果业管理。

  1、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发动机关干部、社区居民、村民,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造林面积250亩7万株。

  2、按照林果业管理增效年的要求,我镇对1211亩红枣加强了水肥、整形管理,对其中的70亩红枣进行补嫁接,目前成活率达到85%以上,目前已对红枣灌溉3次。同时加大了1128。7亩杏树、640亩红提葡萄的管理力度,完成了施肥、灌水、喷药、打顶、剪枝、除草等管理工作,为下半年林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3917亩果树修剪了2次,施肥2次,完成春季喷施石硫合剂3917亩。

  三、主攻畜牧业,注重牲畜疫病的防治

  在畜牧业的发展上,我镇依托地缘优势,以养殖小区为依托,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通过牛羊育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上半年全镇畜牧牲畜出栏4785头,产肉152。8吨,同时针对我镇牲畜流动性大,交易频繁的实际,加大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力度,防疫密度100%。

  四、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进

  上半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0万元,新打机电井3眼,完成了5眼打机电井的拉电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推广高效节水滴灌700亩,并安装相应的配套设备,目前节水滴灌棉田达到1700亩。

  五、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

  为提高农牧民生产技能水平,结合SDAS县第二十届“科技之冬”活动,以牛羊育肥、果树管理、温室种植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农民利用冬闲之机开展培训。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及农机培训班累计举办 期,培训农牧民人次。

三农工作总结6

  自20xx年1月1日我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启动以来,在卫生局新农办的正确领导下,在我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新农办安排的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宣传,增大新农合的影响力。要将国家的这项惠民政策执行好,首要的环节就是宣传工作。我院宣传形式采用多种形式,具体如下:

  1)我院在门诊各科室张贴了宣传资料宣传新农合政策;制作了新农合宣传单宣传20xx年全县筹资情况的通知,并组织了全院职工动员大会;制作了参合群众温馨提示,张贴在门诊大厅明显处,内容是:参合证、身份证、户口册三证齐全;住院患者一览表上粘贴参合患者标识,尽可能的方便患者就诊,使参合患者在我院处处感受到新农合的.温暖;为来年参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本院新农合办窗口工作人员积极、耐心、细致地向每一位农民宣传解释新农合政策及管理办法,认真解释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努力做到不让一位农民带着不满意和疑惑离开,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窗口不但是受理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之所,更是宣传新农合政策的重要阵地。

  3)利用公示栏公布当月的补偿兑付情况,并公示农民身边补偿实例,让农民切身体会到新农合政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而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新农合政策的优越性、积极、主动的参加并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今年三月份以来,全县新农合补偿比例明显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积极宣传相关政策,为农民所想,切实为老百姓减轻医疗负担。特别是中医在新农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手段,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和认可。

  3、为办好新农合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造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管理已不断得到加强,随时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尽可能杜绝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二、下步工作要点:

  我院是拥有80%报销补偿比例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办窗口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始终把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作为行为准则,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政策,严格把关,当场兑现医疗补偿费用,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深化宣传,优化补偿报销工作程序,保证新农合工作健康、稳步推进。相信有县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卫生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有广大参合农民的信任和理解,我们一定能把党的利民、惠民、便民这一实事、好事办好。

三农工作总结7

  2017年,新丰镇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主线,以城乡公共投入、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为抓手,以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点为目标,以建设成德同城化桥头堡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高效农业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17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方面

  全镇实现农业增加值达到30200万元,完成任务的112.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477元,完成目标的103.15﹪,比上年增加1889元,增幅15.01﹪。完成粮食总产18480吨,占完成全年任务的100.162﹪。

  (二)农民增收方面

  2017年以来,我镇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政策、资金、科技支持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

  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促农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我镇积极联系市各相关惠农部门,多方等基础设施。一是完成双槐村1-10社沟渠硬化2937米;二是健全各村社用水组织和用水规章制度,落实村社管水人员及抽、放水人员;三是2017年我镇一事一议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共8个,涉及6个村,财政奖补资金109.75万元;四是完成万胜村1社900米,花园村5、6社村内道路1600米、卡房村1、4、5社村内道路1700米,连江村1、2、3、4社村内道路硬化2911米,同善村1、2、4、9、10社村内道路硬化229米,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2.加强鼓励指导,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农民异地劳务增收。今年以来,我镇始终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全年共组织农民工培训2751人,劳动力技能培训415人,新型农民培训218人,实用技术培训2.1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10257人,成功组织234人参加并通过厨师技能结业考试。2017年春季招聘会,提供780余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187余名。经过培训,提高了农户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农户就业和增加农户收入。全镇劳务经济收入突破两亿元大关,达2.23亿元。

  3.充分利用强农惠农政策,为农民增收添砖加瓦。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畜禽良种补贴、农机全购置补贴等政策,完成农业保险水稻面积9638.45余亩,小麦保险面积16198亩,镇共完成水稻、小麦农业保险25836.45亩。核实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17226亩,完成2017年小麦直补面积的核实上报工作。完成300人脱贫工作,实现精确扶贫。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及时足额发放春荒粮,困难群众大病救助31余万元。衔接金融机构为种养、农机大户提供贷款服务,简化贷款手续,解决农户资金需求。确保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群众手中,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促进农民其他性收入的增加。

  4.发展新型农民主体,带动农民共致富。支持和鼓励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民主体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产业辐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创新探索带地入社现代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带动我镇农业生产走上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路子,解放了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初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高素质农民为基础、社会有生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生产经营队伍。全年登记备案种粮大户24户,流转土地面积达8751.67亩。

  5.优化结构,狠抓特色优势产业促增收。做大做强香葱基地,在新丰镇顺河村香葱协会的带动下,全镇香葱种植已基本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今年全镇香葱种植户2000余户,种植面积610余亩,累计产量480万斤,受益人在600人左右;按平均每亩7000余斤,全镇预计产值96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79元。

  6.新农村建设促增收。今年,我镇着重把握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两个核心,狠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配套,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双槐村、卡房村、同善村新村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对全镇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统筹城乡发展方面

  一是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继续采取图解+实测法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争取年底完成11个村的土地确权工作。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镇、村规模流转主体和经营主体给予奖励和项目支持。年内新增流转土地8700亩,总数达到10700亩。规模化流转比例达到90﹪以上。三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总结推广去年产权改革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将农村各类产权全部纳入有形市场公开交易。

