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

时间:2024-02-07 09:22:28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初中的作文必备[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的作文必备[5篇]

初中的作文 篇1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伴随着我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解远古,展望未来。无论何时何地,忘不了这书香里的世界。

  从我懂事起,我经常可以看到妈妈手中的杂志,爸爸书桌上的历史故事书,哥哥怀里的武打小说,奶奶床前的《圣经》,渐渐的,我便爱上了这翻阅书页时氤氲缭绕的书香气息——每次睡觉前,妈妈总爱为我讲两三个童话故事,我的心情也会随着故事的情节而起伏:听到灰姑娘因为水晶鞋与王子再次相见,并与他共同幸福生活在一起时,我会忍不住为他们的美好而祝福;知道人鱼公主为了心爱的人而最终变成泡沫时,我会泪湿眼眶;看到渔夫的妻子因为贪婪霸道而最终一无所有时,小小的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一直相信存在于童话里的世界,品味欣赏生活中的绚丽多彩,真善与美好。

  上小学时,我慢慢抛却了伴我儿时的只是简单故事的童话,开始学着领略厚厚书中的知识,一些“大本头”吸引了我的目光:《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百科全书》等等,它们像一池泓水让我在广袤的沙漠中寻找到丝丝清凉;它们像一块奶糖,使我在生活的苦味里尝到点点甘甜。此时,书,引领着我一直向前走。

  到了中学,我便有兴趣学着去品味那些名著,《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不仅仅是因为学习上的需要,更因为是他们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趣味。坚持革命的保尔柯察金,为了目标不顾一切向前冲,直到瘫痪在床仍换一种方式奋斗,他为理想而执着的精神让我惊诧不已;聪明机智的鲁滨逊在生活的巨人面前不肯低头,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在孤岛上顽强生存,他的坚持不懈,他的机智勇敢,让我深深佩服;硝烟弥漫的三国时期,各路人马,各种英雄好汉在战场上一决雌雄的精神,让我震撼。还有更美妙的古文呢,在阅读欣赏中,我身临其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我领略到了阿房宫的壮丽,“飞流直下三千,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感受与大自然的.雄伟壮观,惊叹于作者的奇妙想象。

  忘不了在书香世界里的触目伤怀;忘不了在书香世界里的潸然泪下;忘不了在书香世界里的愤愤不平;忘不了在书香世界里的豪情逸致;忘不了在书香世界里的欢呼雀跃;忘不了沉醉在书香世界里的奇妙感觉……

  忘不了我的书香世界!

初中的作文 篇2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雷锋》。

  雷锋叔叔出生在旧社会,爸爸和哥哥被日本鬼子杀了,小弟弟在妈妈的怀里饿死了,可怜的妈妈上吊自杀了,家里只剩下小雷锋一个人。解放后,雷锋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上学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新社会的雷锋不忘党的恩情。他对工作非常认真,有一次出差刚回来就赶紧修车,战友们叫他去逛街,修车的事明天再干,他说了一句直到今天还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话:“明天有明天的事。”他对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象对自己的亲人似的,他自己舍不得乱花一分钱,袜子破得不像样子还舍不得扔,却将自己省下来的钱捐给灾区。他还利用休息日给工地干活,临走的时候坚决不说自己的名字。回来的路上冒着大雨送一位带小孩的老大娘回家,他的爱心象春风一样温暖着每一个人。

  爸爸妈妈说他们的青少年时代,雷锋是所有孩子们的偶像,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可现在的孩子只会崇拜一些歌星影星,有的还不知道雷锋是什么人,难道雷锋的精神现在已经过时了吗?我以前光听说过雷锋的名字,看了今天的电影,才知道雷锋叔叔的事迹是多么感人,他对同志春天般温暖的.爱心,对工作火一般的热情的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这种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我希望能多看些这样题材的电影和电视,我们不是大人们想象得那样浅薄得只知道崇拜明星,永远的雷锋也是我们永远的偶像!

初中的作文 篇3

  光慢悠悠地暗了下去,只剩路旁电线杆上还有几只黑色的鸟影伴着晚霞。洗碗的水声过后,家家户户都掩上了门,不到八点,灯也都暗了。

  带上手电,独自一人走向那棵老树,它正值满身绿衣,跳上最短的枝干,我打算在这儿小憩一会儿。天把最后一点光都洒在燕子的羽翼上,它们大概已经安顿下来了。

  好像是傍晚煮食时冉冉升起的烟还未消散,一切都处于迷雾之中,显得十分虚无了。先是一声蛙叫,尔后便又是一只,两只,三只,愈来愈多的蛙唱起来,就像鼓声由缓到急,只觉后来整个人都被“蛙军”包围了似的。萤火虫的光不知从哪里冒起,幽幽的像是鬼火。它从东面飞来,过了一会儿又消失在西面的那片草丛中了。蟋蟀声则是从头顶的那个“大蘑菇”里传出的,自始至终都在响着,不像蛙们每唱几声都要停一会儿,也是,它们等待了那么久,就是为了这个夏天。

