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老师的感言(通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我们时常会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这时就可以通过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要怎样写好感言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对老师的感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去儿子幼儿园参加了一次家长助教,这是孩子三年幼儿园我第一次“助教”,估计也应该是最后一次。想来挺好,儿子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我这个当妈的,什么家委会、伙委会、开放日……再加上这次助教,作为家长该干的、能干的,我也算是基本干全了,觉得很好玩,没留啥遗憾。而且一不留神,还受到了园长的接见,倍感荣幸,受宠若惊啊!
上讲台,对我来讲并不陌生。读大学时参加社会实践,上过小学的讲台;本科毕业实习,登过中学的讲台;如今工作性质使然,也离不开大学的讲台;然而,幼儿园的讲台,确实是破天荒第一次体验。一个半小时的组织教学+零距离的幼师体验,兴奋、紧张、凌乱、疲惫……各种感觉、各种感受。关于教学
我讲的是《认识日历》,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题目,实在是因为自己没啥才艺,也没啥特长,循规蹈矩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产物”~~只能讲点儿常识性的东西。加之又快要过年了,以《日历》为题,可讲的东西还多点儿。课前,我是信心满满:介绍基本知识、组织孩子们动手做新年历装饰教室,配合着炫丽的课件和花花绿绿的实物,自觉对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堂课下来,我发现自己确实不太懂孩子,不懂得幼教的规律,颇费心思设计的小细节,竟也成了败笔。比如,我给孩子们准备年历时,特意用了彩色纸来打印,各种颜色,很漂亮。当我拿出来的时候,本以为孩子们会欢呼,结果孩子们直接喊着“我要粉色的”、“我要蓝色的”……我当时很清醒的知道,不能搭理这些要求。因为我满足了一个孩子,就得满足第二个,我准备的东西绝不可能满足30多个孩子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有的孩子因为没能拿到自己喜欢的颜色而不高兴,甚至整堂课的情绪都受到了影响。我突然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类最原始的情结,哈哈。
关于孩子
我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活动:把孩子们分成12个组,让他们两三个人合作完成一个月份的填数和装饰,我没有规定谁做什么,而是想让他们商量着干,结果问题就出来了。孩子们哪懂得什么“商量”啊,“合作”神马的更是浮云了!场面立刻就混乱了~有自己把着那张纸不许别人碰的,有三个人中自动分成两派的,也有因为伙伴写错了而发脾气的。于是,求助的、告状的、甚至哭鼻子的,把我也弄凌乱了。当然,孩子们中也不乏情商高、合作得很好的。有的组的孩子在填数字时,是一人一个轮流填的;有的组的孩子是填数、画画各司其职;也有的组中自然形成了“领袖”指导大家完成。其实,活动虽然设计得不完美,却也能见孩子们的真性情。
事后我在想,不会合作这个事情,可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认知规律所局限的,也可能就是和现在的成长环境有关。这代孩子大多数都是在4—2—1模式下生活,父辈和祖辈会“齐心协力”的、“尽己所能”的呵护孩子,需要孩子“与人合作”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多少合作的机会,更何况是“独二代”们。同时,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培养,总是希望孩子能在某一方面很优秀,关注点也多是在艺术特长、个人能力,甚至数数、识字上,即便孩子与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家长的眼睛也多是在“比较”上,生怕什么地方被别人落下,输在了起跑线上。尽管心中明白“孩子的发展有先有后”,但也总是不能免俗的焦虑着。当然,我也不例外。
这次助教给我的反思是:应该教会孩子与人共处,即便不能“合作”,也要学会处理问题,化解矛盾,规避冲突。关于助教
助教于我,虽是面对新的对象、讲授新的内容,但毕竟没离开讲台,新鲜感也是打了折扣的。但对于儿子来讲,意义却是不同。老师说,从前一天,小高就特别高兴。其实,儿子的这种兴奋从我确定去参加助教的那天就开始了。而且助教前的那一周,儿子也是忙前忙后,特别听话。周末我要在家准备台历,儿子主动说要去奶奶家玩,不给我添乱;小台历印出来那天,13xx39=507张小纸片的顺序都是乱的,儿子帮我一张一张的排序、装袋,忙乎到晚上11点;助教那天早上,还帮我把东西拎到教室……想来,小家伙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后来他跟我说,“小班的时候你就没有助教,中班的时候爸爸也没有助教”,原来他心里是有埋怨的。这让我想起,中班的六一活动,安排了一个爸爸们的拔河比赛,但是小高的爸爸却没能参加,孩子的神情里满是失落。于是我挺庆幸自己抓住了助教的尾巴,先不去说它是否契合了幼儿园的什么教育理念,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就已经很值得了。
一个小插曲
因为快过新年了,幼儿园要准备演出,那天早上吃过早饭,他们班上的三个孩子就要单独去排练节目了,也没能上我的课。当然,上我的课也未必有什么好,但毕竟是个新面孔,讲些个新东西,能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凑个热闹也是不错的。但是,很可惜,三个孩子很辛苦的去排练了。其实,能被老师安排去单独排练节目,必然是很优秀的孩子。就像刚才说的,我也是个不能免俗的人,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出色,能老在起跑线上赢着,但往往事与愿违。可是想想,“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优秀的孩子,就必然要承担更多的任务;收获成功,就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智者有智者的痛苦,庸人有庸人的快乐,有时,做个普通人,真的挺好!
【家长对老师的感言】相关文章:
家长对老师的感言02-10
写老师家访后家长感言01-16
家长的感言08-02
家长会家长感言05-19
军训家长感言07-19
毕业家长感言01-30
家长获奖感言02-08
军训家长感言01-06
家长毕业感言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