  (四)新农村建设方面

  2017年,我镇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为2个,我镇在同善村和卡房村结合成兰铁路建设规划了新农村自建点两个。其中同善村自建点占地35亩,计划建房63栋;卡房村自建点占地30亩,计划建房74栋。自建点在充分征求建房户意见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土双挂项目的建设经验,同时参考了周边乡镇新农村建设点的优点,采取新中式的风貌,积极整合各部门资源,推进项目建设。目前两个点已完成地勘、设计、预算和招投标,整个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预计年内动工,2018年5月基本竣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为双槐、卡房、同善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农村扶贫和移民方面

  2017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新丰镇共辖2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6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58平方公里,总人口62044人,其中农业人口25326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90元。其中人均纯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贫困户有502户,1100人,2014年脱贫201户500人。2017年脱贫138户300人。

  新丰镇的移民主要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共有16人,分布在镇内的狮象村、三河村、跃龙村、顺河村、同善村、双槐村、大塘村、四合村、万胜村较为分散。2017年4月以来,按照市移民办的要求,清理核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的通知,逐一对单位移民人员进行核实,并按规定上报市移民办,新丰镇每年都要结合我镇的移民工作实际情况,召开2次以上的移民工作专题会,认真宣传移民工作方针政策,安排落实移民工作,积极开展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移民信访和维稳工作,防止和纠正损害移民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排查化解,妥善处置移民信访涉稳事件,确保全镇移民无上访事件。

  二、明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2018年,新丰三农工作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总要求,以打造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点,全面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以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条件,以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宜居幸福新丰。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延伸扩面,2018年整治村庄26个,整治覆盖面达到100﹪以上,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保护治理。从治理、关闭两方面入手,抓好农业面源、畜禽污染等专项治理,加强农村水源地管理保护,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广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三是大力培植生态高效产业。按照特色镇、专业村发展思路,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方向,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产业。

  (二)、加强农村配套建设,不断优化人居条件

  一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社区重点抓改造、农业村重点抓村庄整理,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坚持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两区同建,以产业发展推动社区建设。二是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范围,推动部门职权下放,建立干部进社区服务机制,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经营性服务拓宽领域,鼓励支持企业和服务组织将网点覆盖到农村社区,满足群众购物、就医、休闲娱乐等日常需求。互助性服务引导参与,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老互助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社会服务组织,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一是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努力改善城乡办学、就医和养老条件,加快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树立更加重视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导向,以春风行动等活动为载体,关心、帮扶和救助困难群众。二是扩大农民就业创业。健全完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创业引导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落实农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调动全民创业热情。三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持续深化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抓好两个全覆盖、社会管理服务研判等工作,以问题导向推进工作落实;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平安新丰建设,狠抓基层治保调解、治安巡逻队伍建设,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树典型、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活动,以道德力量凝聚人,以制度建设约束人,以先进文化引导人,以典型示范感染人,宣传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弘扬新时代的精神。

三农工作总结8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农业方面

  1、2月份——4月份重点抓好小麦田间管理及追施小麦拔节肥工作。

  2、 搞好万亩玉米片及两个千亩片的种植任务已全部落实,重点分布在宋徐、李寨、王桥、赵寨4村。

  3、5月底6月初在宋徐村实施流转2200亩并完善手续。

  林业方面

  1、3月份已完成300余亩成片造林任务,并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万亩农田林网综合治理片。

  2、6月初对2011及2012新植树木麦收田实施秸秆还田,确保树木保存率在98%以上。

  畜牧防疫

  防疫、耳挂羊均达100%,畜牧站工作人员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全镇畜牧进行续防一遍。

  水利工作

  切实搞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全镇沟、塘、坝坎进行巡查一遍。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农业方面

  1、抓好万亩片、两个千亩片玉米生产的田间管理工作。

  2、抓好小麦亩产创建活动,搞好小麦良种补贴工作。

  林业方面

  1、抓好李楼、王桥农田林网工程片植树挖穴工作。

  2、对s202线等主干道两旁树木除虫修枝。

  水利方面

  1、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1万亩、国家发改委田间工程一万亩的桥、涵、井建设。

  2、搞好两个万亩片的土方工程。

  防疫工作

  扎实开展实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力争完成率达到100%。

三农工作总结9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农村支付系统、惠农综合服务系统、农村金融教育体系”,消灭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区,普及农村金融知识,促进广大农民运用现代化金融工具加快增收步伐,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为“三农”服务原则;

  二是坚持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是坚持适度竞争原则;

  四是坚持政策扶持原则;

  五是坚持整体布局原则。

  (三)总体目标

  力争到年底,实现金融IC卡在社保系统的推广应用。到2013年底,构建“农村支付绿色通道”,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覆盖到各县(区)的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到年,市农村地区支付系统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非现金支付交易量年增长率达20%以上;农村地区人均持有银行卡1张;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12%;受理银行卡商户增长20%;农民工银行卡业务量增长率达5%以上;ATM、POS机具布放数量分别达到300台和500台;在全市所有乡镇实现ATM、POS机具布放零突破;实现财政、国税、银联公司的横联,开通横联系统所有缴税功能,电子化缴税覆盖率达到70%以上;国家各项补贴全部依托支付清算系统,通过集中代收付系统发放;所有公共领域应用金融IC卡,促进惠民便民;为全部农户建立信用档案,电子建档面达到95%以上,评级面达到75%以上,信用村(镇)年增长率达5%以上,农村企业信用建档率达到100%,初步实现农村地区的信用信息共享。

  二、工作任务

  (一)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保障“三农”健康发展

  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细则”,围绕“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村(镇)创建、信用奖惩、信息共享”五项重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构建可持续的政策扶持机制,发挥好信用的保障作用,促进“三农”经济快速发展。

  1.建立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制定印发《市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信用信息采集标准》,鼓励涉农金融机构依托自身的信贷管理系统,为每一个农村经济主体建立一套信用档案,力争三年内完成所有电子档案的建档工作。研究开发金融机构系统对接程序,与全国企业(个人)征信系统有效对接,构建农村信用信息平台,为防范信贷风险、发展各项金融业务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支持。