  只有在夏天夜里,才能明白什么是连绵群山的美。远处像是被弄墨渲染上的一道弯曲的线,接近水的那一头是浓的,到了衔接天的那一头则成了略淡的墨色,也许是远方的候鸟飞过天边的`山头,取走了一些墨涂抹自己的羽毛。田野上有微风,风只敢静静地,因为它知道夏夜的波澜是留给暴雨的,所以,风只是静静地吹着,乱了一丝发,散了一层雾。

  “扑通!”

  不知是什么落入了塘水中。是一只在岸边唱久了的青蛙?还是一滴荷叶上的露珠?或者,是鱼儿顽皮地打挺?最不幸的就是谁家晒着的桃子干掉下水了。

  一只土狗的影子被月亮拉得很长,它竖起尾巴的影子快和我双脚的影子融合在一起,我跳下树,跟着它的脚步走,在路边发现了一个鸡蛋。

  又走了一会儿,“偷”了老妈辛苦种了好久还未成熟的桃子。

  啃着酸桃,在乡下悠长的路上走着,把手电照在水面竟看不见一丝波纹,口中的酸涩与鼻中的清凉混在一起,这是夏夜的味道吗?我不清楚,于是想赶快回家问问老妈。

初中的作文 篇4

  古诗词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在每个华夏后裔的血液中。它题材广泛,举凡宇宙人生,羁旅宴游,民生国计,边塞风云,春花秋月,岭云塞草,鸟兽虫鱼无一不可入诗;它的风格多姿多彩,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雅,王维的冷峻,高适、岑参的悲壮------不胜枚举。诗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的魅力在诗词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语调节奏相处得当。

  在我伢伢学语的时候,妈妈就天天教我读古诗词。刚开始,我并不懂得它的意思,一心只顾快点背熟了出去玩,如果妈妈督促就认认真真地背。反过来说,如果家长不督促,我就对它置之不理。后来我进了小学,通过老师的讲解,逐渐读懂了一些古诗词,体验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与意思,渐渐地爱上了它。现在,我已经上了六年级,虽然学习很紧张,但我总是抽空闲时间去读古诗、背古诗。特别是学校近一年半来以古诗词为重点的教育,使我更加迷恋于它。

  每当我接触一首新的古诗词后,第一步便查阅工具书、上网或问老师弄清它的内涵。记得在五年级时,我遇到了一首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怎么也弄不懂它其中一句的意思。还按照习惯的读法,错把那句读成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当时我非常渴望弄清它的意思。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都一无所获。最后,我只好去问韦老师。在老师的解释下,我终于明白了它真正的意思。也明白了它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从古诗词中,我知道了什么季节的草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什么季节的风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什么季节的夜晚是“露似真珠月似弓。”古诗词陶冶了我的心灵,充实了我的头脑。当我写作时,一些美好的古诗词便在我的脑海里荡漾,使我不知不觉地把它用入文章中,写出来的文章也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

  朋友,让我们都来诵读古诗词,在古诗词这源远流长而又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吧!

初中的作文 篇5

  星期五的早上,天气下着雨,我走进院子里,看着爷爷的“花草”。忽然,我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爬上了l一片叶子。“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留下长长的一条线?”“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使我疑惑不解?

  我赶紧跑进屋,问正在看电视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啥不亲自实验一下呢?”“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决定自己去看个究竟。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这个问题,我采取“用食物实验乌龟的方法”来测验蜗牛。我先找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几只蜗牛。分别编了号,把它们放在这些食物面前,诂即它们都饿极了,争先恐后的爬向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只是每只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面对别的食物却闻也不闻,不大会儿,白菜叶便给吃光了,这下可断定,蜗牛是大害虫。接着,我又进行第二个实验:“蜗牛爬行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首先把它抓上高处,等它的头伸出壳来时,我去摸它的壳,可是我的手还没摸着它,它的头缩回去了,心想,这蜗牛真是“胆小鬼”!我弄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真有点泄气了。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事情还没做成就灰心,长大了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忽然一个办法从我的脑海中闪过。“有了,有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用一块尖石块小心翼翼地敲破蜗牛壳,抽出那块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见下面粘糊糊的,那粘糊糊的就是蜗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最后,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再碰了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另一对是鼻子。可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子,很小的白菜叶,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由于差别不大,这下蜗牛眼睛可派不上用场啦!只见它用小触手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子了。这下,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大触手有眼的作用,小触手有鼻的作用。

  通过这一连串的实验,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