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二风俗的作文汇总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风俗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江苏泰州,在我们家乡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小伙伴们,我就给带大家感受下属于我家乡元宵节的狂欢吧!
元宵节作为春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虽然元宵节没有大年初一那么热闹,但是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过好元宵节,象征的整个春节的圆满谢幕!
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家家点亮盏盏精致的灯笼,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三五成群,一家人早早的吃完晚饭,来到非常热闹的街市,东逛逛、西看看。街上的商铺都铺满了有关元宵节的商品,大人和孩子们挑选着各自喜爱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我想这就是属于元宵节的狂欢吧。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吃元宵、赏灯、猜灯谜。孩子们吃着以芝麻、白糖、豆沙等馅料,用糯米粉包的圆子,寓意着团团圆圆、吉祥如意;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走出家门,聚集在一起,欣赏着美丽的夜景、享受着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
元宵节除了吃以外,最有趣的习俗就数赏灯和猜灯谜了,相传汉明帝永平年间,皇家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每逢正月十五便下令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参拜神佛。此后这种风俗便流传到民间,直至现代,人们为了增加其赏灯的趣味,便在各种彩灯下悬挂着红丝带,在丝带上写着谜面,让大家来猜谜底,大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竞猜着,人们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终于猜出谜底,脸上充满了胜利和喜悦的笑容,我想这就是属于元宵节的狂欢吧。
走在喧闹的街上,大人们牵着小孩的手,小孩们手牵着各式花灯,尽情着享受着节日的快乐,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着一年新的开始,享受着美妙的元宵节的狂欢。
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2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同的地方也会有着不同的习俗,那么,今天我就来讲讲禹城当地过年的习俗吧。
年糕是禹城人过年必备的食品,当地人叫它“泡子糕”。先用准备好的糯米粉和面掺水搅拌均匀,然后切割成小块、下锅油炸,原本小块的米粉团,瞬间变成一个个杏仁般的圆泡。再把这些炸好的米泡加上饴糖,搅拌、粘合、擀压成块状,大块的年糕就成型了。怎么样,是不是很诱人呢。而我则有幸吃过一次,那种味道甜甜的有些粘,像是粘米混合了红枣的味道,吃起来满满的幸福感,到了现在年糕也是我回禹城之后必吃的一道美食。这泡子糕的起源还有一段历史传说。相传清朝末年,禹城有一名从事糯米经营的商人。在一次运输过程中,糯米因受潮无法售卖。商人于是将受潮糯米碾成粉后进行油炸食用,没想到风味独特。因其油炸过后称”泡“状,商人便为其取名为”泡子糕“。如今在禹城,”泡子糕“不但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成为春节人们走亲访友和婚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甜点。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过年是多么美好呀,家人们都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这一年的收获,真是静谧又美好。
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3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的地方在过春节时会吃饺子,有的地方在过春节时会吃汤圆,而我的老家在过春节时会吃苕(sháo)粉坨,寓意团团圆圆。
苕粉坨跟包子差不多,不过外面的皮是用苕粉做的,而且里面的馅料多用五花肉、萝卜丁、藕丁等调成。
我听妈妈说,包苕粉坨讲究一个快字。首先是做苕粉皮,我们先用开水冲泡红薯粉,在它凝固时立刻倒入保鲜袋保温。不过不要以为这就能休息了,现在才是重点,我们需要迅速开包,因为苕粉皮冷了就包不了苕粉坨了。包苕粉坨分三步:先是把刚做出来的苕粉皮捏成窝窝头的样子,然后把调好的馅料放进去,最后收口,一个饱满的苕粉坨就做好了。高手做的苕粉坨表面光滑,而我这种新手做的,那自然就是疙疙瘩瘩的了。
苕粉坨做好后,那自然是要去煮了,不得不说,这煮苕粉坨也是一门学问。煮苕粉坨一般要15分钟。煮的时间短了,那苕粉坨就不好吃。煮的'时间长了,那苕粉坨就要“破肚流肠”了。
煮好后的苕粉坨已比之前大了一倍,外皮晶莹剔透,里面的馅料诱人至极。这时的苕粉坨已经可以食用,但我们家一般还要用酱油、蒜瓣炒一下,这样可以让苕粉坨更香。
苕粉坨出锅后,香味扑鼻,原本晶莹剔透的外皮上裹了一层酱油,让人食欲大发。不过这时可不能直接吃,刚出锅的苕粉坨烫得很呢,我们要先在皮上咬一个小口,然后往里面吹吹风,等它差不多凉了才能吃。一口咬下去,富有韧性的苕粉皮,脆爽的藕丁,飘香的五花肉,浓郁的酱油……这多种口感夹杂在一起,那味道无法形容。
不过苕粉坨因为制作繁杂,而且不易储存,所以一般只有在春节才能吃到。
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4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在福建周宁,在那个地方,我留下了很多的回忆,我最喜欢的就是正月十五。
这里的正月十五不一般,这儿过得分外热闹。你听说过“搬铁枝”吗?这可是我的家乡独特的风俗呢!