  2.建立农村经济主体信用评价机制。鼓励涉农金融机构依托自身信用档案信息,建立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做好信用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公布在企业(个人)征信系统上。同时,加大农村企业外部信用评级业务推广,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参考外部信用评级,修正自身评级结果,建立内外部评级结合的信用评价机制,并在授信、贷款等金融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3.建立信用村(镇)联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市信用村(镇)联评实施办法》,组建“政府机构+所有涉农金融机构+农户代表”的联评模式,细化信用村(镇)评定条件,公示评定结果,实施政府表彰命名制度。同时,对信用村(镇)进行动态化管理,严格考核程序,实行有升有降的浮动制度。把信用村(镇)创建与“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扶贫开发整体推进重点村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加大“三村”的信用评级与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有针对性的信用实践活动,促进农村地区整体信用环境改善,形成以信用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4.建立农村信用奖惩机制。制定鼓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政策措施,推动信用产品在农村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的应用,使守信者得到实惠,失信者受到制裁。对信用良好的农户和企业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大力宣扬守信典型,曝光失信行为,依法追究严重失信者的法律责任,从制度上防止各类失信行为的发生,促进诚实守信风尚的形成。

  5.建立农村信用服务体系。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三农”发展中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大力促进“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种形式农村信用共同体的发展,拓宽农村地区融资渠道,继续推动和完善“农户联保”等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特点的新型担保方式。

  (二)构建农村支付系统,提高“三农”发展水平

  大(小)额支付系统是做好农村地区资金清算、推广支付工具的基础平台,各县(区)要把支付系统的延伸作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核心工程来抓,加快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支付系统覆盖范围,畅通结算渠道,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效率。

  1.着力扩大农村地区大(小)额支付系统覆盖面。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电子化、网络化的建设步伐,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力争年内,大(小)额支付系统覆盖到所有乡镇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

  2.加强涉农金融机构内部清算网络系统建设。对于新设立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要把与上级机构清算网络连接作为营业的必要条件,在实现上下机构系统连接的基础上,再与大(小)额支付系统相连,形成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农村支付系统。

  3.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积极探索合理的接入模式,简化接入手续,鼓励和引导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机构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新型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三农”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4.切实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各县(区)应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合理确定ATM、POS机具的市场需求,建立ATM、POS机具布放目标考核制度,以扩大农村地区的银行卡联网通用覆盖面。

  (三)构建综合扶持体系,促进政策普惠于农

  各县(区)要结合辖内农村地区经济特点,坚持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组织、指导、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度,指导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解决融资需求,运用金融理财产品,拓展增收渠道,促进“三农”经济加快发展。

  1.促进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积极开展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需求调研,会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探索出台便利措施,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简化开户手续,为农村经济组织种养殖户等开立结算账户,帮助涉农企业、农户通过银行结算账户办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结算,加快农村地区资金周转速度。同时,要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实现对该机构的银行结算账户非现场监管。

  2.着力推广金融IC卡的应用。紧紧抓住市被人总行确定为全国金融IC卡应用试点城市的契机,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借助政府信息平台,配合“一卡通”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与社保、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行业相结合,逐步实现集社保领取、惠民补助、银联消费、水电缴费、公交刷卡等功能于一卡,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与群众的快捷对接。

  3.大力推广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

  (1)加大农村地区银行卡推广力度。鼓励农村地区的批发市场、农资交易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扩展银行卡应用范围。完善银行卡服务功能,推广有特色的借记卡,在农村养殖户、种粮大户、个体私营企业等范围内推行惠农卡、富秦家乐卡、邮政绿卡,并给予不同授信额度,解决农民小额资金短期周转困难。

  (2)继续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加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业务指导、安全管理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工切实享受到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便利。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辐射面,引导更多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开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丰富农民工汇款渠道。

  (3)积极发展农村票据业务。针对农村企业的资金结算需要,提高农村地区银行机构营业网点票据业务受理能力,满足农村企业的票据结算需求。支持和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签发银行汇票,提高涉农企业资金结算效率。

  4.着力构建“支付绿色通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充分利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工具,发展新兴支付清算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在农村偏远地区或涉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不足的乡村,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指定合作商户布放银行卡受理终端,向广大农户提供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服务,方便广大农户存取现金,消灭金融服务空白区。

  5.全面推广集中代收付业务。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建立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网络化平台,以“一折(卡)通”模式,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发放各类财政补贴款,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账和安全使用。

  6.大力推进财税库银的横向联网。加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建设工作,在实现国库部门与地税、银行开通“实时扣税、批量扣税”两种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国税、财政、银联公司加入系统的可能性,开通“银行端申报缴税、银行端查询缴款”功能,实现农村地区税款征收的无纸化和电子化。

  (四)构建金融教育体系,提高农民金融知识水平

  1.建立农村金融教育新模式。依托中国农村教育基金会,建立金融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总结陇县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推广金融志愿者教育方法;依托“支付通”、ATM(POS)机具布放点,建立农村金融知识辅导站,摆置宣传资料,专人辅导讲解,便于农户急需急用;依托政府部门“大课堂”,增设金融知识课程,为不同层次人员(如返乡创业、劳务输出等)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农民运用金融工具实现增收的能力。

  2.建立农村金融宣传长效机制。建立农村金融宣传联动机制,将金融知识宣传与金融机构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联合联动,提高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综合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科技之春三下乡”、珍爱信用记录日、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开展支付、征信、“两反”等金融知识的综合宣传活动,向群众介绍ATM机操作、安全刷卡消费、安全网上支付、个人信用信息保护、警惕银行卡欺诈等安全用卡常识。组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工作队,深入农村学校、农户家中、个体户门店、企业产品推介会、专业合作社等上门宣传。捐赠金融知识书籍,宣讲金融业务,营造农村金融文化氛围。建立信息报送机制,编发工作简报,反映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特别要运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典型,扩大工作影响力。

  3.建立农村金融环境维护机制。各县(区)应成立农村金融债务案件“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连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农村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积极开展清理党政干部拖欠贷款活动。农村各金融机构对已曝光的逃赖债典型企业联合实施“不提现、不开户、不贷款、不结算”的金融制裁措施。建立健全农村地区银行卡风险防范体系,加大预防和打击银行卡违法犯罪力度,创建安全的银行卡使用环境。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各县(区)要充分认识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机构下,建立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列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工作早日见效,农户早日收益。

  (二)创新有效工作机制办法。各县(区)要科学规划、精心部署,统筹安排,全面铺开农村金融服务改进工作。在摸清辖区内所有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底数的基础上,重点抓好2-3个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的设计、培育和可持续推广工作,不贪大求洋,重在做出成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经验做法。凤县留凤关新区要开展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机制和方法。

  (三)建立专项监测报告制度。各县(区)要加快建立专项检测报告制度,主要包括:各县(区)农村金融创新工作主要举措;推出的主要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动态情况;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总体进展和实际成效;促进当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动态进展情况;农村金融创新需要反映报告的其他情况,包括典型经验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等。报告分别于每年的7月15日和1月15日前,报送至市金融生态办。

  (四)建立激励制度。对于有突出特色、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市金融生态办将以《金融生态简报》等方式,重点向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人大和市“新农办”等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在全国、全省主要媒体上进行宣传,并适时汇编成册,集中宣介推广。对在农村金融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民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将分别向其上级行进行推荐表彰。

三农工作总结10

  为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三农”服务质量和水平,扎实做好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确保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我乡根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配强骨干,明确目标。

  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成立了由乡主要领导和所站等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协调解决人员、机构、经费、场所及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整合资源,优化组合,形成合力。

  我乡把试点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现有服务资源的优化组合上,通过对已有的农村经济技术服务资源和政务服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了一个上联县公共服务机构,下触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农村“六大员”队伍等基层组织的服务网络。变分散服务为集中服务,变各自为阵为协同互动,形成服务“三农”的合力,构建起面向“三农”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三)构建平台,建设服务办公场所。

  构建服务平台是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乡在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中,通过设置统一的办公场所,建立工作制度,添置电脑设施,链接互联网,设立服务窗口,规范工作程序等进行运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一体动作的服务体系。

  (四)拓展服务层面,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和农户。

  一是向村级“六大员”延伸。把村级农民技术员、计生管理员、综治协管员、土地城建和环保协管员、文化协管员等“六大员”纳入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职业教育,专业培训、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成员的培训教育,扩大其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和空间,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是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延伸。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行业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今年来,XX乡通过超大现代农业和一达水产养殖等这些组织为纽带,把信息、生产技术等服务信息传递给农户。

  三是向示范户,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延伸。加强技术指导,发布市场行情等信息,组织和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节约了资源,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五)健全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围绕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服务的工作目标,着眼于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水平,乡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工作例会制度。服务窗口建立与之配套的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便民制度和岗位责任、目标量化、激励约束等干部绩效考评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二、工作成效

  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行,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政府工作效能,改善了干部群众关系,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群众的肯定。

  (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经济发展优势和农业区位优势,建设节水灌溉示范田,推广杂优水稻、旱薯高产栽培,同时,加强了田间病虫检查测报及防治技

  术的推广应用;以农村道路、饮水工程、水利设施、绿化美化等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二)提升了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组织的能力。

  自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我乡顺利完成了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村级财务会计中心建设不断健全,全乡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财乡管,逐步规范村集体财务票据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审计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三个中心”业务开展已进入规范化。

  (三)推进了我乡工作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乡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行,为农技人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有利于保证农技人员的专业专职服务,稳定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效形式。同时,使我乡的工作运行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贴近群众的现实需求,促进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实现了各种工作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了过去乡镇机构膨胀、各自为阵、人浮于事的问题,营造了围绕发展、协同配合、搞好服务的良好氛围。

  (四)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乡镇机关的效能建设。

  我乡一方面通过整合人员,对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竞聘上岗、严格筛选,优中选优;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机构,对原有涉农站所进行精简合并、集中办公,较好地提高了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加强了干部工作实绩考评,有力地推动了乡镇机关效能建设。

  (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

  我乡在试点工作中,以突出发展、突出创新、突出为民、突出务实为指导思想,利用三农服务中心这一平台,使干部和群众的接触更多、交流更频繁、关系更密切。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有效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安定稳定与和谐。

三农工作总结11

新疆银监局:

  20xx年8月16日,以原市联社、米东区联社合并设立的天山农商银行率先开业,拉开了新疆地方金融改革的序幕,吹响了自治区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号角。为全面推进和完善新疆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天山农商银行自成立以来,依照《公司法》要求和自身业务发展需求专门成立了三农信贷部为涉农企业提供服务。20xx年在上级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总行党委及零售银行部

  的正确领导下,三农信贷部各项业务取得了健康而快速的发展,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三农”机构设置及业务基本情况

  天山农商银行涉及农业贷款的支行共9个,涵盖了乌鲁木齐市除乌鲁木齐县以外的各行政区域,主要以农户联保、小额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合作社担保及授信等为贷款形式,支持地方传统及特色种植、养殖业等农业生产活动,尤其近几年扶持的雪菊、枸杞、反季节大棚蔬菜等特色种植,鹌鹑、稻田蟹、珍珠鸡、雪兔等特色养殖业,取得了很高的经济附加值,为农户增收、地区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为体现天山农商银行立足本地经济,明确市场定位,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宗旨,积极发挥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设立了针对农牧区服务的专业机构三农信贷部,主要承接原乌市联社和米东区联社的涉农业务。

  截止20xx年末,全行发放涉农贷款355,198.43万元,农林牧渔业148,037.54万元,农户贷款1320xx.61万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194,831.49万元,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28,365.33万元。

  二、“三农”业务开展情况

  三农信贷部自成立以来,为发挥其作用与优势,一是摸清目前的涉农业务的具体情况,一方面通过天山农商银行的业务系统和会计报表,准确掌握涉农贷款的增减变化;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到基层支行,实地了解涉农贷款的基本情况,

  与农户面对面交谈了解农业产品的实际需求及问题等。二是对天山农商银行各类涉农贷款的制度及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利用自治区联社农贷部涉农贷款培训学习的机会,对我行尚未开办过的信贷业务与其他地州的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在支农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全国各商业银行、农商银行、信用社在涉农业务上的亮点和具体措施。及时掌握国家及各地农业产品的相关政策等,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根据各支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及所处地理环境、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当地村委会及我行驻各区金融办的工作人员交流,结合业务开展情况,积极与村委会及当地政府联系,多次去实地调研,共同研究解决当地农牧业发展的瓶颈。