先来介绍一下吧。搬铁枝又称台阁,是福建省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至今约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搬铁枝是将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每架铁枝高2至3米,上面可容纳5至7人表演。演员多为少儿,或坐或站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一些简单情节和动作。铁枝车可推行,乐队随后伴奏。
正月初七左右,各社居就忙起来了,制做铁架、挑选服装、找演员、排练队形,整个社居都为正月十五做出了充足的准备,就盼着这天赶紧到来,好让整个周宁都活跃起来。
到了正月十五,全县人民早早就吃过晚饭,准备观看游行表演,整个街上的霓虹灯都亮了,也点燃了全县人民的心。
游行表演开始了,警车在前方开道,铁枝的两边有两条五米长的绳子,不让观众往前挤。台上的'演员舞动着身躯,精致的妆容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铁枝花样很多,有“八仙过海”、“鲤鱼仙子”、“郑和下西洋”……这次搬铁枝最令人眼前一亮的非鲤鱼仙子莫属啦!花苞缓缓上升,花瓣徐徐绽开,可以说这个荷花座是此次搬铁枝中最高科技的部分了。大家能看到“仙气十足”的童子可不单单是靠升降机,荷花座下也是玄机巧藏,设有烟雾和彩灯,这才使得荷花上升时光彩耀人、云烟氤氲。
搬铁枝让人民感受到了热情,也使正月十五过得更加热闹。我也很想参加这样热闹的活动,但年年开学都在正月十五前,只能看奶奶发来的图片羡慕别人了。
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5
我的家乡贵州贵阳有一项风俗,每年春节初二上山去拾柴,回到家以后再吃一顿热腾腾的酸汤火锅。
我还记得20xx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初二一大早就去黔灵山公园拾柴,那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我们到公园门口时,售票处已经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进到公园里面更是人山人海,湖边、山坡、山顶到处都是人流,满山的树丛中都看得到人的身影。公园里到处听得见杜鹃鸟、布谷鸟、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就好像在演奏一支交响乐;看得见黄色的迎春花、粉红的樱花、纯白的玉兰花尽情地开放,还散发出一些沁人心脾的清香,使人恨不得凑进了狠狠地闻一两下。人们三五成群,在赏花、跳舞、唱歌、演奏、登山,最重要的是在山里面拾柴。因为柴火的柴跟财运的财谐音,所以人们把上山拾柴就当成是上山拾“财”,回家再拿红布把它包起来,就寓意着来年会发财。我们随着人流逛了大半个公园,然后也捡了几根柴回家了。
回家以后,我们在家里吃了一顿酸汤火锅。在锅里烧开水后,倒入用西红柿熬成的底料,再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配菜。酸汤颜色鲜红,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热气腾腾。酸汤并不辣,反而酸酸甜甜的,只要一凑近,这酸汤浓郁的香气,就会从锅中倾泻而出,闯到鼻孔中,让人沉醉在这香气中。这酸汤里煮出来的东西,也被这酸汤的酸甜给“渲染”了,在自己的本味中掺杂着酸汤的气味,使得整个酸汤火锅更加开胃可口。
拾柴和酸汤带给了人们许多的好运,所以这项风俗很受人们的欢迎,只可惜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人们不便出门,公园也关闭,无法上山拾柴了,我多么希望这场疫情赶快过去,人们可以继续在阳光下的公园中享受美好生活。
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6
我们这里的民间风俗有很多,不过我想说的是过年贴福字这个风俗。