  20xx年天山农商银行涉农贷款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也有个别区域的贷款余额和户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沙依巴克区支行、水磨沟区支行和天山区支行。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04团农户的生产资金由连队自行解决,减少了信贷需求,而辖区内的长胜大队因征迁补偿,农户对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得到了补充,减少了对贷款的依赖,以至于20xx年没有发放联保贷款。水磨沟区支行则是因为行政区域的调整撤村建居,撤并后的几个村处于新的规划实践中,各项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把控和信贷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致使增量有所下降。天山区支行是因乌拉泊村的农牧户大多从事养殖,周期长、规模小,贷款需求不大。其他几个

  区域的涉农贷款都有所增长,但各区由于生产经营不同也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米东区支行主要是合作社的自身需求和合作社担保的入股社员养殖需求增大而呈现户数和余额的增加。新市区支行主要是根据乌市总体的“南控北扩”的城市规划,土地征迁巨大的利益促进了辖区居民的建设资金需求增加。开发区支行余额虽有增长,但总户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的需求增加,农户养殖的规模及成本成倍增加,导致贷款需求加大;另一方面是其好中选优,淘汰了一些信用相对较差的农户,使农户数有所下降。芦草沟支行的农贷是由于土地征收后,农户转行经营运输的需求增多,达坂城区支行除了农户的日常增长外,发放给涉农企业吐鲁番丰源农业公司2,800万元贷款资金,使地区的户均贷款达到5.5万元。

  三、“三农”业务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采取的措施

  涉农贷款贷后管理是贷款管理的重要环节,我行在贷后管理中虽做出了一定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米东区支行由于客户经理人员有限,管理的笔数较多且地域分散,涉及面广,不能严格按照贷后管理制度对每一笔贷款进行贷后检查回访,虽制定了相关制度检查内容,但因人员少,审查量大,只能按季进行抽查。天山区支行20xx年出现的两笔不良,经与乌拉泊牧场沟通,由牧场将这两笔贷款还清。达坂城区等支行的贷后管理由分管领导主抓,贷款到期前按周询问清收进度,由于贷款农户较多,无法实现全面按季检查,

  贷后管理主要侧重于欠息农户,支行分管领导按月询问欠息农户家庭情况,督促客户经理上门做贷款检查,规避潜在风险,与各村领导均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发生风险的农户均能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尽快处理。从各支行的贷后管理情况来看,农户贷款虽然个别存在重放轻管理的现象,但大多涉农贷款支行贷后管理相对而言做的较好,主要是领导比较重视,采取的措施得当,能第一时间掌握农户贷款的风险隐患,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防范了农户贷款风险。农户贷款由于金额小,户数多,在贷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为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户收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此,我行在今后的农户贷款管理中,既要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加强管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农户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结合本行的客户经理资源,统筹安排,严格执行贷后管理制度,做好涉农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使天山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管理再上新的台阶。四、20xx年“三农”工作开展计划

  农户贷款是天山农商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贷款形式是农户联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由于信用贷款额度较低,所以大多农户主要以联保贷款为主,这已不能满足农牧民多种经营的贷款需求。因此三农信贷部向零售银行部提出了两项拟开展特色农贷产品的申请。一是针对首府周边农家乐火爆的特点,以及水区支行辖内农家乐经营者融资困难的现状,我部门多次与水区支行客

  户经理去实地调研辖区内农家乐经营情况,与农家乐所在地村委会领导积极沟通交流,与当地村政府负责景区开发的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协商,向部门提出了拟开办“农家乐”贷款的申请。二是天山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大多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主,在周边兵团地区没有全面推开,而兵团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随着国家支农政策的倾斜,兵团涉农业务有着广阔的前景,根据这一情况,三农信贷部与零售银行部刘成总经理同惠泽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陈克平一起对兵团的金融服务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当地农团场的领导进行了沟通,了解当地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涉农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时对我行与团场业务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经向主管领导及部门领导汇报,向总行零售银行部提出开展兵团农工贷款的申请,以上两项上报的申请正在按程序审批中。

  20xx年天山农商银行将秉持支农之传统,履行好支农的社会责任,结合各涉农区域的特点,积极有序的开展涉农贷款的发放工作,为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二○xx年一月二十六日

三农工作总结12

  xxxx年,我部视察服务工作在省公司相关部室和局领导关心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局方针目标,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20xx年工作回顾

  一、制定工作意见,明确全年视检工作目标。

  1、做好全区视检工作。为加强全区的邮政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年初下发了《20xx年全区邮政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意见》。意见明确了全年视检工作的目标任务,并针对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求。同时还根据文件要求,组织各专业视检人员针对本专业服务与生产作业流程的隐患进行排查,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质量目标。由于全局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近一年来全区未发生重大通信案件和资金案件,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各项质量指标。

  2、加强业务检查,确保通信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提升。根据省公司对两岗履职的管理要求,印发了《某地邮政局通信质量、服务质量管理岗位、监控岗位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了各专业管理监控岗、专业监控岗的检查职责,要求各专业负责人日常要加强两岗履职情况检查,加大专业检查和两岗履职的检查考核力度,提升视察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从而形成综合视察、专业检查、生产班组和分支机构日常检查三位一体的业务视检体系。

  二、狠抓服务工作,促进服务水平上台阶。

  1、及时做好服务工作指导,帮助营业窗口处理好投诉。在“春节分销”活动中,城市支局共有9件收件人未收到或收到后包子已变质,经与投递局交涉无结果。为维护邮政信誉,我部协助营业局积极处理,稳定客户的情绪,认真受理每一位用户的反映,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先行垫赔包子补偿费2905元。由于处理及时、得当,使得本次营销活动中未发生一起用户因包子寄递而引起的用户向新闻媒体投诉情况发生。

  2、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邮政知名度。积极组织开展每年的3.15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参加市消协组织的现场受理咨询投诉的广场活动,今年我局在现场设置了业务宣传、咨询台,现场缮发业务宣传材料500份,重点向用户宣传电子商务、函件、集邮、报刊和绿卡业务。现场受理5个用户的业务咨询和反映,对用户的反映,相关部门及时组织走访解答;某地邮政被媒体评为“消费者放心满意服务单位”,同时还被江苏省消费者协会授予2008—XXXX年度“诚信单位”。

  3、聘请社会人士检查窗口服务,提升员工服务意识。为进一步提升邮政服务质量和营业窗口形象,我们聘请了具备一定邮政业务知识的2名省级服务监督员和12名“神秘客人”,他们按月对窗口服务现状进行检查。1—10月份神秘客人共检查231人(次),检查窗口217次,所有检查情况能及时向我部反馈,我部对检查反映的问题及时组织被查单位进行整改,从而提高了窗口整体服务水平。

  4、组织开展“创新服务理念、创建示范窗口”活动,积极做好局容局貌、生产现场的整治工作,涌现了一批营业和投递先进单位。例如营业局对城区的18个支局每周巡查,每日坚持晨会,对执行不到位的支局长和营业员,下班后到营业局学习两个小时。目前城区局容局貌整洁美观,全体员工统一着装,佩戴工号牌,文明服务符合要求,规范化服务初见成效。这样使得某地邮政服务向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方式转变,向优质服务、品牌服务推进,走出一条以服务树品牌、以品牌创效益的经营发展的道路。

  5、认真组织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及时掌握顾客需求,不断改进邮政服务工作。我局按“邮政局所环境及服务设施、营业人员执行服务礼仪情况、执行邮政资费标准情况、邮件查询处理情况、投递员服务形象、投递员服务态度、邮政服务总体与去年比较”等十二个调查内容,全年共发放用户意见函1万份,回函率19%,测评顾客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5.12分,超过省公司制订的标准。

  三、积极处理客户投诉,保证人民群众满意。

  邮政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用部门,必须要把客户满意放到第一位。为此,一年来我部认真对待每一件客户投诉,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经统计,今年来共处理全区客户各类投诉43件,发通报12期,上门处理6起。能妥善处理市局发生的各起投诉,未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我们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对原因进行分析,对责任进行考核,对今后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我们总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细致的工作,逐步把某地邮政的服务搞的更好。

  四、做好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为提高全员业务素质,提高窗口服务水平,我部组织了各类业务培训工作。例如:6月18—22日,我部在人教部、市场部的大力配合下,利用5个夜晚,对城市和三个区局全体267名营业员进行了规范服务、邮政礼仪、安全生产和营销知识培训。通过培训,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员工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为更好地开展窗口服务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了各区局投递人员的学习与培训,要求他们一是加强对服务标准的宣贯,掌握投递规范标准和服务礼仪内容,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二是加强通信质量各项规定的学习,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三是学习市局相关文件,提高投递信息反馈率,在全省排名能够移位争先。在做好市局自身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对各县(市)局做了同步要求,并定期到各局巡查,查看实际效果。

  五、加强视检工作,确保邮政安全。

  (一)开展邮政业务管理大检查。根据省公司要求开展了“执行、闭环、持续改进”为主题的综合邮政业务管理大检查活动。将“执行”“闭环”“持续改进”管理文化贯穿到邮政业务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中,并用责任制强力推进这一企业管理文化的落实,努力形成某地邮政业务管理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要求,确保世博邮件安全。今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世博邮件安全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半年来,我部按照省公司、市局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做好邮件收寄安全检查工作,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员工防范意识,杜绝禁限寄物品注入邮政渠道。

  1、组织广大营业员开展一次业务培训,教育他们如何确保奥运期间用邮安全,增强一线员工的责任意识。向员工阐明了邮件收寄安全的政治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也向广大员工传达上级的要求:“世博安全无小事”,督促各单位和县市局做好邮件收寄工作。

  2、张贴公告,做好服务工作。让全体营业人员了解禁止寄递的物品的种类,将省公司印制的关于明确禁止寄递物品的公告及时发至各对外服务网点对外张贴,向广大用户告示,既可取得用户配合,也便于一线员工解释。

  3、明确责任段落,做好每周验视上报。收寄邮件必须把好验视关,我部要求网点收寄的非信函类邮件,都必须认真执行验视眼同封装,并在邮件详情单和存根联加盖新启用的“验视”戳记,填写重量,加盖名章。要求各单位对每周收寄的邮件认真填写“验视情况汇总报告表”,对未验视的邮件要注明原因。

  4、加强检查,强化督促。我部制定了本部门检查计划,通过不预告检查、现场查看、视频监控等手段监控收寄情况,到部分支局亲自交寄邮件等不间断地对支局窗口收寄情况进行检查,来提高营业人员收寄质量,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将及时通报全局。

  (三)开展贯彻落实《邮政金融资金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邮政金融资金案件责任查究规定(试行)》和《邮政金融资金安全检查规定(试行)》(简称“三个规定”)的专项活动,要求相关部门、网点和人员认真学习和落实三个规定,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在邮政金融资金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金融资金安全隐患,并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情况较好。除日常检查外,对于邮政资金,我部明确检查人员,每到支局(班组)检查,营业款、报刊款、汇兑款等资金是必查项目,所收款项必须逐日足额上缴。通过系列手段,有效地杜绝了资金的跑冒滴漏,确保了营业资金的安全完整。

  六、提高投递环节信息化。

  邮政投递信息系统是两网互通二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推广实施将全面提高投递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根据集团公司统一安排,我局对全区116个投递部进行了邮政投递信息系统上线工作,各投递部均顺利上。

  七、强化重点部位管控,为专业营销提供支撑。

  “银企对帐单”是一项高效、长期、稳定的业务,是邮政函件专业的重点业务之一。为确保重点业务的质量,对银企对帐单的流程进行审核,明确了相关业务流程及各单位的具体负责人员,在投递回收过程中,加强了对重点部位的监控和检查,银企对帐单的投递回收率稳步提升,近期一直保持较高的质量,为对外营销工作的成功开展提

  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局将更好地借鉴兄弟局的先进经验,力争进一步优化与改进作业流程,以确保投递质量的稳定。

  第二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邮政视检队伍一直是邮政通信生产过程中一支重要的管理力量,是邮政三个系统(生产指挥、监督检查、信息反馈)中监督检查系统的中坚力量,尤其在市、县局层面上,视检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前的机构人员设置中,市、县邮政管理部门和岗位上曾经设置过视察室和副科(股)级视检部门和人员,邮政视检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提高通信服务质量,防止各类邮政案件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机构编制调整,市、县局视检队伍建设受到严重影响,重经营,轻管理、监督检查的现象比较突出,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存在一定问题。建议要高度重视邮政视检工作,在邮政改革发展转型期视检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配精、配强、配足各级视检人员,关心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建立准入退出机制,以充分发挥视检工作应有的作用。