每逢过年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都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很多人为了更充分的体现这种向往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帖,表示福倒(到)了。
当然,我们家过年也要贴福字。而且每次贴福字都少不了我,只要爷爷贴福字,我就会停下手中的事,去和他一起贴。
今年也不例外,除夕一大早,爷爷手里拿了一堆福字,招呼我和他一起贴。我赶紧跑过去,爷爷把福字一一摊开,准备挑一张最大、最漂亮的福字贴在我们家的大门上面。看着大大小小的福字,突然,一张大大的带着鲤鱼的大福字映入我的.眼帘,这应该是最大的福字了吧?我对爷爷说:“爷爷,我们把这个大福字贴在大门上吧。”爷爷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准备贴了,要知道这贴在大门上的福字走过路过的邻居都能看到,因此一定要贴得端端正正的才好。爷爷在前面帖,让我在后边帮他看着,这可马虎不得,要是贴歪了可不行!我在后面指挥着爷爷:“爷爷,向右一点……”“奥,好……”“不对不对,再向左一点点,好,停——。”就这样,我们把最大、最漂亮的福字都贴在了我们的大门上了。爷爷走得远一些,又端详了一下,对我的指挥表示很满意。随后,我们把其余的福字一一贴在了门、窗、柜的上面。整座房子装饰得喜气洋洋,充满了过年的气息。
这就是我们这里过年最重要的风俗,当然,我也喜欢这个风俗。
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7
做事情做的疲劳的中年人,喜欢吃优雅的下午茶的中年人,工作一天回来的中年人,一提起安吉的白茶,谁不是立刻想到一杯碧绿、清澈的白茶水,还有那淡淡的白茶香。
每年的3月25日至清明节左右,是最热闹的时候。这几天,远在外地的亲人都会赶回安吉采茶叶。凌晨五点,天还蒙蒙亮,正是人们睡觉的时候,但在这儿,家家户户都已经起床了。清幽的小路上时不时会闪过许多人影。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要去茶山上采茶的。
我们这里的茶山,特别多。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块“领地”。那些茶叶,全市淡绿色的。一些嫩绿的小芽在茶树的脚边生长,仿佛在寻求茶树的庇护。所有人都眼疾手快的采摘着,只剩下我们在旁边玩耍了。
烘制茶叶可费时间和力气了,要准备上一个大的工具(茶扁),再把大家辛苦摘来的茶叶撒在上面,晾干后才能送上机器烘炒。炒好的茶叶要先挑渣,就是挑出那些有残缺的茶叶。刚刚炒好,大人们就如火如荼的干起来了。硕大的茶扁里的茶叶被分成了好几堆,大家的.两只手是一刻也不得闲,总是一大把一大把地抓,两只眼睛更是不会停下,抓来多少检查多少。茶叶就像落花流水般往下掉。这边好的那边坏的居然不会走错门。
我把包装袋打开,弟弟塞入防潮剂,小姨和叔叔往袋子里装挑好的茶叶,妈妈给茶叶称重,外婆用工具把包装的口子封上——大功告成了。然后包装好的茶叶就会有三个命运:一个是被我们卖掉,一个是拿出去送人,最后一个是自己喝了。咦,爷爷呢?原来是被我们遗忘在了一旁,正闷闷不乐地喝着茶呢!
拿点白茶泡上,你就会看到一杯碧绿、清澈的茶水在你面前,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喝下去沁人心脾,白茶是提神醒脑、清凉解渴的饮品。
白茶,和我们,和安吉联系在一起,白茶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初二风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风俗的初二作文11-11
有关初二风俗的作文合集七篇09-05
初二风俗的作文集锦八篇10-14
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十篇09-09
关于初二风俗的作文集合8篇10-17
关于初二风俗的作文汇总十篇09-24
家乡的风俗初二的作文集锦八篇10-05
家乡的风俗初二的作文集合五篇10-06
家乡的风俗初二的作文集合6篇10-04