三农工作总结13

  自8月份以来,在农村工作已有5个多月的时间。5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不少的事情,现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并进行自我客观评价。总结与评价作为对自己工作历程的一种回顾,在肯定自身工作优点的同时,着重改进不足,旨在为20xx年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一、工作总结

  1、尽快摸透村情。自8月初开始工作以来,按照区组织部“摸透村情、融为一体、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尽快摸透村情。一是以党员情况摸底调查为契机,深入党员家庭走访调查。通过与村内党员的深入交谈,了解本村的实际情况,倾听他们对本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对全村12名不同年龄层次党员的走访调查,不仅增进了与各位党员同志的感情,更掌握了较为详细、可靠和全面的村情。二是走访慰问村内困难户,着重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对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不仅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更可以通过他们着重了解村内在照顾、照料困难家庭工作方面好的做法与不足,寻求建立该方面工作的长效机制。三是以为民办实事为契机,在村民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接受,必须要有扎实的工作态度,必须将工作中的琐碎小事做好、做实。在村内小麦种子发放与新农合办理工作中,本着不怕麻烦、认真做事的态度,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将工作时间延长,力争不遗漏一户村民。通过这两件事情的办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吴家堡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在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大学生村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先行者与指导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一是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提高广大党员对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提早发放通知,统一协调时间,做到无一名党员缺席会议。会议上如实传达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并发放学习材料。通过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的着重讲解,村内党员切实提高了认识,纷纷表示要高度重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协助村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听取各位党员同志对村党支部建设、村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生活会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言献策两个主要阶段。通过组织生活会的召开,解决了部分党员间的个人矛盾,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汇总了各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五年规划的制定汇集了素材。三是突出实践特色,着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受困于村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村党支部以槐荫区“走千家进万户扶危济困送温暖”行动为契机,积极做好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工作。通过村集体与帮扶单位工作的配合,解决了困难家庭的取暖与生活问题,促进了村居的和谐。

  3、扎实做好课题研究。按照区委组织部学习研究实践创新工作机制的要求,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做好各阶段的工作。自10月初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参与课题研究以来,在上级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在刘庄办事处同事的帮助下,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和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有条不紊进行。一是确定文章题目。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资料,系统学习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初步学习了孟勤国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郑景骥教授主编的《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等著作,并总体上掌握了著作的主要观点;在思考与梳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与课题组同事课题题目的比较,将课题题目初步确定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研究》,并报区委组织部审阅,在有关领导和课题指导教师的审阅下,最终确定了课题题目。研究该题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二是构思文章结构。在确定题目的基础上,围绕题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网络集中查阅了有关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文献;借助指导单位(槐荫区土地局、农发局)了解了槐荫区土地流转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情况的.统计数据,结合理论思考和实践观察,确定了文章的大体框架结构。

  4、积极配合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xx年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一是参与镇党委和政府举办的国庆文艺汇演。在汇演活动中不仅作为工作人员服务汇演还积极参与其中,出节目,认真排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二是认真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按照“不起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要求,切实落实镇党委和政府的禁烧安排。放弃国庆假日,坚守工作岗位,蹲点田间地头,做到实时监控。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有效部署下,秸秆禁烧工作圆满结束,有力配合了全运会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清华在线学习工作。区委组织部为了提高下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开阔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清华在线学习资源。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好宝贵的学习资源,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进行网络学习,切实做到真学,真听、真看,不走形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觉得受益匪浅。

  二、工作评价

  1、工作中的优点。一是工作充满激情,干劲足,责任心强,乐意从小事、琐碎小事做起,切实做到踏实肯干、不计较。不论是传达通知,还是做一些基本性的服务工作,都能从村民的角度出发,体谅他们的难处,用自己一贯的耐心和热情将工作切实做到位。二是善于向村民和村干部学习,尽力做到与他们融为一体。通过与村干部和村民的接触,逐步适应了他们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同时注意用自己一些好的习惯和做法来影响他们。通过村办公场所干净整洁的环境、排列整齐有序、内容完善齐整的各种档案向村民和村干部展示自己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三是善于梳理自己的工作历程。对一些感触深刻的事情,能够及时记录下来,分析各方面的得失,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丰富自身农村工作的经验,逐步做到在工作中少犯错,不犯错。

  2、工作中的不足。由于刚走出校门,来到农村这个崭新的环境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一个了解和适应的过,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方法不够得当。农村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与学校各方环境的差异,导致在做一些基本性的工作的时候,也因为对各方面情况的估计不足,出现丢三落四,错误频出的情况。特别是面对纷繁复杂、各种利益纠葛的村务工作,往往因为考虑不周,不了解其中的各种关系,导致工作费时费力,成效也不突出。这些都说明自己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要认真学习,掌握做好农村工作的规律,以得当的方法及时有效处理各种问题。二是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对农村环境与农村工作的生疏,面对一些遗留工作往往觉得难以解决,搞不清头绪,加之一些不了解真相、情绪激动村民的吵闹,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这些复杂事情的解决要在村两委的主持协调下,团结全村的村民才能圆满解决。关键是要向群众说明真实情况,平息群众情绪,通过汇集全体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村民大会上由全体村民的民主表决来解决。

  三、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前两阶段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第三阶段的收尾工作。将区委和镇党委的指示和要求在村内落到实处,紧紧依靠全村党员群众,使党员群众真正参与其中,群策群力,形成促进村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健全体制和长效机制。

  2、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在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搞好走访调查和理论学习工作,为课题的撰写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调查,摸清现状、找准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理论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力争完成一篇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的论文。

  3、扎实做好村内基本事务。继续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村内基本事务,积极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力争使做事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切实做到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不仅充满激情,更能方法得当。

  新的一年里,以区委组织部学习研究实践创新的下派工作新机制为指针,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不畏艰险、敢打必胜的新槐荫精神,充满激情、方法得当地工作,为促进吴家堡镇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现槐荫区五年大变样贡献力量。

三农工作总结14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我镇从构建服务平台、整合服务资源和力量、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网络、健全服务机制、加强服务设施配备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新型“三农”服务体系,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一、基本概况

  梅山镇位于南安市东北部,省道307线贯穿全境。晋江东溪由西向东贯穿全境,西北边有大型水库山美水库。全镇面积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370亩、山地面积36334亩、果园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100%。辖有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84268人,其中外来人口23145人;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35206人,其中外来人口18973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9万多人,国内侨眷属占70%,为闽南著名侨乡之一。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改革发展要先行”的要求,坚持“四重三农”、“四个带动”,立足我镇实际,按照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解决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有利于提高乡村干部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农村发展实际问题的要求,着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与水平。年初,镇党委、政府就把组建“三农”服务中心方试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倪跃鹏书记为组长,刘坤来镇长为常务副组长,黄伟钩副镇长为副组长,以“五办五中心”人员为成员的“三农”服务中心工作指导小组,黄伟钩兼任“三农”服务中心主任。明确工作责任,建立“三农”中心月例会制度,每月定期通报并研究解决“三农”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值班制度、网络服务制度、来访来电登记制度、服务跟踪落实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及绩效考评制度等,用制度规范“中心”运作。三是落实建设经费。按照镇财挤一点、争取上级拨补一点、动员涉农产业和挂钩单位支持一点的办法筹集运作经费,拓宽资金渠道,保障试点工作各项经费的落实。配套的服务设施做到“八个有”:即有办公设备、有便民设施、有服务台帐、有群众意见箱、有服务热线电话、有服务资料、有服务监督台、有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四是建立健全督查机制。由“三农”服务中心工作指导小组成员组成督查小组,开展经常性督查,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进展落实情况,定期通报督查情况,促进“三农”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

  2、整合资源,拓宽领域,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1)整合服务资源。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我镇分别建立了农业服务中心(分别有农技、农机、茶叶、林业、动物防疫、水利服务组、科普、

  科协);综治服务中心(司法、信访、调解、315中心);计生服务中心(计生服务所)、企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五个服务中心。突出“三农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把涉农服务的'职能全部纳入中心的范畴,积极农业科技、农资、劳务、培训、防灾,以及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村财委托受理等涉农服务,有效开展村庄建设规划、医保低保、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咨询、家电下乡、文化体育等服务,拓宽社会事业服务领域,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2)强化服务指导。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林业技术、茶叶技术、动物防疫、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矛盾纠纷排查、维稳、法律法规宣传、劳动保障、沼气能源服务等服务小组的作用。各服务小组由镇直原各站办所负责人员为组长,人员由各专业站办所人员和从各村优秀“六大员”中抽调组成。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镇里总体安排及时深入各村、组、户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村民生产技术难题;村民遇到生产技术问题,在村里无法解决的,只要一个电话,专业服务小组马上派员深入农户家中指导,确保问题能及时快速地解决,建立服务人员便民联系卡,24小时畅通服务联系。确定了每年的技术培训计划和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

三农工作总结15

  一、1—9月份“三农”的主要工作:

  1、推进农业园区建设。XX年我镇结合新市镇规划,对我们的农业园区规划进行了调整和修编。着重规划了金桥村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和滨江村高效特色农业园区,其中金桥村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聘请江苏省农科院进行规划编制,已经在乡镇评审修改2稿,在市里评审1次,正在定稿。规划面积2750亩,分四个功能板块,有设施农业区、大田作物区、水上娱乐区和农业科普展示区,旨在打造“蒋巷村”模式,实现农业向规模集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滨江村高效特色农业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旨在利用长江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以长江为品牌特色的高效农业、特种农业园区,紧紧依托中国淡水渔业中心的科技和项目支持,打造成为省级或者国家级的高效渔业特色园区。今天上午刚刚市里与中国淡水渔业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镇作为其中一个产业基地,专家领导去了现场做了初步规划和指导,随后就进行园区规划和设计,一些基础工程设施年底可以建设。

  2、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我镇农田面积8000余亩,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我镇与后巷镇合作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创建了3个千亩片,5个百亩方,高产目标700公斤。

  3、做好高效农业大文章。1—9月份,我镇完成了高效农业面积2420亩,设施农业面积1600亩,高效渔业面积152亩。在我镇2个农业园区的引领下,高效农业面积还将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4、加大土地流转,扩大适度规模面积。今年,我镇通过宣传和引进,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金桥村流转农田面积1200亩,由原先19个村民小组600多农户分散种植,现在交给2名会种田、有技术、懂经营的人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体现。

  5、推广机插秧,抓好秸秆禁烧,提高秸秆利用水平。我镇在机插秧

  推进中,一方面依靠本镇农机手,另一方面通过跨区机插秧来服务,加快机插秧的推进。今年完成机插秧面积6500亩,完成比例81%。同时,我们抓好一年两季的秸秆禁烧工作,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气化。

  6、农业保险扩面,提高高效农业在大农业的保险比重。我镇三年来农业保险参保、投保率100%,小麦水稻两熟农业保险资金一次性交清。在大棚蔬菜、设施农业保险上我镇也是第一个参保和投保。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在“三农”工作中,与其他乡镇一样还存在一些共性、个性的困难和问题:

  1、土地流转价格偏高。随着物价上涨,有些村已经到了800元/亩,有些村甚至更高,土地流转工作难度很大。

  2、有些指标下达任务较重:如机插秧面积、绿化造林面积。我镇农田只有8000多亩,下达任务有8000亩,几乎98%的比例;绿化造林我镇森林覆盖率26%,道路、河沟、村庄绿化程度较高,绿化造林的潜力不大,因此任务完成比较困难。

  3、在高效农业以及农业园区建设中有部分土地要整理、沟渠水系要调整、房屋设施要搬迁,还有一定的困难,希望有政策和项目的支持。

  三、完成目标任务,还要继续努力:

  新桥镇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5%,达到23000元,农业增加值达到7500万元,对照其它各项农业指标,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有一点尾巴。我镇将在以下几方面推进:

  1、农业园区建设中,镇政府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采取蹲点、对接、协调等措施和方式,强势推进。

  2、继续扩大农业招商的面,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紧密联系科研院所,加大农业技术的转化和引进,充分对接、跟进,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3、挖掘潜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完成农业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农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农远工作总结09-09

新农合工作总结06-07

农远工程工作总结01-31

新农合年终工作总结05-26

户籍非转农申请书12-19

三基三严工作总结05-20

三进工作总结06-11

三农工作总结06-25

初三历史工作总结09-08

高三语文工作总结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